民族地区维护稳定的重要性及基本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地区维护稳定的特殊性及基本措施

摘要: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多民族聚集区,文化多元,宗教复杂,是当前群众性事件的多发地带。西部地区的稳定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关系到边疆的巩固和我国现代化的实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主要表现在民族关系融洽、宗教和睦相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安良好,整个社会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状态。

关键词:民族地区稳定基本措施

一、民族地区的不稳定现状

对于社会的稳定不同的社会学家提出不同的观点。孔德敏锐地观察到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各种弊端后,从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主张实行改良而不是革命的方案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改革,认为社会的进步必须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秩序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也有社会学家从冲突角度重新检视以往的稳定理论,比如齐美尔等人就认为社会冲突也属于社会的正常现象,不能把冲突看作是社会的病态,不激烈的、适度的冲突不仅不会导致社会的剧烈动荡,反而会释放紧张的社会情绪,避免冲突的突然、集中的大爆发而引起剧烈的社会动荡,从而促进社会群体之间的整合。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以研究社会政治稳定而著称,他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社会稳定。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迅速变迁之中,旧的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而新的矛盾就出现了,问题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西部民族地区近年来发生的新疆巴楚暴徒袭杀警察、“乌鲁木齐事件”、西藏的“拉萨事件”、甘肃的“甘南事件”、贵州的“瓮安事件”等等是由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以“民族独立”为幌子,采取隐蔽或公开的形式,制造舆论,大搞暴力恐怖活动,意在破坏社会安定,而策划的严重暴力恐怖打砸抢或群体性活动。这说明了在社会转型加速期,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西部民族地区公民的非制度参与日益频繁。这些事件背后有着许多具体的因素,它影响着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二、民族地区稳定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民族地区的稳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的稳定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在理论层面上,学界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比如有学者认为“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是指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系统保持动态稳定的有序性和连续性,是整个国家政治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社会系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实践层面上,政府出台了专门针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可以说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

民族地区所处的地位决定了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事关全局的关键环节。

1、西部民族地区的稳定影响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各族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社会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等原因其经济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步伐,改变落后面貌,离不开在稳定的环境,发挥政策优势,引进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等等一切创造财富的要素。

2、西部民族地区与十四个国家接壤,是通向南亚和中亚的重要窗口,有着特殊的战略位置。作为政治敏感地带,西部边疆自古就与周边的国家存在着些领土争端问题,如最近小摩擦——国界未定导致的中印帐篷对峙。某些外国势力试图在风口浪尖挑起事、端制造混乱,妨碍中国和平崛起。少许分裂势力妄想分裂国家,破坏中国的统一性。只有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国家才会循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只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权稳定,才能够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民族地区的稳定对国家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3、民族地区的稳定影响着民族关系。民族地区是我国几十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其稳定有利于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优秀文化、宗教信仰的继承弘扬,有利于民族间的友好往来,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三、维护稳定的基本措施

1、扩大沿边开放,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推动边疆社会发展。在国家战略框架中,通盘考虑支持西部地区全面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两廊一圈等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多边区域合作的具体方案,以项目带动投资,吸引国际产业向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转移,规划与落实“亚欧大陆桥”、“西南大通道”等建设构想,规划与重点建设重点边境口岸、桥头堡与国际走廊,形成对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国际市场竞争上的全方位支持,建立一批边境自由贸易区或经济特区,推进国际合作中心、沿边开发开放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等项目的建设,以逐步纠正对外开放经济的“东强西弱”的非均衡格局。

2、努力营造有利于我的外部国际政治环境。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和西部地区各种国际地缘政治力量的角逐,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外交资源,与相关国家联系交涉,努力营造进行反分裂、反恐怖的国际外部大环境,尽力压缩民族分裂、恐怖势力的国际生存空间,该亮剑时就出手。

3、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纳入总体工作规划。建立民族问题排查调处机制,定期分析民族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把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提高处理民族问题和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妥善处理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中央国家机关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之间的关系, 全国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民族与汉族的关系,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民族与其他非自治少数民族的关系, 自治区与自治州、自治县的关系, 非自治方与其下属的自治地方的关系、自治地方与非自治地方的国

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权力关系,民族自治地区的民主政治发展与民族意识复兴的关系等等。坚持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分类指导,制定并实施符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政策措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尊重少数民族。宗教问题是一个敏感性的问题,能否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4、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进行科学的管理。宗教的思想体系不是科学的、先进的,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保守性和落后性,妨碍科学技术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引导传统文化融合现代先进文化,增强国家的认同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