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古代中国华夏文明的成熟(隋唐时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点问题解读
●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
政治制度:(1)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 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2)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使官吏选拔权集于皇帝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也 有利于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 经济制度:(1)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 (2)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 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 (3)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 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 重大改革和进步 军事制度 (1)府兵制,隋文帝时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 这样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府兵平时耕种,农隙 训练,战时从军打仗,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管理户口和赋税收入,扩大 了兵源,也清除了胡汉分治的遗迹。有利于国家统一、富强和民族融合 (2)募兵制,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 役。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国家也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官修史书(修撰的政治性)
对隋唐时期知识点的考查,主要是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政治制度,以 及以唐诗相关作品切入考查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相关知识点。 备考时,识记隋唐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理解其标志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的成熟 的意义,以及唐诗兴盛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背景。
知识整合
政治 经济 思想科技文艺
●以隋唐史实说明时代对文学和艺术的影响
[思想文化艺术受到时代政治、经济所影响,反映时代政治、经济的特征 ]
重法度规范的楷书; 隋唐国家统一,经济 繁荣,政治安定
雍容华贵的绘画,如吴道子的《送子 天王图》;
开朗奔放,昂扬进取的诗歌,如李白 等。
中唐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国力衰落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 层开始产生
重难点问题解读
●两税法
(1)背景 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 制无法推行 ②国家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 (2)内容 ①夏秋两次征税,简化手续 ②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 杂役 ③以货币来计算赋税,再折成实物征收,有利于编制财政预算 (2)意义 使唐中期以来的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扩大了税源,保证了政 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 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是我国封建 社会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进步
农业的主要耕 作方式和土地 制度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2015全国卷Ⅱ,26 2017全国卷Ⅱ,26 2017全国卷Ⅲ,26 2014全国卷Ⅰ,24
宋明理学 科技成就 书画的发展 文学成就
唐代皇帝对道教、佛教的态度(儒学地位稳固)
2016全国卷Ⅱ,41
2017全国卷Ⅱ,25
中外文化交流(玄奘西游与鉴真东渡)
(1) 农业的主要耕作 方式和土地制度 (2) 手工业的发展 (3) 商业的发展 宋明理学 科技成就 书画的发展 文学成就
考情分析
考纲考点 高考试卷 2013全国卷Ⅰ,41 命题思路 汉、唐地方行政变迁的趋势 唐代科举制的作用 李世民与唐代战争(历史事实判断) 农业技术与唐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因果关系 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期北方城市饮茶习惯) 唐代后期敦煌某地自耕农经济盛行 隋唐时期的 2016全国卷Ⅱ,25 政治制度 2017全国卷Ⅰ,26
①隋朝581年建立 农业:均田制在唐朝中期 思想:三教并行,佛、道挑 589年统一,长安; 后遭到破坏;曲辕犁、筒 战儒学正统,韩愈提出复兴 唐朝618年建立, 车;安史之乱后江南进一 儒学 都城长安;贞观之 步开发,经济重心南移; 科技:①雕版印刷术;《金 治、开元盛世 租庸调制,后改行两税法 刚经》 ②唐末火药开始用于 ②中央:确立和完 手工业:制瓷业成为独立 军事; ③造纸术由阿拉伯人 善三省六部制 生产部门,南青北白;唐 外传 ③地方:设道为地 三彩;丝织吸收波斯风格 文学:①唐诗繁荣;②词出 方监察区(后发展 商业:隋朝大运河;商业、现; ③唐传奇 成行政区道-州-县) 城市发展,官府对市有时、书法:楷书步入盛世(欧阳 唐中期设置节度 空严格限制;唐晚期出现 询、颜真卿、柳公权),草 使,安史之乱削弱 夜市;邸店;柜坊和飞钱;书(怀素、张旭) 了中央集权,唐朝 在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 绘画:展子虔《游春图》、 逐渐形成藩镇割据 外贸易;瓷器之路 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 ④选官:科举制考 政策:唐中期后,重农抑 “画圣”《送子天王图》 试选官,扩大统治 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 吸收印度波斯外来风格 基础
重难点问题解读
●三教合一
• 三教:儒、佛、道 •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传入后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 本土化。 道教吸收儒家思想与佛教教义。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 发展
• 隋唐时期: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尊道、 礼佛、崇儒”
三教相互辩驳,相互吸纳渗透
明 丁云鹏《三教图》
重难点问题解读
重难点问题解读
●科举制的评价
(1)积极性:
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将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 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提高创造了条件 ③否定特权制度,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有利于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 ④把读书、考试、做官联系起来,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的形成 ⑤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的国家所采用;近代西方国家吸 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料均提及唐军战败,故C项正确;李世民患病是唐军战败的原因之一,但根据“孤证 不立”的原则不能断定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3.(2017课标全国Ⅲ,26) 解析 根据图表内容,可知拥有20—130亩土地的自耕农比例达到74.1%,这说明 当时该地自耕农经济盛行 ,故 A) 项正确 ;拥有 300亩以上土地的户数仅有 2家,而拥有 土地规模 (亩 户 数 户数比例 20—130亩土地的自耕农有 103家,说明当时该地土地集中现象并不严重 ,故B项错 20 以下 24 17.3% 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断均田制破坏严重和农业生 20—130 103 74.1% — 300 10 7.2% 产效率是否提高131 ,故C 、 D两项均错误。
问题探究
●三省六部制与美国的三权分立的异同
(1)相同:形式上都是相互制约 (2)不同:
设置目的
三省 六部 制 三权 分立 制
分权内容
决策 审议 执行 立法 行政 司法
分权部门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国会、 总统、 最高法院
实质 封建君主专制
加强皇权
防止专制 维护民主
资产阶级 民主 制度
针对性训练
诗歌批判现实,平实,如杜甫等
唐传奇(小说)
问题探究
●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1)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削弱了 相权,加强了皇权 (2)三省之间分工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 (3)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长官在政事堂共议军国大事,有 利于集思广益,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严密完备的体 现,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标志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 熟
第四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时期—隋唐
安史之乱 (755-763) 780年两税法
藩镇割据 农民起义
(581年——907年)
开元盛世 (713-741)
武则天
贞观之治 589隋 统一 581隋建立 618年唐建立
907年唐灭亡
考纲描述
考纲描述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模块
教材方位
政治文明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版块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必修Ⅰ) 物质文明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版块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必修Ⅱ) 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精神文明 专题一 版块 第 3课 (必修Ⅲ) 专题二 第 1课 第 2课 第 3课 宋明理学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的古代艺术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重难点问题解读
●隋朝大运河
重难点问题解读
●曲辕犁
曲辕犁将旧犁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犁架也变小了,更加轻便灵 活。曲辕犁还增设了犁评、犁槃、犁梢,既便于调节翻耕深浅,起 亩作垄,又能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曲辕犁优点有三: (1)曲辕和犁槃的出现,淘汰了 犁衡(肩轭),不仅减轻了自身 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 相妨”的缺点。 (2)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 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 所欲。 (3)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 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 田使用。
1. (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 制把考试成绩作为选定官员的标准 ,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并不注重鉴 举制 ;经魏晋九品中正制 ,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 别官员的道德水平 ,故B项错误 ;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定官员的标准, 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但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世家子弟也 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可以通过科举入仕 ,故C项错误;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 ,促成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而提升了社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消极性:
项目 重才 轻品 消 官本位 极 思想 影 响 禁锢 思想 史实阐释 选拔人才有时过于重视才学标准, 忽视品德, 造成一些 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思想的发育;科举制度所 孕育的官场文化, 至今仍有消极影响 强化儒家的正统地位, 培养封建奴仆, 禁锢了人们的思 想发展;抑制了科技进步和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和 发展
重难点问题解读
●科举制的演变
开创:隋朝,隋文帝时采取分科考试;隋炀帝始设进土科 完善:唐朝,贞观年间,以进土、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 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 发展:北宋,扩大录取范围及增加录取名额;严格考试程序:乡试、 省试、殿试(定制、“天子门生”)三级,糊名法,防止 考试作弊 僵化:明清,八股取士 改革:戊戌变法,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及时务策,开设经济特 科 废除:1905年清末新政
重难点问题解读
●租调制与租庸调制
(1)北魏租调制 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租指 田租,缴纳谷物;调指户税,缴纳帛或布 (2)隋朝“以庸代役” 沿用北魏的赋税制度租调制,后又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 即交纳一定的绢代替赋役,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 (2)唐朝租庸调制 在隋朝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租”即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调”即缴纳定 量的绢和布;“庸”即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 代役。 农民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开垦的荒地增多;政 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国家富强,府兵制得到巩固
隋 唐 时 期
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 文化 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制度创新, 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成熟 农业、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商业繁荣,城市兴旺,封建 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领先世界,兼收并蓄,全面辉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 中华文化圈
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2. (2017课标全国Ⅰ,2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 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解析 科举制有利于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的说法来自百度文库绝对了,故A项错误;科举

记 述 出 处 “秦王( 李世民) 与薛举大战于泾州, 我师败 《旧唐书· 高祖本纪》 绩。” “薛举寇泾州, 太宗( 李世民) 率众讨之, 不利而 《旧唐书· 太宗本纪》 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 唐朝将 《新唐书· 高祖本纪》 解析领 由材料信息“秦王 (李世民 ) 及薛举战于泾州, 败绩。 ” )”“秦王世民”,可知泾州之战时,李世民还未登基 称帝, 故 A项错误;,由材料信息“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太宗为西讨元帅” ,可知 “ 薛举寇泾州 太宗为西讨元帅, 进位雍州牧。 《新唐书· 太宗本纪》 七月, 太宗有疾, 诸将为举所败。 ” B项错误;尽管对李世民的称呼不同,但四则材 泾州之战时唐军的主帅是李世民 ,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