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案例
摘要:大学生是现在社会教育的主流力量,然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注入了很多不健康的思想因素,单纯依靠传统模式来教育学生已经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了,只有通过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才能取得更佳的学生管理效果。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学生;创新工作。
在新的时代,针对当代的大学生,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相反,还能让学生对教室的思想教育产生抵触心理,认为那只是在说教,有些学生心里甚至会有“你根本就不了解我”的想法。这是如今大学生心理表现非常突出的现象。
我与我的学生年纪较相近,在对他们进行教育之前,我总是先想,如果用某些方式我自己是否也能接受?所以,最后我选择与他们成为朋友,平等地进行交流。我曾试过面对面的交谈方式,但是碍于是师生关系,许多同学都不能完全敞开心扉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后来,我突然发现现在的学生特别喜欢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心情、见解、碎碎念,并且表达得很真挚,可以没有保留的发泄自己的情绪。微博是现今网络最为主流的一个可用于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平台,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和应用,许多学生都喜欢使用微博来进行信息的交流,甚至是个人心情、个人生活经历的分享,从微博中可以了解到许多在平时的传统交流方式中所不能发现的信
息。
案例一:利用微博了解刚入学新生的内心,建立起归属感。
2011年9月,学校新生入学工作已经开始,随后便是开始新生们的军训。在学生们军训期间,我时常与他们交流,尽可能了解他们的情况,但毕竟是刚建立起的师生关系,在谈话中,他们都会有所保留。当时班级同学也建立了微博,因此,我现实关注了各班班长的微博,进而去关注其他同学们的微博,通过方为微博,了解他们的内心所想。军训开始的第一两天,同学们都表达了他们对家的思念,以及对新生活的陌生感。一位女同学在微博上说“第一次走出家门,来到江西这个地方,很不习惯,想爸爸妈妈了!”第一次离家在外,心里难免伤感。
随后军训第三天的晚上,我先是来到女生宿舍。女孩子总是多愁善感一些,也总是更恋家一些。我给给她们带了几个大西瓜,让她们消消暑,大家都聚在一块,看见她们腼腆又开心,我开始和她们聊了起来,聊了他们的家乡,他们的喜好,再聊聊她们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倾听她们对家人的思念,并且表达了我对她们的关心。
入学军训结束时,我用从学生入学报道第一天到军训期间的照片做了一个动感照片传在微博上,学生们见了,深深感到“这半个月来,我们从陌生变得熟悉,从生涩变得坚毅,我们的脸从白变黑,我们的队伍从凌乱变得整齐,就在这样的变化中,我们也从天各一方变成了相濡以沫的一家人。”
中秋节前一天,许多同学都发微博说,不能在家与家人共度中秋很遗憾。于是中秋那天,组织了几个班在一个大教室里开了一个中秋小晚会,
大家一起吃月饼,唱歌跳舞等表演各种节目。那天夜晚我再次从微博中了解到他们的感受,其中就有一位班长说“看,这就是我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们11届的大家庭,这个中秋真的很特别也很幸福。”我想这一天一定是这个大家庭步向成熟最重要的一天。如果不是借助于微博,我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到学生的内心,更不能去弥补他们的遗憾。而如今,他们能够走进我,接纳我,而我也能走进他们的内心,给他们创造了一个融洽的大学生活环境案例二:发挥微博的功能,在学生范围中形成学习历史,形成正确的思想和世界观。
2011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4周年纪念日,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日。如果把学生们召集到教室里,采取老师台上说教,学生台下听的方法,学生们很难坐得住。因此我充分发挥微博的功能,在微博群上展开了一次学习交流活动,每个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写下了学习后的真实感受。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唤起当代大学生对这段耻辱历史的记忆,更是希望学生回顾这段惨痛的历史,体会到遭受侵略和掠夺的苦难,化悲愤为力量,将自己的理想与志向体现到实际行动上,回报那些祖国以及回报那些逝去的先烈。
我们先是在微博上一同观看《南京,南京》,转发了一些微博,如侵华日军向井敏明和野田毅两个杀人魔王的兽行,幸存者李素云讲述在日本投降后,指挥并努力守住南京的优秀将领陈名仁、孙立人的英勇事迹;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善良事例;美国教师魏特琳在屠杀中保护中国难民和军人的事迹等等,并且在转发微博的同时大家还@一些朋友,这种学习历史,
了解历史的氛围逐渐在大学生中发散开来。经过了这次的活动,我在微博群中推荐同学们关注凤凰網歷、历史尘封档案、全球历史真相等微博,建议同学们少一些关注娱乐,多了解历史。这次活动之后,看到了同学们常常在自己的微博或者在与同学的交流当中,多了一些关于历史的了解,同时也延伸开了关于历史的学习,也逐渐开始学习《论语》、《孟子》、《史记》、
《资本论》等等。案
例三:
大一学生在第二学期,谈恋爱的人数突然增多起来,如果召开班会,告诉男生如何尊
重爱情,提醒女生如何保护自己,这不仅让大家觉得尴尬,同学们也很难听进去的。于是,我写了一篇针对恋爱的文章,用截屏的方式上传到微博群。并多次在QQ群上组织大家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对爱情有了清醒的认识,班里的“恋人们”收敛了很多,重新塑造了全
新的学习风气,同学们也不再荒废学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时间证明,利用现代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学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我将致使教育成功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
以学生喜爱的交流方式接近学生。微博就是如今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分享思想、
见解,分享生活、心情的方式。先让自己喜欢上这种交流方式,取得学生的认同,让学生
接受,进而打破传统方式带来的隔阂,让关系更加亲近。
培养与学生的亲近感,循序渐进取得学生的信任。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太过于急于
求成。相反的,先是从让学生接受我开始,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培养亲近感和信任感。进而对其思想教育,更能取得事半功倍
的效果。
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将正确的思想,学习氛围逐步蔓延。就拿案例二的例子来说,原本的目的只是让同学们对一个历史纪念日有所认识和深入了解,待同学们能够接受这种方式并积极参与其中,以此为先例,再蔓延开来,使学生对历史、政治、经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能让他们更加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大学校园里,精英荟萃,也更容易产生新的观点和认识,微博无疑为大学生参与社会交流,展现所思所想创造了便利条件。思想的交流碰撞,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激情,从而塑造多元化的,正确的思想。
婉转的方式进行较为敏感话题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接受。案例三中就可以体现出这个方式的优点,如果直接对某些同学直接面对面地教育或要求其收敛,只会适得其反。用文章的方式去打动他们,让他们思考,有自我意识比被强迫灌入他人思想来改正,取得的效果才更加可观。自从带领成为大学辅导员以来,逐渐了解到如今的大学生的思想,他们的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参与社会活动与讨论的热情高。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善于就国内外时事发表言论。而微博短小精悍、使用便捷,这大概就是很多大学生青睐微博的原因。因此,我会将微博成为全新的一个教育方式之一,将其成为大学生探讨时事、发表观点以及广结良友的优势平台,应该成为思想碰撞、青春绽放的平台。(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