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志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名称】民族问题研究
【专题号】D5
【复印期号】2008年04期
【原文出处】《卫拉特研究》(乌鲁木齐)2007年4期第35~43页
【作者简介】[蒙古]S.巴达姆哈坦(S. Badamkhatan, 1934-1998),蒙古国著名民族学家,著有《库斯古勒的达尔扈特部落》等民族学经典著作。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281(2007)04-0035-09
Ethnography(民族志)源于希腊语,意为“研究人的学问”。早期的某一国家或部族与附近其他人民建立联系时,以研究、认识他们为目的派遣外交使节或专员去研究其日常生活,这就是民族志研究的起源。因此民族志的产生条件与国家和人民的生活需要密切相关。民族志研究与地理大发现有关,并从那时开始,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问,对亚、美、澳、非洲殖民地和其他落后民族国家的社会制度及其结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大量研究,对民族志研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但那时民族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成为执行殖民主义统治政策的重要手段。即使在现代,英美国家从事民族志研究的反动学者,作为帝国主义的奴仆,在推行殖民政策的部门和地区担任职务,企图传播有害的思想。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志研究与资本主义民族志研究在原则和意识形态上有根本区别。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民族志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世界上诸多部族、民族文化的全部形式,研究他们的生活状况、起源、历史分布、居住形态、相互联系等。民族志的根本材料是人民。从这一点上讲,民族志研究是历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民族志研究,就不能正确认识和研究人民的历史。即使在文献史料中有人民历史和生活的记载,也是不充分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也反映了民族志研究是历史学所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我国,虽然可以说在过去还从未开展过民族志研究,但国内外学者和旅行家留下了许多关于人民文化和生活的记载,因此我国历史三卷本①的编撰,也需要民族志研究的材料。我国的民族志研究有两个基本方向:
1.研究我国境内民族部族的现代生活,进而认识过去的社会制度结构以及生产生活状况。
2.研究近现代以来,在人民群众中正在发生的文化变迁、民族部族的融合,特别对社会主义民族起源形成过程、具有社会主义主题和民族特征的文化形成原因进行研究。对我国来说,这些都是还未解决的、具有历史政治意义的重要问题,民族志研究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民族志研究不仅与国家、人民的历史研究相关,同时也承担了在民众中传播共产主义思想、阐发其重要意义的任务。因此通过民族志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民众意识中遗留的旧观念、信仰、伦理道德,它们的产生原因和危害,并用科学为依据进行合理地解释。由此,在我国开展民族志研究,能对人民历史研究做出贡献是不容置疑的。本文谨为对民族志感兴趣的人稍作指导。
民族志研究及操作方式
民族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生活、经济、风俗习惯的角度去研究不同种族、民族的历史,进一步确认他们的起源、历史分布及居住情况。对某一族群进行研究时,应当依据民族志研究方法,将其历史发展分为两部分:物质文化的和精神文化的。物质文化包括该族群通过劳动(为个人或具体社会需要)创造的所有物质,具体包括服饰、住所、劳动工具、民间工艺、饮食等。研究物质文化的意义是:它明确地包含了千百年来人们创造、完善文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历史阶段。精神文化包括了人们与周围及自然情况发生联系而形成的传统、信仰崇拜、宗教、口头文学、亲属关系、家庭结构等内容。研究精神文化,研究信仰崇拜、宗教等起源,研究它们对人意识形态产生影响的原因,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其危害,这对传播进步思想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志以调查的方式进行,按内容和种类可以分为三大类:旅行研究、特定研究、专题研究。
1.旅行研究
这项研究首先要前往从未被研究过的地点,对当地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特征进行表面描述,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当地民族、部族的分布地图。通常来讲,旅行研究调查会为执行下一步方案选择调查点,通过地图来了解还有哪些地方的人在语言、起源等方面与当地居民的情况接近。
2.特定研究
从事这项研究,应该对调查点和当地人的生活情况有个前提认识。专题研究与旅行研究相比,要涉及更深的内容(例如住所、家庭生活等),并需要进入同一地区长期生活,清楚调研当地一直被享用的物质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文化在当地的作用范围。因此专题研究应当与旅行研究相结合。专题研究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调查时间应依研究者的调查条件而定。其主要形式为,在每个季度进行1-2个月的调查,此举可以深入了解当地人如何将生活与季节相适应。
3.专题研究
该项研究以了解某一县或苏木的专门历史为目标。因此,研究时间应根据研究者的资料准备程度而定,更主要的是研究者应在当地定期工作几年。其原因是,如果研究某一地区人民自古以来的历史文化发展,需要几年的学术劳动。这样得到的研究成果,才能解决当地民族的起源、历史分布、经济生活的发展阶段问题。
在我国,虽然三项研究方法都适用,但前两项方法更符合当前需要。因为民族志研究在我国是最年轻的学科,首先对我国境内小民族、小部族居住地点、相互界限、历史分布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此外,我们的近期目标是对遗留至今的陋俗、它们的起源、至今依然流传的原因进行研究,解释给人民并帮助他们远离旧俗,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新风尚,这些研究成果也为专题研究提供了便利。研究人员在地方收集民族志资料时要依据以下几项原则。在调查点工作时,不仅要对周围环境做简单描述和记录,更需要加以分析和思考。例如对住所、服饰进行研究时,首先要关注是几代人的服饰并加以总结。然后向当地居民提出明确问题,具体自何时起开始穿着这种服饰,详细了解他们的祖先当时穿着何种服饰等。此后,再对这些服饰包括哪些种类,一种服饰由几部分组成,早期和现代的名称各自是什么,附近居民和部族对此如何称呼等问题都要做详细记录。记录所需每件物品的尺
寸,临摹或加以拍摄。在当地进行民族志研究时,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传达给民众非常重要。民众理解后才会将古代和现代历史毫无保留地讲述出来,支持学术研究。我们要牢记,如果不予以解释,使民众产生疑惑,对科学的研究都是极其不利的。研究者不应仅仅满足于对长者的调查,同时也要寻访地方上有学问的人,了解他们的想法也非常重要。
对访谈者询问古代及现代风俗习惯等问题时,要研究其起源、产生原因、还有谁在传承等问题,同时也要清楚地了解访谈对象内心的真实想法。对话时,最好让访谈对象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要打断他的谈话,如有问题在访谈结束后再进行提问。但要注意集中话题。最好使用被访谈者的方言进行详细记录。因为倘若在其他地点做研究,要使用当地人的方言及专有名词记录同样的问题。这里也需要方言研究,方言研究在民族志研究中占重要地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调查当天必然重新阅读所记录的内容,对存疑之处重新访谈,如有新的想法或问题,可将其写入记录或加载于问题中。研究者要对当地普遍使用的生产工具(如熟皮刀、刮板工具等)进行记录,同时对其他地区是否使用同样的工具进行提问。如果附近居民不使用此工具,也要明确是从不使用还是因某一原因而停止使用。这有助于为确立某一风俗习惯的分布界限找到依据。这些问题关系到某一时间的民众生活历史问题。研究者要将马列主义作为研究基础,将社会的物质生活、经济状况与精神生活、意识形态相结合,共同思考研究。重要的是,首先要在理论指导下,认识所研究地区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研究他们的经济、现代技术,据此对过去的生活基础进行收集、评论,随后再对与其生活相关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进行研究。若不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所收集的材料就没有意义,也不能构成学术成果。若想有效地进行民族志研究,首先应从文献角度熟知该地区的历史,由此制作研究提纲,始终坚持将文献史料与亲笔记录的内容相对照,按照上述几项要求来潜心、勤奋地进行学术劳动。
研究提纲,问题的设计
制定研究提纲应该以所选题目为依据。对于刚刚从事民族志研究的人,在提纲中设置一些小问题(调查表),会使材料收集变得更加容易。把这些问题做成表格加以区分,再将访谈对象的回答清楚地记录在问题下面。制定调查表不仅与民族志研究初学者有关,更要收集与某一物质或精神文化相联系的所有内容,收集不同方言的新名词术语。因此,调查表的制作具有诸多益处。如果过去未做过民族志研究,制定提纲时应向他人询问,从中得到启发,再找到相关文献史料。研究提纲制定得越完善,就越会吸引人,越容易有新发现。因此,下面就研究提纲的制定情况,为对民族志研究感兴趣的人做一些简要介绍。
概况
1.爱玛克(省、县)、苏木、地区名称
2.该地区人口分布
3.当地人(部族、民族)对自身及本地区的命名
4.附近居民对此如何称呼
5.当地人对附近民族、部族如何称呼,他们认为哪些民族部族与自身同源
6.当地人的起源,曾经居住地点的相关传说、故事
7.基本经济活动、辅助经济
8.文化情况(文字知识)
畜牧业
1.当地牲畜的种类
2.从前曾养殖过哪几种牲畜,后来以养殖哪些牲畜为主
3.不同民族部族内部在牲畜养殖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哪些民族偏爱养殖哪些牲畜,其中的原因
4.当地每户家庭平均牲畜数量,对照每种牲畜数量
5.过去为每种牲畜建造哪种棚舍,冬、春、秋、夏分别建造哪类棚舍,搭建方法、所需材料、牲畜饲料,喂养方法,饮水程序
6.草场,草场使用规则。草场的使用是否以氏族、浩特艾勒②为单位,或单独使用。现代使用草场的规则。冬、春、秋、夏季放牧时,选择长有哪些植物的地方,相关传说、谚语,在现代对此有哪些看法,哪些植物有利或不利于牲畜长膘。其他旗和地区是否放牧,为了放牧是否有竞争
7.放牧规则。马、骆驼、牛、绵羊、山羊,一年四季如何放牧,放牧的差异,哪些牲畜可以一起放牧,哪些需要分别放牧。个别放牧地区的草场特点及差别。牲畜从出生到死亡的养殖及放牧方法
8.与牲畜相关的风俗。一些地区将牲畜分为热口牲畜和冷口牲畜③。在牲畜身上挂神符习俗,哪些牲畜需要挂神符,挂神符牲畜的使用规则
9.学习养殖羔畜、去势、乘骑时应遵守的规则、特点、相关民间传说、祝词
10.两个母畜哺乳一个幼畜的习俗。对哺乳幼畜的召唤词、吟诵、祝词、把幼畜带来的原因进行解释
11.每种牲畜从几岁时开始驯养
12.修剪马鬃马尾、剪绵羊毛、梳理山羊绒、剪牛毛、取驼毛分别使用的方法、习俗和规则,以及相关的传说祝词。这些绒毛的用途
13.牲畜产品的销售、赠送、或从其他人处借拿时,吉日的选择
14.为马群、骆驼打烙印、骟牛羊的习俗何时产生,打烙印与骟牲畜的规则,访谈者中是否有为牲畜世代打烙印、骟割的人,如果有,他们的牲畜印记、骟割标志传承了几代,或者这些印记和标志何时发生更换,更换原因以及对这些标记的解释井水
1.从前何人挖掘此井,此井在谁的管辖区内,用该井喂养牲畜或自己使用时是否存在特殊看守和使用规则。主要在何地挖井,冬营地时从哪里取水,冬营地是否打井,春季又向何方迁徙。是否存在争夺井水的行为
2.异乡人对水的使用是否存在特殊规则
3.每种牲畜在一年四季中的饮水规则
迁徙规律
1.冬营地、春营地、夏营地、秋营地在几月迁徙。询问每个迁徙地点的特征,以及春营地、夏营地、秋营地更换次数
2.年度迁徙的主要方向,是否存在迁徙方向的重复
3.从一个地区迁至新地区的规则
4.依照标准确定每户人家在一年中(前一年)所迁徙的路程长度
5.迁徙时所需要的运输工具(马、牛、驼)装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