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论:
1、王阳明的总体评价:“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
2、王阳明生平主要生活阶段;
3、阳明思想的分期:三十四岁发配到贵州龙场,与朱熹的思想分道扬镳的起点,即龙场悟道;
4、对“五溺说”的批评:
王阳明好友湛若水写得王阳明的墓志铭,评价其在创立圣学之前的经历,称其溺于任侠、溺于骑射、溺于词章、溺于神仙、溺于佛氏(溺,指沉溺)。正是可能因为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王阳明才创造出了心学。
二、心即理(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1、宋代理学的发生:
(1)唐代韩愈提出道统问题,基于当时佛教兴盛,主张焚其书、庐其居、人其人。
(2)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出入老释数十年,重新研究、重构儒学。
(3)南宋朱熹,理学基本形成。
2、朱陆之争:
(1)朱熹理学,理在体外,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理学,理存于心中,心即理。
(2)朱陆之争实际上是关于最高实在本身存在性的终极预设发生了歧义;
(3)浙东学派追寻历史,把道的追寻贯彻到人类生活的过程之中。
3、阳明对陆学的基本观点:大段都是正确的,只是讲得太粗糙了;
4、“心即理”在阳明心学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三、知行合一(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1、“知”、“行”关系问题:
(1)“知”的接受是“行”的前提;
(2)行动或实践才是真正把知识呈现出来,转换知识和意义的根本途径。
2、“知行合一”的思想渊源;
3、“知行合一”的具体观点:真知即是行
(1)知是行的起点,行是知的完成。知的最终形态不是某种理论,而是生活的实践。
(2)不能穷其理而后行,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不够成为很多人不去实践的借口。
(3)行包括意识的流动。
(4)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之所以并非人人成为圣人,是因为有的人未意识到圣人之道,有的人没有将圣人之道表达、表现出来。
(5)“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4、对所谓阳明“以知代行”说的批评: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并不是以知识代替行动,也不是以理论代替实践,王阳明“知行合一”强调的是知识和行动的本质统一性。
四、格物致知(知识论域的实践转向):
1、“格物致知”问题的来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程之后,理学家无不谈格物致知。
2、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即物而穷理,还原出具体事物之理;格物是致知的前提。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
3、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之说:王阳明认为,格者正也,物者事也。事包含一个过程,事不正是心不正,正事即为正心。致知即为致吾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各得其正。
4、王阳明格物新说的理论意义:格物致知在王阳明那里成为道德知识的道德实践。
五、良知说:
1、孟子的“良知良能”:不学而能者谓之良能,不学而知者谓之良知。
2、张载对“德行”、“闻见”之知的区别:
3、王阳明的“良知”说: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所谓良知,即是知是知非之心也。
4、“良知”是存在本体、德性本体、理性本体。
王阳明心学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