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优秀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联
小组合作朗读第5、6句诗思考: 这两句诗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哪 两件大事?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到四川省 宜宾市这一段。
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大渡河上 有一座铁索桥,名泸定桥。
高耸入云的山崖。
金沙水拍云崖暖,
诗意:金沙江的水
大渡桥横铁索寒。 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
这既是红军现 时心情的写照,也 是红军对革命征途 的展望。
从诗歌中找一找,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 “喜”?“更喜”指什么?
红军过五岭、越乌蒙、 渡金沙、抢大渡,从敌 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 路,自然令人欣喜。
翻过雪山, 就迎来了长 征的胜利。
从最初的“不怕”“只等闲”到 最后的“更喜”“尽开颜”我们可以 体会到全诗怎样的感情基调?
偶句 末字 押韵
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体现在 哪里呢?结合每一部分来体会。
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总括了红军长 征途中所遇到 的一切困难
不怕 只等闲
面对这样艰苦的 环境,红军没有 退却。
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 气概,体现了红军战士不怕长征途中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
初读课文后,你觉得红军战士是怎样的人?
不怕牺牲、勇 敢的大英雄。
互动课堂
你从课题“七律·长征”中了解到哪些问题?
七律
题目
七言律诗。分四 联:首联、颔联、 颈联和尾联。
根据二万五千里长征 现实生活提炼而来的 《七律·长征》又有 怎样的气魄呢?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意: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险阻,他们把 经历的万水千山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这句诗在全 文起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 点明中心。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 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 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暖:温暖的感受(巧渡 金沙江后愉悦的心情)。
寒:寒意(暗示飞夺 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承上启下
红军 更喜岷山千里雪, 队伍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对首联的回应。 红军的长征就要到达目的 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 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
体现了红军 以苦为乐的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
诗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 了白雪皑皑的岷山,人人心情 开朗,个个喜笑颜开。
其实当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 还未越过岷山,可毛泽东却说“三军过后尽开 颜”,这是为什么?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写
l]
yá
dù
su%
律崖渡 索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
磅礴:气势雄伟,山 很险峻。这里指山势 高大、险峻。
*祖国的锦绣河山,雄 伟壮丽,气势磅礴。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 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 样子。本课指五岭山脉那样 高低起伏,绵延不绝。
*优美逶迤的山岭,蜿蜒 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 的巨龙。
轻松豪迈、 气度不凡。
合作探究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 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 图”?
翻越五岭 巧渡金沙江
翻越乌蒙山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同学们,我们的红军战士在如此艰难的情况 下能战胜一切困难,能时刻保持乐观主义精神。 那么,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这样那样的 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朗读指导
“红军不怕远征难 ”这句要用坚决、充满信 心的语气来读;“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只等 闲”要轻读,读出当做平常事的平淡语气。
颔联
同桌交流:3、4句诗运用了哪些修 辞手法?体现出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意:五岭山脉绵 延千里,高大绵亘, 在红军看来,也不 过是腾跃着的细小 的波浪。
毛泽东(1893-1976年) 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
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 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 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作 品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 《沁园春·雪》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 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 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 情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 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夸张 对比
诗意:险峻的乌 蒙山在红军战士 的脚下,就像是 一个小泥球一样。
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课后第二题)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 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诗故 意将庞大的事物说得极小,属于缩小夸张,更好地突出了 红军的英勇顽强。
要保持乐观的态 度,积极地想办 法战胜一切困难。
背诵指导
在背诵这首诗的时候,先了解透彻 本诗意思,感受本诗情感。再条理地加 以记忆,朗读成诵,厚积以待薄发。
结构梳理
七 律 长 征
·
腾越五岭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英雄气概 乐观精神
主题概括
本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 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 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 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 的革命英雄主义和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 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以
拍
动
横
写
静
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 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只剩 下十几根铁链让人感到 深深的寒意。(课后第二题)
怎样理解诗中的“暖”和“寒”?(课后第二题)
红军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暖”暗示了红军巧渡 “寒”暗示了红军飞夺 金沙江后的欢乐心情。 泸定桥时的惊险与悲壮。
尾联
岷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 一座大山,红军战士跋山涉水,历经千难 万险,胜利在望,诗中是怎样描述的?
七律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 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 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 仄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
长征
1934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 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 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 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 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 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 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 观精神。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 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腾越五岭
巧渡金沙江
喜踏岷山雪
Fra Baidu bibliotek疾跨乌蒙
飞夺泸定桥
想一想,这首诗主 要写了什么事?
红军长征遇到了 各种艰难险阻,最后 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