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概论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看资料前,请在心里大声默念:康哥必过。明解和简答按PPT图片搞得,论述题按老师录音搞得,有大概主线,觉得不够请自己补充。O(∩_∩)O

1.影响研究

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其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交流。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缺乏事实依据的推测不属于影响研究范围。比较文学领域最早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法国学派确立。A对B发生作用,B的反应,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影响外来,外来因素的进入。影响研究的范围:线路:放送(流传学)——传播(媒介学)——接受(渊源学)。文学关系两个内容:作家作品和思潮运动。影响研究的局限:重心在资料发掘考证,忽视审美分析。强调实证,研究范围狭隘。不平衡的权力关系。

2.平行研究。

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可以从各个方面对不同民族的文学进行研究,注重文学性,比如主题,题材、问题、人物、风格等进行研究。美国学派的确立。可行性:文化、文学的普遍性与差异性(绝对等同或绝不相干都不用比。类型:类比,对比,交叉。

3.阐发研究。

最早由台湾学者古添洪1978年提出:利用西方有系统的文学批评来阐发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学理论。用一种恰当的外来理论模式解释本民族文学中的某些作品或文学现象,或者反过来。不同民族文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相互印证,阐释。以别的学科对文学做出阐发,或利用别的学科理论来解释文学中的各种问题。

4.接受研究。

广义的影响研究,传统的影响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接受研究:作家作品被不同民族的读者的接受、效应和成因。

5.主题学。

主题学主要指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母题、人物典型等跨民族跨国界的流传和演变,研究不同的作家对它的不同处理,进而探讨这种流变的文学、文化和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6.译介学。

译介学学乃今年兴起不久的新兴科学,它拓展了比较文学、翻译学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领域,展示出极大的学术研究空间。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该学科主要针对文学翻译、翻译文学及其文化层面上的翻译研究。在中国学界,该学科主要由谢天辰先生提出,其核心是“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的研究。

7.媒介学

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间发声练习和影响的途径手段,其重心是作品交流的中间环节,即研究异国文学如何传到另一国去的。传媒的变迁:口头(歌谣、神话、传说)——文字(熟记、报纸、杂志)——视像(影视)——网络。研究领域(传播方式):翻译(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译介学。)、改编(按一定原则对外国原著内容、形式加以改写,使之符合本国阅读习惯,借用、仿效)、评价。

8.流传学。

流传学研究的是某个作家、作品、某国文学或文艺运动等在国外的声誉、成就和影响,是从放送者(起点)出发,旨在寻找其流传终点(接受者)及其接受影响与变异创新的研究。流传学与渊源学同属影响研究,因此其研究手段与方法是相同的。流传学的研究范围:流传学从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造者的影响。

9.渊源学。

渊源学也称源流学,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思想、人物、情节、语言、风格以及艺术技巧等因素的来源。渊源学按照其表现形态又可分为多种:“印象”的渊源、口头的渊源、书面的渊源、孤立的源流、集体的源流等等。

10.形象学。

研究异国形象的学问,国际文学关系(影响研究)研究基础上兴起的一个比较文学研究分支。研究一国文学(文学作品,文学史,文学评论)中有关民族、国际的他者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塑造和描述,起终点不在于形象的真实或虚假,而在于分析形象幸存的社会心理背景和深层文化意蕴。他者形象,民族国家质检的相互看法和评判,即他国他民图像,自我形象,对本国,本群体或自我文化的看法,二者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生关系。形象学诞生于法国,法国学者卡雷是形象学的奠基者(各民族间的、各种有机与想象的诠释)。具有跨学科性,传媒研究,国际关系研究。

11.教堂山会议。

比较文学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及其优点和不足暴露无遗,为此,美国的学者开始颠覆影响研究的已有的观点和方法。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学术讨论会,1958年9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会上,韦勒克宣读了一篇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论文,全面驳斥法国学派的理论,阐述美国学派的观点,被看做美国学派的宣言。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转折点,这场辩论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于成熟,也促进了这一学科的健康发展。

12.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中国学派(简答)

法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学科史上最早形成的一个学派,也是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代表人物:巴登斯贝格、梵第根、卡雷、基亚。代表作品: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戴望舒译)。观点:基亚: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是国际文学关系史。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研究国际的精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在作品、灵感甚至生活方面的实事联系。梵第根: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特点:比较文学史文学史的一支。影响研究,实证。局限:忽视审美分析。民族沙文主义。

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韦勒克,雷马克,奥尔德里奇。代表作品: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1958年9月,美国教堂山,北卡罗来纳大学,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美国学派的宣言观点:韦勒克:讥讽比较文学成了“文学外贸”,债务计算,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爱国主义动机使之成为文化记账。雷马克:比较文学史异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奥尔德里奇:比较文学是从超越一国民族文学的角度或者从与其他一门或几门知识学科的相互关联中,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特点:抛弃实证,把比较文学定位于文学研究,强调不同传统中的思想、主题、意象之间的平行研究。强调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和领域进行跨学科研究。产生原因:新批评,强调文学性,反对19世纪实证主义传统。美国多元文化传统。美国历史短暂,没有深厚的文学传统。

中国学派,当时执教于中国台湾的美国学者李三达在《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一书中指出:有必要建立比较文学的第三世界,用中国人得思维模式研究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出发点是民族性的自我认同和广泛的文化自觉。中国大陆学者观点:在继承西方既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自身历史文化境遇出发,反对文化霸权,寻求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平等对话,实现跨文化、跨学科沟通,现实中国人的独到思考。

13.你对于比较文学学科的认识(简答)

比较文学是一门以人文关怀为宗旨,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手段,通过全球文学的交流、沟通、对话、互溶、互补、共建来谋求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而架桥铺路,从而为实现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合理化社会作出贡献的学科。

14.比较文学为什么不是文学比较(简答,15)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期,与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比较生物学有关。比较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研究的特点不在于比较,而在于:研究范围上超出一般的语言,政治上统一的民族文学。乐黛云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兴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的比较研究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互相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态互相关系的学科。

15.影响研究的实证性(论述.25)

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影响,是实际上发生的影响。会留下证据。论证影响发生的时候,我们必须有充足的证明,证明两者是真正发生了影响,必须有事实依据,不能妄加揣测。必须能考证,确实发生了的,这就是影响研究的实证性。

16.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为什么要上升到文学史的高度。(论述,25)

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不同的文化作品进行对比,是毫无意义的,两者互不影响,但只有上升到文学史的高度才能发现两者的一些共通的东西,然后就能考察出来超越某一个民族之上,在民族之间的文化,即使没有影响,但也是有一些关系互动。

无论是比较主题还是文类,必须有一个文学史观做前提。比如研究小说,必须离开文学理论,从文学史的角度来分,这样的比较才有意义。跳出用理论阐释作品的套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