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内部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安发展史

1、百年渊源:1885年—1986年

►缘起招商局——

1872年12月26日,清朝的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向同治皇帝上书,获准创立轮船招商总局。之后,其船舶保险业务一直被外商保险公司垄断,每年都必须缴纳高达10%的保险费。1875年12月,轮船招商局出资20万两白银,创办了保险招商局,承办轮船招商局所有轮船、货栈和货物运输的财产保险业务,成为中国最早的民族保险机构,打破了外国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垄断局面。

►“首家民族保险企业”怆然落幕——

1885年,保险招商局改组为独立的“仁和”、“济和”两家保险公司,之后又扩股合并成“仁济和保险公司”,承办各种水险与火险业务。这是我国保险界目前公认的中国首家民族资本保险企业,标志着中国民族保险业的正式开始。

►中国改革的试验田——

20世纪70年代末,地处香港的招商局敏锐地抓住历史性机遇,创办了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窗口的蛇口工业区。创业者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首先发展国内外横向经济联系,成立数百家外引内联合作、合资、合营企业,打造了一个新型的、真正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企业群。因外商在其本国银行借贷,均被要求出具投保证明,但按照中国法律,外商必须在中国境内投保,而当时中国大陆一家保险企业垄断市场、服务单一的现状,根本不能满足其保险需求。该状况久而未决,成了蛇口招商引资的严重瓶颈。

►百年招商,重操旧业——

1985年,作为中国“改革试管”的蛇口,改革开始触及金融领域。同年10月,蛇口社会保险公司成立,在开办社会保险的同时,尝试开发工伤保险,但因其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而受挫。此时,筹办者们联想到招商局曾于1886年在上海成立名为“仁济和”的第一家民族保险公司的历史,大胆设想:100年后招商局可否重操旧业,成立一家新体制的保险公司?►保险“上书”——

1986年,恰逢招商局百年志庆,时任蛇口社会保险公司经理助理马明哲的一句“100年后我们重操旧业”的提议,令创办蛇口工业区的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袁庚心下一动。经过详细论证后,袁庚决心重拾100年前招商局的保险业梦想,立即提笔写信给当时国务院财经小组副组长张劲夫、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副行长刘鸿儒等领导,详述“百年招商,当需重振旧业。……拟设立社会主义股份制保险公司,将业务拓展至社会”的壮志雄心。

►筹办之路一波三折——

在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要成立一家新的保险公司,可谓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金融界许多人都认为国内的金融法规和经济环境不具备成立第二家保险公司的条件;当时的法律法规也对新保险公司的成立规定了“不能从事法定保险、各种外币保险业务,无法获得再保险资格,作为地方保险企业只能经营该地区的地方国营企业保险”等诸多限制。

对此,平安的筹办者们从未放弃过信念,而是积极地想方设法寻求突破,三度闯关,历经波折,最终如愿以偿。

通过不断地与人民银行、特区办及有关部委的领导沟通,平安筹办者成功举办了两次由国务院有关部委、人民银行和国内保险公司参加的小型研讨会,终于获得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和支持。

2、平安初创:1987年—1992年

►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望——

1988年3月21日,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常务副行长刘鸿儒正式签发了批文(银复[1988]113号文),同意由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信托投资公

司分别出资49%和51%,合资成立“平安保险公司”。陈慕华行长还特意通过人民银行金管司副司长夏利平转达了她对平安的一点希望:“希望把平安保险办成改革的产物,而不是改革的对象。”

►1988年5月27日——平安保险公司开张

1988年5月27日,一个被推算出来的吉祥日子。“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特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招商路北六栋——一间今天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门面里举行开业典礼,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正式对外营业。平安的诞生,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保险市场,打破了建国几十年来中国保险市场独家垄断的局面,在中国保险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第一位业务员——

樊刚、张珩分别是平安的第一位男、女业务员。

樊刚刚到平安报到时,孩子才出世两天,但并不妨碍他成为平安的第一个展业员。说是展业,其实是到街上挨个单位跑,做介绍,他也被称为最熟悉蛇口的人。张珩原在广西人保工作,到广州深圳游玩时被平安所吸引,怀揣一张深圳边防通行证就留了下来。那时他们就骑上一辆旧单车,怀揣地图、公司执照复印件和名片等“展业三宝”,顶烈日、战台风,穿大街、爬楼梯,挨家挨户地推销保险。一辆单车、一些资料以及一种永不言败的必胜信念,就是他们的所有。

►“先生产,后生活”——

平安人将蛇口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移植到平安的企业文化中,提出了“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当时生活条件艰苦,公司四年内没有买过一套宿舍,员工全部住6至8人一间的集体宿舍,有的甚至自愿睡在办公室里。公司设在深圳的办事处(上步分公司),在工商银行借了一张办公桌,加上一部电话、一台老式的卡西欧打字机,便是全部的家当。不管是谁,出差在外,都是住最差的招待所,其中有个员工代表公司赴京谈判时,在北京的小旅馆里还曾被老鼠咬伤了脚趾头……

从1988年至1989年,这种生活状态大概持续了两年。虽然条件简陋、工作艰辛,但整个平安却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比学赶帮,干劲冲天的良好氛围。

►第一张保单——

1988年4月15日,平安保险公司获准成立后,承保了公司第一笔业务,客户是深圳特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房地产公司,保额为3072.1万元人民币,保费收入为43998元。该业务由黄建平办理。

►勾画全国版图(走出蛇口,业务拓展)

1988年11月21日,人民银行终于批准平安成立深圳特区外的第一家分公司——海南分公司。1989年1月26日,平安保险第一届二次董事会提出了“立足深圳,辐射全国”的发展目标。

1991年,国家体改委、人民银行对平安三年的发展进行了调研,一致认为平安实行的是一种新型的保险企业运作体制,有条件向全国发展。1992年6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平安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并同意其办理法定保险和国营企业、三资企业的保险业务以及各种外币保险和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安成为一家真正的全国性保险公司。

►综合金融梦想从证券业开始……

1991年8月,平安以证券业务部名义开始经营证券。1996年7月,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深圳,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人民币。由此,平安终于实现了保险以外的金融业务的突破,开始规划综合金融集团的梦想……

►员工自己的企业(职工合股基金)——

1989年,平安以工会名义成立员工风险基金,鼓励广大员工持有部分股权,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一起分享企业的成功。由于国家政策变化的缘故,1992年,平安员工风险基金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