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内科学14版-第15篇-内分泌系统疾病-第3章-第2节-6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周丽诺俞茂华醛固酮增多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简称原醛症,系一种由于醛固酮不适当升高、相对自主分泌和不被钠负荷所抑制的疾病。可导致心血管损伤、肾素抑制、继发性高血压、钠潴留、钾离子排泄过多乃至低血钾。继发性高血压症占高血压症中0.4%~2.0%。近年来发现肾上腺疾病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有上升趋势,有的国外学者提出原醛症已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原因。本病主要由于肾上腺皮质腺瘤或增生分泌醛固酮过多所致。其临床表现有三组特征:①高血压综合征。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以肌无力及周期性瘫痪较常见。③失钾性肾病及血钾过低症。临床生化示醛固酮分泌增多、尿钾增多、血钾过低及血浆肾素活性受抑制等改变,故又称低肾素性醛固酮增多症。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secondary aldosteronism)简称继醛症,系肾上腺皮质以外疾病引起有效血容量减少或肾脏缺血、低钠、高钾等因素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产生过多,兴奋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增多所致,包括肾病综合征、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等。本文所述为原醛症。
调查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病率大于10%,本病确切患病率不详,国外统计女性患病数约占70%,腺瘤组女性稍多,增生组两性相等,确诊前病程从数月至20年不等。
【病因分类】
原醛症可分为醛固酮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肾上腺增生和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一)醛固酮瘤(aldosterone producing adenoma,APA)主要为肾上腺皮质腺瘤,绝大多数为一侧单个腺瘤,极少数为双侧腺瘤。由于Conn 1955年首先报道,故又称Conn综合征。既往认为此型临床上最多见,约占原醛症的60%~85%。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筛查手段的改进,发现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比例增加,而APA的比例明显降低。醛固酮腺癌极为少见。
(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enism,IHA)近年来发现IHA占PA的比例明显增加,由原来统计的15%~40%上升至70%左右。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与醛固酮瘤相似,其肾上腺病变为双侧球状带细胞增生,有时可伴有结节。其发病原因还不明,可能为某种肾上腺外因子[(其化学结构与血管紧张素Ⅱ,ACTH,β-促脂素等不同,称醛固酮刺激因子(aldosteronestimulating factor,ASF)]兴奋醛固酮分泌。也可能与5-羟色胺或组胺
介导的醛固酮分泌过度兴奋有关,因5-羟色胺拮抗剂赛庚啶可使本病患者血浆醛固酮下降,而对正常人和醛固酮瘤患者无此作用。可能不明确的醛固酮刺激物质和CYP11B2基因(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导致了IHA患者的CYP11B2 mRNA过度表达,或CYP11B2基因的变异,导致了IAH的发生。还有另一种看法认为发病与肾上腺球状带细胞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敏感性增加有关,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使醛固酮分泌减少,改善高血压和低血钾,而对于醛固酮瘤患者,作用不明显。
(三)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此型仅占原醛症的1%,病理变化与特醛症相似,极少数患者可只有单侧肾上腺增生。但病理生理类似醛固酮瘤而不同于特醛症。患者对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试验及高钠抑制试验均无反应,故有人认为可能为腺瘤的早期阶段,行肾上腺单侧或次全切除手术治疗有效,可纠正临床症状和生化异常。
(四)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amilial hyperaldosteronism)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可分为三型,其中Ⅰ型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lucocorticoid-remediable aldosteronism,GRA),又称ACTH依赖性醛固酮增多症。1966年由Sutherland首次报道,经某些手术探查的病例证实为肾上腺皮质呈大、小结节性增生,但亦可为皮质腺瘤。其特征是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0.5~1.5mg/d),l~2周后可改善症状;此外血中皮质醇动态正常,但连续数日投给ACTH时,醛固酮分泌可持续上升。此型的病因是患者存在11β-羟化酶基因和醛固酮合成酶基因不等交换,产生两个基因融合后的新的嵌合基因,导致醛固酮合成酶在束状带异常表达,并受ACTH调控。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有家族性发病倾向,但也可散发性,较多见于青少年男性。但亦有报道本病男女比例为5﹕7者,平均发病年龄41岁。
1991年首次报道一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醛固酮分泌受AngⅡ和立位影响,但不受ACTH影响,其醛固酮不能被地塞米松抑制,且基因学检查无融合基因的存在,连锁分析指出与染色体7p22有关,病理类型可为肾上腺腺瘤或增生,或同时存在,称之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Ⅱ型(familial hyperaldosteronismⅡ,FHⅡ),又称为ACTH非依赖性醛固酮增多症。除了FHⅡ具有家族史外,目前还没有方法将其与非遗传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区分。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Ⅲ型FHⅢ是2011年刚被发现的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类型,它由编码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Kir3.4的基因(KCNJ5)突变导致。该基因突变导致Kir3.4的选择性丧失,钠电导增加,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去极化,电压激活Ca2+通道激活,Ca2+内流增加,细胞内钙离子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导致醛固酮持续高合成以及肾上腺增生。该基因的临床表现与FHⅡ相似,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对20岁前确诊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家族史的,和40岁之前脑卒中的患者应进行相关基因检测。散发型原醛症中,醛固酮的过多分泌可能起源于一个或多个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多态性)。
(五)其他偶尔本病由卵巢癌引起,肾上腺皮质正常而卵巢肿瘤组织中可提出醛固酮,属于异源性醛固酮增多症,也有由睾丸肿瘤引起的报道。均不属本节范围,应予鉴别诊断。
【病理】
本病主要病理变化在肾上腺及肾脏。
(一)肾上腺
1.腺瘤单一腺瘤(醛固酮瘤)最多见,占60%~85%,腺瘤体积小,直径多介于1~2cm之间,少有超过3cm者,包膜完整,切面呈橘黄色,镜下示肿瘤由大透明细胞组成,在电镜下瘤细胞线粒体嵴呈小板状,显示球状带细胞特征。腺瘤亦可多发性,可单侧两个或左右各一个,或增生伴多个结节,但甚少见。从肿瘤提取液测定可发现醛固酮含量远较正常者为多,可大10~100倍。
2.增生双侧增生约占15%~40%,大多为球状带弥漫性增生,偶尔为局灶性增生,可含有小结节,显微镜下见大量透明细胞。ACTH依赖型中除小球带增生外,也可为束状带增生,而无肿瘤。增生腺体大多增大,约有6%可正常。
3.腺癌仅占1%,较腺瘤为大,直径多在6cm以上,镜下癌细胞有时与腺瘤不易区别,两者均可有分裂像、血管与肿瘤包膜浸润,但腺癌中细胞多坏死,可见多形核与一个以上明显核小体,电镜下癌细胞常无包膜。
(二)肾脏主要病变为长期失钾所致。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形成、水肿变性、颗粒样变及上皮脱落,远曲小管及集合管呈颗粒样变、萎缩扩张。严重者有小管坏死,尤以近曲小管为著,常继发肾盂肾炎。肾小球呈玻璃样变,周围纤维化,引起功能障碍。高血压历时较久者,肾小动脉管壁常增厚,肾小球旁细胞数目减少,颗粒消失。
此外,由于长期失钾,肌细胞蜕变亦明显,横纹不同程度消失;生化测定可证实肌细胞钾含量减低而钠浓度增高。
【病理生理】
本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由于大量醛固酮潴钠、排钾所引起。钠的潴留导致细胞外液扩张,血容量增多,血管壁内及血循环钠离子浓度增加;醛固酮还加强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引起高血压。细胞外液扩张到一定程度后(一般体液增加2~4L,钠潴留约300mmol),引起体内排钠系统的反应,使钠、水潴留停止,出现所谓“脱逸”现象,因而避免了细胞外液的进一步扩张和出现水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