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强度》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场强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选修3—1的第一章,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也是高中阶段基础的内容之一,它既是电磁学知识的基础,又是其他物理学知识的重要基础。而本章的核心内容就是这一节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本节《电场强度》是这一章的第三节,教材内容放在库仑定律之后,是对库仑定律的深入理解,进一步明确了两电荷之间作用的本质,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同时又为后续课电路、磁场的学习作好铺垫。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统观教材,不难发现本节课的教学有如下的特点:

1、知识点多: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检验电荷,点电荷的电场,场源电荷,矢量运算等

2、教学内容抽象: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于场的感性认识少,电场线是一个理想的模型

3、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备:关于场没有完整的知识网络,在教学中必须重新构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磁场,从有关媒体上可能知道电场这个概念,这些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并且在前两节已经学习到了点电荷的概念和库仑定律的知识,这是本节课用物理规律推导电场强度定义式的基础。

根据教材中知识点的安排,我把这一节的内容安排了两课时,我在这一节课中讲第一部分内容:电场、电场强度和点电荷的电场和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线及各种典型电场的分布特点安排在下一节课。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课三维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2、了解检验电荷的作用,理解对检验电荷的电量和检验电荷的尺寸的要求。

3、理解电场强度,知道它的单位和定义式及方向的规定。

4、了解点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和电场的叠加,会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和电场叠加进行有关计算。

5、了解电场线的特点和典型电场的分布规律

(二)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在通过实验及类比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2、在理论和实验论证、猜想环节中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电场强度定义式的得出,让学生体会到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和重要性。

4、体会用图形法描述电场分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于“超距作用”的观点到场的提出的物理学史的回顾,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协作性和继承性,法拉第在电磁学中的重要性。

2、通过电场强度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以及对于自然、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好奇性。

3、通过学习电荷的电场分布,认识到对称和科学美感。

四、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电场强度的概念和定义

2、电场力的性质

(二)难点

1、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

2、电场强度和电场力的区别和联系

3、几种典型电场线的分布

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首先通过用“芬香剂”的类比让学生对于抽象的“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对场中抽象的问题以芬香剂为中心展开和处理,使学生对于场的这种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然后引导学生从电场力入手去寻找能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从提出假设到实验论证到理论论证,找到电场力与电荷量成正比的表达式:F=KQq/r2,再应用已学的知识来论证,最后通过比值法的定义来找出能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电场强度E=F/q,通过这样的一条主线,这样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来寻找电场强度物理量,从而来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本课是新授概念的教学,对于相关的概念,学生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不能完成概念之间的迁移,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芬香剂的类比来让学生认识有关“场”的一些性质,并通过类比、实验做为工具,做到实事求是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对于“场”的这种抽象的概念加以认识、理解。尽可能达到新知识点的同化和顺应。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讲述,讲解,演示、类比、设问、探究,讨论、理论论证等方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由实验和已学知识并结合物理学史,引入新课

两块磁铁间没有接触,但是会发生相互的作用,提出问题:那么它们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产生呢?学生应用初中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回答“磁场”。

那么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通过什么相互作用的啊?“引力场”,那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呢?学生会很自然的想到是“电场”。

进而引导学生认识电荷间的作用力是一种超距作用——由法拉第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由它产生的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这种“场”来实现的,那么电荷A对电荷B的作用力就是由电荷A产生的电场对电荷B作用的,引入了“场”的的概念后使我们对研究电荷间的相互更加有效和方便。使学生能认识到这一章节我们只研究静止的电荷产生的电场,为静电场,那么电荷间的这种静电力也称作电场力。

(二)电场强度

1、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和类比初步建立对电场强弱和方向的认识,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在空间放入一个电荷,那么就会在这个电荷周围形成电场。但是“电场”是看不到,摸不着,十分抽象,难于理解,(学生也会认为可能没有)所以我以芬香剂做为类比来让学生感性认识电场的真实性、物质性。

老师先提出场源电荷和检验电荷的概念(检验电荷的电量和尺寸足够小,对场源电荷不会有影响)

老师提问:

(1)电荷放入空间在其周围会不会形成电场啊?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去感知它的存在啊?事先在讲台前面放有芬香剂,使学生们体验到:芬香剂的明显特征是对于在“香气场”中有嗅觉的人产生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自己的鼻子感知它的存在。那么电荷也一样会在其周围形成电场,虽然我们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电场的明显的特征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在场中放入电荷来检验电场是否存在。

(2)电荷Q形成电场在各处有没有强弱和方向啊?如果有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判定啊?芬香剂形成的一个香气场有没有强弱啊?

通过让学生们亲自感知到前排不同学生和后排不同学生闻到的芬香剂香味的浓度和方向不一样,类比可以得出场源电荷Q周围的电场也存在强弱和方向。

(3)电荷Q形成的电场与检验电荷有关吗?应该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啊?

通过让不同同学在同一位置亲自感知芬香剂香气的浓度强弱,让大家体会到在教室中某一个特定位置的香气浓度是一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