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次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点?
不同点
革命任务 合作方式 政治基础 合作结果 中共成熟 状况和采 取方针
第一次
打倒列强、除军阀 党内 新三民主义 中途破裂 幼年,缺乏理论修养、 斗争经验,党 中央 妥协退让,放弃领导 权
wenku.baidu.com
第二次
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党外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维持到抗战胜利
成熟,坚持以斗争 求团结的方针
国共合作
思想背景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民族主义:增加了明确的反帝内容,这是新三民主义 最大的特点;民权主义:有了一定的普遍性、人民性
和革命性;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与扶
助农工的政策相结合。 ——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是在三大政策基础之上的纲领,这是旧三 民主义所不具备的。
国共第一次合作
一、促成国共合作因素 1. 共党方面
(1) 苏俄的愿望:列宁认为半殖民、殖民地的共党人在进行 民主民族革命应当与资产阶级民主派合成临时联盟,但不是 融合,而仍要保持独立性。 (2) 中共方面:建立反帝、反军阀统一战线从事民主革命, 必须联合新党派,只有国民党才是合作对象。对国民党只是 联合与援助,非投降,附属与合并。 2. 国民党方面
3.中共积极与张学良接触,透过被俘 之东北军团长高福源搭上与张学良联 络线,在与张学良会谈中,使张学良 了解中共现状及其所执行的政策,而
有促蒋改变政策的念头,由中共在外
逼,他在内劝,而达到逼蒋抗的日的。
4.西北军杨虎城,非蒋之嫡系部队,亦对蒋不抗日 而生不满。
5.中共在与张学良、杨虎城联络之际,亦与蒋介石 打通了秘密谈判的渠道。舰于国民党内部有反日与 抗日两种矛盾而愿与中共谈办,其策略为一方面进 行“围剿”,一方面进行政治试探,找寻中共的关 系。而中共政策亦由「反蒋抗日」改为「逼蒋抗日」 和「联蒋抗日」。 6.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使国共第二是合作得 以实现,双方面开始直接谈判。
客观上: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和联合绞杀;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国共合作遭到破坏。主观上,①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
经验;②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国民党右派妥协退让,
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国共合作与共产党的发展
国共合作与共产党的发展
一、苏俄为探求出路在中国寻求合作对象
是农工群众。
二、 联共与容共
1. 中共原不想与国民党合作,也不愿加入国民党,直至第
二次代表大会才改变。中山先生主张中共党员以个人身分加
入国民党,以防制共产党。中山先生为免共产党与国民党竞
争,如以个人身分加入,必须服从中山先生的领导,受国民 党纪的约束,他坚信他的人格和三民主义可以消化共产党。 中共当然反对,孙亦坚持,但最后采取孙的方式,但取消打 指模宣誓。
2. 蒋介石的崛起
二大以后,蒋的地位与声望不断升高,他以黄埔军校为 大本营,极力扩张势力,如排除广东人,建立自己势力, 所谓八大金刚何应钦(贵州)、刘峙(江西)、顾祝同 (江苏)、陈诚(浙江)、钱大钧(江苏)、蒋鼎文(浙 江)、张治中(安徽)、陈继承(江苏),造成广州地区 出现倒蒋运动。
第 二 次 国 共 合 作
两次国共合作相同点
都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 背景相同:
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相同:
两次国共合作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实现的,第二次合作中 国共产党更是一个首倡者。
共产国际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国际不仅提出了具体策略,还派代表直接帮助。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起到了指导作用,但在具 体行动方案上则体现了中共的独立自主。
国共分裂
一、 中山舰事件
1. 国共合作之初,已有国民党员不满1924年6月使有国
民党员提出《弹劾共产党章》,1925年3月中山先生过逝, 国民党失取领导重心出现权力真空,1925年8月廖仲恺被
判,更使国共合作再度蒙上阴影,而蒋介石亦趁此迅速窜
起,并与汪精卫合作,共产党趁机制造国民党左派与右派 之间的矛盾,周时决定非必要时,新同志不再加入国民党, 不担任国民党的工作,尤其是高级党部工作,但1926年1 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依然重申联俄,容共扶植 工农政策,并开除西山会议派党员。
(6)各地党部人士不赞成。
4.共党的妥协
(1) 苏俄的劝服: 1922年8月马林,(两湖会议) 携带共产国际的指示,同意采取“党内合 作”,先由少数负责人,以个人身分加入, 再助其它党员加入。 (2)1923年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中国革命靠工人无 法完成,共党发展受到吴佩孚的打击,必须利用国民党的合法 地位掩护。 (3)1923年6月三大通过遵行共产国际指示与国民党合作,加 入国民党,但强调加入国民党,乃保有自己的组织,并须努力 以扩大共党的组织,严整纪律,以建立强大的群众基础。

此外要求召开国民会议,由负由国民革命使
命的国民党出来号召全国工会、农会、商会、 学生会、及其它革命团体,推举多数代表,
开国民会议,只有国民会议,才能真正代表
国民,才能制定宪法,才能建立新政府统一
中国,也只有国民会议能够否认各方面假托
民意,组织政府,统治中国之权。
三、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举行改组后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于广州,出席代表190余人,共产党分子 谭平山、李大钊、于树德当选中执委 ( 24人 ),林 祖涵、毛泽东、于方舟、瞿秋秋白、韩麟符候补中 执权委 ( 16人 ) 谭平山任组织部长,林祖涵任农民 部长。
二、国共第二次合作具体做法:
1.国民党承认共产党及其它党派的合法性;释放政治犯;成立国 防会议;修改对共党的法令。 2.国民政府开始支付中共军费及军饷,而中共在王明影响下,也 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理论。 3.国民党同意红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部路军属三个师,八路 军充任战略游击支队,执行只作侧面战,不作正面战,协助友 军,捣乱与箝制敌大部并消灭敌人一部的作战任务,同意中共 在南京上海等地设立办事处,可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释放 共产党员。同意红军上设司令部,不再坚持参谋总长和政治部 主任的人事命令权。中共同意共享中华民国国号。但不容国民 党干涉中共内部事务,中共同意停止叛变,但不排除壮大自己 及和国民党竞争的可能性。
(1)两党革命宗旨及所依据础不同。
(2)国民党联美,张作霖、段祺瑞等政系与共党主义大不 相同。
(3) 国民党未曾发表党纲,在广东以外人民视之为一争权 夺利政党,共党加入该党,则在社会上信仰全失(尤其青 年),永无发展机会。
(4) 丧失陈炯明支持,共党无法在广东 活动。
(5)孙中山无接纳新加入份子的雅量。
谭平山、于树德三人为中共党员,17名候补中,毛泽东、
张国焘、瞿秋白、林伯梁、韩麟符、沈空一、于方舟为中
共党员。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的反革命政变:
条件:已掌权、中外反动势力支持、与汪密谈分 共。 过程:上海、共产党员遭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说明:表明蒋介石完全成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 代表人物,成了帝国主义的工具;汪精卫发动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指使夏、许发动反革命叛乱 武汉反革命政变。 影响: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一、原因
1.日本侵略中国,为共产党带来希望,毛泽东为因应日本侵
略及舒缓国民党对其攻击,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一九三五年七月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中,中共提出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全
国各界不论各行各业团结抗日,得到各界支持。
2.张学良之东北军,在蒋介石不抵抗之政策下,放弃东北, 饱尝国破家亡,被井离乡之苦,与日本有不共载天之仇, 而蒋介石却将东北军消耗于对中共内战之中,且战事进行 不顺,屡拆精锐,士气受到打击。蒋介石不但不补充其受 损军力,且撤其番号,东北军深感不满。
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 都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国 共 内 战 与 中 共 的 成 功
利用抗战胜利后人民盼望中国能走向
和平、民主的诉求,中共运用统一战线提
1. 一方面与北京政府进行建交谈判
2. 一方面鼓励陈独秀、李大钊创立共党 3. 一方面联络孙中山,同时又拉拢陈炯明 (a). 陈有20营军队,雄踞一方,而孙无。 (b). 孙中山有坚定政治主张,而陈为无政府主义者。
(c). 苏俄数度派遣人员与陈接触,但陈认为中国革命应赖自 己力量而拒,而苏俄也认为陈的格局小。
革命失败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是:
主观上:①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势力和中国的封建军阀、买办、豪绅阶级相
勾结,使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②由于当时革命阵营内的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在帝国主义和地主 买办阶级支持下背叛了革命,使革命力量顿时遭到极大的损失,敌强我弱的 局面更加严重; ③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对中国革命的规律懂得不多,特别是北伐 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在中央领导机关占了统治地位,放弃了对革命 的领导权,在反革命势力向革命势力发动突然进攻的时候,无法组织有效的 抵抗,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一、 联孙
1. 积极与孙接触,共有六次之多。其中最值得注意为
1921年马林与中山先生的桂林之会,以及越飞( Joffe ) 与
中山先生之会,第一次会谈 ( Colonel Bopoff ) 会谈为一
般性苏俄强调二国革命目标相同,愿援助中国。第二次及至六 次,触及到以何方式与中国合作 ( 以建立两党联盟,组成联 合阵线 ) 。 2. 孙对联合阵线并无兴趣,后因陈炯明的叛乱而改变了孙 的想法,孙认为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 ( 马林主张 ),而 同意,马林提出了改组国民党,联合社会各阶层的主张,尤其
3. 由于国共合作,共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则在广州 举行,通过9项决议,其主要项目如下: (a). 共产党应为国民革命之领导。 (b). 共产党鉴于国民革命历史经验,承认国民党 为国民革命之中枢。 (c). 共党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 (d). 重新决定党纲。 (e). 共党特别注意于广东国民党统治下极力发展 农工群众运动。 (f). 严格执行党纪。 (g). 限期完成各重要企业之全国工会组织。
5.国民党的改组
(1)在共党的协助下,国民党进行改组 组织方面:国民党有组织的地方如广东、上海、山东、四川等处, 共党同志们一并加入国民党。无组织的地方,共党同志协助创立如 哈尔滨、奉天、北京、天津、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福建。 思想方面:根据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促其做反帝国主义的宣传行 动。
共党与国民党关系:共党为国民党中的秘密组织,一切信仰行动, 乃受共党指挥共党势力,须站在国民党中心地位,不能x不宜强行 之。
2. 共产国际认为有限度容共不彻底,要求中共 党员全部加入,并告诉中共 (a). 国民革命是当前中国革命中心任务。 (b). 中国国民党为领导国民革命的重心,中共应 加入国民党,并在党内积极工作。 (c). 中共在国民革命中,仍应保 留组织与独立的政治批评自由 ( 共产国际仍可指挥共产党,控制国民党 )。
(2)国民党方面
整顿组织:改变党员成份,去恶留良,吸收新鲜血液,使党员人格 高尚,行为正大。
整顿思想:端正奋斗目标,使党员皆愿为主义而牺牲,为主义而奋 斗。
6. 国共合作的完成
(1)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重新修改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 政策,指出打倒帝国主义,军阀政府,争取中国独立、民 主、富强的奋斗目标。 (2)大会选出新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24名,李大钊、
(1) 急于获得苏俄的援助,借助其 建军建党方法。 (2) 苏俄对中国的示好。
二、 国共合作的进程
1. 先由莫斯科与中山先生接触,从1920年1923年共有六次, 第一次是一般性,强调苏俄革命与中国革命目标相同,调整 中俄关系,及苏俄援助中国革命。第二~五次则谈论合作方 式。 2. 中山先生在陈炯明叛乱后丧失粤桂地盘,态度转变。 在失望之余他终于省悟到,要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就不能指望 从英、美、日等国获得援助,不能幻想利用一部军阀来反对 另一部分军阀。此外,他还认识到,国民 党内许多人已日趋消沉腐败,全党 需要重新改造。 3. 共党在陈独秀领导下,原操反对态度,如合作,只愿以 “党外合作”方式,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