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 人教部编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元日》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屠苏”“曈曈”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体会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

2.(板书“元日”),请同学们猜猜“元日”的意思。

“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3.古代的人们是怎样欢度春节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这首《元日》。

设计意图:

“元日”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春节”是人所共知的,以“春节”引入,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题。

二、初读古诗,读出情景。

1.古诗到底描绘了大年初一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呢?赶快打开书,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并且想办法解决它。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把古诗中的一些词语摘抄了出来,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词语,抽读,齐读)

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桃符

(1)“爆竹”是什么?(鞭炮)古代人们在竹筒里装上硝石,然后把它放到火里烧,这时就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所以“爆”字是火字旁的,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我们现在过春节也有这样的活动,我们叫“放鞭炮”。

(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2)屠苏: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我们现在是:吃年夜饭,喝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3)“曈曈”中“曈”字是什么偏旁?和什么有关?“曈曈”指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古代人喜欢在大年初一这天把大门敞开,迎接初升的太阳。

(4)桃符,关于桃符还有一个神话故事。(放桃符的神话故事),后来指春联。

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3.谁来读读这首诗?(正音)

4.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齐读)出示古诗《元日》。

5.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过年的景象可以归纳出这几点:

(幻灯片出示)

爆竹声声,告别旧年。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说说现在人们怎么过春节,是为接下来的理解诗意做铺垫的,主要是为了帮学生理解诗中的“爆竹”“屠苏”“瞳瞳”和“桃符”这几个词。

三、品读古诗,读出韵味。

1.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呢?请大家读诗的前两句。

出示课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请提出来。(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2)边读边想: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板书:放爆竹、喝屠苏酒)

你们放过鞭炮吗?谁来说说你们当时放鞭炮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4)过年了,多热闹啊!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你能把当时的那种心情读出来吗?请你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评)老师也感受到人们当时非常开心,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过年时家家户户放鞭炮、喝屠苏酒的热闹气氛吧!(齐读)

真棒,从你们的语言中老师切实感受到了春节时开心、热闹的场面。

2.学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两句诗中还有不理解的词吗?(板书:迎红日)

(2)从这两句诗里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换桃符)

(3)你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说一说吗?

同学们,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户户贴上了红红的春联,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人们走家串户,到处洋溢着一片喜庆。现在就请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吧!(齐读这两句诗)

3.在清脆的爆竹声中,我们又送走了一年,在温暖的春风中,家家户户,合家欢聚畅饮着美酒。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四、背诵古诗,拓展补充。

1.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几个典型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板书:欢乐祥和辞旧迎新)

2.同学们,诗中不但有画,还有情。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四十九岁,为什么他会在这一年写下《元日》呢?

(让学生自己说。如果学生说得出,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趁机评价:学语文就是要像这位同学这样多阅读)

王安石他博学多才,官至宰相,《元日》这首诗就是他任宰相后不久写的,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新政。他觉得自己推行的新政能改变当时积贫积弱的现象,使底层劳动人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千门万户曈曈日”的情景。

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作者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新的政策即将推行,王安石此时的心情怎样?

(兴奋、激动、充满信心……)

3.你觉得诗中的哪个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暖)

这首诗的诗眼就是——暖。

4.同学们,王安石他希望改革就像春风吹进千家万户,就像人们用新的桃符换掉旧桃符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

设计意图:

王安石的《元日》可以视为写春节的诗词中之翘楚。他不仅写出了当时社会除旧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念。给学生介绍王安石创作这首诗的背景,为的是引领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内涵。

5.在作者眼中,听到的爆竹声是悦耳的,引读——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吹入的屠苏酒是暖的,引读——春风送暖入屠苏。

照进千家万户的太阳光是暖的,引读——千门万户曈曈日。

人们换桃符的心情更是暖的,引读——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个“暖”字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是——高兴、兴奋、激动、愉快。

6.试着背一背。(借助板书和插图)

【板书设计】

元日

放爆竹

}欢乐祥和

喝屠苏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