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1章绪论

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1.1 工程结构的概念与类型

在土木工程中,由建筑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组成并能够承受荷载或作用的体系称为工程结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将其简称为结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例如房屋建筑中的梁柱板与基础体系,公路、铁路上的桥梁结构和隧道支护结构,水利工程中的水坝、水闸与挡土墙等,都具有各自能承受、传递荷载而起到骨架作用的体系,这部分体系都可视为工程结构。

结构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按结构构件变形特点可分为柔性结构和刚性结构两大类。柔性结构有藤网结构、索膜结构、充气结构等;刚性结构有杆件结构、板壳结构和块体结

l b,

构等。结构构件从几何角度来看又可以分为三类,按长度l、宽度b及厚度h来考虑,当

l h时,称为杆件,杆又分为直杆和曲杆,如图1-1(a)所示。由杆件所组成的结构称为杆件结构,典型的杆件结构有混凝土框架结构、钢框架结构和拱桁架等。当h l,h b时,称为板壳,板壳有平面板和曲面板,如图1-1(b)所示。由板壳组成的结构称为板壳结构,也称为薄壁结构。平面板结构简称为平板结构,曲面板结构简称为壳体结构,典型的有房屋中的楼板和壳体屋盖等。当长度、宽度与高度基本相当时,所形成的实心结构称为实体结构,如图1-1(c)所示。实体结构的典型例子如水工结构中的重力坝等。结构力学通常所说的结构指的就是杆件结构,其主要研究的对象就是杆件结构的力学行为。

图1-1 杆件、板壳与实体结构

结构力学

图1-1 杆件、板壳与实体结构(续)

1.1.2 结构力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结构力学是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后续课程,同时又为弹性力学、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等专业课程提供了进一步的力学知识基础。理论力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刚体的力学分析;材料力学研究单个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结构力学研究杆件结构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弹性力学主要研究实体结构和板壳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强度主要计算结构的内力,为材料强度设计提供可靠依据,保证结构使用时安全可靠而不被破坏。刚度主要计算结构的变形和位移,将结构正常使用期限内产生的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稳定性主要计算结构丧失稳定时的最小临界荷载,当承受的最大荷载小于该临界值时,保证结构处于稳定平衡的受力状态。以上几大力学知识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在土木工程专业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结构力学的研究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及结构计算简图的合理选择。

(2) 研究结构受力特点,根据结构内力和变形计算并验算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3) 研究结构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静力分析和变形计算。

(4) 研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反应。

结构力学的计算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静定结构,这类结构的全部反力和内力都可以由静力平衡条件确定,只需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即可求解。另一类为超静定结构,这类结构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方能求解:①力系的平衡条件,即在受力作用下结构的整体或者一部分都应满足力系的平衡条件;②变形连续条件,即连续的结构发生变形后仍然是连续的,材料没有重叠或缝隙,同时结构的变形和位移应满足支座和结点的约束;③物理条件,即把结构的应力和应变通过物理方程联系起来,如轴向应力和轴向应变、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变、弯曲应力和弯曲应变之间都应满足相应的物理方程。

第1章绪论

1.2 结构计算简图

1.2.1 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与简化原则

实际工程结构的受力是很复杂的,直接分析其受力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我们需要将实际工程结构简化成合理抽象的模型,这种在结构计算中用以代替实际结构,并能反映结构主要受力和变形特点的理想化模型,就是结构计算简图。

选取计算简图是结构受力分析的关键一步,其简化原则如下。

(1) 反映结构的实际及主要功能,因此选择计算简图以前,应清楚构杆之间或杆件与基础之间的实际连接构造,以保证计算的可靠性和必要的精确性。

(2) 分清主次,略去细节,使计算简图便于计算运行。

(3) 根据实际工况,同一实际结构在不同时期可选取不同的计算简图。

1.2.2 结构计算简化的内容

1. 结点的简化

杆件之间相互连接处称为结点。土木工程结构中的结点可归纳为以下两大类。

1) 铰结点

铰结点是指各相连杆件的杆端在同一个销轴上且光滑、无摩擦接触的连接。铰结点的特征是各个杆端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可以传递力但不能传递力矩。这种理想情况实际上很难遇到。木屋架的结点比较接近铰结点,各杆主要是承受轴力,计算时可将这种结点简化为铰结点,如图1-2所示。

图1-2 铰结点简化

结构力学

2)刚结点

刚结点的特点是被连接的杆件在结点处既不能相对移动,又不能相对转动;既可以传递力,也可以传递力矩。它所连接的各杆件变形前后在结点处杆端切线的夹角保持不变,即采用刚结点连接的杆端之间,既不能发生相对线位移,也不能发生相对角位移。图1-3所示是钢筋混凝土框架边柱和梁的结点,由于梁和柱之间的钢筋布置以及混凝土将它们浇筑成整体,使梁和柱不能产生相对移动和转角,计算时将其简化为刚结点,其计算简图如图1-3(b)所示。

图1-3 刚结点简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结构中既可有刚结点,又可有铰结点,如图1-4所示。A、

B、C和E为刚结点,而D为铰结点。

2. 支座的简化

1) 活动铰支座

如图1-5(a)所示,活动铰支座的机动特征是杆端可绕A点转动和沿平行于支承平面m-n 的方向移动,但A点不能沿垂直于支承面的方向移动。当不考虑摩擦力时,这种支座的反力F A将通过铰A中心并与支承平面m-n垂直,即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都是确定的,只有它的大小是一个未知量。根据活动铰支座的位移和受力特点,在计算简图中可以用一根垂直于支承面的链杆AB来表示,如图1-5(b)所示。此时结构可绕铰A转动,链杆又可绕B转动,当转动很小时,A点的移动方向可看成是平行于支承面的。

图1-4 刚结点和铰结点组合图1-5 活动支座的简化

第1章 绪论

2) 固定铰支座

图1-6(a)中,固定铰支座机动特征是杆端可绕A 点转动,但不能做水平和竖向移动。铰A 能提供两个支座反力F Ax 、F Ay ,在计算简图中用两根成直角相交或者成锐角相交的支杆表示,如图1-6(b)所示。

图1-6 固定铰支座的简化

3) 定向支座

定向支座机动特征是结构在支承处不能转动,不能沿垂直于支承面的方向移动,但可以沿支承面方向滑动,这种支座的计算简图可用垂直于支承面的两根平行链杆表示,其反力为一个垂直于支承面的力F Ax 和一个力偶M A ,如图1-7所示。

4) 固定支座

固定支座机动特征是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任何移动和转动。固定支座可产生两个正交方向的支座反力F Ax 、F Ay 和一个支座反力矩M A 。这种支座及其计算简图如图1-8所示。

图1-7 定向支座及计算简图

图1-8 固定支座及计算简图 5) 弹性支座

传统支座在计算中是不考虑其本身变形的,而在实际工程中,如桥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各横梁支撑桥面并将荷载传递给各纵梁,同时横梁将产生弯曲变形,从而引起竖向位移,此时横梁可视为弹簧,可用一根竖向弹簧来表示这种支座的性能,即称为弹性支座。弹性支座允许有一定的竖向或者水平移动。

3. 结构体系的简化

结构通常是空间体系,承受三维荷载的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当空间结构布置均匀,荷载也均匀分布时,常可以忽略一些次要的空间约束而将实际空间结构分解为平面结构,如图1-9(a)所示为等截面高层建筑结构。当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这样处理,有些必须作为空间结构来计算,如图1-9(b)所示为塔杆结构。

结构力学

图1-9 结构体系的简化

杆件的截面尺寸(宽度、厚度)通常比杆件小得多,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设,截面上的应力可根据截面的内力(弯矩、轴力、剪力)来确定。在计算简图中,杆件用其轴线表示,杆件之间的连接区用结点表示,杆长用结点间的距离表示,而荷载的作用点也转移到轴线上。当截面尺寸增大时(如超过长度的1/4),杆件简化成其轴线将引起较大的误差。

4. 材料性质的简化

在土木、水利工程中,结构所用的建筑材料通常为钢、混凝土、砖、石、木料等,这些材料,有些存在孔洞或空隙。在结构计算中,为了简化,一般将组成各杆件的材料都假设为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完全弹性或弹塑性的。

对于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受力范围内上述假设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对于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砖、石等材料,上述假设则带有一定的近似度。至于木材,因其顺纹与横纹方向的物理性质不同,故采用这些假设时应予以注意。

5. 荷载的简化

结构承受的荷载可分为体积力和表面力两大类,体积力指的是结构的重力或惯性力等;表面力则是指由其他物体通过接触面传给结构的作用力,如土压力、车辆的轮胎压力等。在杆件结构中把杆件简化为轴线,因此不论是体积力还是表面力,都可以简化为作用在杆件轴线上的力。荷载按其分布情况可简化为集中荷载和分布荷载,荷载的简化与确定比较复杂,下面还要专门讨论。

1.2.3 结构计算简图示例

【例1-1】图1-10所示为单层工业厂房。试全面选择其各部件的计算简图。

解:(1) 体系的简化。由图1-10(a)可知,该厂房是一个空间结构,但由屋架与柱组成的各个排架的轴线均位于各自的同一平面内,而且由屋面板和吊车梁传来的荷载,主要作用在各横向排架上,因而可以把空间结构简化为如图1-10(b)所示的平面结构。

第1章绪论

(2) 支座的简化。通常情况下,屋架与立柱仅由较短的焊缝连接,既不能上下移动,也不能水平移动。但是,屋架在受到荷载作用后,其两端仍然可以做微小的转动。此外,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屋架整体还可以自由伸缩。为便于计算,将屋架一端简化为固定铰支座,另一端简化为活动铰支座。柱与杯口基础的连接,视填充材料的不同,若为细石混凝土,则可视为固定支座;若为沥青麻丝,则可视为固定铰支座。

(3) 屋架杆件和结点的简化。屋架各杆件均以其轴线来表示;为便于计算,杆件与杆件连接的结点可简化为铰结点。在分析排架立柱的内力时,可以用实体杆来代替屋架整体,并且将立柱及实体杆均以轴线表示。计算简图如图1-10(c)和图1-10(d)所示。

(4) 荷载的简化。将屋面板传来的荷载及构件自重,均简化为作用在结点上的集中荷载。最后,选择单层工业厂房的计算简图,如图1-10(c)和图1-10(d)所示。

图1-10 单层工业厂房的承重结构计算简化过程

1.3 杆件结构的分类

杆件结构按其受力和变形特性可以分为梁、拱、刚架、桁架以及各类构件或结构组合而成的组合结构。

1. 梁

梁是一种受弯构件,其轴线通常为直线。当水平梁只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其横截面上的内力只有弯矩和剪力,没有轴力。梁有单跨和多跨两种类型,如图1-11所示。

结构力学

图1-11 不同类型的梁

2. 拱

拱是以轴线为曲线,且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支座会产生水平反力的结构,如图1-12所示。其受力特征是杆件内有弯矩、剪力和轴力,而支座的水平反力会使拱的弯矩远小于相同跨度、荷载及支承情况的梁的弯矩。

图1-12 拱

3. 刚架

刚架由直杆组成,其结点通常为刚结点,如图1-13所示。各杆主要受弯曲作用,内力通常是弯矩、剪力和轴力等。

图1-13 刚架

第1章绪论

4. 桁架

桁架是由若干直杆的两端用铰连接而成的构件,如图1-14所示。当只受到作用于结点的集中力时,桁架各杆只产生轴力。

图1-14 桁架

5. 组合结构

组合结构主要是由桁架和梁或刚架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如图1-15所示。其中有些杆件只承受轴力,有些杆件承受弯矩、剪力和轴力。

图1-15 组合结构

1.4 荷载的分类

荷载是作用在结构上的主动力,如结构的自重,结构上面的货物、设备、人群、风等,荷载类型不同,在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中所乘以的分项系数也不相同。

1. 按荷载作用在结构上时间的长短分类

1) 恒载

恒载也称永久荷载,是指永久作用在结构上,且大小、方向都不变化的荷载,如结构自重、永久设备重量等。

2) 活载

活载也称可变荷载,是指暂时作用在结构上且位置可以变动的荷载,如结构上的临时设备、人群、货物,屋面上的雪重、风力、水压力等。计算恒载作用在结构上的强度可通过内力分析进行,而对活载,还要涉及影响线和包络图的概念。

2. 按荷载作用性质及结构的反应特征分类

1) 静力荷载

静力荷载是指大小、方向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极为缓慢,不使结构产生显著的

结构力学

加速度,而惯性力的影响可以忽略的荷载。

2) 动力荷载

动力荷载是指荷载随时间迅速变化或在短时间内突然作用或消失,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而惯性力不可忽略的荷载。常见的动力荷载有机械荷载、脉动风压和地震作用等。

3) 移动荷载

移动荷载是指作用在结构上的仅位置移动或者不移动,但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荷载。移动荷载在结构上移动的过程中,结构的内力和变形都是变化的,但结构无明显振动,始终保持静力平衡。车辆、人群、积雪和灰尘等可视为移动荷载。

3. 按荷载作用区域的大小分类

1) 集中荷载

当荷载作用于结构上的面积很小时,可以认为荷载集中作用在结构上的一点,称为集中荷载或集中力。

2) 分布荷载

分布荷载是指连续分布在结构上的荷载,如面荷载、线荷载等。

思考题

1-1 简述杆件结构、板壳结构与实体结构在空间几何尺寸上的差异。

1-2 说明结构计算简化的意义。

1-3 结构力学与弹性力学的计算假定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4 简述弹性支座的实际工程应用情况。

1-5 简述荷载分类对结构计算的意义。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及参考)

编号: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项目名称:粒子群主题网站 小组名称: 组长姓名: 上课时间:2009年7月13 日- 7月25 日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20 年月日

1 设计目的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软件工程》课程后,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实际系统。 要求学生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严格按照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目的和任务,完成对系统的定义、设计、编码、运行以及后期的维护。通过对具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使得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用软件工程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开发和维护软件。 2 设计要求 (1)选用迭代式开发的过程模型,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规范地完成规模小、功能较为简单 的软件开发,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2)学生5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一人为组长,其他人为组员,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 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选题的设计。 (3)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4)开发平台.NET3.5,语言(C# \ ASP),数据库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数据库系统MS SQL Server 2005 (5)具体指标: 1)可以选择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或面向对象方法(OOA/D) 2) 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 a)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 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描绘分配的子功能需求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子功能的数据流图DFD,要求绘制到3级DFD3 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DFD3 b)设计:完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每一位小组成员根据需求的DFD3图,完成分配的子功能模块设计,用HIPO 图表征。 每一位小组成员设计分配的子功能模块的接口 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程序流程的逻辑设计 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总体结构集成 c)软件实现: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界面的设计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代码编写 小组负责人在.NET框架下,组织完成系统的实施 d)软件测试: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的单元测试 小组负责人负责组织系统的测试用例,不少于20个,完成测试工作 3)面向对象方法(OOA/D):以UML为主 a)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

心理学的历史与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历史与研究对象 在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曾说: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就是说,心理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因为心理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的历史。 一、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萌芽 几乎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很关心自身的心理现象并且试图给予解释。最早的解释,把心理说成是灵魂的活动。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由灵魂和学科二词构成,即关于灵魂的学问。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探索自然界支配力的驱使,原始思维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但人们又无法理解自身的结构和机能,单凭直观的感受和梦境的影响,于是出现了万物有灵论的观点,认为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灵魂的活动。人出生时,灵魂在身体里,控制人体的活动;人在睡觉时,灵魂暂时走出人体;人在觉醒时,灵魂回到人体;人死时,灵魂则永远离开人体。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是人类心理学思想的萌芽形式。 (二)心理学思想的产生 美国心理学史家加德纳·墨菲(G.Murphy)曾说过:世界第一个心理学故乡在中国。这是一个颇为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因为两千年前,在我国思想家遗留下来的著作中,就有不少关于心理学的思想。春秋时期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壅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以及“因材施教”等诸多观点,已蕴涵现代心理学中的兴趣、记忆和个性差异等问题。战国时期的荀况(公元前313—前238)关于“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荀子·天论》)的学说阐明了先有身体而后有心理、心理依附于身体的身心观。 关于心理与脑的关系我国古代也有比较正确的认识。明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论断,认为脑是神经中枢,它聚集着人的精神。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1768—1831)根据大脑的临床研究和尸体的解剖,明确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后人称之为“脑髓说”。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关于心理现象的专著。自那时起,直至19世纪中叶,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有许多学者论及心理学问题,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见,但心理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隶属于哲学范畴而无独立地位,是哲学家与思想家运用思辨的方法进行研究的领域。 仅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算起,对心理的研究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只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心理现象的探讨都是在哲学的范畴中进行的。心理学脱离哲学而独立是16世纪以后的事。1590年德国麻堡大学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

一、 课程设计题目 一)矩阵方程 1. 利用全选主元的高斯约当(Gauss-Joadan )消去法求解如下方程组,并给出详细的程序注解和说明: ??? ?????? ? ????????=?????????????????????? ???????? ?? ???1536353424543214019753910862781071567554321x x x x x 2. 利用追赶法求解如下方程组,并给出详细的程序注解和说明。 ?? ? ?? ?? ?? ? ????????-=???????????????????????????????????862031234567891011121354321x x x x x 3. 利用全选主元的高斯约当(Gauss-Joadan )消去法如下求解大型稀疏矩阵的大型方程 组,并给出详细注解及说明。 ???? ?? ??????? ?????????????----=????????????????????????????? ??? ?????????????????????4292728642-0 1 -0 1 00001-0402003-0001050006000102-00034-000200000 6-00060020001-0087654321x x x x x x x x 二) 结构力学 1. 试求解图示平面桁架各杆之轴力图,已知各材料性能及截面面积相同, 27.90,210cm A Gpa E ==。(注:在有限元分析中,桁架杆的模拟只能选择Ansys 的Link 单元)。 2. 试求解图示平面刚架内力图(轴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已知各材料性能及截面面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一.设计内容: 以一个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其具体内容包括: 1.工程概况及其施工特点分析 编写工程概况应对拟建工程的工程特点、地点特征和施工条件等作一个简要的、突出重点的文字介绍。 2.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方案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其内容应包括:确定施工起点流向和施工顺序;选择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制定保证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3.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在既定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工期和资源供应条件,用横道图或网络图,对该单位工程从工程开工到全部竣工的所有施工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4.施工平面图设计 施工平面图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和施工条件,正确地确定在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所需各种临时设施与拟建工程之间的合理位置关系。 二.设计方法及要求: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 工程概况,是对拟建工程的工程特点、现场情况和施工条件等所作的一个简要的、突出重点的文字介绍。其内容主要包括: 1.工程建设概况 主要说明:拟建工程的建设单位,工程名称、性质、用途和建设目的;开、竣工日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情况;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等。 2.工程特点分析 应根据施工图纸,结合调查资料,简练地概括工程全貌,综合分析工程特点,突出关键重点问题。对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施工的难点尤应重点说明。具体内容为: (1)建筑设计特点 主要说明:拟建工程的建筑面积、层数、层高、总高度;平面形状和平面组合情况;室内外装修的情况;屋面的构造做法等。为弥补文字叙述的不足,应附上拟建工程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简图,图中要注明轴线尺寸、总长、总宽、总高及层高等主要建筑尺寸。 (2)结构设计特点 主要说明:基础类型、埋置深度、桩基的根数及桩长,主体结构的类型,柱、梁、板、墙的材料及截面尺寸,预制构件的类型及安装位置,楼梯的构造及型式等。 (3)建设地点特征 主要说明:拟建工程的位置、地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气温条件、冬雨期施工起止时间、冻层厚度、主导风向、风力和地震设防烈度等。 (4)施工条件 主要说明:水、电、气、道路及场地平整的情况,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情况,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生产及供应情况,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劳动力的落实情况,劳动组织形式及施工管理水平,现场临时设施、供水、供电问题的解决等。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讲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本讲要求: 1.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学习管理心理学的任务 3.了解和掌握学习和研究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定义: 管理心理学也称组织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行和创造性,提高管理效能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1.管理狭义:指经济管理或企业管理 广义:泛指一切单位或组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管理。 企业管理过程的两个系统: 一是技术系统,由物质资料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组成的,包括管理劳动工具和生产、经销过程,通过专业化与机械化,使人适应机器的特点以及制造的机器要适应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来提高生产效率。(劳动工具与成产过程) 二是社会心理系统(即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社会过程),主要强调人的行为动机、人际关系、团队心理气氛、组织结构及领导行为等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2.对象 企业的内部结构系统(技术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生活系统)和企业内部的社会心理系统。 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改进管理工作,并充分调动人积极性的学科。 3.管理心理学内容范围: (1)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对人的本性基本观点与看法。 (2)研究个体心理:个体的认知、需要、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包括人的气

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还包括组织中个体具有的共同的心理活动规律,如共同的认知规律、共同的需求、态度改变的共同规律等。 人类行为八大基本规律:目标律、动机律、强化律、遗传律、环境律、发展律、差异律、本我律。 其核心是激励及核心创造力的问题。 (3)研究群体心理:它是指群体成员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行为特点的总和。其核心是人际关系问题,包含人际关系测评,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人际关系障碍与改善等。(4)研究组织心理:组织心理是指在实现同一目标而组合起来的两个或多个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群体在组织环境影响中所构成的心理或行为。组织结构形式对个体效率的影响。(5)研究领导心理:它揭示领导者的素质、行为模式与被领导者的工作效率的关系,揭示领导者正确选择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效能的途径和方法。 (6)员工心理健康研究:指导员工工作减压,正确面对挫折,保持心理健康。 总之,管理心理学是以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因素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群体、领导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科学。 二、管理心理学的任务: 1.提高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 传统的管理方式强调“权威”和“服从”,管理手段提倡“恩威并施”,管理者个人说了算,是独裁式、专制型的管理;对人才的使用、选拔是主观随意的,很少考虑人的心理特点和差异。现代化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科学化的管理,是指符合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的管理。它同单凭个人主观意想的管理、经验管理、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管理是完全不同的。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强调推行“合乎人性”的管理-----人本管理。 (1)在管理方式上,强调要尊重职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增进与职工的感情交流; (2)在管理手段上,强调各种激励机制,满足职工个各种需要去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3)在管理制度上,强调民主管理,提倡职工参与决策与管理; (4)在人才的选拔与使用上,强调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个性差异合理用人,人尽其才。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报告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通过实验及数据分析熟练掌握结构力学求解器的使用方法,了解求解器的主要 功能,了解数据输入和输出的基本操作过程,主要参数的意义和编辑方法。 2. 通过实践进一步了解结构在广义荷载作用下内力和位移的分布状态和变化规 律,从而指导我们探索和发现更合理的结构形式,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 下坚实的基础 二. 课程设计的内容 (1).对图示两类桁架进行分析 在相同荷载作用下,比较各类桁架的受力特点; 讨论各种杆件(上弦杆,下弦杆,竖杆,斜杆)内力随 随高跨比变化的规律; 若增加杆件使其成为超静定桁架,内力有何变化。 (2).两种结构在静力等效荷载作用下,内力有哪些不同? 平行弦桁架 1/2 1 1 1 1 1 1/2 三角桁1/2 1 1 1 1 1 1/2

(3)、用求解器自动求解功能求a=2和a=1.0时的各杆内力。比较两种情况内力分布,试用试算法调整a 的大小,确定使弯矩变号的临界点a 0,当a=a 0时结构是否处于无弯矩状态? (4) 、图示为一个两跨连续梁,两跨有关参数相同(l =6m ,E =1.5*106kPa ,截面0.5*0.6m 2,线膨胀系数1.0*10-5)。第一跨底部温度升高60oC ,分析变形和内力图的特点。 (4) 、计算下支撑式五角形组合屋架的内力,并分析随跨高 比变化内力变化规律。当高度确定后内力随f 1,f 2的比例不同的变化规律(四个以上算例)。 1/4 11×(1/2) 1/4 1/2 1 1 1 1 1 1/2 a a a a 3 6m 6m

一. 课程设计的数据 1. 第(1)题数据 1) 平行弦桁架 a) 高跨比1:4(每小格比例2:3) 输出图形: 输出内力值: 内力计算 杆端内力值 ( 乘子 = 1) ----------------------------------------------------------------------------------------------- 3m 3m 3m 3m f 2 f 1 f =1.2m q =1kN/m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要求 通过该课程设计要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工程化意识,用工程化思想和方法开发软件。切实体会出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系统与一般程序设计方法的不同之处,学生在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并测试实际开发的系统。通过一系列规范化软件文档的编写和系统实现,使学生具备实际软件项目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基本能力。 二、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将来从事软件的研发和管理奠定基础。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小型软件项目(内容参照《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宋雨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按照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完成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及软件维护等软件工程工作,并按要求编写出相应的文档。具体的方法可以选用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或者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环境和工具不限。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至少提交4个文档,包括软件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测试计划,要求文档格式规范、逻辑性强(可参考《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中给出的要求及格式)、图表规范; 2.独自实现了系统的某些功能,基本达到了要求的性能,经过了测试,基本能运行。 五、考核方式 (1)提交的文档规范,工作量大,文档逻辑性强、正确,按《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标准考核(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评分表)占60%(2)系统验收、讲解、答辩占25% (3)考勤占15% 学生姓名:(此处为签名)

指导教师: 2011年6 月17 日《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评分表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结构力学钢结构课程设计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课程设计 任务书及计划书 2012——2013学年 第一学期 环节名称:结构力学与钢结构课程设计学生专业班级:2009059——2009063 指导老师:高勇伟王利英 院系:机械学院 教研室:工程机械

课程设计任务书 教研室

课程设计计划书 注:指导老师在课程设计期间每天指导时间不少于2小时。 教学院长、教学主任:_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_______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填表时间:2012 年12月20日

结构力学与钢结构课程设计 钢吊车梁设计分组及设计参数 2、吊车采用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DSQD系列产品。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课程设计 指导书 2012——2013学年 第一学期 环节名称:结构力学与钢结构课程设计学生专业班级:2009059——2009063 指导老师:高勇伟王利英 院系:机械学院 教研室:工程机械

结构力学与钢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钢吊车梁设计概述 一、吊车梁所承受的载荷 吊车在吊车梁上运动产生三个方向的动力荷载:竖向荷载和沿吊车梁纵向的水平荷载。如图1所示。 图1 吊车梁承受荷载 纵向水平荷载是指吊车刹车力,其沿轨道方向由吊车梁传给柱间支撑,计算吊车梁截面时不予考虑。吊车梁的竖向荷载标准值应采用吊车最大轮压或最小轮压。 吊车沿轨道运行、起吊、卸载、以及工件翻转时将引起吊车梁振动。特别是当吊车越过轨道接头处的空隙时还将发生撞击。因此在计算吊车梁及其连接强度时吊车竖向荷载应诚意动力系数。对悬挂吊车(包裹电动葫芦)及工作级别A1--A5的软钩吊车,动力系数可取1.05:对工作级别A6--A8的软钩吊车、硬钩吊车和其他种吊车,动力系数可取1.1。 吊车的横向水平荷载由小车横行引起,其标准值赢取横行小车重量与额定起重之和的下列百分数,并乘以重力加速度: (1)软钩吊车:当额定起重量不大于10吨时,应取12%;当额定起重量为16--50吨时,应取10%;当额定起重量不小于75吨时,应取8%。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下说课材料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12级建筑工程技术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和编制步骤,能正确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课程设计题目: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框架结构) 三、设计依据: 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中涉及的主要施工技术和组织原理如下: 1、《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7、《建筑施工手册》(第5版) 2012年 8、初步确定的基础持力层置于第二层粘土层,其承载力标准值为380Kpa。 9、现行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 四、设计条件: 1、工程概况 建筑概况:某四层学生公寓,底层为商业用房,上部为学生公寓,建筑面积3277.96m2,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主体工程为全现浇框架结构,胶合板门,铝合金窗,外墙贴面砖,内墙为中级抹灰,普通涂料刷白,底层顶棚吊顶,楼地面贴地板砖,屋面用200mm厚的加气混凝土块做保温层,上做SBS改性沥青防水层,其劳动量见附表: 2、施工条件: 本工程位于该市东郊山坡地段,两面均有公路,交通便利,西面及北面为已建工程:厂内旧房、坟墓已由建设单位拆除,平整场地已在准备工作阶段完成,场地平整均按平均施工高度为-0.5米。 (1)开竣工时间:由当年9月1日开工至次年2月1日竣工,施工时间145天左右控制。 (2)气象条件:施工期间最低气温4°C,最高气温30°C,施工开始气温较高,以后逐月降低,春节以后有回升,施工期间很少有雨,主导风向为东偏南。 (3)土壤及地下水:土为二类土,地下水位-3.0米 (4)抗震要求:7度抗震烈度设防 (5)技术经济条件:各类钢窗、饰面材料等均有相关专业厂家生产,分批成套

2014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及意义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习了《软件工程》课程的同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实际系统。 要求学生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严格按照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目的和任务,完成对系统的定义、设计、编码、运行以及后期的维护。通过对具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使得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用软件工程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开发和维护软件。 二、内容及要求 自拟课题,可以进行相关系统或网站设计(如资源管理系统、网络监控系统、勤工俭学管理系统、个人财务管理系统、大学城二手物品在线交易网站等),然后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结合具体的开发项目进行设计,对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包括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等严格按照软件工程规范实施一个具体的案例。具体要求如下: 1.可以选择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或面向对象方法(OOA/D) 2.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 1)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描绘分配的子功能需求;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子功能的数据流图DFD,要求绘制到3级DFD,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DFD。 2)设计:完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每一位小组成员根据需求的DFD图,完成分配的子功能模块设计,用HIPO图表征。每一位小组成员设计分配的子功能模块的接口,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程序流程的逻辑设计,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总体结构集成。 3)软件实现: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界面的设计,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代码编写,小组负责人在.NET框架下,组织完成系统的实施。 4)软件测试: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的单元测试,小组负责人负责组织系统的测试用例,完成测试工作。 3.面向对象方法(OOA/D):以UML为主 1)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一个用例分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word)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5年7月5日

目录 前言 (1) 问题一: (3) 问题描述: (3) 程序说明: (3) 全选主元高斯约当消去法: (3) 全选主元高斯约当消去法的程序及注解如下: (4) 运行结果: (6) 问题二: (6) 问题描述: (6) 方法一:追赶法 (7) 程序说明: (7) 追赶法带型的计算程序及注解: (7) 运行结果: (9) 总结与思考: (9) 方法二:列选主元高斯消去法算带型问题 (10) 程序说明: (10) 列选主元高斯消去法算带型计算程序及注解: (10) 运行结果: (12) 反思与对比(收获): (12) 问题三: (13) 问题描述: (13) 程序框图: (14) 程序特点: (14) 1.主要变量: (15) 2.子例行子程序哑元信息: (15) 3.文件管理: (16) 4.数据文件格式: (16) 源程序: (17) 输入数据如下(input.txt): (23) 输出数据如下(output.txt): (23) 程序运行后输出数据结果如下(需要手动打开output.txt文件): (24) 总结与收获: (25) 参考文献: (26)

前言: 经过这学期的学习与积累,对结构力学这门课程有所收获,结构力学这门课程对我们学习飞行器设计与专业的学生来说,那就是手足的关系,因为我感觉任何航空、航天器都离不开结构的设计,只要有结构就牵涉到结构力学的分析与计算,因为航空器在空中飞行要遇到很多“挫折”,结构力学就是来分析这些个“挫折”下,看航空器能不能经受得了。结构力学课程从内容上讲,主要涉及机构的几何组成分析,求解静定、超静定结构内力的虚功原理。具体分析问题的方法包括力法、位移法等。但对于复杂结构来讲,简单的手算的方法过于繁琐。因此,由于课程设计偏重于利用Fortran 语言编写有限元子程序来完成复杂结构的内力计算,我就恶补了好几天的与Fortran有关的知识,下面就现学现卖的计算了王老师给的三个问题,肯定有不妥之处,希望读者纠错。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要求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出发资料 1.机车车辆条件:韶山Ⅲ(SS3)型电力机车;机车轴列式30-30,轴距布置为230+200+780+200+230 (cm),轮重。 2.线路条件: (1)线路设计速度80km/h,最小曲线半径500m(实设超高为100mm),规划采用有砟轨道结构。 (2)线路铺设成无缝线路,铺设地区为福州,铺设线路长度为10km。 (3)道床顶面的容许应力为,路基顶面的容许应力为。 二、设计任务 (1)进行有砟轨道结构设计,包括钢轨和扣件的选型,轨枕的类型及布置根数,道床的等级及尺寸,并检算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2)进行无缝线路设计,包括设计锁定轨温确定、缓冲区设计、预留轨缝确定、轨条布置。 三、提交的成果 (一)、设计计算说明书 (1)轨道结构选型。 (2)轨道结构强度检算。 (3)无缝线路设计计算。 (二)、设计图图纸 (1)轨道结构组装图及选型说明。(1张A3)

(2)轨道结构受力图(3张A4:钢轨弯矩和挠度1张,轨枕三个支承状态的弯矩分布,道床顶面、路基顶面、路基第二区域、路基第三区域应力)。 (3)无缝线路设计图(1张A4或A3,基本温度力图、轨条布置图及相关说明)。 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课程设计的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设计步骤 二、设计方法 (一)、轨道结构选型设计 根据机车车辆和线路条件,确定钢轨、轨枕、扣件的类型及刚度、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厚度、顶宽和边坡坡度)。钢轨、轨枕及扣件的可选用类型从教材中选择,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也参考教材的内容确定。 以下两点说明: 1、道床厚度的选择 道床厚度设计根据《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进行,为方便可根据运营条件从教材表1-1中选择。我们的轨道类型可参考中型轨道结构。 2、钢轨支座刚度D 钢轨支座刚度D的意义是使钢轨支点顶面产生单位下沉时所必须施加于支点顶面上的力,单位一般采用kN/mm表示。 D值的计算:1/D=1/D1+1/D2 教材(7-3) 式中D1为扣件刚度,其值由设计确定;D2为道床支承刚度,计算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案例

网上招聘系统分析设计

目录 第一章网上招聘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 3 - 第二章软件项目的概要设计说明书. (16) 第三章网上招聘系统详细设计 (54) 第四章软件项目的编码案例说明 (67) 第五章网上招聘系统客户端系统测试计划 (74) 第六章网上招聘系统客户端系统测试设计 (78) 第八章网上招聘系统客户端系统测试报告 (95)

第一章网上招聘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1.导言 1.1 目的 该文档是关于用户对于网上招聘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的要求,重点描述了网上招聘系统的功能需求,是概要设计阶段的重要输入。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是: ·设计人员; ·开发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 ·测试人员; ·用户。 1.2 围 该文档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解决整个项目系统的“做什么”的问题。在这里,没有涉及开发技术,而主要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来描述用户的需求,为客户、用户、开发方等不同参与方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1.3 编写说明 HR,Human Resource(人力资源管理)的缩写。 JSP,Java Server Page(Java服务器页面)的缩写,一个脚本化的语言。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模语言)的缩写,是一个标准的建模语言。 1.4 术语定义 无 1.5 引用标准 [1]《企业文档格式标准》,****************软件工程过程化组织 [2]《需求规格报告格式标准》,************软件工程过程化组织 1.6 参考资料 [1]《UML说明》,***********************软件 [2]《需求规格报告格式标准》,************公司软件工程过程化组织 1.7 版本更新信息 本文档的更新记录如表A-1所示。 表A-1 版本更新记录 修改编号修改日期修改后版本修改位置修改容概述 001 002 003 004 005 2008.9.5 2006.9.10 2006.9.15 2006.9.16 2006.10.18 0.1 0.2 0.3 0.4 1.0 全部 第3.1节 第4.1节 第5.1节 第7章 初始发布版本 增加 修改 修改 增加 2.系统定义 我们分别阐述一下项目的来源、背景,项目的用户特点和项目的目标。 2.1 项目来源及背景 本项目是为某公司开发的一个网上招聘系统,由于这个公司的规模比较大,需要招聘 的员工也很多,每次招聘总能收到成千上万的简历,如何挑选合适的应聘者常常是公司比较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精)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L263009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数: 5 学时数:80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应修基础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将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相应的力学模型并运用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进行求解的基本能力,具备解决工程实践中相应的结构力学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运用常用工程力学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力学分析、计算的基本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平面杆系结构分析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结构力学的任务,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及常见杆件结构的分类; (2)熟练掌握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和确定结构计算简图的原则; (3)熟练掌握杆件结构的支座分类和结点分类; (4)理解荷载的分类。 2、教学内容 (1)结构力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2)Δ结构计算简图 (3)Δ结构分类 (4)荷载分类 第二章体系几何组成分析 1、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和刚片、约束、自由度等概念; (2)熟练掌握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 (3)应用规则分析常见体系的几何组成; (4)理解结构的几何特性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2、教学内容 (1)几何组成分析目的 (2)*运动自由度概念 (3)Δ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 (4)Δ几何组成分析示例 (5)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 第三章静定结构内力分析 1、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截面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形状特征; (2)熟练掌握绘制弯矩图的叠加法; (3)应用截面法求解静定结构,绘制其内力图; (4)理解桁架的受力特点及按几何组成分类。应用结点法和截面法及其联合应用,会计算简单桁架、联合桁架即复杂桁架。 (5)熟练掌握三铰拱的反力和内力计算。了解三铰拱的内力图绘制的步骤。理解三铰拱合理拱轴的形状及其特征; (6)理解静定结构受力分析方法,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各种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 2、教学内容 (1)Δ静定梁 (2)Δ*静定钢架 (3)*三铰拱 (4)Δ静定桁架和静定组合结构 (5)静定结构基本性质和受力特点 第四章虚功原理和结构位移计算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温度改变、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2)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和互等定理; (3)理解实功、虚功、广义力、广义位移的概念; (4)熟练掌握荷载产生的位移计算; (4)应用图乘法求位移。 2、教学内容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高校课表编排子系统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白娟 1 月 3 日

摘要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课表是高校日常教学活动运行的指挥调度表,是高校能否进行正常教学的关键,因此科学的,合理的课表在高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高校教务管理是一向复杂而繁重的工作,课表编排作为其中腰组成部分是长期困扰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大问题,计算机排课无疑是必然优势。课表编排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约束的,多目标的,结构复杂的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而且已经被证明为一个NP完全类,是典型的组合优化的问题,其问题求解的时间复杂度呈指数函数增长。每个学校在排课表时考虑的因素千差万别,各种约束条件也不尽相同,可是它所涉及的主要实体却具有相对稳定性。 关键字:NP完全类; 约束满足;课表编排;课程设置;

目录 目录 (4) 第一章需求分析说明 (5) 1.1编写目的 (5) 1.2问题定义 (6) 1.3可行性分析 (6) 1.4任务描述 (7) 1.5目标 (7) 1.6运行环境 (7) 1.7功能需求 (7) 1.7.1功能描述 (7) 1.7.2排课约束 (8) 1.7.3操作规程 (8) 第二章概要设计说明 (10) 2.1数据描述与数据库设计 (10) 2.2数据表 (10) 2.2.1E-R图 (11) 2.2.2数据流图部分 (11) 2.3运行需求 (13) 2.3.1硬件 (13) 2.3.2软件 (13)

第三章详细设计说明 (14) 3.1模块的具体算法 (14) 3.1.1登陆模块 (14) 3.1.2管理员模块 (14) 数据库中各表的物理结构 (18) 第四章编码+测试 (20) 4.1登录模块 (20) 4.1.1 管理员模块 (22) 4.1.2教师模块 (26) 4.2测试方案设计 (30) 测试结果分析: (30) 第五章用户使用说明书 (31) 第六章实验总结 (34) 第七章参考文献 (37) 第一章需求分析说明 1.1编写目的 供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参考。 为明确软件需求、安排项目规划进度、组织软件开发与测试,撰写本文档。

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概念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 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 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 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 格等。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 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性。

来源:考试大 二、填空题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论灵魂》被认为是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2.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心理学有一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短暂的历史。 4.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学规律。 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 观能动的反映。 6、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应该有三个变量,一是自变量,二是因变量,三是无 关变量。 7、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8.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流派,创始人为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 究意识(经验的科学。冯特首创了实验内省法。这个理论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继承和 发展。 9.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等,强调意 识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10.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反应(S-R作为

《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钢框架主次梁设计 姓名:姚刚峰 班级:土木天佑1001 学号:1208101919

目录 一、设计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次梁截面CL-1 (5) 3.1 次梁截面内力计算(不含次梁的自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次梁截面选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次梁截面的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截面的几何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框架主梁截面KL-1..........................................................................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框架主梁截面内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主梁截面选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主梁截面的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设计框架主梁短梁段与框架柱连接节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连接处内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设计焊缝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设计框架主梁短梁段与梁体工地拼接节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连接处内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高强螺栓的选择以及孔距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截面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翼缘的拼接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腹板拼接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验算钢板净截面强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设计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设计规范及参考书籍...............................................................................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参考书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