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初探
摘要:当今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方兴未艾,语文教学工作却日益陷入困境。学生对语文的厌烦心理十分严重,课堂教学效率很低。笔者试从分析中职语文教学所现状出发,通过用活教材、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符合中职学生实情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几个方面探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职院校课堂教学改变观念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是学生
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作用与技能学习的作用同样重要。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大多数中职学生是中考落榜生,学习尽头不强,且普遍缺乏文化基础,加之大多数中职院校重技能培训而轻理论教学,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理论课学习特别是语文课学习起到了错误的引导
作用。另外,语文教师大多因循普高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已成为大多数中职院校语文课教学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不断地进行尝试与探索,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务之急。
1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
第一,学生语文学科基础薄弱,相关知识积累欠缺,失去学习语
文的兴趣。近些年,职业教育的生源逐年缩减,中职院校之间的招生竞争逐渐白热化。为吸引生源,扩大招生,很多中职院校的生源标准逐渐由原来的“优先首批录取尖子生”降至“最后末批录取差等生”。中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素质偏低的农村地区,学生普遍缺乏文化基础,特别是语文学科基础相对薄弱,且问题百出,比如有的学生无法准确辨识基本的声母韵母,作业中病句、错别字百出,写不出超过二百字的作文,甚至普通话水平不过关等等。此外,有些学生文化水平偏低,连基本的文史概念或常识都相互混淆,以致在课堂教学中笑料百出。这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处于游离状态,久而久之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
第二,教师教学目标缺少实用性,教学方法缺少适用性。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普高模式,重知识讲授而轻实际应用的应试教育使教师的教学思路严重扭曲,教师只关注学生的理论学习,重视卷面分数,注重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学欣赏水平的提高,有的甚至为了教语文而教语文,这不仅偏离了中职教学的初衷,也压抑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忽视其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倍感乏味,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既定的教学目标便无法顺利达成。
新课标摒弃“填鸭式”教学模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的教师教学思路过于模式化,在实践教学中也让学生先“自主探究”——从文中找到自己认为写的最好的地方,或者谈谈课文中自
己印象最深、最有同感的地方,或是运用批判思维大胆质疑等等。中职学生学习尽头不高,自制力不强,对于他们而言,这种高标准的教学要求自然很难被接受,而且长此以往,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
第三,教材缺少针对性。目前中职院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大多为人教版或苏教版或广东版的。这一类语文教材取材广泛,教材内容涵盖了口语、写作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收录了普高经典课文和职业思想教育、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文章,侧重语文学科本身专业知识的整体性,但其职业教育性、专业服务性、就业指导性等特点彰显不足,以致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中职院校成为了普高语文课改的副产品,缺乏针对性,以致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乏味,教学效果不明显。
2 改进措施
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文试图从用活教材、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符合中职学生实情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几个方面探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变目前中职语文课堂的这种现象,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养。
2.1 用活教材,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贴合性语文教材是语文信息的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内容,它的综合性很强,不仅涉及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也与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密切联系。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切忌照本宣科,应深入理解教材内容,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领悟能力用活教材,确保教材内容符
合实践教学特点。从本源来讲,教材其实就是典型案例,因此语文教学应基于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寻求创新,综合各方面信息组织教材内容,并对固定的教材内容作适当删减,选择适宜中职学生阅读水平的文章。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将一些时下流行的文学因素(如韩寒、郭敬明等优秀作者的文学作品)加入教材中,体现时代特点,以贴合学生群体特点的因素开展语文课教学,拓展教学视野,逐步引导学生渐入佳境,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个性。
2.2 中职院校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深刻领会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真谛,有教与学有机结合观,真正认识到教师的“教”就是激励、引导、参与互动。“学”就是学生在有效的激励、引导下,积极高效的自学、互动、发展的过程。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出发点,由学生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彻底打破教学过程中“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陈旧观念,实现课堂主角的转换。教学中努力营造出一种平等、自由、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思维激活状态,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求新知。
2.3 中职院校采用符合中职生实情的教学方法
2.3.1 启发式教学。孔子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的学习热情源于其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或通过耐
人寻味的故事、典型事例等来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进而全面开展内容教学。提问的艺术性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问题要创新并适度。教师要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找出其与学生兴趣的结合点,提问要新颖扣题,可在提问形式上寻求创新,以活跃学生思维,使其渐入佳境;二是问题要合理可行。提问不可一味的追求新颖,问题应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要有条理性,同时能引出主题内容,切忌只为追求新颖而忽略问题的合理性。
另外,讲故事式教学可以以其突出的形象性和可感性吸引学生,于丹教授的讲课为什么受到广泛欢迎,与其通过大量的寓言、童话和禅宗故事等阐述道理息息相关。
2.3.2 活动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创造出一定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既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悟文本,又能活跃课堂,达到寓教于乐。如学习完《雷雨》这篇戏剧之后,开展了模拟法庭——《雷雨》人物辨析活动;学习到“一分钟自我介绍”这一口语交际训练时,开展了“请你猜猜‘我’是谁”活动(写好个性化介绍,然后打乱诵读,全班同学根据诵读看看写的是谁)2.4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它的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把抽象的变成形象的,把静态的变成动态的,把枯燥的变成趣味的,摆脱了过去那种单一的、静止的状态,带来的是一个多彩的、流动的世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感悟珍珠港》一文时,借助多媒体手段,把珍珠港“亚历山那纪念堂”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一看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