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 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已的劳动力当做自已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已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

它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v+m ),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v 更大m(剩余价值)

工作日12小时,必要劳动时间1-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6-12小时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通过贱买贵卖得来的吗,为什么?)

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G--W P A P W m

'⋅⋅⋅⋅⋅⋅〈 (三)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100%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四)剩余价值被生产出来后,资本主义生产就一劳永逸了吗?

1.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到底说了些什么?

(资本积累的含义、原因、实质、结果)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促进资本积累促进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

其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二、剩余价值的实现(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

(一)资本循环

单个资本运动要想实现剩余价值,需要做到“时间继起、空间并存”。

空间上的并存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使其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上

时间上的继起必须同时连续不断地顺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变更它们的职能形式并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二)资本周转

单个资本要想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必须想方设法加快资本的周转。加快资本周转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社会总资本的顺利运动需要在规模、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

(1)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

社会总产品分为——价值构成与实物构成

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价值补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商品出售以货币形式实现价值(卖的出去)

2实物补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后,如何再购买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买的回来)

结论: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社会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否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产生。

2.资本主义生产为什么难以保持规模与结构上的比例关系?

(即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

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表现:(1)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三、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利润: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做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

①内容不同m’:剥削率p’: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

②数量不同m’ > p’

二者的联系:p’为m’的转化形式

(二)平均利润率规律

结论: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

——使利润趋于平均化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 预付资本 平均利润率

➢在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剩余价值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