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历途三重门--英格玛伯格曼《野草莓》评析(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历途三重门—浅析《野草莓》

人生历途三重门

—浅析英格玛〃伯格曼《野草莓》

一、英格玛〃伯格曼

2007年7月30日,是非常值得电影历史铭记的一天:瑞典国宝级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与意大利电影大师“三尼”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逝世。两位电影巨匠的辞世为这个日子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我们也因此回首,重新关注“电影意识流第一人”、左岸派的代表导演、“作者电影”最杰出的代表者,英格玛〃伯格曼有了新一次的审视。

曾于197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英格玛〃伯格曼,堪称一位艺术通才,他在戏剧、电影及文学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然而真正为其获得世界性声誉的还是他所拍摄的那些风格独特的电影作品,如《第七封印》、《野草莓》、《呼喊与细语》等等。

《野草莓》使伯格曼拿到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并以此最终确立了伯格曼电影大师的地位。之后,伯格曼又拍摄了“沉默三部曲”、《呼喊与细语》《芬妮与亚历山大》等诸多获奖影片,1988年,伯格曼在首届欧洲电影节被授予终生成就奖。

二、《野草莓》简述

《野草莓》无疑是电影大师伯格曼的经典之作,作品中双层结构的巧妙转换、时空造型的微妙处理,尤其是意识流手法的成功运用,形成了这部作品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本文即欲从伯格曼的人生经历出发,通过现实、梦境和回忆这三个部分来分析《野草莓》的艺术构成,并试图通过这部作品更深入地进入电影大师伯格曼的内心世界。

《野草莓》(又译《杨梅树下话当年》)剧本作于1957年,于同年拍成影片。影片曾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其中主要如在1958年的柏林电影节上获大奖,在1959年威尼斯电影节获评论家奖等。剧本曾于1959年被提名为美国奥斯卡最佳剧本奖。《野草莓》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其全部内容就是纪录了一位老教授在接受荣誉学衔的那一天从早到晚的所见所闻以及这些见闻引起的对过去生活场景的追忆与思考。现实的场景和梦幻交织在一起,生活之流和意识之流时分时合,构成一个奇异的整体。《野草莓》作为西方现代电影的一个标本,早已成为许多研究家评论和引证的重要对象。为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批判地借鉴西方现代电影,我们今后还将继续介绍对伯格曼的作品的研究文章。

这部作品是英格玛•伯格曼黄金时代的伟大作品,它通过梦境流畅地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起来,将现实与梦的距离拉近,以追求自知的旅行为线,以梦为解析自我的媒介,在美的形式中道出情感的召唤,寻求人类伟大的福音。本文以梦为线索深

入解析影片《野草莓》,透视了活动影像中展现的理性之光,体味伯格曼电影的哲思之美。

三、剧情与人物小析

这部作品,如上文所提及的,并没有非常复杂的剧情,更没有激烈的冲突元素。看似平淡地记录了一个名叫伊扎克的老年医者在前往接受荣誉学位的一天中所遇所感与回忆梦境,纷繁而不杂乱地将整个故事虚实结合、恰到好处地交待清

1/3

人生历途三重门—浅析《野草莓》

楚。表现了一种从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本身的投射出的世界观与电影哲学态度。主人公伊扎克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医生,他生性冷漠、自私、孤僻。他的儿子儿媳和女管家都不喜欢他,伊扎克的妻子早年就因为忍受不了他冷漠的个性而寻找外遇,

两个萨拉,伊扎克在青年时期的别墅回忆前后为我们介绍认识了两位美丽可爱的女孩,她们都叫做萨拉,一个是伊扎克的初恋,一个是途中可爱的搭车女孩。两人是由同一位女星出演的,同名同貌的二人在伊扎克相隔数十年的记忆中不断重叠;然而两者实际是有明显差异的,初恋的萨拉端庄娴熟,是美好女性的符号,现实中的搭车女孩萨拉活泼可爱,体现着生命的活力;但是面对爱情,两个萨拉都是难以抉择的,同样面对两个分别代表着风流与冷静的男人,两个萨拉都无法取舍,因而也出现了现实中可爱的萨拉与两个男子同时亲昵的场面。

儿子与儿媳。伊扎克的儿子艾瓦尔德与儿媳玛丽安是一对矛盾的结合者:在面对是否孕育孩子的问题上,艾瓦尔德态度坚决无情,只允许玛丽安在孩子和自己之间选择一者跟随,艾瓦尔德的生活是灰暗的、没有希望,但是玛丽安是积极面对生活的,她热爱生活喜欢孩子厌弃最初冰冷的伊扎克、甚至对近乎超越死忙、年迈多子而又怪诞的伊扎克之母感到恐惧,艾瓦尔德是阴暗玛丽安便是温暖的阳光,这个美丽优雅的女人在整个影片中至始至终都陪伴在伊扎克的左右,在伊扎克无助孤单感到生活灰暗时,一次次给予他新的希望。

搭车的夫妇,这是影片中极其短小的片段,略显无赖的丈夫和情绪激动热烈的妻子之间的摩擦从两人出现一直持续到两人从银幕中消失,这与前后情节看似关系不大的一段内容反映了导演英格玛〃伯格曼自我内心的真实映像,也从侧面反映了伊扎克对与婚姻的态度。

影片末尾,伊扎克双亲的远影。伊扎克在梦境中回忆过去,在美好的日子中由初恋的女人萨拉指引着,遥遥望见了向自己挥手致意的双亲,这是一种超越生死、获得心灵救赎的升华。在《伯格曼论电影》中导演英格玛〃伯格曼这样写道“:驱使我拍《野草莓》的动力,来自我尝试对离弃我的双亲表白的强烈的渴望。在当时我父母是具有超越空间、具有神话意味,而这项尝试注定要失败。”

四、历途三重

《野草莓》中伊扎克在现实与回忆中交叠进行着实际的荣誉学位授予之路和心灵上的归野救赎之程。撇开玛丽安等人的回忆这些辅助细节不谈,伊扎克的四个梦境说表达的四重寓意正是英格玛说期望表达的主题线索。

1.第一重梦境—象征的街头--死亡

伊扎克在诡异的街头见到没有指针的钟、突然死亡的路人、华丽马车搭载的灵柩。这些统统是死亡鲜明的象征物。这个梦境预示着行将就木的伊扎克面对死亡的恐惧。无指针的钟是对于伊扎克所剩时间已经不多,生活没有时间存在意义的象征;而突然死亡的路人则是对于死亡的近在咫尺的表现,是死亡随时迫近的压迫感。

2.第二重梦境—别墅的萨拉—背叛

萨拉的背叛其实是与伊扎克妻子的背叛相呼应的,伊扎克的冷漠理智无感性深深伤害了没有安全感的女人们,就像伊扎克的妻子所说,他会冷静地安慰她们,然后在她们疯狂的时候给她们注射镇定剂。让人的心绪冷到彻底。

伊扎克的女人们的背叛并不能完全归咎为她们的过错,伊扎克生来的冷漠自私使得他终究得不到婚姻的幸福。在影片的后段,伊扎克在一次次心灵升华后,

2/3

人生历途三重门—浅析《野草莓》

试图和女管家艾格达、儿子艾瓦尔德、儿媳玛丽安贴近关系,但是他表示出的热情让身边的人无所适从,只能无措地拒绝他的好意。这也注定了他的孤独。

3.第三重梦境—多重的审判—现实

这个梦境是最复杂的,各层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年轻美貌的萨拉与行将就木的伊扎克的对坐里,萨拉拒绝了伊扎克,断了他多年的怀想。法院的审判让伊扎克回顾其一生的种种叛离罪过。妻子的偷情让伊扎克再次审视了自己悲剧的婚姻命运。这重重之间像一个个环环相扣的审判,将伊扎克的人生重新审视,带给他罪罚后的心灵解脱。

4.第四重梦境—童年的安宁—超脱

影片的末尾,伊扎克梦回童年,在于父母的对望中,死亡、审判、罪罚统统归于平静,这种心灵的升华使得他最终能够将一切释然,而原本他和身边人说重视的荣誉学位,已经被淡忘了。

五、结语

在“新瑞典派”电影大师伯格曼的《野草葛》里,这个永恒主题被赋予一种现代的魅力,他把人们的感受提升到对人的现代生存价值进行哲学沉思的境界;同时,在叙事形态上,他第一个将文学的“意识流”手法引入银幕.形成一种把梦幻、回忆扣入写实的风格,让人们回归本心,有了一次心灵的重探。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