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孔子与老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孔子画像
老子雕像
孔子画像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岳麓版历 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第1课《孔子与 老子》,本次说课总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说教材 二、说学生情况 三、说教法、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效果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第一 单元第1课。孔子与老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卷帙浩繁的思想 海洋里的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处处呈现出永恒的价 值与生命力。因此,本节课不仅是开启中国古代思想 宝库的“钥匙”,而且在历史必修三中起着提纲挈领
播放电影《孔子》的片段(大约两分钟),把 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入课堂,从而开始本课的 学习。
• 2、讲授新课
[说教学过程]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其人
由小组成员简洁汇报孔子的生平,其小组成员配合其汇
报内容同时展示相应的图片如: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
孔子墓碑、世界各地的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图等。
三、说教法、学法
基于上述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 学习三者相结合,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 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精讲点拨与及时反馈,也体现了 新课改下教师的主导作用。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展示材料、图片、视频 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师引导: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礼”是什么 意思?“达到礼的方法是什么?”
• 通过分析讨论“仁”和“礼”的内在关系,说明“仁” 是良好道德,“礼”是社会规范;“仁”是内在自觉, “礼”外在约束;内“仁”方能外“礼”,外“礼”有 助内“仁”,进而设疑: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值得肯 定吗?为什么说它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进而明确其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对他的影响。从而增强 学生分析历史人物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
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
仁乎?”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教师引导:从刚才的对话,可以看出“仁”的本 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爱人”? “在现
实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是在什么 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仁”的学说的?统治者心 存“仁”的话会怎么做?孔子“仁”的思想的表 现有哪些?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 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 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 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 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 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 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 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说教学过程]
• 进而教师引导:中庸,即掌握分寸,不偏 不倚,既不保守也不过分,恰到好处的处 理问题,它是为人处世的方法论,道德修 养的最高境界。
• 学生讨论活动:以何报怨?
• 可能有以下几种结果:以德报怨,以怨报 怨,但是按照儒家中庸思想应该是以直报 怨(“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 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通过讨论进 一步理解中庸之道。
的重要作用。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 位。通过概括二人的主要思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 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其思想的评价,培养学生的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设计合理的 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来。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掌握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二)孔子的思想 包括三个方面:政治思想、哲学思想、
教育思想。孔子的政治学说包括“仁”学、“礼”学和“为
政以德”三个方面,是孔子学说的重点之一。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通过幻灯展示
三则与“仁”有关的材料,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对
话、情景体验加强直观感知。
1. “仁”
[说教学过程]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B.政府的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 • C.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 • D.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的政府 • 如果是孔子,他会选择第二种,但在老子的眼中,
最好的政府是第一种,这出乎一般人的意料,老子 的思想真是非同寻常。进而过渡到第二目
二、老聃与《道德经》
[说教学过程]
(一)老子其人
的面 两对 种奴 不隶 同制
态度 度衰
落
4、课堂总结
讲授完新课后,教师在课件上展示本课的知识结构,并且带领 学生从头回顾一遍,最后让学生自主完成下面这个表格,经过 对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对比,加深对本课的理解
人 学 政治 哲学思 教育思 历史影响
物 派 思想
想
想
孔 子
老 子
5、课堂练习 学生自主完成课内探究案上的当堂训练,然后由教师 订正答案,当堂练习的题目应该以刚刚讲过的基础知 识为主,主要目的是巩固知识。 6、布置作业 课后发给学生“课后拓展案”,根据维果斯基“最近 发展区”的理论,我布置的作业分为客观选择题与主 观材料题,难度也是层层递进,旨在让学生巩固课堂 所学知识的同时,可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五、效果分析
运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成功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难点问题,创设情境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也有效 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强化 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也应该看到,本课的知识点多,内容较为抽 象深奥,情景教学与合作探究的方法也可能华而不实,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注意引导学生课前充分 预习,课内集中注意力,课后及时复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学习,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说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 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分析孔子与 老子思想产源自文库的背景。
二、说学生情况
本课的教授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 年多的高中历史学习,他们对于高中历史教材 的结构、学习方法都有深入的了解,初步具备 了一定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和理性思 维,但是也应当看到,高二的学生不爱思考, 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缺乏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 问题的意识,学习积极性较低,因此,在实际 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创设贴近他们生活实际 的情境,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 孔子的鬼神观仍然通过材料分析 •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
能事鬼。”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 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说明在鬼神观上,孔子主张敬天地远鬼 神,其关注点放在人事和现实社会上。
[说教学过程]
• 4、孔子的教育思想 • 学生列举:孔子一生用了大量的精力来办教育,
3、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加深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认识。
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相结合,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 因此在课 前应让学生做充分的预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充 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质疑、辨疑的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小组汇报老子的生平(情境创设,由小
组成员展示图片)
• 老师归纳总结:一件事情,一种东西,一 般人注意到正面,老子却看到了反面。
• (二)老子的思想
[说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小组汇报成果,归纳老子的 基本思想。
• 1、“道”的哲学概念
• 2、辩证法思想
• 3、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说教学过程]
• 教师重点解析:道是什么?(道是抽象的, 难以用语言表达,只能体会,它是天地万 物的本源。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
成绩斐然。他在教育中总结了不少精彩的话。 由一个小组的同学列举孔子的教育主张,每人 一句,不重复。
• 教师引导:2500多年过去了,孔子的教育主张 是否还有指导意义?在讨论中明确孔子思想的 历史地位。
• 现在,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以下四种政府,你们 认为哪一个是最好的?
• A.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 事情
[说教学过程]
进而过渡:仁是内在的一种美德和修养,强调自律,但要改 改造社会,强调自律是不够的,这便有了礼。
2.“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 复礼,天下归仁焉。”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 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 政治上“无为而治”, 无为是指不妄为, 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警告统治者不要 过分威逼百姓。
• 反对使用权谋,威逼百姓,要以“无事取 天下”。
• 3、板书设计
第1课 孔子和老子
•
生平
政治思想
• 一、孔子
哲学思想 入世
•
思想学说 教育思想
•
对比
•
生平
政治思想
• 二、老子
•
思想学说 哲学思想 出世
的时代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同时过渡:仁与礼的关系应该如何把握呢?那还 得有个方法,即中庸之道。关于中庸之道教材中 未涉及,在处理上增加这一内容:
3.中庸 阅读材料: 君子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君子中庸,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与老子
孔子画像
老子雕像
孔子画像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岳麓版历 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第1课《孔子与 老子》,本次说课总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说教材 二、说学生情况 三、说教法、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效果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第一 单元第1课。孔子与老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卷帙浩繁的思想 海洋里的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处处呈现出永恒的价 值与生命力。因此,本节课不仅是开启中国古代思想 宝库的“钥匙”,而且在历史必修三中起着提纲挈领
播放电影《孔子》的片段(大约两分钟),把 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入课堂,从而开始本课的 学习。
• 2、讲授新课
[说教学过程]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其人
由小组成员简洁汇报孔子的生平,其小组成员配合其汇
报内容同时展示相应的图片如: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
孔子墓碑、世界各地的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图等。
三、说教法、学法
基于上述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 学习三者相结合,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 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精讲点拨与及时反馈,也体现了 新课改下教师的主导作用。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展示材料、图片、视频 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师引导: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礼”是什么 意思?“达到礼的方法是什么?”
• 通过分析讨论“仁”和“礼”的内在关系,说明“仁” 是良好道德,“礼”是社会规范;“仁”是内在自觉, “礼”外在约束;内“仁”方能外“礼”,外“礼”有 助内“仁”,进而设疑: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值得肯 定吗?为什么说它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进而明确其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对他的影响。从而增强 学生分析历史人物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
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
仁乎?”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教师引导:从刚才的对话,可以看出“仁”的本 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爱人”? “在现
实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是在什么 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仁”的学说的?统治者心 存“仁”的话会怎么做?孔子“仁”的思想的表 现有哪些?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 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 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 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 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 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 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 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说教学过程]
• 进而教师引导:中庸,即掌握分寸,不偏 不倚,既不保守也不过分,恰到好处的处 理问题,它是为人处世的方法论,道德修 养的最高境界。
• 学生讨论活动:以何报怨?
• 可能有以下几种结果:以德报怨,以怨报 怨,但是按照儒家中庸思想应该是以直报 怨(“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 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通过讨论进 一步理解中庸之道。
的重要作用。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 位。通过概括二人的主要思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 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其思想的评价,培养学生的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设计合理的 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来。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掌握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二)孔子的思想 包括三个方面:政治思想、哲学思想、
教育思想。孔子的政治学说包括“仁”学、“礼”学和“为
政以德”三个方面,是孔子学说的重点之一。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通过幻灯展示
三则与“仁”有关的材料,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对
话、情景体验加强直观感知。
1. “仁”
[说教学过程]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B.政府的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 • C.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 • D.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的政府 • 如果是孔子,他会选择第二种,但在老子的眼中,
最好的政府是第一种,这出乎一般人的意料,老子 的思想真是非同寻常。进而过渡到第二目
二、老聃与《道德经》
[说教学过程]
(一)老子其人
的面 两对 种奴 不隶 同制
态度 度衰
落
4、课堂总结
讲授完新课后,教师在课件上展示本课的知识结构,并且带领 学生从头回顾一遍,最后让学生自主完成下面这个表格,经过 对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对比,加深对本课的理解
人 学 政治 哲学思 教育思 历史影响
物 派 思想
想
想
孔 子
老 子
5、课堂练习 学生自主完成课内探究案上的当堂训练,然后由教师 订正答案,当堂练习的题目应该以刚刚讲过的基础知 识为主,主要目的是巩固知识。 6、布置作业 课后发给学生“课后拓展案”,根据维果斯基“最近 发展区”的理论,我布置的作业分为客观选择题与主 观材料题,难度也是层层递进,旨在让学生巩固课堂 所学知识的同时,可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五、效果分析
运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成功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难点问题,创设情境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也有效 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强化 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也应该看到,本课的知识点多,内容较为抽 象深奥,情景教学与合作探究的方法也可能华而不实,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注意引导学生课前充分 预习,课内集中注意力,课后及时复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学习,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说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 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分析孔子与 老子思想产源自文库的背景。
二、说学生情况
本课的教授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 年多的高中历史学习,他们对于高中历史教材 的结构、学习方法都有深入的了解,初步具备 了一定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和理性思 维,但是也应当看到,高二的学生不爱思考, 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缺乏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 问题的意识,学习积极性较低,因此,在实际 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创设贴近他们生活实际 的情境,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 孔子的鬼神观仍然通过材料分析 •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
能事鬼。”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 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说明在鬼神观上,孔子主张敬天地远鬼 神,其关注点放在人事和现实社会上。
[说教学过程]
• 4、孔子的教育思想 • 学生列举:孔子一生用了大量的精力来办教育,
3、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加深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认识。
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相结合,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 因此在课 前应让学生做充分的预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充 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质疑、辨疑的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小组汇报老子的生平(情境创设,由小
组成员展示图片)
• 老师归纳总结:一件事情,一种东西,一 般人注意到正面,老子却看到了反面。
• (二)老子的思想
[说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小组汇报成果,归纳老子的 基本思想。
• 1、“道”的哲学概念
• 2、辩证法思想
• 3、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说教学过程]
• 教师重点解析:道是什么?(道是抽象的, 难以用语言表达,只能体会,它是天地万 物的本源。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
成绩斐然。他在教育中总结了不少精彩的话。 由一个小组的同学列举孔子的教育主张,每人 一句,不重复。
• 教师引导:2500多年过去了,孔子的教育主张 是否还有指导意义?在讨论中明确孔子思想的 历史地位。
• 现在,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以下四种政府,你们 认为哪一个是最好的?
• A.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 事情
[说教学过程]
进而过渡:仁是内在的一种美德和修养,强调自律,但要改 改造社会,强调自律是不够的,这便有了礼。
2.“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 复礼,天下归仁焉。”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 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 政治上“无为而治”, 无为是指不妄为, 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警告统治者不要 过分威逼百姓。
• 反对使用权谋,威逼百姓,要以“无事取 天下”。
• 3、板书设计
第1课 孔子和老子
•
生平
政治思想
• 一、孔子
哲学思想 入世
•
思想学说 教育思想
•
对比
•
生平
政治思想
• 二、老子
•
思想学说 哲学思想 出世
的时代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同时过渡:仁与礼的关系应该如何把握呢?那还 得有个方法,即中庸之道。关于中庸之道教材中 未涉及,在处理上增加这一内容:
3.中庸 阅读材料: 君子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君子中庸,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