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琵琶行并序》练习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12 琵琶行并序
一千多年前,一个政坛迁客,一个天涯歌女,靠着音乐,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在那个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诗人白居易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洒下了一路滚烫的泪水,打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出身于小官僚家庭。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与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就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她的作品以通俗易懂著称。

在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曾作悼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就就是指她的名作《长恨歌》与《琵琶行》。

白居易的诗作留存下来的近三千首,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生前自编为《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包括本文在内)。

她与元稹友谊甚笃,世称“元白”。

晚年与刘禹锡唱与很多,人称“刘白”。

【背景探寻】
唐宪宗元与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廷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

白居易当时任东宫左赞善大夫,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
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她感受到世态炎凉。

她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只好将所有的愁闷郁积心底。

一个萧瑟的秋夜,当诗人送客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遭遇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她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诉悲愤之情,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琵琶行》。

【文本素材】
“天涯沦落”的情感共鸣
白居易贬谪江州时,在一个萧瑟的秋夜,送客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了“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

她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述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同就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既表达了诗人对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隐含了当时社会动乱、政治衰落、人民生活痛苦等信息,意义深刻。

“天涯沦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情感体验,引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

【课外链接】
许嵩的音乐之旅
眼下,很多中学生都喜欢许嵩的歌,像《您若成风》《清明雨上》《半城烟沙》《素颜》《断
桥残雪》等都就是广受青睐的好曲目。

从最初的文艺青年,到人气与周杰伦不相上下的创作才子,一直低调谦与的许嵩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她的歌声也飞入了千家万户。

1986年,许嵩生于安徽合肥,年幼的她很早就在文字与音乐方面表现出了艺术天赋。

身为文工团扬琴演奏者的父亲虽没有明确倡导她走音乐之路,但也没有反对她对音乐的喜爱,还给她买了一架钢琴。

到了初中,许嵩与其她孩子一样喜欢上网。

高一时,许嵩获得了“讯飞杯”全国网页设计大赛安徽省第一名,后来她又喜欢上了写作,尤其擅长写随笔、小说。

其中《把伤痕当酒窝》被选作江苏省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而其她作品也频频出现在《萌芽》《少年文艺》等刊物上。

集歌手、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于一身的许嵩拒签任何唱片公司,目前已独立完成了《自定义》《寻雾启示》的词曲创作、制作及发行,无论就是人气还就是销量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听许嵩的音乐,总能让人体会到一种独特的音乐魅力。

刚柔并济的曲风搭配、率性洒脱的行文作词,别具一格的演唱方式,让人如听天籁。

[运用角度]音乐的魅力独立的风格成功来自奋斗
【美文欣赏】
琵琶情
李菁
我就是一把好琵琶,与我的主人一样绝世无双,优良的质地,美妙的音色。

我就这样终日偎依在一个普通而美貌的宫女身旁。

当她用轻柔的手臂把我揽入怀抱时,我透过她的淡妆,瞧到了美丽面庞中隐藏着的浅浅忧郁。

她很少说话,但我能从她手指柔柔的抚动中感触到她内心的凄然。

宫外,就是她想要的生活,那里有蓝蓝的天,淡淡的云,青青的草,漫天飞舞的蝶。

而高高的宫墙,把那美好的一切隔离在遥远的世界里。

高墙之内,有的只就是冰冷的雕栏玉砌,有的只就是冰冷的美人。

我记起了那个贪婪歹毒的画师,当她瞧到只拥有一把琵琶的她的时候,脸一沉,寥寥几下以粗糙的笔墨,便轻易地掩住了她的美丽。

结果,她默默地伴着我,开始了漫长的孤寂生活。

我在心里呼喊:昭君,您千古的美丽怎能被埋没啊?您为什么不放下高洁,给那丑陋的画师施舍
几枚铜钱呢?您却只知紧紧地咬着嘴唇沉默。

当边境狼烟四起,朝廷束手无措的时候,一个黄门太监拿着皇帝的诏书匆匆来到了后宫。

文官费尽了口舌,一遍遍地大肆渲染边疆的危急、皇帝的封赏,而宫女们一个个唯恐避之不及。

宫墙内的寂寞怎敌得那大漠风沙,单就是迢迢千里的远别也着实令人打颤。

这时,她轻轻抱起我,指尖轻拨,奏响了一段乐章。

她从角落里缓缓地走了出来。

皇帝见到她的那一刻,惊得半晌无语,最后愤然下令把那名画师斩立决。

她紧紧地抱着我,缓步走出宫门。

“真的决定去不?”皇帝急了。

“就是的!”昭君坦然地说。

“塞外的荒凉,远离家乡的痛苦,您能忍受?”
“但使边城静,蛾眉敢舍身。

”她的言语多了几分淡定。

“留下吧,皇帝不就是已经答应派另一个女子去与亲不?”我再一次呐喊。

可就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她的主意。

我不知道,为何她执意用柔弱的双肩去承载这副历史的重担,用温柔的春风去化解干戈的重冰。

风沙卷地疾速呼啸,掀乱了她的鬓发、她的裙角,昭君却像个翩翩然、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坚毅地款款而行。

一声“走了”虽说得很轻,却又忍不住一次次回头瞧瞧家乡的山水城郭,还有那路边送行的百姓。

上马车的那一瞬间,她心潮汹涌,大漠风沙怎可能吹散她燃起的热情?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我就是昭君最亲近的朋友,我要用最动听的声音,伴她在凄凉的塞外寄托那遥远的乡思。

点评
白居易被贬受屈就是不幸的,琵琶女年老色衰沦落天涯也就是不幸的,那么王昭君呢?李菁的《琵琶情》从琵琶的角度,讲述了昭君出塞这个悲伤的故事。

作者对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一个远嫁女子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以及爱国之情。

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再次体味汉代美女昭君当时的复杂情感,再现当年那个美丽、执著、爱国的女子形象。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1、为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琵琶..( ) ②湓.
浦口( ) ③贾.人( ) ④迁谪.
( ) ⑤浔.阳( ) ⑥嘈嘈.
( ) ⑦六幺.( ) ⑧幽咽.
( ) ⑨铁骑.突出( ) ⑩虾蟆..
( ) ⑪钿.头云篦.( ) ⑫嘲哳..
( ) ⑬阑.干( ) ⑭霓裳..
( ) ⑮还.
独倾( )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①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钿头云篦击节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
①命⎩⎪⎨⎪⎧ 遂命.酒 命.曰《琵琶行》
②言⎩⎪⎨⎪⎧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
本就是京城女 ③声⎩⎪⎨⎪⎧
铮铮然有京都声. 琵琶声.停欲语迟 弦弦掩抑声.声思
④就是⎩⎪⎨⎪⎧
就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自言本就是..京城女 ⑤为⎩⎪⎨⎪⎧
委身为.贾人妇 因为.长句 初为.
《霓裳》 呕哑嘲哳难为.听 为.
君翻作琵琶行 4、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之义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
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铁骑突出..
刀枪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沉吟..
放拨插弦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整顿..
衣裳起敛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暮去朝来颜色..
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老大..
嫁作商人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去来..
江口守空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整体感知
1、全诗由序与诗组成,试概括序与诗各段的内容。

2、《琵琶行并序》就是一首抒情性很浓的长篇叙事诗,有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各就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二、深层探究
3、第1自然段写秋夜送客闻琵琶,作者就是如何写离情的?“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有什么作用?
4、作者在第2自然段就是如何描写音乐的?
5、第3自然段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琵琶女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6、阅读第4~5自然段,回答问题。

“同就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她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

这相似之处有哪些?
三、技法迁移
化抽象为具体
[文本回顾]《琵琶行并序》中用一连串比喻描摹了琵琶曲的声情并茂、引人入胜,化抽象为具体,变缥缈为繁音,将乐曲高低抑扬的优美旋律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音乐本就是一门无形的艺术,而用文字来表现音乐的魅力,更就是难上加难。

常用的手法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写抽象的音乐。

[技法点拨]怎样化抽象为具体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二:以外在的动作表情来代替内在抽象的感情。

第三:描写。

尽量描绘写作的对象,也可以通过侧面描写来获得具体的效果。

第四:举事例。

[迁移运用]小沈阳模仿阿宝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惟妙惟肖,请您使用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对小沈阳的这一段模仿进行一下描写。

答案
基础梳理
1、①pí pá②pén③ɡǔ④zhé⑤xún⑥cáo⑦yāo⑧yè⑨jì⑩há mɑ⑪diàn bì⑫zhāo zhā⑬lán⑭ní chánɡ⑮hái
2、①“画”通“划”②“篦”通
“”
3、①动词,“叫、吩咐、命令”动词,“命名、取名”②名词,“话”名词,“字”动词,“说”③名词,“乐音、音乐”名词,“声音、声响”量词,表示发声的次数④指示代词,“这、此”动词,“就是”⑤动词,“做”动词,“写、作”动词,“弹奏”动词,“当做、作为”介词,“替、给”
4、①第二年。

今年的下一年。

②因,连词, “于就是”;为,动词,“写”。

连词,表原因。

③动词,“爆发出”。

鼓出来,也指事业上成绩很大。

④犹豫不决。

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⑤动词,整理。

动词,变乱为治。

⑥容貌。

色彩。

⑦指上了年纪。

长子、长兄。

⑧去了以后,“来”,语气助词。

去了又来。

文本互动
1、序交代了写诗的时间、地点、情由,为全诗奠定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诗的第1自然段写送客闻琵琶声,点出了时间、地点、人物与环境,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第2自然段写与琵琶女相见及听她弹奏的情形。

第3自然段,叙写琵琶女的身世。

第4自然段写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第5自然段,再写琵琶女的弹奏,听者的动容,诗人的伤感。

序就是对诗的内容的总提,诗就是序的具体展开。

2、一就是叙事线索,即琵琶女的身世展开线;一就是抒情线索,即作者的心理感受线。

歌女的身世线就是明线,反映了民间的变化,就是实,从具体形象反映主题。

诗人的感受线
为暗线,反映了朝政的动乱,就是虚,从事物本质上揭示主题。

叙事,就就是琵琶女“凄凉话身世”,由此展开琵琶女前后半生的对照描写。

抒情,就就是诗人“听”、“思”、“感”、“联想”,不仅推动全诗叙事情节的不断发展,而且不断暗示诗的主题,升华诗的内容。

双线虚实相映,交汇在“同就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上,不仅使全诗内容表现得更为丰富,而且在层次上也显出一种变化的、流动的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3、①离别本就是情难舍之事,伤心自不待言,而又逢秋夜,古人常见秋而生愁心,夜色更加深了迷茫之感。

作者又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渲染,更突出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以上就是送客时的环境描写,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令人顿感秋凉袭身,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

“别时茫茫江浸月”,叙别时景象,景中含情。

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漫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也融入其中。

②“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以主客的反应,从侧面突出了琵琶声强烈的艺术魅力。

这与宴别“无管弦”的遗憾形成强烈的反差。

此外,“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与弹奏作铺垫。

而“别时茫茫江浸月”的环境渲染也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

4、第一,运用比喻。

音乐诉诸听觉,虚渺飘忽、过耳即逝。

诗人用不相同的十多种声音来比喻四根琴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刀枪鸣”、“如裂帛”等等。

用这些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摹写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画成有形体可感的实体,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与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像。

第二,用象声词与双声词。

“嘈嘈”、“切切”、“间关”、“幽咽”等象声词与双声词的使用,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

第三,用衬托。

用衬托手法写出了音乐产生的效果。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人们被音乐打动,心驰神往,沉浸在音乐当中,衬托出音乐的高超迷人。

它给我们造成了一种视觉与听觉的美感:琵琶女的弹奏停歇了,东船西舫悄然无声,这就是美妙绝伦的琵琶声引人入胜,引发了每一个人内心的郁闷与苦痛的结果;在茫茫的江水上,江面微波荡漾,落花慢慢漂流,只瞧到倒映在水中的明月,它盛满忧愁,弥漫着凉意,将人们引入一个凄清与悲凉的意境。

它渲染了当时凄清的气氛又衬托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给人余音绕梁的感觉。

音乐描写⎩⎪⎪⎪⎨⎪
⎪⎪⎧ 比喻 特征 变化 ⎭⎪⎬⎪⎫如急雨—粗重急骤如私语—轻微委婉落玉盘—清脆圆润急促—愉悦 ⎭⎪⎬⎪⎫莺语花底—宛转流畅泉流冰下—阻塞压抑冰泉冷涩—清冷凝滞停止—低沉 ⎭⎪⎬⎪⎫银瓶乍破—激越奔涌铁骑突出—高亢雄壮如裂帛—短促急迫、戛然而止激越
5、①这两句通过对“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与表情的描写,向“自言”过渡。

“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身世有关(而作者略去了询问),反映了她欲说又止的内心矛盾;而“沉吟”后面的动作与神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②作者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里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

琵琶女对自己的凄惨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达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与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

琵琶女的身世具有典型意义。

它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就是歌女的不幸遭遇。

“梦啼妆泪红阑干”就是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控诉。

但就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并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就是一种被侮辱、被摧残的痛苦生活,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

她只就是悲叹红颜易老,繁华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觉醒。

诗人也仅仅把她的遭遇瞧成就是个人的悲剧,也没有认识到这就是社会的悲剧,更没有揭示出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这说明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她还不可能从本质上来认识与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

6、①一个“本就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就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②一个就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就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③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④一个“江口守空船”,一个“谪居卧病浔阳城”,现在都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

[迁移运用]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