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经济状况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塞俄比亚
非洲东北部内陆国。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隆起,四周低下。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大部地区属海拔2,500-3,000米的火山熔岩高原,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年平均气温13℃。最高峰达尚峰高4,620米。东南部为较低的索马里高地,东北沿海有狭长平原。东非裂谷带斜贯中部,谷地深陷,有成串状分布的湖泊群,多火山和热泉。热带草原和亚热带森林气候为主,兼有山地和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从西部高原的1,500毫米,向东北、东南递减到100毫米。沙漠和半沙漠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具有三千年文明史。公元前8世纪建立努比亚王国。公元前后建立阿克苏姆王国,10世纪末被扎格王朝取代。13世纪,阿比西尼亚王国兴起,19世纪初分裂成若干公国。1889年,绍阿国王孟尼利克二世称帝,统一全国,建都亚的斯亚贝巴,奠定现代埃塞俄比亚疆域。1890年,意大利入侵,强迫埃接受其“保护”。1896年,孟尼利克二世在阿杜瓦大败意军,意被迫承认埃独立。1928年海尔·塞拉西登基,1930年11月2日加冕称帝。1936年,意大利再次入侵,占领埃全境,塞拉西流亡英国。1941年,盟军击败意大利,5月5日塞拉西归国复位。1974年9月12日,一批少壮军官政变推翻塞拉西政权,废黜帝制,成立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1977年2月,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中校发动政变上台,自任国家元首。1979年成立以军人为主的“埃塞俄比亚劳动人民党组织委员会”,推行一党制。1987年9月,门宣布结束军事统治,成立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1988年3月,埃爆发内战。1991年5月28日,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埃革阵)推翻门格斯图政权,7月成立过渡政府,埃革阵主席梅莱斯·泽纳维(Meles Zenawi)任总统。1994年12月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1995年5月举行首次多党选举。8月22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梅莱斯以人民代表院多数党主席身份就任总理。在2000、2005年两次大选中,埃革阵均获胜,梅任总理至今。
【经济问题】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非洲农作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粮食主产苔麸,次有大麦、小麦、高粱和玉米。世界咖啡原产地,产量居非洲第二位。有豆类、努格(油菊)、油菜、棉花、芝麻和亚麻等,特产恰特和葛须。非洲牲畜数量最多的国家。除牛、羊、马、驴、骡、骆驼外,还饲养高山珍兽灵猫。食品加工和纺织为主要工业部门,还有制革、制鞋、化工、木材加工、水泥、炼油、钢铁、农机具修配工厂。少量开采金、铂、锰和盐,还有石油、天然气、铜、石棉等矿藏。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尚少开发。农牧产品占出口总值95%以上,咖啡、皮张、蔬菜、油料、豆类为主要出口货物。进口以机器、车辆、化工产品、原油、纺织品为大宗。亚的斯亚贝巴通邻国吉布提港的铁路,是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
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门格斯图执政时期因内乱不断、政策失当及天灾频繁,经济几近崩溃。埃革阵执政后,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恢复较快,1992-1997年经济年均增长7%。1995年起实施《和平、民主与发展五年规划》,加快结构调整改革,颁布并修订投资法,以吸引国内外私人投资,扩大就业,减轻贫困,消减赤字,力争国民经济持续发展。1998年埃厄边界冲突爆发后,埃将大量发展资金用于战争,加之西方冻结援助,外国投资锐减,又遇严重旱灾,粮食大幅减产,经济发展受挫。2001年,以埃厄和平进程取得进展为契机,埃政府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2002年,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计划》,先后采取修改投资和移民政策,降低出口税和银行利率、加强能力建设、推广职业技术培训等措施,获国际金融机构肯定。但2002年因旱灾严重,经济增长率放缓,翌年有所恢复。2005年以来,政府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出口创
汇型产业、旅游业和航空业,吸引外资参与埃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上述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当年主要经济数字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88亿美元(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7.9% (国际经济机构预测)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1美元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货币名称:埃塞俄比亚比尔,1比尔=100分
汇率:1美元≈8.67比尔
通货膨胀率:10.9%
近年来埃塞政府为发展其对外贸易采取了下列政策和措施:
(一)、鼓励性政策措施
1、加大开放力度。政府允许和鼓励私商从事生产和经营,特别是进出口贸易,并采取一些非常具体的措施来增强私商的经营能力。例如,埃塞商业银行通过举办信用证培训班来增强商人对信用证贸易的学习与了解。
2、改革海关机制。政府迄已实行海关自主经营,逐步引进现代化管理方式,简化清报关手续,逐步降低关税。埃塞是"国际海关合作理事会"成员,对进出口商品采用国际通行的协调编码制度。埃塞新政府成立后多次降低关税,现最高关税为35%,最低为0,简单平均关税税率为19.1%,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为17.1%。
3、逐步放宽外汇管制。1993年开始实行外汇拍卖制度,埃塞商业活动的每一笔外汇买卖都通过拍卖形式来实现,即埃塞俄比亚国家银行(为埃塞中央银行)每周一次进行公开外汇拍卖,从事进出口的任何国营企业和私商,无论大小,都可参加。1998年7月转而实行"外汇批发拍卖制"。根据上述机制,凡一次性申买外汇高于50万美元者,才需要通过参加拍卖获得;凡低于50万美元者,均无须参加外汇拍卖,可直接到各有关商业银行自由申买。2001年10月1月,埃塞废除每周外汇拍卖制度,转而实行银行间市场汇率制度。个人及企业用汇可直接从银行获得。
自1995年起,埃塞政府允许并且鼓励私营银行和保险公司直接参与进出口贸易活动,规定私营银行和保险公司享有与国营同等的权利和地位,在为贸易提供服务上,公私营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与合作。
4、制定"出口发展战略"。埃塞政府已成立国家出口促进署,旨在为出口提供投资和贷款、土地租赁、情报咨询和人才培训等方面服务以帮助出口商提高竞争能力。
5、制定"中小型工业发展战略"。现政府试图建立灵活的贸易发展战略,鼓励国内外商人投资和发展埃塞的中小型工业,鼓励引进中小型设备和技术。
6、调节商业利率。埃塞政府为了适应近年来世界经济放缓的节奏、促进对外贸易、投资和抑制国内的通货紧缩状况,从2002年3月4日起,将保持了多年的最低存款利率下调了50%,贷款利率也相应平均下调了3个百分点。
(二)限制性政策措施:
埃塞政府在实行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同时,对贸易活动又施与一些限制措施,政策的鼓励与干预、放手经营与限制措施同时作用于贸易活动。
1、海关估价制度。埃塞海关根据国际惯例,自1999年6月起实施海关估价机制。凡海关当局对进口商出具的SGS价格发生怀疑,将自行认定进口货物价格,通常对目标商品征收2-3倍的海关关税。
2、保证金机制。根据有关规定,凡是登记注册的进出口商,欲进口货物,须先向指定银行交纳百分之百的保证金,方能申请信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