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作兴趣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广大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常常是迫于教师压力而敷衍成文、草率应付,避之唯恐不及,更不用说乐于著文了。
这种现状极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出学生浓郁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要治病,先得寻找病因。
纵观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挫折体验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一点一滴的长期积累,逐步提高。
如果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妄想一口吃个胖子,想通过一两篇文章就提高作文水平,那是一厢情愿的。
虽然他们在一篇文章上下了很大功夫,花费了许多气力,找了许多材料,进行了精心的选材、构思、提炼主旨,语言文字也进行了字斟句酌。
原以为作文水平会有很大提高,自己的这次作文也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而其结果令人不尽人意,老师只是草草的谈了这篇文章,并没有太多的话语。
学生心中美好的想象一下化为泡影,下次写同样文体的文章还是“下笔无神”。
这一挫折使其产生失望、抑郁、恼怒等消极情绪,心想下了一番功夫还是无所得。
从此,这样的学生就会放弃以前的努力和认真,以后每次作文总是敷衍几笔应付差事,久而久之对写作产生厌恶的情绪,作文水平日益下降。
二、写作对象缺乏新奇性
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愿意独立思考,能够进行逻辑思维,加上他们较小好奇,富于想象,所以他们常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或者乐于去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在思维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成分。
他的思维是激进的、革新的、理想主义的。
因此,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
而如今许多教师所出作文题,不是写一个人如何乐于助人、思想进步,就是写一件事如何有教育意义,过于陈旧,不符合中学生的兴趣特点。
因此,学生感到没有什么意义,没有写作激情,从而厌恶写作。
一旦厌恶写作,那么这时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有好内容,这样以来作文水平不仅不会提高,而且还会下降。
三、生活阅历浅
当今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生活在“三点一线”似的闭塞空间里,没有机会去欣赏外面的天地,读书以外的事情早被无微不至的父母面面俱到了。
两耳“难”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太孤陋寡闻了!而“蚕不吃桑叶吐不出丝,蜂不采花朵酿不出蜜,创作人员不到生活中去,写不出好作品”,脱离了实际,单靠惊人的“想象力”写出的作文自然成了有肉无血的“四不像”。
四、观察不得法
在有限的生活空间里,如果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关心,自然也可以找到一些写作素材。
偏偏我们的一些同学,粗枝大叶,对身边发生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或视而不见,观察不得要领。
诗坛王子
汪国真说过“不是生活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发现不了生活的美,搜集不到作文的素材,面对“无米之炊”学生哪怕是“巧妇”也是无能为力。
学生在这种窘境下又怎能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呢?
五、读书看报少
迫于应试教育的学习压力,许多家长、学校视课外书籍为洪水猛兽,视爱好课外书籍的学生为不务正业。
所带来的恶果是学生除了教科书还是教科书。
读书看报少了,间接知识的积累和语言素材的积累也就少了,面对作文题目,学生无话可说,于是只有把华丽的词句堆砌起来,只能采用别人用过的老掉牙的事例,只有习惯的运用那些自己和别人都烂熟于胸的写作素材,这样的文章哪里还有鲜活的生命力?
面对学生厌恶作文、缺乏写作兴趣这种现象,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融入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时记录下来。
如:有一天遇到一场难逢的大雪,整个校园白茫茫的一片。
我就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去进行观察、体会。
让学生先站在室内观察,然后走进
雪中体会,并组织学生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
上课了,学生仍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说,争先恐后地叙述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到的。
这种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头头是道的说话训练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然后我就让同学们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一下写下来,结果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诞生了。
二、激励原则
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态度要诚恳,要有耐心,晓之以理,动之一情,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的同学的作文主题鲜明、有进步意义,但条理不清语句不通顺,而又有学生语言功底好,但所写材料不新颖。
教师在讲评时要抓住“闪光点”,对其思想进步或语言功底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获得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功体验,也会增强学习的兴趣。
反之,如果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中发现其中的缺点就全盘否定和粗暴批评,挖苦讥讽、四处张扬,就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写作的积极性。
三、激发潜力
作文兴趣的培养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也是当前所提倡创新作文的基础和保证,始终如一地坚持兴趣作文,把兴趣作文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可以有效促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对此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提高学生潜力的训练。
①用字用词的推敲训练,激发学生练字练词的兴趣。
平时在分析课文时可以多讨论
经典语句的用词用字,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学会精益求精。
②培养学生多借鉴、多观察、多实践的兴趣。
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可以发现那些读书较多学生的作文,及时在全班予以鼓励和推广,让学生把这类作文与自己的作文进行比照,帮助学生寻求作文表情达意,源泉不竭的途径。
四、重视积累
现在的学生很少经受成长中的坎坷和艰辛生活的煎
熬,社会知识、生活阅历不丰富,对生活缺少切实的体会和思考,再加上课外阅读贫乏,导致学生在文章中无话可说、内容空洞。
所以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帮助他们不断积累,充实库存,引来源头活水。
①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各类考试也或多或少都要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应试书”,写起文章来将没有独立的思考高度与深度,灵性凋敝,缺乏应有的批判意识和辨证思维。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和经典,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读书人,一个文化人,通过阅读丰富学生各类知识、为写作积累素材,并使学生在阅读的感悟中开拓自己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
②从日常生活实践中观察和积累。
要想学好语文,单教科书和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顾黄初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改革,关键在于贴近生活,这是根”。
而写作更是植根于生活,离开了生活,它就成了本无之源、无米之炊。
所以说生活积累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生活内容丰富与否,生活视野开阔与否,会直接影响其
写作素材的累积,从而影响题材的选择,进而影响到作文的质量。
因此,老师要还学生一个完整的多彩的生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深度。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会使学生写作时精神振作,情绪高涨,产生创作的冲动,进而写出质量高的文章,从而提高了写作
水平,增强了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学》
2 中国教育学习网
3 《成功教学的策略》
4 《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