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sserman分型成人型
III型 重症急进型(15%):急性起病,进 展迅速,多数在数周-数月内即达高峰。 胸腺瘤高发。可发生危象。药效差,死 亡率高,预后差
IV型 迟发重症型(10%):隐袭起病,进 展慢,多数在2年内由I、IIA、IIB型发展 而来。与III型的鉴别是起病半年后才出 现呼吸肌麻痹。症状和预后同III型
滕喜龙(tensilon)试验 10mg 静脉 先注射2mg 可耐受 余8mg在30秒内注射 观察5分钟 肌力改善者为阳性
鉴别诊断:
MG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眼肌型——甲亢、肌营养不良眼肌 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格林-巴 利、脑干肿瘤、基底动脉血管病、 肉毒中毒等
延髓型——运动神经元病
四肢躯干型——Lambert-Eaton综合 征、多发性肌炎、有机磷中毒、蛇 咬伤、肉毒中毒等
瞳孔大小


正常或偏大
出汗


不定
wk.baidu.com流涎



腹痛腹泻

明显

肉跳或肌肉抽动 无
常见

抗 AchE 的药物
反应
良好
加重
不定
MG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确诊要点:
MG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病变主要侵犯骨骼肌
症状呈波动性及晨轻暮重
抗胆碱酯酶药物有效
AChR-Ab滴度增高
重复电刺激呈衰减反应/单纤维肌电图显 示颤抖(jitter)增宽、阻滞
• 1960年,Simpson 提出MG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损害 部位位于突出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
• 1973年,Patrick利用乙酰胆碱受体制成动物的实 验性变态反应性MG,并开始测定乙酰胆碱受体抗 体。
• 1973年,Drachman证实在MG病人突触后膜功能 性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减少。
MG流行病学:
• 欧美发病率5-12 .5/10万人,患病率50/10 万人。
•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40岁以前发病者, 女性显著多于男性,约2~3:1。40岁以 后发病者,男性居多。胸腺瘤多见于 50~60岁的患者。
• 我国约有60万MG,南方多见。儿童发病 率高于欧美,占总数的15-20%。
• 很少发现家族性患者。
90%以上病例首发眼外肌麻痹。四肢肌 受累一般上重下轻/近端重远端轻
一般无感觉障碍、平滑肌与括约肌多不 受累及腱反射多正常
危象是 常见死因
可自发缓解(非完全,2~3年),呈缓 解-复发态
MG临床表现
MG临床分型
均由Osserman分型(1971)演变。有利于 临床分期和预后判断
分为成人型(占90%)和儿童型(占 10%)。其中,成人型又分为四型
影像学发现胸腺瘤(多40岁以上)
疑似病例:
MG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除抗体检验和电生理检查外,还可以通 过临床诊断性试验确诊。
(1)疲劳试验( Jolly试验):受累肌肉 重复活动后肌无力加重。
(2)抗胆碱酯酶药物肌力改善试验:
新斯的明(neostigmine)试验 1- 2mg 肌注 20分钟后肌力改善为阳性,可 持续2小时。阿托品0.4mg肌注对抗毒菌 碱样反应。
临床表现
起病方式:多隐袭
MG临床表现
诱 因:过度劳累、感染、精神创伤、
某些药物、妊娠及月经等
范 围:累及全身骨骼肌(眼肌、面肌
、咀嚼肌、延髓肌、颈肌、四
肢肌、呼吸肌、膈肌)
MG临床表现
临床特征:
骨骼肌波动性的病态疲劳(重复动作困 难)晨轻暮重(特征性)
受累肌肉以群(组)而非神经支配区分 布,且可不对称分布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及发病机制
现象与证据:
1 通道的开放时间延迟。 2 80-90%MG患者血清中发现有循环抗体 3 循环抗体在补体参与下能阻断Ach与
AchR的结合(非主要因素) 4 MG患者AchR的降解速度明显高于正常
人(补体介导的细胞膜溶解机制 。免疫 电镜发现突触后膜有C3、C9及免疫复合 物的沉积,破坏了突触后膜引起AchR绝 对数目的减少)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MG)
重点:
1、重症肌无力(MG)的概念、临床 表现及治疗
2、临床诊断试验(名称及操作) 3、危象的概念、类型及抢救原则
概念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 及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 头(NMJ)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 疫性疾病。
MG病理学改变
1肌肉 非特异性损害,表现为正常或局灶 性坏死、肌肉纤维粗细不一、玻璃样变 性、结缔组织增生等。
2神经肌肉接头处 是本质性病理改变(神 经末梢(突触前膜)变小、突触间隙增 宽、突触后膜破坏和免疫复合物沉积、 AchR数目减少)
3 有65-80%的病人存在胸腺增生。10~ 15%伴有胸腺瘤(多为50~60岁发病患 者)
MG临床表现
危象:各种原因导致的急骤发生的延髓肌
和呼吸肌严重无力,不能维持换气功能 的情况。须气管切开,辅助人工呼吸。
肌无力危象:抗胆碱酯酶药物不足(占
危象的90%以上)
胆碱能危象: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 (近年来十分罕见)
反拗危象:抗胆碱酯酶药物突然不敏 感(原因不明)
三种危象的鉴别
肌无力危象 胆碱能危象 反拗性危象
病理基础:乙酰胆碱受体(突触后 膜)损伤。
临床特点:骨骼肌的易疲劳性 波动性症状(活动后加 重,休息后减轻和晨轻 暮重) 可被乙酰胆碱酯酶抑制 剂改善。
重症肌无力的研究历史
• 皇帝内经开始有记载,属“痿症”
• 1672年,Thomas Willis首次作为独立疾病的描述。
• 1877年,Wilks提出本病无脑干受累,并由Erb (1878)和 Goldflam(1893)经解剖学证实。当 时称为 Erb- Goldflam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5 有70%以上MG患者胸腺异常(肌样 细胞)
6 MG患者多具有特定的HLA基因型 7 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甲亢
、狼疮、类风湿等)
病因及发病机制
结论:
1 病变部位为神经—肌肉接头靠近肌肉一 侧
2 只知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3 可能与遗传有关 4 可能与感染有关 5 。。。。。。

MG临床表现
Osserman分型成人型
I 眼肌型(15-20%),仅有眼外肌受累,2 年仍局限,则不发展成全身型
II A轻度全身型(30%),四肢肌肉轻度受 累,常伴眼外肌受累,药物反应好,进 展缓慢,危象少见
II B中度全身型(25%)骨骼肌和延髓肌严 重受累,危象少见,药物敏感性差
MG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