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修订后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已经投入课堂教学,教材根据语文的学习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和调整,加强了语文教学同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还增加了课文分量,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拓了宽泛的空间。下面就新教材涉及内容,浅谈笔者对新形势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愚见。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亦是如此。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修订版新教材精选的课文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突出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学习规律;并且注重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的前后衔接,体现出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特点。
多读少讲是新课标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所以我认为精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从旁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解决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疑问。而略读则是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将精读中学习到的知识、技巧实践于阅读中,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所以阅读应当首先善于运用“预习”提示指导学生,要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逐步地理解课文,对学生理解起来感困难的重点语句,可以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细读深思。要善于针对学生的自学质疑,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的理解与体会逐步引向深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继而在略读课文中先由学生参照“阅读提示”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训练重点,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以一两个重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自主讨论、广泛交流、主动积累。最后在自读中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参照思考题独立阅读思考,教师要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作者思路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拓展开去,让学生在母语大环境中自主历练和提高语文素养。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自学的习惯
大纲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
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因此,要通过课堂释疑教会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好处,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
如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应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心到”是指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手到”则要求学生勤查工具书,边读书边作摘抄或做笔记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指导学生去边读边想。通过教学中引入板书、示例图画、音频、视频资料将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带入所学课本的情境之中,在想象的情境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课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意图,继而发散思维,产生疑问,提出疑问,从而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升华和巩固阅读中的知识,将自学形成一种模式、一种习惯。
三、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个性意识
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必须紧密联系新教材,改革传统教学中过于狭隘的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朝多元化方向拓展,强化语文观念,增强语文应用意识,把着力点放在解决语文教育问题的策略性、创造性及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等方面。根据教学指导纲要、教材内容的要求,制定出全体学生普遍要求达到的基本认识目标,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认知、技能、情感的基础出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性、情感性、情意性目标。除此之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可以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课文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转化为己用的重要途径,而处于特定身心发展期的小学生只有通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会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的能力才能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所以,在阅读中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正确学习,从而进行个性性学习。针对学生特点激发潜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