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加固设计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信龙潭岭工程边坡支护工程设计总说明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中信龙潭岭工程边坡支护工程
设计总说明
1.工程概况
中信龙潭岭项目场地位于琼海市博鳌镇,龙潭岭山庄西侧,培兰派出所北侧,风景秀美,交通便利。工程重要性为一级,场地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场区东北侧为自然山体,坡脚高程约为30m,人工填土形成边坡,支护边坡沿走向长约82m,边坡填土已使用重力式毛石挡墙支护,坡体上有两排上体别墅建筑,挡墙顶部及底部均有道路,山体边坡用于别墅主体建筑。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边坡安全等级划为一级,支护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
2.地质条件
2.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拟建中信龙潭岭项目场地位于琼海市博鳌镇,龙潭岭山庄西侧,培兰派出所北侧,风景秀美,交通便利。原始地貌单元属丘陵地貌。现场地地面标高相差较大,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内各钻孔孔口标高介于6.18~41.73米之间。
2.2 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地处海南隆起东部沿海。琼海地区经历的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断裂作用和以酸性为主的岩浆侵入。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琼海境内发育一条南北走向的铺前—博鳌断裂、一条东西走向的昌江—琼海断裂。它们属于与王五—文教深大断裂垂直相交的张性断裂,并与其共同控制新生代玄武岩的喷发。
铺前—博鳌断裂发育于文昌石壁至琼海马岭,全长约20公里,宽10~100米不等,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60°~80°。具有成分复杂的断层角砾岩,角砾零乱,大小不一。断裂有分支复合,属追踪张性断裂。
该断裂形成于中更新世以前和早白垩世以后,它切穿了中生代第二、第四期的侵入岩,并为中更新世晚期的玄武岩覆盖。该断裂只发育至上涌。
2.3 地层岩性
根据勘察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埋藏的地层为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坡
残积层(Q dl+el)、志留系板岩(S),场地范围内所揭露的地层可详细划分为4个岩性单元层,各地层及其埋藏情况列于表1:
现将场地内埋藏的各地层的野外特征从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
(1)素填土(Q ml) ①(“①”为地层编号,下同):褐黄、褐灰色,局部灰黑色,主要由粘性土、碎石组成,局部含生活垃圾及部分淤泥质土,结构松散,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
(2)第四系坡残积(Q dl+el )粉质粘土②:褐黄、褐红、灰白色,夹约20~30%的强风化板岩角砾及碎块,呈可塑~硬塑状态。摇振无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光泽反应稍有光泽,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
(3)志留系板岩(S):褐黄、褐灰、灰色、主要矿物成份为粘土、云母、绿泥石、石英等,板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本次勘察范围内可分为强风化和中风化两带,分述如下:
a.强风化板岩③:褐黄、褐灰色,节理裂隙很发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岩芯呈土夹块状、碎块状,局部夹中风化岩块。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除钻孔466号外,其余钻孔均揭露该层。
b.中风化板岩④:褐灰、灰色,节理裂隙发育,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为硅质胶结,岩芯呈块状、短柱状,为较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岩石质量指标RQD值为0~25。因孔深所限,仅在480、482、483号钻孔揭露该层。
3.边坡支护设计
3.1 本次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海南博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信博鳌龙潭岭项目补充勘察中间资料》(海南长勘勘察设计有限
公司);
建设单位提供的挡墙支护图纸及主体建筑图纸;
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本公司已完成的边坡工程设计项目。
3.2 边坡支护方案
以已有道路边线作为边坡支护的外边线,设置桩径1.5m人工挖孔桩,间距3.0m,AB段人工挖孔桩为双排桩,排间距4.0m,BC段人工挖孔桩为单排桩。
4.施工技术要求
4.1人工挖孔桩
1)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要求:
①挖孔桩成孔时应跳挖,且应在浇灌桩芯砼后,相邻桩孔才能开挖。如地下水位在桩底标高以上,挖孔桩成孔前,应先降低地下水位,如遇松散砂层、淤泥质土、其它软弱土层或地下水渗流量较大时应减小每节护壁高度。如遇塌孔应及时处理,防止进一步塌孔。
②挖孔桩桩位偏差为50mm,并应高出地面150~200mm。
③挖孔桩成孔后应尽快绑扎护壁钢筋和浇筑护壁砼,每节护壁应一次性浇筑砼。护壁砼中宜添加速凝剂。上下护壁间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
④挖孔桩护壁可采用现场拌制的混凝土,桩芯混凝土须采用C30商品混凝土。
⑤挖孔桩的垂直允许偏差为0.5%。
⑥浇筑桩顶冠梁前,必须清理干净残渣、浮土和积水,应保证排桩与冠梁连接牢固,不得造成连接处产生薄弱面。
⑦钢筋笼主筋宜搭接焊,钢筋笼的焊接或搭接在同一断面的接头面积不应大于50%;浇注砼时,同一配比的试块,每台班不应小于一组。
⑧对挖孔桩可做小应变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桩总数的30%,抽检为Ⅲ~Ⅳ类桩的需进行抽芯检测。
4.2施工安全措施
①孔内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设备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电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查其安全起吊能力。
②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送风量不宜小于25L/s。
③孔口四周必须设置围栏,围栏高度0.8m。
④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机动车辆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5.边坡监测
5.1目的及原则
检测及监测的目的是保证施工安全、为工程动态设计和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节约工程投资,并评价工程质量。本监测系统设计遵循原则如下:第一,可靠性原则;第二关键部位重点监测;第三,信息反馈原则。
5.2监测方法及内容
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为目的,并满足《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相关要求,主要监测项目包括:水平位移及沉降变形观测,支护桩结构深部位移监测(测斜),支护桩身钢筋应力监测,周边环境监测及人工巡视等。
1)水平位移及沉降变形观测:沿坡顶按30m间距设置变形观测点,同时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
2)支护桩结构深部位移监测(测斜):每级边坡支护桩各选取一到两根桩安装测斜管,进行桩身深部位移监测。
3)支护桩身钢筋应力监测:每级边坡支护桩各选取一到两根桩进行桩身钢筋应力监测,与桩身测斜点宜同为一个根桩。
4)人工巡视:包括对植物状态、支护结构状态及岩土体状态的巡视。
5.3监测技术要求
1)监测精度:观测精度应满足不低于二等精度要求;
2)边坡监测预警值为:每天变形量>5mm、累计变形量>30mm时或该次变形量≥前一次变形量3倍为突变情况要采取措施(加强变形观测,安排专人昼夜值班,24小时观察边坡周边变形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并启动应急措施)。
3)监测频率及工期:观测密度在施工期间要求每两天一次,竣工后半年内要求每半个月测一次,剩下一年半一个月测一次。在使用期间,根据边坡人工巡视的情况,再进行具体的监测要求。异常情况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后适当增加监测次数。
4)观测资料应包括:观测基准点和观测点的位置、编号、观测日期、工程进展情况、本次观测值和累积观测值;编制成果表、绘制成曲线,变形观测结束应将上述资料汇总并附必要的文字说明。
5)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及《工程测量规范》有关变形测量的规定,变形观测点应在布设初期建立初读值。
5.4监测组织要求
在监测期间,根据边坡人工巡视的情况,再进行具体的监测要求。异常情况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后适当增加监测次数。
边坡监测由建设单位直接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方案,经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等共同确认后实施,方案必须包括上述监测项目、监测目的、测试方法、测点布置、监测项目报警值、信息反馈制度和现场原始状态资料记录等内容。对监测结果应及时进行反馈,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