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20课 《西学东渐》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
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9世纪四五十年代)
1、背景
①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对中国冲击日益加剧 ②腐朽的清王朝被迫向世界开放,加强了同世界的联系 ③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侵略、强国富民之路
封建法统和伦理道德。
相同点 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阶级属性:都是地主阶级
不同点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洋为中用、中体西用)
反对利用西方技术
洋务运动
1.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3.筹划海防创建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用西学,移花接木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 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 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 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 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 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 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李鸿章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 悉夷、师夷、制夷三位一体, 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制夷”, 方法是“师夷长技”。
魏源认为要师夷制夷,先从洞悉夷情开始。夷之 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思考:地主阶级抵抗派西学是学习哪一层面的内 容?直接目的?根本目的(实质)?有何局限性?
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19C60S至90S)
对于思想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 影响: 启蒙作用,但没形成理论体系,也没付诸实施
三.维新思想
1、早期的维新思想
2、19世纪末的维新思想
背 ①政 治: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景 ②经、阶:19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 想:西学的广泛传播,早期维新思 想 的启蒙作用。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维新代表 维新主张以及代表作
共同主张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设万木草堂,撰写……著作 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新学
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
宣传……用进化论阐述……强调……
《变法通议》、《新民说》
政治:改良,
以……观念,批判……倡导…… 《仁学》
实行君主立 宪制
系统介绍近代西方文化的中国第一人。文化:创办
2、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
林则徐、魏源统计表
比较项目
人物
林则徐
魏源
活动
设译馆、翻译或编译 外国书报
编写书籍
代表书籍 《各国律例》《四洲志》《海国图志》
主要观点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师夷长技以制夷”
影响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 会思潮,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 思想主流
魏源和《海国图志》
借用……阐明了…… 《天演论》 新式学堂
课本练习:如何评价康有为的“移花接木”法?
特点 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相结合
目的 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
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其他原因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
教育,奉孔子为圣贤。因此康有为不敢也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 绝裂。
外夷入侵,技术落 后
林则徐、魏源
内忧外患,技术落 外患加剧,制

度腐朽
曾、李、左、张等 康梁谭严等
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
活动 翻译介绍西方书籍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结果 失败,开学习先河 失败,迈出近代化 失败,思想解
现了怎样的趋势?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裱糊匠指的是哪些人?
腐朽的清王朝
洋务派
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你认为“何尝能实在
放手办理”的因素是什么?
西方的技术等。
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二、中体西用
1、背景 ①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面对严峻的内忧外患 ②西学传入日益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2、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代表人物:洋务派 4、实质 在不触动清王朝君主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 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目的 5、实践:洋务运动 6、影响:
趋势:由器物到制度层面 问题: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对西方文化认识逐渐深入
1、背景 ①清朝政府面对严峻的内忧外患 ②西学传入日益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2、代表人物:洋务派
3、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 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 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结合材料,说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是什么? (1)体:主体、本质;用:手段、方法。
要分歧是什么?有何
曾国藩( 洋务派 ):“购(外共洋同器点物?)成之后,访募
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
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倭仁( 顽固派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
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便可抵御外辱。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是“以夷变夏”,将毁灭
冲击了……,为西学传播创立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仅限 于器物层次.
三.维新思想
1、早期的维新思想 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②西学的传播
人物: 郑观应、王韬等
主张:
前 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 期 运动
西 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体 西
经济:发展工商业,商战
期 用 思想:主张西学
(2)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3)西学:指西方资本主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主要指近代 科学技术。 (4)“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5)“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近代科技,仿效其教育、赋税、 武备等办洋务,挽救清王朝。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
(1)双方:维新派
封建顽固势力
①要不要维新变法;
论 (2)内容 ②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③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3)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影响:传播维新思想,解放思想,开辟道路,
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时间 19c40s
19c60_90s
19c90s
背景 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