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word版有答案)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2020-2021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一、基础题
1、注音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浩荡(shāng)浊流(zhuó)滋长(zì)
B.哺育(Pŭ)澎湃(pài )气魄(Pò)
C.赞歌(zàn)发源(yuán) 宛转(wán)
D.山巅(diān)狂澜(1án)屏障(píng)
【答案】D
【解析】D 点拨:A项“荡”应读dàng;B项“哺”应读bŭ;“滋”应读zī;C
项“宛”应读wă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坚强惊涛澎湃中原
B.倾卸浩荡臂膀发源
C.赞歌昆仑掀起扮演
D.滋长哺育榜样豪迈
【答案】B
【解析】B 点拨:“卸”应为“泻”。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
B.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在这里是气势的意思)
C.二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文化的发源地)
D.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幔帐)
【答案】C
【解析】C 。
点拨:“摇篮”比喻事物的发源地。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答案】D
【解析】D 点拨:A项是比喻,拟人;B项是对偶;C项是比喻。
5.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我/站在/高山之巅
C.掀起/万丈狂澜
D.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答案】A
【解析】A 点拨:应为“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6.对诗歌《黄河颂》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第2节“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B.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C.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了分层的作用。
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答案】D
【解析】D 点拨:应为“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
长短结合”。
7. 词语解释:
(答案:
山巅:山顶。
金涛澎湃:金黄色的波浪互相撞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巨大的波浪。
宛转:辗转。
这里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九曲连环: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
浩浩荡荡: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哺育:喂养,培养。
滋长:生长,产生。
)
二、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6.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三段诗歌的大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8.“它表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句,你认为“民族精神”是指一种什么精神?
9.这首诗歌写道:“有多少英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你知道在历史上,在黄河畔有哪些民族英雄?请简述其事迹。
10.“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含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6.第一段:点明黄河具有英雄的气魄,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第二段:从不同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民族精神。
第三段:抒发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7.坚毅执著的流向,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百折不回的韧性,横断南北的气概……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感情:为拥有黄河而骄傲,为自己是黄河哺育下的中华儿女而自豪。
8.坚韧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大意正确即可)。
9.能举出古今炎黄子孙饮黄河之水、生息繁衍、借黄河之屏障抵御外侮的例子即可。
10.指黄河向左右两岸延伸出千万条支流。
)
(二)
A B
生命诚可贵,砍头不要紧,
爱情价更高。
只要主义真。
若为自由故,杀了夏明翰,
二者皆可抛。
还有后来人。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生命诚可贵()
②若为自由故()
12.比较阅读这两首诗。
①A诗的哪两句与B诗的前两句意思相同?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B诗的前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革命精神?
答案:
11.①的确、实在②死亡
12.①后两句。
自由高于一切,为自由献身,死得其所。
②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者前赴后继,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
阅读下面诗句,回答文后问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在你的身边扮演!
望黄河滚滚,啊!黄河!
奔向东南。
你是伟大坚强,
惊涛澎湃,像一个巨人
掀起万丈狂澜;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浊流宛转,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结成九曲连环;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从昆仑山下啊!黄河!
奔向黄海之边;你一泻万丈,
把中原大地浩浩荡荡.
劈成南北两面。
向南北两岸
啊!黄河!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从你这儿发源;发扬滋长!
多少英雄的故事,
1.诗中加点的“望”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2.诗中赞美黄河磅礴气势的诗句是:
3.诗人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原因
是:
4.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课外收集描写黄河,赞美黄河的诗句,并摘出你最喜欢的6句诗句。
(答案:1、统领全诗,表现诗人站在高山远望黄河的见闻、感受。
2、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接成九曲连环;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西东。
一泻千里,浩浩荡荡。
3、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4、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③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
(王之涣《凉州词》)
)
(四)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1)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企盼?惟有西藏,那片离高阳光最近的圣洁土地。
(2)记不清是多久以前,一个人默默地看一个介绍西藏的节目,洁净如水晶的苍穹、随风流转的白云、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虔诚扑拜的藏民……,一时间,只觉得神飞天外,不知身在何方。
母亲的呼唤把我的神思拽了回来。
我望着惊讶得有些手足无措的母亲,突然感觉有东西从眼眶中滑了下来。
原来,我已潸然泪下。
平第一次知道,在遥远的天边,存活着一方神圣的土地。
时至今日,仍记得
那堵得胸口满满的A与莫名的B。
三毛说她第一眼看到撒哈拉沙漠时,竟有一种缥渺如前世乡愁般的情思,或许就是这种感觉吧。
从那以后,每次看到有关西藏的画面,无一例外地都要心潮澎湃,甚至热泪盈眶。
(3)高三时,老师曾问我们最大的理想是什么,有人要当出色的翻译,有人要去德国留学,有人要成为一名高级企管……去西藏,则是我此生夙愿。
是的,去西藏,圆我一生一世的梦,偿我一生一世的愿。
我想知道那洁白的哈达,为何会承载如许的祝福与敬意;我想知道网底斯山下沉睡着怎样的神祉,会让人们虔诚地用血肉之躯一步一扑地丈量对他的崇拜;我想知道雅鲁藏布江蕴藏着何种魔力,能使它从千万年前一路走来,仍如万钧雷霆般奔腾不息;我想知道那片圣土有何奥秘,竟能孕育出如此温情善良的人民,稚纯如赤子……
(4)向往西藏,常有一种丝丝缕缕恍如隔世的思念,缠得我无法入眠。
当我踏上那片魂牵梦萦的土地,我会如何?在雪山草地的映衬下,我定会向我永生永世的家乡、向那亘古的神圣庄严,顶礼膜拜;澄澈的阳光下,闪耀着一颗纯净的心,声声召唤着我那在尘世中沦落的已不知归路的灵魂。
(5)向往西藏,向往那片精神茂盛的家园。
三千里朝圣路,是家的方向。
(选自《读写日报》作者叶子)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穹()拽()
潸()夙()
2.将“怅然”和“感动”选择填入文中的A、B处。
A
B
3.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魂牵梦萦
沦落
4.第2段“我望着惊讶得有些手足无措的母亲”中,母亲所以“惊讶”,是因为:
5.与“我每次看到有关西藏的画面,无一例外地都要心潮澎湃,甚至热泪盈眶”相呼应的句子是:
6.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举例说明。
7.模仿第三段有关句子,用“我想知道……我想知道……我想知道……”写一段话。
8.文段中有许多涵义隽永的句子,试找出其中两个,对其作一点赏析。
答案:1.Qióng zhuài shān sù
2.B A
3、日夜思念,以致无法入眠丢失,失落
4.看到我神飞天外,不知身在何处
5、一个人默默地看一个介绍西藏的节目,洁净如水晶的苍穹、随风流转的白云、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虔诚扑拜的藏民……一时间,只觉得神飞天外,不知身在何方。
6、排比、比喻
7、略
8、略
(五)
黄河颂
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澎湃,流经黄土高原。
黄河流域是黄种人滋生繁衍的地区,也是轩辕黄帝居住营卫的所在。
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得到这份自然的恩赐,瓜瓞绵延,永无止境,与山川相辉映,与日月共长久。
据远古记载,黄河流经壶口、华阴、孟津、流入渤海。
而砥柱则岿然屹立于浊浪
怒涛之中,显示出坚忍不拔的气概。
砥柱之北的大阳县也因处于大河之阳而得名,又以在大河之北,遂定名为河北县,其后乃改称平陆。
小县得大名,实为鲜见。
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的经营。
炎黄子孙得天独厚,在此肥沃的土地上,经之营之,日臻文明。
淳朴勤俭的风俗,早见于《诗经·国风》的歌育;也深得吴国季札的称道;太史公著《货殖传》、班孟坚撰《地理志》,亦皆颂扬不止。
而关西尚雄武,山东称儒雅,两汉将相洵出其间,称为盛世,隋唐而后,更见发扬。
人文盛,彪炳史册,令人缅怀留连,无时或已。
自远古时起,黄河流域即为都城所在。
三皇五帝的传说,就未远离此城,夏商周三代更辗转迁徒于其间。
由秦汉以迄唐宋,咸阳、长安、洛阳、开封,迭为建都之地。
都城所在,人文荟萃,历久不衰。
奔腾的黄河,激励人民向外发展,齐鲁方士,期望三神山,秦皇汉武,亲临东海上。
虽说是景慕神仙,实际是谋图海外开拓。
而张骞凿空,甘英远行,始知西域的广大无垠。
海上三神山诚渺茫难稽,日南交趾的设郡,汉迁使者遂得远至已不程国。
以今地按之,已达到印度南部海岸。
这种向往开拓的精神,历隋唐而至于近世,初未稍泯。
黄河流域,既是肥沃的地区,又有瑰丽的文化,但与北方草原相毗邻,不免引起游牧族类骚扰。
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也为了使农业地区不受蹂躏,从战国时起,就修建了长城,历秦汉而至明代,皆有所修建。
由于有了长城,黄河流域的文化不仅受到了保护,而且更显得采。
长城并未使黄河流域受到封闭,也并未使人趋于保守。
霍去病驰骋于祁连山下,徐自为筑城于卢胸山旁,窦宪勒铭于燕然山侧,王越取胜于红盐池畔,都是不以长城为限。
而参于可汗道的建筑,丝绸之路的畅通,又皆显示出没有受到任何的阻隔。
这些都是开拓和进取,而不是封闭和保守。
黄河的激荡和奔放,是不会使人封闭和保守的。
近世以来,黄河屡经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
这是人为作用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的造作。
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愈至挽近而愈形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如果除旧布新,有所改革,黄河必能充分恢复它原来的哺育力量,中华民族也必能因之早日得到振兴,益臻于繁荣富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浩瀚()繁衍()缅怀()泛滥()蹂躏()2、两篇《黄河颂》虽体裁不同,但都会激起我们自豪之感,读罢全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3、本文向我们介绍了黄河哪些方面的知识?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可是近世以来,黄河屡经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以唤起人们对黄河的保护?
5、许多古代诗歌提到了“黄河”,请列举一句。
(参考答案:1、略2、热爱祖国,热爱黄河,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3介绍了黄河流经地域,黄河流域的气候,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以及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不断向外发展等几个方面。
4、语言通俗,应有一定的震撼力。
5、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欲渡黄河冰塞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