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学案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窝中学高一年级政治学科导学案

课题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编写人杜学芳审定人唐凤顺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发展的实质;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增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培养脚踏实地的精神,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二、学习重点:

发展的实质

三、学习难点:

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

四、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五、特别提醒: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联系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无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判断新旧事物的三种错误标准:

(1)时间标准: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新旧

(2)形式标准: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3)力量强弱标准: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一事物的新旧。

4、新事物与旧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并且会随着具体的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事物处于产生、发展的阶段可能是新事物,到了灭亡阶段就成了旧事物。因此绝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新事物与旧事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六、知识梳理

和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到、由到的发展过程中,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纵观历史的进程,人类经历了、、、,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一个人的认识都会经历由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的过程。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二、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质

提示:应抓住“实质”、“前进和上升”、“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等关键词去理解发展的实质。

2、发展的意义

有了发展才有了缤纷秀丽的自然界,才有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才有了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

七、课堂探究

探究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经历了天文演变和地质演化阶段,形成了生命起源和演化条件。生命的起

源和演化又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学进化的上升过程,最后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人类的进化大体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才逐渐演变为今天这种体质的人类。

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也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历程。从夏商周到秦汉;再到唐宋元明清。到了近代,为了中国的发展,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代我国社会制度的变迁?其揭示了什么哲学道理?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后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胡锦涛于2003年10月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4年3月又阐述了其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二:辩析: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发展不可分割。联系构成变化,变化即发展。

探究三: 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大公司的老板出门时手里总是要拿着一只“大哥大”,人们总是用羡慕的眼光盯着那“大家伙”过了若干年,“大哥大”又变成了小巧玲珑的模拟手提电话。后来,模拟手机又被数字手机所取代,不久又推出了可以拍照、摄像、MP3、MP4等多功能手机,并且为家家户户都拥有的普遍的通讯工具。

手机的更新换代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谈谈你对发展概念的理解。

八、同步练习

1.美国和丹麦科学家2009年5月28日公布研究成果称,北极圈内的未探明天然气约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俄罗斯版图内。此外,北极圈内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可能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3%到4%。这表明()A.自然界是发展的 B.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C.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009年5月19日,科学家在纽约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考古学家在德国挖掘的一具0.47亿年前类似狐猴的骨骼化石,可能是现今猿类、猴类和我们人类的共同祖先,这无疑是人类进化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上述发现能证明辩证唯物主义下列观点是正确的()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自然界是发展的④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因地制宜

4.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是旧事物演变的结果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这一论述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C.发展观点 D.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

6.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后来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神话。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是发展的②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④任何理论都有局限性,都是不正确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里的“创新”体现了

A.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

B.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C.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D.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8.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

①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②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④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显牛羊”。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是如此葱郁茂盛,而今,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这表明()A.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具有相对性

D.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