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表单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表单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表单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临床路径-双相情感障碍床路径(2012年版)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 (2012年版) 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2.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较长(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均很少超过1年。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双相障碍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

方案。 2.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性治疗,再根据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3.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1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 (4)心理测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5个重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表单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 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2.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较长(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均很少超过1年。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双相障碍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

作为基础性治疗,再根据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3.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1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 (4)心理测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七)选择用药。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

抑郁症临床路径 (2012年版) 一、抑郁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抑郁发作(ICD-10:F3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主要症状为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常见的症状还包括稍做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 2.病程2周以上。 3.常反复发作。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2.系统的抗抑郁药物治疗。 3.系统的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2抑郁发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 (4)心理测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七)选择用药。 1.选择原则: 总原则是根据病情,结合备选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经济性和服用的简易性进行选择。即遵循STEPS 原则:Safety(安全性)、Tolerability(耐受性)、Efficacy (有

精神科住院病历书写规范1

精神科住院病历书写规范 1、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每页修改不超过3处、累计不超过10个字。 2、主诉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导出疾病第一诊断) 3、首程由本院已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4、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第二天完成。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风险评估、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含替代治疗方案)等。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日常查房记录至少每半月一次,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5、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的写经治医师每月阶段小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6、患者出院前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上级医师同意患者出院。出院病程记录的具体内容:患者一般情况、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生签名等。出院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符合者应进行讨论分析。 住院诊疗经过记录(包括使用的药物,有无换药,换药的原因,换药后的疗效记录,有无药物副反应,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ECT、低频脉冲电治疗、文体训练等治疗的记录,临床路径完成情况)。 出院医嘱:包括a、出院服药的记录,药物品种、规格、剂量、用法;b、出院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处方);c、随诊时间及注意事项;d、转院患者记录具体的转院科室及注意事项。 9、使用专用知情同意书,如患者和/或其家属对所告知内容拒绝接受,应由其签字并在病程 记录中详细记录。患者住院期间至少应有包括入、出院沟通记录在内的3次沟通记录,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除首次沟通记录外,每月至少应有1次沟通记录。如为电话沟通,需准确记录沟通时间及联系电话,家属来院时补签名。 10、 ?首次病程记录的格式: ?****年**月**日**:**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文化程度,籍贯。主诉,第几次发病第几次住院。 ?一、病例特点分五个方面来书写(不需列题): ?一般特点:性别年龄特点、婚姻状况等。 ?主要症状:总病程,起病诱因,起病形式,全病程中曾出现的精神症状,既往治疗情况(门诊就诊/住院医院、门诊就诊/住院时间、诊断、服用药物名称及最高剂量、服药依从性、间歇期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此次起病时间,主要症状等,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等。 ?既往病史:包括既往阳性病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主要阳性体征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体征、精神状况检查。 ?辅助检查:此次住院前做的所有辅助检查,未做则不需书写。 ?二、拟诊讨论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 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 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

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心电图、脑电图; (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七)选择用药。 1.选择原则: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双相情感障碍也是精神疾病当中的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下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医院专家周文俊为大家解说一下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 诊断标准: 一、躁狂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1.症状以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到需住院或过去有肯定符合标准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有下列症状中四项(若情绪仅为易激惹;则需具有五项):①言语比平时增多,或滔滔不绝。②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③意念飘忽,思维奔逸。④自负,自我评价过高。⑤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身体特别强壮或精力充沛。⑥对睡眠的需要减少。⑦活动增多(包括工作、日常活动、社交及性行为方面)。⑧轻率任性,不顾后果。 (二)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1.无法进行有效交谈。2.社会能力(指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务能力)明显受损。 3.需立即治疗或住院。4.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三)排除标准1.当情绪症状消退后,下列症状继续存在:①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和幻觉。②怪异行为。③“一级症状”。④紧张症状群。 2.情绪症状系附加于精神分裂等其他疾病者。3.情绪症状系药物、中毒或其他器质性原因所引起。 二、抑郁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1.症状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但在一日内可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需立即治疗或住院者,或过去有肯定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具有下列症状的四项:①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性欲减退。②精力明显减弱,无原因的疲倦,软弱无力。③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④自责或内疚感。⑤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减退。⑥精神运动迟钝或激越。⑦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 (二)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1.社会能力明显受损。2.需立即治疗或住院。3.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三)排除标准同躁狂发作标准中的第(三)项。 三、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两项中的一项:①过去有躁狂发作,本次表现为抑郁发作者;②过去有抑郁发作,本次表现为躁狂发作者。 特别提醒: 1.精神病人要有自信心:心理护理是相当重要的,要自信,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适应疾病,接受疾病,自强自立,努力工作,开心生活,不求所有人理解自己,只要有家人、朋友和医生理解就足够了! 2.生活技能训练:康复期的病人,家人应鼓励病人加强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病人制定适宜的作息时间表,逐步开始有规律的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年轻力壮者可参加一些健身活动。切忌整日卧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的生活。

双相情感障碍

奥卡西平片治疗双相心境障碍疗效 奥卡西平片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是卡马西平的l0-酮衍生物,在芳香基酮降解酶的作用下代谢为羟基衍生物MHD也有抗癫痫作用。奥卡西平片其优于卡马西平在于:无肝酶诱导作用,生物利用度高(96%),蛋白结合率低(40%),疗效好,不良反应尤其是皮肤过敏少。奥卡西平片除了在在抗癫痫治疗中应用广泛外,还运用于双相心境障碍疗效的治疗。 Ghaemi等回顾性调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42例,男10例,女32例,平均年龄(33.3+12.4)岁;25例双相I型,4例双相Ⅱ型,13例普通双相;均用奥卡西平片单独治疗或辅助治疗;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奥卡西平片平均剂量1057 mg/d,平均治疗周期为16.2周。 结果发现,约57%患者服用奥卡西平片后度至显著有效,最常见不良反应是过度镇静(40%);男性比女性的治疗反应好(10/10 VS.14/32,P=0.006);奥卡西平片对半数以上的双相障碍患者有效,耐受性好。 Benedetti等对18例服用碳酸锂的患者加用奥卡西平片治疗8周,用CGI、躁狂量表(BRM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进行4~12个月追踪观察,18例双相患者中16例I型、2例Ⅱ型,奥卡西平片剂量(919±336)mg/d,在8周时11例(61.1%)显著进步,并继续好转。 对混合型双相障碍奥卡西平片有与卡马西平类似的功效和耐受性,而过敏反应、肝功能等不良反应均较轻,因而奥卡西平片逐渐代替了卡马西平,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 有不少双相障碍患者发展为难治性病例,奥卡西平片也有一定效果。Nassir等对13例难治性双相障碍的患者进行奥卡西平片治疗,结果6例(46%)进步,2例(16%)显著进步。Pratoomsri等治疗反复发作的15例心境障碍患者,其中双相I型12例,双相Ⅱ型2例,分裂情感障碍1例;症状表现为抑郁9例,躁狂3例,轻躁狂1例,混合型2例;6例混合轴Ⅱ诊断,10例有心境障碍家族史,4例有精神病性症状;奥卡西平片剂量(775±556)mg/d,观察(31.6±41.5)周,治疗1个月后有9例、在2个月时有7例达到明显或非常明显改善,40%患者没有不良反应,这说明奥卡西平片对于反复发作的双相心境障碍有良好疗效。 有人研究128例有自杀意念的双相患者,结果发现,与锂盐相比,奥卡西平片、拉莫三嗪对自杀的影响几乎等同,可以用于对有自杀意念双相患者。 ■感知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双相障碍临床路径 一、双相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31.0~31.9),且为急性发作期,排除慢性退缩病人。 (二)诊断依据 根据《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相关指南(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等相关指南。 1、符合双相障碍诊断标准:本病的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由于仅有躁狂的病人相对罕见,而且他们与至少偶有抑郁发作的病人有类似性(在家庭史、病前人格、起病年龄、长期预后等方面),故这类病人也归于双相(F31.8)。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趋于长一些(中数约6个月);但除在老年期外,很少超过1年。两类发作通常都继之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其它精神创伤,但应激的存在并非诊断必需。首次发病可见于从童年到老年的任何年龄。发作频率、复发与缓解的形式有很大变异,但随着时间

推移,缓解期有渐短的趋势。中年之后,抑郁变得更为常见,持续时间也更长。 2、临床类型及诊断要点: (1)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轻躁狂【F31.0】 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其它情感发作(轻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发作符合轻躁狂的标准(F30.3)。 (2)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F31.1】 目前发作必须符合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F30.1)的标准;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其它情感发作(轻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 (3)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F31.2】 目前发作必须符合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标准;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其它情感发作(轻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 (4)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轻度或中度抑郁【F31.3】目前发作必须符合轻度抑郁发作或中度抑郁发作的标准;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轻躁狂、躁狂或混合性的情感发作。 (5)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F31.4】 作目前发作必须符合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的标准;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躁狂、轻躁狂、躁狂或混合性的情感发作。 (6)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

临床路径变异分析

临床路径入径率低、变异率高原因分析及下步一部改进计划 一、临床路径管理方面 我院共归入路径管理的三个病种,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 存在问题: (1)路径设计繁琐,科室重视程度不够,入径率低,变异率高。 (2)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科室之间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部分科室的临床路径工作滞后,执行不到位。 (3)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变异和退出的标准掌握不到位,科室存在开始时对临床路径不够熟悉,开展较困难,所开展的病种例数少。 (4)科室没有定期组织对本科室临床路径实施进行评估与分析,并及时修订相关病种临床路径,建立健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制度,并纳入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我院已有3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逐渐扩大范围。 1、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负责实施路径管理的具体落实工作。 2、高标准制定临床路径方案,优化规范病种诊疗规范 在制定医院临床路径标准过程中,精简流程,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选取最新标准,药物费用标准适用基层患者,制定出了符合精神病

专科医院特点,适合本医院开展,能够真正规范临床工作,促进合理用药,减轻患者负担的临床路径方案。 3、深化落实,全程监督科室临床路径实施。 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带动住院病人的整体费用更趋合理,促进医院服务流程的整合和再造,避免各种原因造成的时间浪费和医疗行为的随意性,避免工作的遗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差错和事故的发生。为保证我院临床路径工作落到实处,强化监督检查职能,每月统计科室开展情况,质控时对科室临床路径开展情况进行询问,查阅科室相关记录,了解临床路径实施情况。 4、逐渐将路径管理纳入绩效考核方案,与信息科沟通电子病历系统设置。 5、尽快对临床路径进行修改,修改后在指定科室先期试点,跟踪实施效果,逐渐铺开到全院。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八年四月十八日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

器质性精神障碍(非痴呆)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器质性精神障碍(非痴呆)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器质性遗忘综合症,非酒精或其它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ICD-10:F04)、谵妄,非酒和其它精神活性物质所致(ICD-10:F05)、脑损害和功能紊乱以及躯体疾病所致的其它精神障碍(ICD-10:F06)、脑疾病、损害和功能紊乱所致的个性和行为障碍(ICD-10:F07)、未特定的器质性或症状性精神障碍(ICD-10:F09)。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存在脑疾病、脑损害或躯体疾病证据。 2.存在精神症状或综合征,包括谵妄、遗忘综合征、幻觉症、紧张性障碍、妄想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性障碍、情绪不稳定性障碍、轻度认知障碍、人格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3. 精神症状发生与脑疾病、脑损害或躯体疾病有关。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进行系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评估 患者精神状态、器质性或躯体疾病状况,制定治疗策略。 2.躯体疾病治疗。

3. 精神症状治疗。 4. 非药物干预。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器质性遗忘综合症,非酒精或其它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ICD-10:F04)、谵妄,非酒和其它精神活性物质所致(ICD-10:F05)、脑损害和功能紊乱以及躯体疾病所致的其它精神障碍(ICD-10:F06)、脑疾病、损害和功能紊乱所致的个性和行为障碍(ICD-10:F07)、未特定的器质性或症状性精神障碍(ICD-10:F09)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与精神障碍产生无关的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凝血功能、乙肝抗体、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甲状腺功能、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 (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头颅CT或核磁。 (4)精神科评估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相关精神症状评估(如汉密尔顿抑郁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征求意见稿)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 (征求意见稿) 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十版》(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2.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趋于长一些(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很少超过1年。 4.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双相障碍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 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性治疗,再视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3. 必要时合并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49-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 (七)选择用药。 1. 选择原则:

临床路径病种.docx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脑出血 1.肺血栓栓塞症 2.社区获得性肺炎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支气管扩张症 5.支气管哮喘 6.自发性气胸 7.肺脓肿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9.结核性胸膜炎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1.慢性支气管炎12.特发性肺纤维化 13.胸膜间皮瘤14.原发性支气管肿瘤 15.原发性肺癌内科治疗 床路径病种 二、消化内科 15 个临床路径病种: 1.肝硬化腹水 2.轻症急性胰腺炎 3.胆总管结石 4.胃十二指肠溃疡 5.大肠息肉 6.反流食管炎 7.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9.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10.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 (内科治疗 ) 11.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12.上消化道出血 13.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23个专业346个病种) 一、呼吸内科15个临

3.吉兰—巴雷综合征 4.多发性硬化 51.癫特痫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2.重急症性肌早无幼力粒细胞白血病 73.病初毒治性APL脑炎84.成骨人髓全增面生惊异厥常性综癫合痫症持续状态95.肌慢萎性缩髓侧细索胞硬白化血病106.慢.急性性淋横巴贯细性胞脊白髓血炎病117.弥.颈漫动大脉B狭细窄胞淋巴瘤128.血.颅友内病静A脉窦血栓 13. 视神经脊髓炎14.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科 16 个临床路径病种 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3.急性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 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入治疗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7.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8.房性心动过速 9.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10.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1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12. 主动脉夹层(内科) 13.肾血管性高血压14.心房颤动介入治疗 1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 疗 五、血液内科 9 个临床路径病种三、神经内科14个临床路径病种四、心血管内

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 (一)药物治疗原则1、首先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心境稳定剂为主2、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药物联用的方式有两种心境稳定剂联用,心境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心境稳定剂加抗抑郁药。在联合用药时,要了解药物对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3、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由于锂盐的治疗指数低,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卡马西平或丙戊酸盐治疗躁狂也应达到抗癫痫的血药浓度水平。取血时间应在末次服药后12小时(如次日晨),以测定谷血药浓度为标准。 4、一种药物疗效不好,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药物要判断一种心境稳定剂无效,应排除依从性差和血药浓度过低等因素,且用药时间应大于3周。如排除以上因素仍无效,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心境稳定剂。 (二)心境稳定剂1、常用的心境稳定剂:(1)碳酸锂(2)丙戊酸盐(3)卡马西平2、候选的心境稳定剂:(1)拉莫三嗪(2)托吡酯(3)加巴喷丁(4)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与奎硫平心境稳定剂的选择:对双相Ⅰ型急性躁狂或双相Ⅱ型轻躁狂发作,可首选锂盐治疗。如果即往对联锂盐缺乏疗效,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或锂盐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如果不能耐受锂盐治疗,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对快速循环以作或混合以作,因其对锂盐缺乏理想的反应,则应首先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或与候选的心境稳定剂联合用药治疗。对双相抑郁障碍,可首选拉莫三嗪,必要时也可短期合用抗抑郁剂。 对难治性病例,可联合应用锂盐和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若仍无效,可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候选的心境稳定剂,或根据情况加用增效果剂。 3、苯二氮卓类药物:氯羟西泮、氯硝西泮 4、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对具有兴奋、激惹、攻击或精神病性症状的急性躁狂或混合发作者,伴有精神症性症状的抑郁以作者也可在治疗早期阶段短期联用心境稳定剂与第一代抗精神症药。 5、增效剂的应用与药物的联合治疗对于难治性双相障碍患者,特别是难治性快速循环发作患者,候选的心境稳定剂、钙通道拮抗剂(异博定 80-120mg/d,2/d、尼莫地平40-90mg/d,2-3/d)甲状腺激素(T325-50ug/d、

心理护理在情感障碍护理临床路径中的运用观察 肖春红

心理护理在情感障碍护理临床路径中的运用观察肖春红 发表时间:2018-12-05T15:59:14.20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2期作者:肖春红[导读] 在当前精神科临床中,情感性精神障碍一直都是一种常见病症,目前我国相关疾病的并发率为10.00%左右。 (海军青岛第一疗养院山东青岛 266071)【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情感障碍护理临床路径中的运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截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66例情感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经过定期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和预期性心情等方面都都得 一定的改善,但观察组的ADL、NOSIE评分的减分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有可比性。结论:在情感障碍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科学实施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小患者的情感障碍,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情感障碍;临床护理路径;运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234-02 在当前精神科临床中,情感性精神障碍一直都是一种常见病症,目前我国相关疾病的并发率为10.00%左右,患者终身患病率大概为2.97%。情感障碍作为一种心境障碍,主要临床表现分为双相型障碍和单相型障碍这两种。现如今,我国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还主要呈现综合化、个体化和长期化的特征,通过运用药物、物理和心理治疗等方式,且在实际治疗中,对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康复[1]。因此本文就对心理护理在情感障碍护理临床路径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截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66例情感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所有纳入的患者都符合DSM-IV中对于情感障碍病症的诊断标准,且排除精神障碍、神经衰弱等类似疾病。当中对照组(n=33),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5.85±3.48)岁。观察组(n=33),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5.74±4.46)岁。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健康、生活、运动等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直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认真倾听患者的内心宣泄,以此帮助患者更好的走出自身封闭的心理,从而对患者形成激励和引导,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2)另外对于部分患者潜意识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思想和理解,比如总认为自己不行等偏激观点,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以此有效改变其思想意识,通过进行实践证明,改变患者原本的错误思想和负面情绪,让患者能够用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生活[2]。(3)同时还可以通过和患者的亲朋好友进行交流,发挥亲朋好友的正向作用,引导其从正确的角度出发,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关心,帮助患者尽快的脱离心理的独立生活空间[3]。(4)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家庭成员的关爱也是影响其更好的恢复的重要因素,那么护理人员就需要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必要的护理知识宣传和教育,建立家庭成员正确的思想意识,以此建立患者健康的心理状态。 1.3 评价指标 并用ADL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用NOSIE观察标量分析患者的情感功能,测量的分值越大就表示治疗的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本组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观察组的ADL、NOSIE评分的减分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有可比性。详见表。 3.讨论 在当前临床医学中,对于患者出现的情感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还无法进一步的明确,其可能与心理社会、遗传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大多数情感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其通常存在忧郁的表现,遇事较为认真,且多愁善感,一遇到挫折就容易陷入消极的情绪中,并伴有轻度的狂躁表现,常带有情感高涨的色彩[4]。目前我国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等康复护理措施。 那么心理护理就是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接触患者对于疾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建立患者对于战胜病魔的信心。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能够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和预期性心情等方面都都得一定的改善,但观察组的ADL、NOSIE评分的减分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就表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情感障碍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稳定的病症,帮助患者更好的融合到健康的生活环境中。 结合日常生活的能量表,大多数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食欲不高、焦躁不安的干,还有部分患者出现睡眠质量等情况[5-6]。那么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能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临床病症,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大大缓解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临床康复率。

双相情感障碍自评量表

量表 The items below refer to how you have felt and behaved over much of your life. If you have usually been one way, and have recently changed, your responses should reflect how you have USUALLY been. Circle one of the numbers under each item using the following scale: 以下题目是关于你在大部分的日常生活时间里的感受和行为的。如果你的情况以前符合一种答案,而最近改变了,那么你的答案应该与改变后的情况相符合。用下面的标准把符合你的情况的数字圈起来。 0 = Not at all 1 = Just a little 2 = Somewhat 3 = Moderately 4 = Quite a lot 5 = Very much 0 = 完全不符或几乎不符 1 = 稍微符合 2 = 有点符合 3 = 比较符合 4 = 较多符合 5 = 非常符合或完全符合 ===================================================== ============================= 1. At times I am much more talkative or speak much faster than usual. 有时我的话语比平常多得多,或者说话速度比平常快得多。 0 1 2 3 4 5 2. There have been times when I was more active or did many more things than

心理护理在情感障碍护理临床路径中的运用

心理护理在情感障碍护理临床路径中的运用 目的本文通过心理护理在情感障碍护理临床路径中的运用,充分了解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掌握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给予适当心理健康教育和完整的心理护理。在运用护理临床路径过程中,对巩固疗效,预防疾病复发取到十分重要的意义。最终可获得一个合理的、稳定的、可行的情感障碍临床护理路径,这将充分发挥了心理护理在医疗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标签:心理护理;情感障碍;临床路径 随着心理护理理论及其实践方法研究的深入,开展临床心理护理研究,针对不同气质、性格的患者对疾病的承受能力、应对方式,不同的社会角色和社会经历不同疾病的心理活动规律,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方法也是临床心理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之一[1]。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是躁狂与抑郁单独发作或交替发作的一个特殊病種,针对这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其目的在预防及治疗人类精神方面的障碍,以提升社会、社区及个人的精神状态至最佳境界[2]。 情感障碍护理临床路径主要内容:①入院宣教,住院的第一天评估患者精神状态,介绍病区环境,介绍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②按照路径内容对住院期间相关检查的目的、内容、时间进行告知和安排;③定期给患者讲解有关情感障碍疾病的相关知识,维持治疗对预防复发的重要性;④特殊心理辅导、鼓励患者在可控的情况下的情感宣泄,指导患者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与患者一起评估对应激的反应;⑤执行情感障碍临床护理路径计划单,密切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治疗、饮食、睡眠、情感变化等。 1 心理护理根据情感障碍患者心理需求在临床路径中的运用 1.1情感障碍患者需要尊重当一个健康人成为患者时,他原有的社会角色随之丧失或减弱。在新的环境中被认识、被尊重的需要变得更加迫切。在护理临床路径中,护理人员去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使患者获得被尊重的感受,这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1.2情感障碍患者需要接纳和关心由于情感障碍这种特殊疾病的缘故,使其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当进入陌生的医疗环境中,会感到孤独、寂寞。这时特别渴望得到家庭、朋友以及医护人员的支持、关爱和呵护。在护理临床路径中,护理人员去帮助患者尽快融入新的群体,主动和患者沟通,消除病友之间的陌生感,减少孤独和自卑心理,能安心养病,接受治疗。 1.3情感障碍患者需要安全安全感是患者最普遍、最重要的心理需要[3]。如患者出现兴奋躁动、伤人毁物、自杀自伤时,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安全。在护理临床路径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向患者讲解说明每项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让患者了解目的,消除顾虑心理,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