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语言课件1(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高考专题辅导
古代诗歌鉴赏之二
鉴赏语言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齐己《早梅》 歌 鉴 赏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 之 鉴 赏 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 语 言 “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是 “在春风中笑”的意思。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5、定语后臵。
如“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
月”。
“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 现被分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 而不可能是“月”。
又如《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例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 (《登高》杜甫)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例3:“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
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诗词鉴赏中,四 要注意语序
1.主语后臵。 崔颢《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 数),鹦鹉洲芳草萋萋”.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2.宾语前臵 辛弃疾《贺新郎》词: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杜甫的沉郁顿挫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杜牧的清健俊爽
王维的诗画一体 高适的悲壮苍凉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例 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 孤城万仞山。
“孤”,写尽环境之孤苦。
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 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 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例 3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 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 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少妇梳妆打扮后,兴冲冲登翠楼赏春景。一 “忽”字,突闯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当年 与丈夫折柳送别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 感。“忽”将这种情绪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在诗词鉴赏中,三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例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推敲字词
一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师”。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晴景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纷纷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 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 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课堂巩固练习
下列诗词中加彩的字各有其妙处,请任选三小 高 考 题加以鉴赏。(每小题不少于50字) 专 题 辅 (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导 -----(王维《使至塞上》) 古 代 (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诗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歌 鉴 (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赏 -----(杜甫《旅夜抒怀》) 之 鉴 (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 -----(杜甫《登高》) 语 (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言 -----(杜甫《蜀相》)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语序颠倒的原因
1、是表强调。
例 辛弃疾《西江月》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是声律的要求。 例 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兼而有之
例1、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例2、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注动词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 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 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 卧龙诸葛。”
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 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 “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3.主、宾换位 。 如: 叶梦得的词《贺
新郎》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黄花报霜信” 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
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
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再如:《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 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4.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例1: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 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 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例3: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郊兴》王勃)
“湿”言“光”,“疏”言“影”。雨后 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日光照耀下更见滋 润,所以说“花光湿” 。这个“光”字显得 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
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
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在诗词鉴赏中,二要关注修饰语
高考专题辅导
古代诗歌鉴赏之二
鉴赏语言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齐己《早梅》 歌 鉴 赏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 之 鉴 赏 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 语 言 “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是 “在春风中笑”的意思。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5、定语后臵。
如“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
月”。
“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 现被分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 而不可能是“月”。
又如《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例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 (《登高》杜甫)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例3:“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
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诗词鉴赏中,四 要注意语序
1.主语后臵。 崔颢《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 数),鹦鹉洲芳草萋萋”.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2.宾语前臵 辛弃疾《贺新郎》词: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杜甫的沉郁顿挫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杜牧的清健俊爽
王维的诗画一体 高适的悲壮苍凉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例 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 孤城万仞山。
“孤”,写尽环境之孤苦。
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 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 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例 3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 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 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少妇梳妆打扮后,兴冲冲登翠楼赏春景。一 “忽”字,突闯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当年 与丈夫折柳送别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 感。“忽”将这种情绪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在诗词鉴赏中,三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例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推敲字词
一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师”。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晴景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纷纷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 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 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课堂巩固练习
下列诗词中加彩的字各有其妙处,请任选三小 高 考 题加以鉴赏。(每小题不少于50字) 专 题 辅 (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导 -----(王维《使至塞上》) 古 代 (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诗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歌 鉴 (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赏 -----(杜甫《旅夜抒怀》) 之 鉴 (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 -----(杜甫《登高》) 语 (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言 -----(杜甫《蜀相》)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语序颠倒的原因
1、是表强调。
例 辛弃疾《西江月》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是声律的要求。 例 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兼而有之
例1、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例2、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注动词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 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 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 卧龙诸葛。”
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 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 “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3.主、宾换位 。 如: 叶梦得的词《贺
新郎》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黄花报霜信” 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
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
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再如:《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 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4.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例1: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 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 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例3: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郊兴》王勃)
“湿”言“光”,“疏”言“影”。雨后 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日光照耀下更见滋 润,所以说“花光湿” 。这个“光”字显得 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
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
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
高 考 专 题 辅 导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之 鉴 赏 语 言
在诗词鉴赏中,二要关注修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