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考机构是全国最早最专业的高端考研辅导机构之一,爱考机构专注提高学员考研应试的竞争力,同时致力于量身打造适合考生情况的个性化辅导模式,以提高学员的通过率。
爱考机构()的培训课程和服务范围广阔,从考研公共课考研专业课到与考研相关的心理服务;从北京地区高校到各地重点高校;从适合成绩优秀同学选择的小班课程到适合基础薄弱跨校跨专业同学选择的一对一辅导;爱考学员遍及中国多个大中城市,爱考机构标准化的高端应试课程体系已成为考研培训领域的模板。
爱考机构考研辅导体系主要包含考研精品小班辅导、壹计划定制辅导、金榜集训保过班、状元保录特训营、至尊全科一对一保录取计划等,在爱考机构参加辅导的学员有超过70%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招生目录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介绍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互相关系基本规律的学科群。应用人文社会学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提出有关体育决策的建议,并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是在原众多学科的基础上经概括而形成的,是在有关专家经数年的酝酿、讨论后于1997年提出并设置的研究生专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考试参考书目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复试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类专业名称专业代加试科目书目编号备注
别码
学术型研究生体育人文社
会学
040301
教育学及运动训
练学
⑴⑶
运动人体科
学
040302
体育教育训
练学
040303
体育社会学及学
校体育学
⑷⑸
民族传统体
育学
040304
思想政治教
育
030505
伦理学及法学概
论
⑿⒀
应用心理学040203
教育学及运动心
理学
⑴⑵
康复医学与
理疗学
100215
康复医学及运动
医学
⑹⑺⑻⑼行政管理120401
管理学及人力资
源管理
⑽⑾
专业学位研究生体育教学045201
教育学及体育社
会学
⑴⑷运动训练045202
竞赛组织045203
社会体育指
导
045204
⑴《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院校联合编写
⑵《运动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张力为、毛志雄主编
⑶《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全国体院通用教材
⑷《中国体育社会学》(修订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卢元镇主编
⑸《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全国体院通用教材
⑹《康复医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版,南登昆主编
⑺《运动医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⑻《运动损伤学双语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矫玮主编
⑼《实用运动医务监督》,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王林主编
⑽《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健敏译
⑾《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教育部面向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董克用、叶向峰主编
⑿《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魏英敏、王泽应主编
⒀《法学概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吴祖谋主编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040301)
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高教、科研和管理等机构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有条件的应选修二外,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应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 体育教育(含大中小学体育、体育教学论、高等体育教学管理)
2. 体育管理(含体育经营管理、体育行政管理、体育决策)
3. 社会体育(含全民健身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4. 体育社会学(体育社团组织、少数民族体育)
5. 奥林匹克研究(奥林匹克与妇女、奥林匹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6. 体育史(竞技体育史、体育社会资本研究)
三、学习年限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学习期间,前一年半为课程学习时间(包括文献阅读和教学实践),后一年半是实践、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
研究生均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一般不得提前。如遇特殊情况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须符合以下条件:
(1)工作满三年以上;
(2)外语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3)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一篇论文。
如需要提前学习年限,需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导师提出报告,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长审批,并按有关文件执行。
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一年。
完成学业的学生可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未按时毕业的研究生,以肄业处理。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16学时为1学分。硕士生至少修满42学分方能申请学位,其中公共必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8学分,选修课22学分,。
(一)公共必修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自然辩证法概论。
2、外国语
(1)基础外语;
(2)专业外语,指定专业外文资料阅读书目。
(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
这一部分课程应能够反映本学科学位的基本要求,能够体现出基础厚、内容新、专业面宽、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特点,应确保硕士生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坚实基础理论。各专业要坚持按二级学科设课,充分发挥各位导师的群体优势,安排最佳教学阵容。
(三)补修课
对于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大学本科的主要课程。补修课不记学分。
课程设置见《研究生院课程设置一览表》。
五、培养方式
1、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培养工作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要深入了解和联系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实践前沿,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必须参加本项目俱乐部的训练实践。
3、培养过程提倡校内外相结合,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参与校外有关学术活动和调研活动,以扩大学生视野,提高科研能力。
4、研究生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与教研室(或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导师的主导作用。导师应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教研室(或导师组)应与导师共同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认真搞好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按时组织研究生进行专业外语的学习和开题报告,组织安排教学实践,组织研究生定期参加有关学术活动,鼓励并尽力帮助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