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综述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研究综述

刘霞

(社会科学系B110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无疑是当前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作为一种理论创新,近年来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问题为切入点。国内学者进行了一下研究。

一. 关于思想政治的主体的内涵及理念

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林伯海周至涯在期刊2011年02月第02期总第191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的要素构成新探》讲到“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理念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存在。《现代汉语词典》对主体有三种解释:“1.事物的主要部分;2.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3.法律上指依法享有权力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主体的人是对象化的存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由于“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商丘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河南商丘的马万宾在期刊2009年第10期总第186期中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开辟了一条新思路。总体上讲,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 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 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是复数主体, 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 与教育资料主体客体的关系。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性原则

胡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叶雷陈珑在期刊2004年8月第16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中讲“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的内涵:主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一定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 将受教育者视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 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 从而培养和造就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主体性的普遍要求。1重视教育者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搜集选择过滤加工制作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组织教育对象和教育情景调控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是规定和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塑造其品德的主导因素教育者主体性发挥的如何, 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效果2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既是客体, 也是主体作为客体他是思想执政教育者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的对象; 作为主体他同样关心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3把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主体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必要性:1.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主体性原则是思想政渝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是对思想政治教

育客观规律主观认识的成果, 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内化外化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规律, 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遵照一定的教育目标, 有目的, 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 同时又是

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主动地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 外化为行为和习惯的过程2.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主体性原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的主体性由弱到强, 人的主体地位不断确立, 是一个基本

趋势从古代社会到中世纪, 本体论被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价值评价不以人

为中心, 而是以本体为转移, 客体被放在了一个较高的位置上。图这时, 主体性原则根本没有产生, 人类只有一种微弱的主体意识3.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主体性原则是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总体反思的结果长期以来,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主体性原则重视不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上坚持的主要是社会本位”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 强调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教育者则无视个体的需要和

兴趣, 一味地灌输现成的、既定的社会规范, 力图把受教育者塑造成“标件化”的人; 受教育者在这种教育机制中, 很难产生积极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反而对这种粗暴的灌输产生了抵制和讨厌的心理, 使得教育效果十分低下。反思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必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推进及其效果的检验, 都要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

动性, 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 激活他的热情和活力, 使

教育活动真正成为一种双边活动,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的具体要求:l, 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处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启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初动力要素,因此,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2充分尊重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主体性原则,还必须充分尊重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克服几种可能的错误倾向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如果理解不恰当, 就可能导致几种错误的倾向, 形成几种极端, 这是我们必须克服的。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出来的意义

商丘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河南商丘的马万宾在期刊2009年第10期总第186期主体间性哲学的发展, 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和发展方向。主体间性哲学解决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研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从这一点上看,即从人与人的关系上看, 二者的基础相同, 这是它们的契合之处, 也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 是一种新模式, 主要表现在:1.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主体观进行了重构。这种新的教育主体观以主体间性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同、对主体间的平等与尊重和对话与理解的倡导为基础, 融合人在主客关系中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使教育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有机融合, 使思想政治教育跳出了主客模式, 而走入主体间性的视阈,从而实现了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超越。2.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一个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灌输思想道德知识的过程, 以为受教育者接受了这些思想道德知识就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的统一,就会变成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 正确的知识并不能保证正确的行为, 学会了道德知识并不能就保证会去进行道德实践。因为道德来源于主体间的实践活动, 只有在关系中才能获得道德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掌握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的过程, 更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与生成的过程。因此,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 不仅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得到了增长, 而且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实践能力也获得了发展。3.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对象化活动转向交往活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对象化活动, 教育者把受教育者看做是要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在这种对象化的活动中, 受教育者的独特性被抹去, 丧失了主体性。4.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不论是教育者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受教育者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都是培养个人主体性的教育。在教育者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育者占主导地位, 是教育活动的控制者, 这样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占有性唯我性的个人。

四.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____主体”的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