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满族说部在博物馆文化空间中的传承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满族说部在博物馆文化空间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满族说部;博物馆;文化空间;传承;发展
一、概念内涵阐释
满族说部,源于民间的“讲古”。
讲古满语称为“乌勒本”,是满族先民流传久远的民间长篇说唱形式,以氏族祖先的历史、著名英雄人物的业绩为主线还包含了大量的萨满神话、萨满祭礼、婚丧礼仪、天祭海祭等,原汁原味而又浓墨重彩地展示满族先民在治理北疆,保家卫国过程中所创立的丰功伟绩。
满族说部原为满族民众用满语讲唱,所讲唱内容全凭记忆,口耳相传,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长篇叙事诗等方式被民众保留下来,早期多用满语说唱,清中叶之后满语渐废,因此多用汉语讲唱,其中夹杂一些满语。
传承人傅英仁提到:满族说部在民间称为“乌勒本”和“朱本西”等,它是说唱艺术,又唱又说,有的说唱兼用,有的只说不唱。
通常叙说部分以口语讲述,伴随以韵文体的吟诵,或散文体的演讲,在说唱时,多喜用满族传统的蛇、鸟、鱼、狍等皮蒙的小花抓鼓和小扎板儿伴奏。
而讲唱说部不仅是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更被全族视为族规祖训。
满族说部在搜集整理之后以书写的形式传承下来。
从文本类型而言,有口述记录本、录音整理本、手抄本、异文综合本、手写本的再整理等。
从文本的长度来看,有长篇还有短篇,但绝大部分是长篇。
二、满族说部在博物馆进行保护传承的必要性
满族说部是满族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生活形态,蕴藏丰富的内涵,经过千百年的民间创作和口述传承与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表现空间和形式。
如今,满族说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本应以口头传承为主,但传承者人数不多,大部分以文本形式出现。
满族说部既是民间文学又是说唱艺术,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这正是“活”
的文化体现,是民族个性的显现。
因此对于满族说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社会宣传教育平台,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或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汇聚地域及民族代表性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阵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满族说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满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传承中的活态展示是对其保护的重要形式,如何利用博物馆对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展示,达到保护传承的目的,更是博物馆在全球化的时代大趋势下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三、满族说部利用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保护传承的实施途径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作为满族民俗文化传承基地,在满族说部常态化保护传承的过程中,目前除了对文本的搜集整理外,还利用其独特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和民族文化内涵,采用多种形式的活态传承。
20XX,为充分发挥吉林市满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重要作用,在“文化遗产日”期间,利用其院落举办以“满族说部”为主要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
以舞台演绎式进行活态展演,开拓了《满族说部》从静态保护转向活态传承的先河。
满族说部展演中涵盖了“窝车库乌勒本”“包衣乌勒本”“巴图鲁乌勒本”三种满族说部类型,以说书的形式、定唱歌、满语讲唱、单弦弹唱的形式进行展示,深受观众们的喜欢。
每逢春节和满族节日颁金节期间,吉林市满族博物馆都会以馆内院落为载体,张灯结彩、文化搭台,诚?邀百?姓,开展“走进满族博物馆·体验吉林满族过大年”“四海宾朋同聚文化圣殿·八方来客共庆颁金”系列活动。
满族说部作为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深受观众们的喜爱,尤其是《雪妃娘娘与包鲁嘎汗》定场歌、二弦说唱《奉旨拓乌拉》、满语讲唱《五辈太爷掌劈狐狸精》都是将满族说部内容在不改变传统艺术形式的同时,又与时代相结合加以创作呈现给观众。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将满族说部活态展示作为常态化工作,利用展
厅的独特满族文化空间,将满族说部运用在日常的讲解中,与《吉林满族陈列》展览内容巧妙融合,讲解员在讲解历满族历史文化的同时,根据不同的展厅和展览内容穿插讲述乌勒本、展示满族说部定唱歌等,丰富了讲解内容,形成了独特的讲解风格。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作为研究保护满族历史、传承展示满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更是肩负着弘扬满族传统文化的重任。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将满族文化“走出去”是新形势下博物馆文化空间外延的途径。
从20XX开始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着力打造“行走的博物馆——博物馆进校园”活动。
为扩大满族说部常态化展示的范围和领域,在博物馆进校园的课程设计上,将满族说部融入到中小学课堂当中,说部内容以讲述满族历史人物故事或吉林地区满族系列故事为主。
形式上根据内容不同进行设计。
例如课堂上教孩子们唱的满族说部定唱歌《雪妃娘娘与包鲁嘎汗》,是将满族说部以唱的形式进行展示,其故事内容改编成歌词,再谱以悠扬的旋律来歌颂满族英雄事迹。
在歌唱时手中用沙拉机子伴奏。
沙拉机子为满族打击乐器,有打、刮、划、压、挑等打击技巧,节奏型则随着音乐的变化而进行。
满族说部以这种形式的传承,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满族历史文化,这也正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四、结论
满族说部立足于满族讲祖习俗,是“文化表达之根”,具有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重价值。
满族说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利用博物馆文化空间进行保护传承,是博物馆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化,从传统的藏品保护观念,转变为全面的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提高了群众对地域文化的了解程度,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更促进了地域文化旅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