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识记
填词
横
渡
长江
锐不可
当
沧 百年 桑
瞩 举世 目
一国两
制
序 进 循 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 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问题探讨
1.说说导语从那几个方面概括全文?
渡江区域
渡江概况
战役全局
主体部分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承上启下句
议论句(分析原因)
江阴 江阴 芜湖
安庆
九江 九江
主体部分
解放军渡江情况: 1.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渡至繁昌、铜 陵、青阳、荻港、鲁港 地区。 2.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3.汤恩伯认为南京、江 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 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 被我军突破了。 主体:用一大段话或是 几段话,较具体地、较 翔实地把报道的内容告 诉人们
1. 能结合课文了解新闻(消息)的写法, 体会新闻语言的特点。
2.理清文章层次,概括课文内容。
3.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感情。
读下面的新闻回答,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8 月 29 日,市城管局发布消息称,引入市 场机制、高科技治街头“牛皮癣”,彻底 解决这一难题,这一创新的工作方法走在 全省前列。
背景是指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境;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认为
重要的字词。 2.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
词语识记
读一读
kuì dí 荻港 溃退 zhăn jiān 歼灭 sà i 要塞 崭新 wú 芜湖 zà i qí n 噙着 永载史册 阻遏 星宿 气势磅礴 回肠荡气 排山倒海 高屋建瓴 瑰宝
2.说说主体可以分几个层次?
中路军: 首战告捷
具体描述 渡江战况
西路军: 锐不可当 东路军: 英勇突破
问:三路军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来安排?
1.“20日夜起”“21日下午五时起”和“正是汤恩 伯到芜湖的那一天”等表明日期、时间的词语,显 示了三个层次所叙事实在时间上的先后相承、紧密 衔接。 2.在内容和写法上,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 有略:中路军写得简略(因为4月22日2时,新华社 播发的《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已作过报道), 另外两路军队写得详细;中路军、西路军所遇之敌 “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在叙述这一情况时作者 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而东路军所遇敌军“抵抗较为 顽强”,文中叙述了我军在“整天激战”中“已歼 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可见这三个层次在内容 和写法上也是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重复雷同,力 求相互配合。
问:从文章中找一句话概括以上 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军横渡长源自文库 标题:用一句话或 一句短语概括文章 的中心内容
问:从文章里找出能概括以上内 容的两句话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军,从一千余华里 的战线上,冲破敌 阵,横渡长江。西 起九江(不含),东至 江阴,均是人民解 放军的渡江区域。
导语:用几句话或 者是一小段话,简 要、概括地要把报 道内容的梗概,在 开头部分告诉人们。
课堂问题
么?
新闻结构图
1.标题 2.导语 3.主体 4.背景 5.结语 提示: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不可缺 少的三个部分
4.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 彩的词语。
我军:突破、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微弱、不想
再打了、泄气
这则新闻及时报道了渡江战役的战况, 歌颂了我军的,嘲笑了敌军的,给全 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
背景链接
1948年底到1949年初,随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 役的胜利,蒋介石赖以进行内战的军事力量基本丧失殆 尽,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他一 方面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一方面收缩兵 力,在长江南岸加强防线,企图依靠长江天险来保存力 量,以便卷土重来。 中国共产党表示: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 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在惩办战争罪犯、废 除伪宪法和伪法统等八项条件下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 谈判。但是,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 破裂。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 全国进军的命令,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第二、 第三野战军于同日晨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军百万雄师 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顷 刻崩溃。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政 府逃往广州。南京的解放标志著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 的覆灭。在北平的毛泽东喜闻南京解放,抑制不住兴 奋的心情,欣然写道:
3.找出敌溃我胜原因的句子。 一方面,……另一方面,……
我军:英勇善战,士气高涨
敌军:不得民心,毫无斗志
分析:两方面的议论一略一详, 是因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这一方面,在当时 已是众所周知,广大读者已经形 课文中插入了 成共识,可以一笔带过;而“国 几句简要的议 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使敌军官兵“都很泄气”这一方 论,分析敌人 面,在当时还是一个新出现的情 毫无斗志的两 况,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也充分 反映了国民党反动阵营内部分崩 个方面的原因。离析、士气低落的虚弱本质,值 这两方面议论 得较为详细地写出来。这两方面 的顺序不宜颠倒,这是因为作为 为什么一略一 一篇正面报道我军渡江战役战况 详?两方面的 的消息,先分析我方士气后分析 敌方士气,完全合情合理;也因 顺序颠倒一下 为这样的顺序比较能够突出作者 好不好?为什 议论的重点,即作者较为详细地 写出来的那个方面。
1.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 江”行不行? 真实性 2.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 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 渡江了吗? 及时性 3.为什么把中路、西路放在一起写,后 写东路?时间顺序、事件本身的特点
小知识:电头
• 电头就是在报道开头用括 号或黑体字表示,交代槁 子的来源和发稿的时间 • 1.在报道的开头 • 2.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 • 3.交代稿子的来源和发稿 时间 • 练习:分析[新华社长江 前线22日22时电]这电头 所含的信息量 • 参考:[新华社长江前线22 日22时电]中”新华社“是 通讯社的名称,交代了稿 子的来源;”长江前线 “交代了发稿的地点,说 明稿子的真实性;”22日 22时“交代了发稿的时间, 说明了新闻的及时性;” 电“说明了发稿所采用的 形式。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 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 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 面大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 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于4月21日晨,以木 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 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 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 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心南京。
新闻的有关知识:
新闻六要素(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 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 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 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真、快、简)
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头一两句话, 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 现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