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课堂教学实录(完整资料).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材分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文短情长。前半部分对童年往事的叙述生动形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摹栩栩如生。后半部分写成长过程中对父母两种不同评价的感悟,抒情议论深刻隽永,内涵丰富。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世界,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教学中,牢牢抓住叙事性作品的特点,着眼于语言文字的品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细节描写。对文中的语言描写,引导学生借助于不同形式的读予以突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糟糕”二字。

2、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通过读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体会说话人的情感,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以读促悟,读悟结合

【课前准备】

(发课文纸)

师:课文读过了吗?几遍?几个自然段?标上了吗?既然所有的活都做完了,咱们就上课吧,上课!

【教学流程】

一、师生问好

二、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写的一篇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来,看我写课题。

1、板书课题,指导写字。

师:(边板书课题边讲解)写字,不但要端正,整洁,而且要有一定的书写速度。“糟糕”的“糟”笔划比较多,我们应该注意右边的“曹”上宽下窄,中间对齐;“糕”是这一节课我们要求会写的字,右边“羊羔”的“羔”写得稍短一点,这个字就会很漂亮了。请同学们拿起笔来,把练习纸上的课题补充完整。

(学生练写,老师相机指导学生的书写及其姿势)

点评1:姿势这么美,我说的你们都记住了;

点评2:把“糟糕”两个字写得如此精彩,你们真了不起。

2、读课题。

师:这个题目当中还藏着很多的秘密,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导: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我们读书的向导,请同学们跟着这个向导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开始。

1、指导默读。

师:少年先锋学校的学生就是会读书,一说默读,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嘴唇都不动,并且不用手指指着读。

2、检查默读情况。

师:读完了吗?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呢?看着题目谁能用简洁的话说一说?

(生自由发言)

(2)、划分意义段,理清课文脉络。

师:这两种评价都是出于——(生:爱),非常了不起!简单的读书就已经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就是这样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板书:故事)然后呢?写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或者说感悟。(板书:感悟)层次非常的清楚。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童年的故事,哪些自然段又写的作者长大以后的感悟?用“∥”把文章分成两部分。(板书:∥)

师:快速浏览的时候,你可以一目十行,找到以后就可以举手告诉我。

(生答:1——14自然段;15——17自然段)

四、抓重点句,品悟情感。

1、读巴迪的人生感悟,体会爱的力量。

师: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经过岁月的沉淀,就变成了巴迪一段精彩的人生感悟,谁来读读大屏幕上的这段话?(大屏幕出示: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生读句,师评价:真的很好,站起来以后稳稳当当的,读得字正腔圆,很棒!生齐读句)

2、抓细节,体会语言描写。

师:我们再来看黑板上的题目,“精彩极了”谁的评价?(生:母亲)“糟糕透了”呢?(生:父亲)这两种极端的断言,两种不同的声音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我们学习的这一单元当中,还有两篇文章(出示课件):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选自《地震中的父与子》;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选自《慈母情深》《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慈母情深》,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母爱的温暖。同学们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达父母之爱的呢?

(生答:语言描写)

师:对,就是语言描写。(板书:语言)

3、浏览课文,选用不同的线画出人物语言。

师:我们来看文章的这个题目是不是也向我们透露了这个命题?(手指板书)有人物说的话,语言描写。下面呢?请同学们静下心来(出示课件):默读描写人物语言的段落,边读边画出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听清要求,怎么画,我给你两种符号,一种符号“——”,第二种符号“﹏”,你在画的时候要想一想,你会

用哪种线来画母亲说的话?又会用哪种线来画父亲说的话?开始。

(师提示:只画父母说的话。)

(师指导:徒手画,可以不用直尺。)

4、交流自己选用的线,并说明理由。

引:谁来说说自己的选择(的线)?

(生甲:我用波浪线画母亲说的话,因为母亲像波浪一样慈祥、温和;用横线画父亲说的话,因为父亲像直线一样严厉;)

(生乙:母亲看过诗后的心情像大海一样波澜起伏,父亲的心情则是像直线一样平静;)

(生丙:很多人都能理解母亲宽容的爱,所以我选择了直线,但很少有人能理解父亲严厉的爱,所以我选择用波浪线表示)

师评:你读出了自己的感觉,读出了自己的哈姆雷特。

小结:同学们很会读书,也很爱思考,看来我们都能读懂父母对巴迪的爱,并且也不难看出巴迪他有个什么样的母亲啊?(生:慈祥)还有一个什么样的父亲?(生:严厉)

5、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再现故事情节。

师:同学们,书读到这儿,我们只是读懂了这些内容,还远远不够。我们来看俄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的一段话(出示课件):读书的时候,你会处处感觉到他就在你的身边,但你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巴迪和他的父母就在我们身边?你看见了他们吗?你听到了他们说话的声音吗?怎么办呢?)你得靠自己的想象去补足这一点。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