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与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本经济发展史
开放后
门户开放以后,政府推行富国强兵和殖产兴业政策。以轻工业为中心推动工业化与近代化,在股市筹措资金以发展经济。主要的出口货是丝线,火柴,电灯泡等轻工业产品。在这段时期,重工业较不发达,外贸持续赤字。财阀也逐渐兴起。不过由于多次对外战争,日本的外债增加,明治维新以来的经济体制面临崩溃。
两次世界大战
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军需激增,日本的经济从中获益很多。重工业在经济地位提高(大战景气)。同时,日本和美国同样转换为债权国。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军需骤冷使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经济陷入低潮。1923年的关东大震灾等也导致银行信用不佳,1927年发生了昭和金融恐慌。1930年,由于解除黄金出口禁令与世界恐慌等一连串影响,日本经济恶化。
在全世界的经济不景气中取得了跃进的苏联5年计划,日本也受此影响。一些官僚主张加强国家在经济中的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日本经济完全成为国家统制经济,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崩溃。同时,终身就业与月薪制在这时出现,为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定下基础。
战后的复兴与高度成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产业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日本遭遇严重的通货膨胀。不过在朝鲜战争中,在军需的提振下日本重工业复苏。以1955年开始的神武景气做为起点后续的岩户景气、伊弉诺景气接续展开,在制造业为龙头下日本经济快速成长。日本的经济规模,于1968年超过西德的GDP成为世界第2位
二.日本文化的特征
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严谨的国民性格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日本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
日本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在全面西化的氛围中没有忘记保留传统文化。在日本的城市中,古朴典雅的寺院神社,丝弦演奏的民谣,依旧是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日本的文学作品、影视艺术,就连书法都显现出新旧结合、东西交璧的特色。所有这些现象都归源于日本文化的独特性。
(1)开放性
开放性是日本文化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日本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日本文化始终有一种对外开放的性格,积极吸收先进文化,这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主要是吸收中国的文化,在平安、奈良时期,以此来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对中国文化实行全方位的开放,以至于使日本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浓烈的中国文化的色彩,成
为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传入日本,给日本带来了稻米、青铜器和铁器。稻作农业和金属文化的传入,一方面使日本人脱离了原始状态,另一方面也使其在一段时间内融入的中国文化。
第二个时期以1868年发生的明治维新为标志。在明治维新之初,日本政府发布“五条誓文”明确提出了“求知识于世界”的原则,日本文化转而对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全面开放。在明治政府的“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放”三大政策的指导下,日本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学术思想乃至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有选择地学习和移植了西方文明,在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建成了近代日本资本主义文化,并使日本由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快速成长为世界五强之一,被称为“东方的不列颠”。
第三个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这段时期,主要移植了美国的文化制度。日本经济在此基础上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从一个几近崩溃的边缘,迅速变为高度发达的社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日本文化先是吸收了中国的汉文化,后又消融了西方欧美文化,铸成了本身的开放机制。(2)自卑感与优越感并存
日本文化的自卑感早在日本文化形成初期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近代以后,随着西学东渐,日本又为西方的“坚船利炮”所倾倒。一方面他们拜倒在西方文明的脚下,打出“脱亚入欧”的旗帜,走西化的道路,对西方列强在日本的强权百般忍让;另一方面,他们又用从欧洲学到的东西来向东方国家炫耀,对东方国家大动干戈。
早在古代,日本在向隋唐称臣的同时,模仿中华帝国的册封体系,令朝鲜半岛各国向其称臣纳贡。为了掩饰日本在与中国交往中的卑下地位。进入近代,日本文化的优越意识更加明显。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经过发奋图强,大量移植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很快跻身于世界五强之列。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些日本的文人就大谈“日本主义”,相信自己是天下人类中“优等民族”、“神土国家”,极力宣扬所谓日本精髓“大和魂”。
(3)内聚性与排他性并存
日本文化具有鲜明的内聚性与排他性。神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对天皇及其祖先的神化。在战前它是一种民族意识,是日本精神的最高体现。战后,作为一般意识形态,仍在日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总括神道教“大和魂”的主要思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如下三点:①日本列岛神创论,日本国是“神国”、“神土”;②单一民族的“神民”观,大和民族是“太阳神”的子孙;
③“大和”是“神国”中的“神民”所自然具备的、不为“异国之横道所惑之神”。和之“神国”、“神民”、“神髓”使日本人在接触外来文化时,自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和内
聚力,与此相适应也必然会产生排斥力。所以“日本人总是把‘我们’与‘他们’即日本人同其他各国人民之间的界限分得很清楚”。
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和高速发展,在世界引起轰动,其中最出色的是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日本式企业管理的特点突出表现在日本企业实行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工会,他们构成了日本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三个有力支柱。透过这种制度的外表,埋在其深层的却是“集体主义”的经营思想。集体主义在日本的形成,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企业管理方式本身是日本文化的产物。
三.日本文化对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1、善于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神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日本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远离大陆,民族构成单一,而且极少受到大规模入侵,使日本在引进外来文化方面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卓越的模仿能力,很善于学习和吸取世界上一切优秀和先进的事物,这无疑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最强大且有效的原动力。
2、强烈的务实精神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日本人特别务实,他们不喜欢抽象思辨、形而上学的思考,而倾向于事实、现象、经验、实证的思维方式。现代的日本人,在经济上有总体规划,又尊重经济规律,让激情与想象的热流注入客观规律的模子,浇铸出切实的产品,而不是恣意妄为及以主观想象的方式从事经济建设。他们务实求真,不尚空谈,不玩花架子,不搞自欺欺人的把戏,老老实实以辛劳和智慧来培植理想之花,因而能创造经济上的奇迹。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缺乏深刻思辨能力的民族特性,决定了日本只能停留在模仿他国创新成果的阶段,决定了日本最多只能够成为一个二流强国和强权的追随者。缺乏理性和思辨的日本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却很少产生世界级的科学家、哲学家。
3、坚定的团队精神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日本文化的内聚性即团队精神对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家庭和团队、为了民族和国家,从普通百姓到总理大臣都甘愿作出自我牺牲的精神,是日本民族固有的团队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也融入到日本的经济中。日本人这种为了团队、民族、国家宁可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其凝聚力和推动力是不容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