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家庭教育与中国家庭教育模式的对比思考--家庭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德国家庭教育模式的对比思考

塔城地区李艳

第2014年第二期高级班

2015年3月8日

中、德国家庭教育模式的对比思考-----三个小故事背后的故事

摘要:小孩子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如何引导:溺爱还是放养?穷养还是富样?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尊重、平等、信任、责任

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很多随意性和驱众性,

1. 平等和尊重对孩子一生的意义

故事1:一块巧克力

“妈妈,我想要一块巧克力糖!”

“这里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会影响到别人的。这星期我们计划要买的东西已经全在这里了。如果你有能力为自己买一块巧克力糖的话,你可以去买,如果没有那你就只能放弃了。”

只有三四岁的小孩无奈,却顺从地跟随着妈妈去了收银台。

如果发生在中国,会怎样?

一种是:买就买,几块钱的事。只要孩子要就给他,怎么也不能亏待孩子。

父母或老人面对孩子的需求,言听计从。

一种是:大声呵斥:买什么买?才吃过。或者:好言相劝: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这两种态度如果是一贯的,孩子会离开,但内心不理解。年岁大了会发生言语顶撞。如果是偶尔的一次,会以家长在孩子的哭闹声中妥协为结局。

然而:在德国,家长都习惯于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因为一直处于公平的角度,孩子们也不将哭闹作为达到目的的“武器”。在德国,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我去过的私人家庭,都很少听到家长的责骂或是孩子的哭喊,你能听到的,只是他们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对话交谈。

这样两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谁会规划自己的未来?谁会一如既往的“啃老”?谁会学会各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手段来完成内心的需求?

我想答案一目了然。

2.信任并鼓励

故事2:你一定行。

慕尼黑的奥林匹克公园依山而建,公园内有一个漂亮的足球场。想要看看足球场内部,只有爬上这段很陡的坡路,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显然是困难重重。孩子的父亲走上来拉住他的手说:“来,抓住我的手往上爬,我的男子汉”孩子略带迟疑地慢慢向上爬,快到顶上的时候,这位父亲却放开了孩子的手先跑了下来,并喊道:“我勇敢的宝贝,自己跑下来,你一定行的。”

孩子先是一惊,但听到了爸爸的鼓励后小心翼翼地走了下来。这时夫妻俩一起抱起儿子,亲吻着他,称赞着他。父亲放下儿子后,捧着他的脸说:“这一次不要依靠别人的帮助,自己爬上去,怎么样?”

对于这个可能只有四五岁的孩子而言,这可能是最初的,也是最原始的针对胆量和独立能力的训练。

如果在中国呢?

我想:看见的一定是父亲托着孩子到了坡顶,托举着让孩子看个够,然后乐悠悠的托着孩子下来。

两者的区别在于:中国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表面是爱,实际上是让孩子生活在过度的保护中,并用实际行动告知孩子:只要你需要,我会尽全力帮助你,哪怕是牺牲我自己?

在这样的灌输下成长的孩子,没有勇气面对困难,面对困难时没有能力去解决。因为能力就在一次次的庇护中逐步丧失。

而德国父亲选择了引导孩子离开家长的庇护去勇敢地、独立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很多德国电影中看到像个小大人一样能应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小孩子。

如果一个国家的下一代这样成长,两个国家孰胜孰赢?

3.培养责任意识从娃娃抓起

故事3:布娃娃的另外一种“玩法”

德国邻居家有一对很可爱的双胞胎女儿,每次来玩都是一人推着一个小婴儿车,车里睡着一个芭比娃娃。

“这个芭比可不是光用来给她们玩儿的,而是让她们从小就要有关心和照顾他人的习惯。在照顾芭比的同时,他们自己也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按时起床睡觉,按时吃饭,照顾芭比的这件事会使她们更有责任心,也更加自律。”

两个话都还说得不是很清楚的小不点儿一边给小娃娃盖被子,一边给她们讲着刚从幼儿园里学来的童谣。

如果是在中国,布娃娃就拿来玩的。

疯狂后一地的玩具,可以理解。因为他们还小。

吃饭需要喂,可以理解。因为他们用不好饭勺。

夜里睡觉尿床,可以理解。因为白天玩的太累夜里不想起来。

……

这就是中国家长。孩子的问题在还没有呈现给孩子时,家长已想好了一百条理由为孩子辩解。

那,什么时候,孩子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什么时候,孩子才能有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责任感?

是父母闭上双眼的一瞬间间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孩子抛向社会,任由其自生自灭?

同样的一个玩具,德国的家长却在玩中注入了他们独特的家庭教育因素。让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被照顾的对象成为去照顾他人的人,这样的角色转变,不但使得孩子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有了更多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如果你是家长,准备何去何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