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面试常见问题_整理《统计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大纲复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协作交流,教师 讲解和指导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 excel 软件的学习与操作产生浓厚 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动手、爱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 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 数据的计算和筛选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学习过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会简 单地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并会单一地用算术平均数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统计活 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 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理解情况、以及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本科目满分 100 分,由我校自行命题,并组织考试。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 180 分钟。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统计的应用领域 第二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三节 统计学的学科分类 第三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 图
一、导入
[教师活动] 同学们,在第二章中我们曾经学习过信息获取的一般方 法,如果现在要请同学们上网查找一批有关各种杀毒软件在一周内的 销售情况。请问这些数据找到后可以使用哪些软件来创建?
创建情 境引入 课题
[学生分组讨论] 以六人为一小组,并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广东东莞银行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 2.00 m,平均年龄为 24.1 岁。 所以,广东东莞银行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更为年轻。 教师小结: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一般地,对于 n 个数 x1,x2,…,xn,我们把 (x1+x2+…+xn),叫做这 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
2. 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 数据处理的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与态度: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 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 三环节: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经调查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已经初学了 excel 中最基本的使用方法,对工件薄、工作表、 单元格等概念已比较清楚,对数据的一般性处理操作也略有了解。但也有少部份学生是从 零起点。我校是四星级的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稍强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任务驱 动、讲练结合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分析信息加工的重要性;掌握如何利用 excel 处理数据;学会从不同 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四、教学反思
1. 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 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掌握平均数概念与计算,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
2. 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讨论交流,使每位 学生都学会数学思考,学会合作交流。同时,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 包括知识和方法的启发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 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有实效性。
第一节 报告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报告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报告的写作技巧 第六章 案例分析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1.平均数(第 1 课时)
总体说明:
本节课共有两课时,总体思路是:实际问题→平均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先从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抽象出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然 后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 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1+4+2+2+1+2+2+1)﹦25.4(岁) 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 学生经过讨论后可知,小明的做法还是根据算术平均数的公式进行计算的,只 是在求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了乘法,因此这是一种求算术平均数的简便方法。
例 1: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 A、B、C 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 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9.5 ,9.3 ,9.1 ,9.5 ,9.4 ,9.3. (1)求这六个分数的平均分。 (2)如果规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余下分数的平均值作为选手 的最后得分,那么该选手的最后得分是多少? 2. 某校在期末考核学生的体育成绩时,将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 的 20%,体育理论测试占 30%,体育技能测试占 50%。小颖的上述成绩分别为 92 分、 80 分、84 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3. 从一批机器零件毛坯中取出 20 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一节 普查与抽样调查 第二节 调查方案设计
第三节 调查问卷设计 第四节 调查误差及其控制
第三章 数据处理
第一节 数据的审核 第二节 数据的分类汇总 第三节 数据的显示
第四章 数据分析
第一节 总量与结构分析 第二节 分布特征分析 第三节 数量关系分析 第四节 数量变化分析
第五章 分析报告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丁爱梅 江苏省东台中学 [课 题] 第四章 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4.2.1 表格数据的处理 [教材分析]
《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节中所用教材为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 修)。教材是在以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为主线,其中以对信息加 工(如计算、筛选、排序和分类汇总)的方法为重点。 [学情分析]
《统计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大纲(复试)
一、考试性质
《统计学专业综合》是应用统计硕士入学统一考试的复试科目之一。《统计学 专业综合》力求反映统计学的学科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 业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培养具有良好 职业操守、较强数量分析能力的应用型统计专业人才。
• 数据的排序
• 数据的分类汇总
[教学难点]
数据的分类汇总
[教学课时] 1.5 课时
[上课地点] 微机房
[教学设计思路]
教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任务,引导学 生自主探索和开展协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帮助下 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
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教师结合例 1 给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 1 中 4,3,1 分别是创新、 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
为 A 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目的:“想一想”是从算术平均数到加权平均数的一个台阶,想让学生顺利完 成新知识的建构。例 1 是引导学生思考重要性的差异对结果(平均数)的影响,以 引入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并加以诠释。
[教师预设学生答案] 大部分小组回答都是用的 word(或 wps),也有 个别小组回答是用 excel
教师分析使用 word 或 excel 处理数据时有何优缺点并引入本节课的 课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影响比赛的成绩有哪些因素?(心理、技术、配合、身高、年龄等因素) (2)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 高”? 要比较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呢?(收集两个球队队员 的身高,并用两个球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作出判断) 在学生的议论交流中引入本节课题:“平均数”。 目的: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思考现 实生活中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并用数据的平均数作出判断的必要性。在课题引入 中,激发学生学习本章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注意事项:本环节一要“有趣”,二要“紧凑”,达到引入课题,调动学生 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既可,不宜将时间拖得过长。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内容 1: 算术平均数 投影教材提供的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 2011—2012 赛季冠亚军球队队员身高、 年龄的表格,提出问题: “北京金隅队”和“广东东莞银行队”两支篮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 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与同伴交流。 (1)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出平均数,然后在小组交流。 (2)各小组之间竞争回答,答对的打上星,给予鼓励。 答案:北京金隅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 1.98m,平均年龄为 25.4 岁;
2001 2007 2002 2006 2005 2006 2001 2009 2008 2010 (1)试求这批零件质量的平均数。
(2)你能用新的简便方法计算它们的平均数吗 ? 目的: 第 1,2 题是课本上的题,分别是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直接应用, 巩固本节课的“双基”内容。第 3 题是补充的题,考查学生能否将大数据转化为小 数据,用新的简便方法求出平均数,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注意事项:对学生的练习结果做适当的评价。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引导学生用“我知道了…”,“我发现了…”,“我学会了…”, “我想我以后将…”的语言小结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运用。 目的: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注意事项:不要用教师的“一言堂”代替学生的“群言堂”。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 课本习题 6.1 的第 1,2,3,4,5 题。 2. 为了反映你们的家乡近几年的变化,请各小组自己命题,并设计方案,利用 双休日展开调查、汇总,用平均数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并写出调查报告。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 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的算术平 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测试成绩
测试项目
A
B
C
创新
72
85
67
综合知识
50
74
70
语言
88
45
67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 4:3:1 的比 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第(1)(2)问中录用的人不一样说明了什么?从而认识 由于测试的每一项的重要性不同,所以所占的比份也不同,计算出的平均数就不同, 因此重要性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1. 投影展示课本第八章的章前文字、章前图和一组问题,引入本章主 题。 2. 用篮球比赛引入本节课题: 篮球运动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运动项目,尤其是男生们更是倍爱有加。下面播放 一段 CBA(中国篮球协会)2005—2006 赛季“广东宏远队”和“八一双鹿队”的一 场比赛片段,请同学们欣赏。 在学生观看了篮球比赛的片段后,请同学们思考:
目的: 独立思考是合作探究的一个前提,所以学习算术平均数的过程中让先学 生独立思考,然后再与同伴交流。
小组之间竞争回答问题,让学生经历体验竞争的过程,并以打星的方式给予评 价,旨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内容 2: 加权平均数 想一想:小明是这样计算北京金隅队队员的平均年龄的:
年龄/岁 19 22 23 26 27 28 29 35 相应队员数 1 4 2 2 1 2 2 1 平均年龄﹦(19×1+22×4+23×2+26×2+27×1+28×2+29×2+35×1)÷
注意事项:本环节是这一节课的重点,教学的层次要清楚,从两个篮球队队 员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问题引入算术平均数概念,再从“想一想”过渡到加权平 均数的概念。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思考,合 作探究,学会新知。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 内容:1. 某次体操比赛,六位评委对选手的打分(单位:分)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