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讲课教案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概述

第十三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社会性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简介

当一个人独处时,是谈不上"社会"的,但身边只要再有一个人,"社会"就构成了。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单位,也是一个小社会。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的生存一天也离不开社会。人每天都在各种小的、中型的、大的社会群体中,充当着各种角色,表现着自己的"社会性"。你跟别人打交道的方式、你对别人的态度、你怎样受别人的影响、你怎样影响别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人社会性的表现以及表现自己的社会性的场合。

(一)社会性的产生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学者实质上都是把人类各种不同的需要归属于两大类,即生物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如对饮食、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避痛、配偶、嗣后等的需要。动物也有这类需要,所以这些需要也叫生理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成就需要等。社会性需要是后天习得的,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属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范畴,并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比如,人自出世之后便成为各种社会团体中的一分子。从婴幼儿时期起,人就想与他人亲近、与他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关心、友谊、爱护、接受、支持和合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但没有因为自身力量的壮大而削弱这种需求,反而还增加了这种需求。有人对绝对孤立状态下的人(如一些宗教团体成员、遇难船上的人、隔离实验的志愿参加者)的个案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孤独隔离会产生突然的恐惧感和类似忧虑症发生的情感,并且隔离时间越长,产生恐惧和忧虑就越重。沙赫特也曾做实验说明:人是很难忍受长时间与他人隔绝的。所以,社会性需要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征。

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性,就是源于人类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

首先,社会性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产物,人在交往中获得了社会性。当人一出生时,由于他的身上还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烙印,他只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存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人"。但是,由于这个自然人生活在人的社会环境中,与人进行某种形式的交往,学习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并把这种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化,变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自己逐渐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假如一个人远离了社会生活,失去了人际交往,那他只能是个自然人,而永远不具有社会人所具有的社会性。

其次,社会性是人的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作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所获得的特征,社会性几乎涉及了人自身智能以外的所有内容,即使狭义地界定社会性,它也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个人属性,如情感、性格、交往、社会适应等等。

(二)社会性的内容

关于社会性的内容,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都在关注,但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

心理学家重视个体在社会性发展和演变中的那些心理规律,试图发现人的遗传因素、情绪、气质、智力特征等怎样在其中发挥功能,以及个体之间、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教育学家重视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作用,试图寻找有效的措施和训练、组织方法,因此他

们非常重视心理学家所发现的那些个体社会化的规律。

社会学家重视的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的所有基本单元:各种人的群体,如家庭、工作单位、非正式群体、临时群体,而不是个体;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所有这些群体怎样对人的社会化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这些群体怎样演变;还包括社会大环境、大背景,如政治、经济、法律、传播媒介等怎样迂回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及群体的演变。

关于社会性的具体内容,东西方学者均有不同论述。

西方有些学者认为,人的社会性主要包括人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行为方式。通过社会知觉,人们觉察他人的想法,向他人表达行为的动机和目的;通过社会行为的学习,人们掌握约定俗成的举止方式、道德观念,从而能够适应自己所生存的社会。

我国有些学者则认为,社会性的内容应包括: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友好相处的能力,自律的能力,表现与理解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等。总之,尽管对社会性的描述不同,但其内容实质都是一致的,即如何学习与别人友好相处并适应环境的能力。所以,如果要对社会性下一个定义,我们可以这样描述:社会性是指个体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于这种心理特征的发生和发展,儿童由自然人逐渐变为能适应生活环境、能与周围人交往,并以自己的独特个性对他人施加影响的社会人。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社会性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作为人生之初的学前儿童期,其社会性内容有哪些呢?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选取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行为、道德共五个方面,作为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内容。由于在第二节里将对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内容做具体介绍,所以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二、社会性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同样是智力中等或智商水平较高的人,为什么有的人与他人的关系和谐,懂得乐群合作、礼貌谦让,受人欢迎;可有的人却与他人的关系紧张,攻击性强、孤僻易怒,受人排斥呢?经过比较后得出结论:有的人适应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有的人不适应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甚至逆反、对立。一言以蔽之,两种人的社会适应程度大不一样,即他们的社会化程度不一样。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同样是其生存发展的必需的内容。

1.社会性是学前儿童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

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生活在社会之中,也就是说,儿童一出生就预示着其社会性发展的开始。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儿童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有社会性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安全需要表明儿童间接地需要情感支持及社会交往,襁褓中的婴儿因为感到温暖、安全,进而产生与成人主要是母亲的亲近需要。随着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罗杰斯也指出,儿童有"积极关注"的需要,即对诸如温暖、爱、同情、关怀、尊敬及获得别人承认的需要,而"积极关注"是儿童在社会性情绪、情感交流及社会交往过程中获得的。

同时,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涅尔·戈尔曼研究表明"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卡耐基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所学的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却占85%。放眼现实世界,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成功的管理者或企业家都具有很高的情商。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智商很高的人并不见得会成功,婚姻生活也并不一定美满;而情商很高的人则必定事业成功、家庭幸福。智商高的人一般来说是专家,情商高的人却具备一种综合与平衡的才能。而情商的核心就是与别人进行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因此,好的教育并不单单只是智力的训练。因为相比较而言,社会性水平的高低更能决定孩子未来生活中获取幸福和成功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家庭关系的成功与幸福。澳大利亚人史迪夫·比道夫说过"无论成人或儿童,不可能总是快乐无忧,但我们都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向快乐的方向转化。"也就是说,如果想让儿童获得爱的情感、与人相处愉快,良好的社会性是必不可少的。

2.社会性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心智的发展

首先,良好的社会性会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因为人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他时时刻刻在接收着来源于周围人、事或自身内部的种种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整理和分析,会对我们的情绪、情感产生影响。例如,当一个儿童和其他小朋友和谐相处时,他会感到自己是开心、愉快的。这种开心与愉快使他的内分泌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全身的各种腺体正常工作,这同样有利于他的生长与发育。而且有医学专家研究表明:心平气和的孩子比生气、烦躁的孩子免疫力更强,更不易患传染病。

与此相反,如果有一个儿童社会性发展不良,不适应自己所生活的周围环境,总是与周围人发生冲突、对抗,那么,他必然感到闷闷不乐甚至生气发火,不论他发火或是生闷气,都会使自己的内分泌系统发生某种程度的紊乱,这种紊乱将对他的生长发育产生消极的影响。有医学研究表明,幼儿心情紧张可导致呕吐、腹泻、发烧等;长期神经紧张还可导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疾病中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痒、慢性肠炎,也都与神经紧张有关。其次,社会性还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智发展。社会性发展得比较好的孩子,适应能力和自制力都比较强,在初入园的时候,他们能比其他幼儿更快地熟悉老师和同伴。在平时,他们更容易与老师、同伴相处得关系融洽,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同伴交往,从他们那里得到信息,扩大自己的眼界。在与同伴的合作游戏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社会性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往往心态积极、情绪稳定、自信心强,比其他幼儿表现出更有毅力,他们能保持较长时间专注地工作,遇到小小的挫折或困难时,他们也能寻找原因,努力克服困难,而不轻易放弃。相反,社会性发展不好的孩子,不仅不会学习如何做人、"学做真人",还会导致不真诚、虚伪、道德水平低下等。而良好社会性中的自制力、适应能力、毅力、真诚等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这虽然不能直接提高智力程度,但是它们能使心智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据教育专家的研究发现:智力水平中等的孩子,如果非智力因素发展得很好,那么,他的学业成就完全可以比智力水平高而非智力因素发展得不好的孩子高许多。同样道理,智力水平很高的孩子,也会因为非智力水平的低下而导致智力水平发展一般甚至很差。

3.社会性认知的需要

儿童很早就表现出对社会事物或现象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认知的需要。但儿童的社会性认知不等同于对一般客体的认知,它是儿童主体观念(是非观念、价值观念等)形成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接受成人的观念,或记住现行社会的规则、规范,而是在了解它们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抉择,形成自己的认识。换言之,社会性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塑造"儿童,而在于为儿童形成自己的观念提供相应的"材料",促使儿童自我塑造。

如果能成功培养孩子社会性中的某些能力,其他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滚雪球一样的提高。据研究表明,越早发展孩子的社会性,越有助于孩子在同伴关系中处于领导地位,形成孩子的领导气质,也有利于孩子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培养良好过硬的素质。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以后需要的知识才干。控制自我、倾听他人、与人合作等这些社会性技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必须具备的。

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包括哪些内容?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心理学家墨森认为,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学习社会性情绪、对父母和亲人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等。

澳大利亚萨恩森博士认为,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爱别人、怎样接受别人的爱。

我国学者199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儿童的社会性是由七个因素组成的,即社会技能、自我概念、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社会认知、社会适应、社会情绪。

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认为,儿童的社会性包括儿童的自我意识、气质、同伴关系、社会认识、社会性情绪、社会行为、社会技能、道德行为与道德体验、自我控制能力、攻击性、独立性、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等等。

下面,我们尝试从心理学角度,结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抽取学前阶段儿童社会性构成的最基本因素,即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行为、道德等五个方面作为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内容,对每一方面的具体内容逐一展开解释,并详细论述其发展特点。

一、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人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才能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以及自我教育等等。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只有人类才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儿童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关于自我意识的内容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将自我意识分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与坚持性等;我国学者从知、情、意这一角度出发,认为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自我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等。首先,幼儿自我评价表现在对自己性别的认识,还有自己的名字、年龄等;其次,观察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动作、能力、爱好、所有物等;最后,涉及自己与父母及同伴的关系。儿童进行自我评价的途径有三种:掌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性比较,即从与别人比较中对自己做出评价;自我检验,或狭义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爱等,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的核心内容。自尊是自我概念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胜任、愉快、值得敬重的自我体验。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评价和体验,它是在社会化比较过程中实现的。

自我控制是指在目标受阻时,个体抑制其行为或改变行为的能力。根据科普的观点,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分为五个阶段:2岁前分别为神经生理调节阶段、知觉运动调节阶段、外部控制阶段(即服从控制者的命令);2岁左右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即利用表征能力,以符号代替物体,在没有外界监控的情况下服从控制者要求、延缓自己要求的行为;4岁以后儿童开始运用语言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0-3岁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的时期。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甚至到了四五个月还是物我不分,还不能把自己和周围世界区分开来,往往把自身和周围的东西看作是同样的物体,像玩弄其他物体一样玩弄自己的脚、手指等,甚至啃自己的脚趾、扯自己的头发、狠咬自己的手指。一般要到婴儿期末,才能开始把自己的身体与其他物体区分开来,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才能把自己和周围存在的"物"区分开来。

幼儿前期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进入幼儿前期后,儿童开始了与周围人们的交往,能进一步地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于是开始了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前期儿童的自我意识虽然开始发展,但最初儿童提到自己时,还往往像谈论别人那样,如说"红红要喝水"明明不哭"等,应用具体的名字称呼"我"。在成人指导下,才逐渐学会用人称代词的第一人称,说"我要喝水"、"我不哭"等,如听到别人呼唤自己的名字时会产生明显的反应,即知道是在叫自己,而不是叫别人。这说明此时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地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

所以,幼儿前期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在能把自己和"别人"明显地区分开来,能够在镜中识别自我;其次,语言的发展为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能够准确地使用代词"我气是儿童自我意识真正形成的标志。这时,儿童已将自己完全从环境中分离出来;再次,表现在他们开始出现了"自尊心"。当儿童受到戏弄、嘲笑、不公正的待遇,或在别的儿童面前受到责骂等,往往引起愤怒、哭闹或反抗行为。

(二)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期是自我意识进一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1.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

表现在对自己性别的认识,知道我是谁、我几岁、我是男孩还是女孩,可自我观察到身体特征、动作、能力、爱好、所有物。这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自选或分配角色时表现出来,或在日常与别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例如游戏中,选女孩当妈妈,体现出幼儿对性别标准的认识;选大个子当警察,则体现出幼儿对能力的认识。

2.自我评价进一步发展

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开始出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其特点有如下几点。

(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年龄较小的幼儿,在自我评价时,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问幼儿"为什么说自己是好孩子"时,幼儿会说因为老师说我是好孩子,或者说"妈妈说我是好孩子"。一直到幼儿晚期,幼儿才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而且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非常简单,他们一般把自己看成"好"或"不好","聪明"或"愚笨","强壮"或"弱小",很难像成人一样做出全面细致的区分。

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不可褒扬过高,也不可随意贬损,要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幼儿的影响。

(2)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幼儿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自己的情绪出发进行评价。例如,评价班上哪个小朋友是最好的值日生时,有个幼儿说"我和xx是最好的值日生。他值日就给我发带金边的碗,我值日也发给他带金边的碗。"幼儿一般都过高评价自己。随着年龄增长,自我评价才逐渐能从主观情绪性趋向于比较客观。例如,有的大班幼儿想说自己好又不好意思,于是说"我不知道我做得怎么样。"或说"我不说。"

3.幼儿活动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2-3岁的儿童已有了独立的愿望,常常喜欢自己做事、自己行动,常常说"自己来飞例如,儿童抢着自己用匙吃饭,即使泼撒满桌,也不要成人帮助。2-3岁的儿童往往开始表示自己的主张,当成人提出要求时儿童并不听从,爱说"不"、"偏不"、"就不"等。真正的独立性是在幼儿期明显发展起来的,6-7岁的幼儿在很多方面能够独立进行。生活中可进行自我服务,很多幼儿还可以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值日生等。独立性发展还表现在幼儿开始独立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并能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还能独立地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如自己单独玩、看画书、游戏中克服一些困难。

二、情绪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或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主观反映。众所周知,除了语言,情绪和情感成为人类十分重要的交际工具。比如,人们运用表情作为交往的手段,要比语言运用得早,学前儿童的表情更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交往能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使人类具有了丰富的表现能力,人们可以通过表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望,同时又可以通过对方的表情了解、领会、感受对方的思想,从而达到交往的目的。情绪、情感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能动性。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包括情绪表达与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情绪控制能力。幼儿的初步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对自己情绪中那部分对人对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情绪冲动加以适当调控,如孩子对任性、执拗、侵略性、攻击性等偏颇情绪的适当调控;另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适当地调节情绪,并常常鼓励自己保持高兴、愉快的心境。概括来说,就是既有控制,又有宣泄,把情绪调控在一个与年龄相称的范围内,以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关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特点,在儿童心理学中已有详细的介绍,本节着重阐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及其特点。

(一)0-3岁儿童情绪情感的产生和发展

新生儿已有明显的情绪反应,"落地哭"就是由于身体不舒适而引起的消极情绪;2-3个月时,经常对人发出的微笑则是婴儿第一个社会性行为,以后,表达情感的表情日益复杂起来,同语言一样成为婴儿与成人交往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母亲和婴儿之间,他们相互交际的最初的工具不是语言而是表情,因此有人把表情称为"情绪的语言"。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婴儿期的儿童怎样运用表情与别人进行交往;而2-3岁的儿童在讲述一个故事或一件事情时,总是一边说,一边做出表情和动作,尤其当语言表达发生困难时,儿童往往采用表情和动作来补充。到了幼儿前期,儿童已经具备了各种基本的情绪体验,并在社会交往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儿童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也能正确地领会别人表露的情感,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二)幼儿期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是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趋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感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幼儿的情感越来越多地与社会交往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幼儿情感中,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研究发现,学前儿童交往中的微笑可以分为三类:儿童自己玩得高兴时的微笑、儿童对教师微笑、儿童对小朋友微笑。在这三类中,第一类不是社会性情感的表现,后两类则是社会性的。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婴儿的情绪反应,主要是与个体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例如,温暖的环境、吃饱、睡足、尿布干净、身体舒适等等,都常常是引起愉快情绪的动因。婴儿都喜欢被人抱,这使他身体舒适,是对他的生理需要的一种满足。同时,抱又使婴儿直接和成人接触,因而也是对他的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当婴儿饥饿时,成人把他抱起来,也能使他安静一会儿,这主要是满足了婴儿的社会性需要的表现。但总的来说,在3岁前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其主要动因。

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比如,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儿童非常喜欢身体接触,愿意老师牵着他的手,甚至喜欢搂着老师,让老师摸一摸、亲一亲,这些事例都表明了这一点。

在中大班幼儿中,社会性需要的比例越来越大。幼儿非常希望被人注意,被人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与人交往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人际关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情绪的产生。成人对幼儿不理睬,之所以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原因即在于此。当然,成人对幼儿的关爱、表扬,则可以使幼儿信心百倍,情绪活泼、愉快。同时,同伴之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重要原因。有一名幼儿父母、老师都挺喜爱他,但他在幼儿园就是不高兴,也不愿上幼儿园。通过观察、谈话发现,原因在于同伴不理他。小朋友的排斥、拒绝,或者忽视、冷落,没有同伴一起玩,对幼儿来说是一种痛苦。因此,在日常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十分重视自己与幼儿的交往,注意自己对幼儿的态度、行为;并且注意观察幼儿的交往,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其展开积极的交往。

3.表情日渐社会化

日常观察可以发现,3岁前儿童一般毫无保留地表露自己的情绪;3岁后则会根据社会的要求调节情绪表现方式,并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种情感。比如,幼儿在路上不小心摔痛了,要是在父母面前,可能大哭起来;而如果在幼儿园老师、小朋友面前,则能忍住不哭,还会装着没事一样勇敢地从地上爬起来。

研究表明,从4岁到8岁的儿童情绪交往的手段也在发生变化。4岁儿童主要依靠眼色作为交往手段,而8岁儿童则以语言为主要交往手段。

三、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一般而言,个性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部分,还包括兴趣、爱好、需要等。学前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关于个性形成的年龄划分,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这一阶段只能说是幼儿个性的萌芽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固的个性倾向性。

针对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们所说的个性主要是指学前儿童的兴趣、需要、气质等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几个方面的主要发展特点。

(一)0-3岁儿童兴趣的产生和发展

有人总为,兴趣是一种基本的情绪状态,儿童从出生起,兴趣就以机体的功能表现出来,除睡觉和身体不适外,儿童的看、听、发出声音和动作都是由兴趣这种基本情绪激起和指引的。2-3岁的儿童的新异性兴趣会激发他们的模仿行为,如喂小狗吃东西、拍娃娃睡觉等等。儿童学会把摆弄玩具和自己经历过的情绪联系起来,这种情况延长了儿童有兴趣地玩耍和操作时间。

(二)幼儿期兴趣的发展特点

1.兴趣比较广泛,但缺乏中心

世界对于幼儿来说,可谓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什么都是全新的,幼儿渴望认识世界,喜欢和周围的人们交流,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和事件活动都表现出同样广泛的兴趣。例如,大多数幼儿非常喜欢小动物,对多种花草树木、雨露雾雪、日月星辰等自然万象很有兴趣,有时甚至是一缕阳光、一滴小水珠都可以引发孩子的探索愿望。幼儿对成人的劳动和交往等社会活动也非常向往,并渴望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当然,玩具、游戏、唱歌等活动,更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般来说,幼儿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中心兴趣,这是幼儿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的缘故,我们不提倡过早地发展幼儿形成稳固的中心兴趣。

2.直接兴趣较多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多数幼儿不会对比较遥远的事物或活动的结果发生间接的兴趣,幼儿的兴趣绝大多数属于直接兴趣,即直接对当前的事物或活动过程感兴趣。例如,上课不讲话、坐得好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及时表扬或下课时的奖励;喜欢上课,是因为老师讲故事、做

游戏吸引他,一般不会想到学习的目的和活动的结果怎样,更不会与自己将来的发展联系起来。

3.兴趣表现出年龄差异和个别差异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幼儿期儿童的兴趣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和个别差异,如性别不同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就不同。对幼儿都很喜欢的玩具来说,就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

4.兴趣比较肤浅,容易变化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以及智力水平所限,多数幼儿不会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而往往被事物的表面特征所吸引,如鲜艳悦目的颜色,新颖奇特、声光多变的外形等。但时间稍长一点,这些外部特征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幼儿对他们的兴趣也随之失去或降低。总之,幼儿的兴趣很不稳定。

5.兴趣有不良倾向

由于幼儿对一切事物都抱有同样的兴趣,再加上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这使幼儿很容易产生不良的兴趣,如受到武打片中暴力镜头的影响,很多孩子爱模仿片中一些人物的不良行为举止。

四、社会性行为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它在交往中产生,并指向交往中的另一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性行为也就是具体的交往行为,人们通过社会性行为来实现与他人的互相交往。

社会性行为,根据其动机和目的,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大类。亲社会行为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

反社会行为也叫做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其中最具代表性、在幼儿中最突出的是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性行为,如推人、打人、抓人、骂人、破坏他人物品等等。这些行为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往往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其极端后果是伤亡、犯罪,甚至战争,因此被人类社会所反对和抵制。

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主要是指在社会交往中的具体行为。一般说来,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从交往的对象看,可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与成人的交往,主要包括与父母和老师的交往;另一方面是与儿童的交往,主要指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社会性刚开始发展的儿童,很难与低龄儿童以及其他成人进行交往。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0-3岁儿童社会性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婴儿的社会性行为最初发生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婴儿一出生就开始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主要的交往对象是父母或其他养育者,婴儿以啼哭、微笑、皱眉等行为表明他们与其他人交往的需要。而父母经常做出呼唤、拥抱、抚摸、微笑等行为,婴儿也报以相应的反应,表明他们与其他人交往的能力。因而,婴儿形成的最初人际关系是婴儿与父母之间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即亲子关系。2-3岁的儿童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如可以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别的小朋友,还能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

(二)幼儿期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到了3岁,大多数幼儿会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幼儿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幼儿交往的

对象除了父母和亲人之外,增加了与教师和同伴的交往。

1.幼儿与教师的交往

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一种"权威"的关系,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幼儿对老师的态度和行为多数是顺从的,因为幼儿已经初步认识到服从一一好结果,不服从一一坏结果,所以必须服从权威。幼儿开始从尊重、服从父母到尊重、服从教师的权威,又建立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大进步。

2.幼儿同伴间的交往

学前儿童同伴间交往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末就明显发展。例如,一个1岁多的儿童,冲着另一个儿童微笑,像说话一样发出声音,拿走或者递给对方玩具或轻拍对方,希望通过这些行为达到与对方的一种交流。而从第二年开始,其交往的能力更是迅速发展。比如,儿童一起游戏时,你追我赶、你藏我找,还能互相模仿某些动作,一起有组织地玩一个简单的游戏,如过家家。特别是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儿童有了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他们可以互相协商、共同讨论、共同组织一项活动或游戏,可以互相提出请求、互相帮助,可以一起分享、交流各自的情绪体验,交往的能力及水平不断地提高。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历程中,同伴之间的交往比儿童与成人间的交往更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只有在幼儿之间的互相交往中,儿童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各自的活动积极性,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形成。这种交往也有助于幼儿重新协调他们与成人的关系,儿童在活动中对同伴的依从性增强,就必然减弱他们对成人的依从性,这样也就促进了幼儿与成人,尤其与父母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步改变幼儿对父母的单方面的顺从态度。但就整个发展过程看,儿童对同伴的依从性的发展的高潮不在幼儿期,而在7-10岁之间,以后又会表现出减弱的趋向。

五、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道德是人在社会中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儿童道德的发展,是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学前儿童就处在道德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幼儿最初的道德意识很淡薄,只是有道德感。道德感是因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绪体验。最基本道德感的形成,是幼儿期情绪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学前儿童的道德内容主要包括移情、利他心、同情和怜悯、互惠和分享、遵守社会规则、同情和依恋父母等。表现在教育目标上,就是包括爱周围人、爱集体、爱祖国、礼貌、诚实、爱劳动等。儿童道德的发展是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总的说来,儿童道德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按照外在的道德标准进行判断和行动,发展到按照内在的道德标准进行判断和行动。这一发展阶段与儿童认识发展的阶段是相对应的,道德的发展有赖于儿童对行为准则的了解,有赖于儿童对客观事实的判断。由于儿童认知水平所限,当儿童不能认识某种行为准则的内容和意义、不能正确判断行为的真正价值时,他就不可能有真正自觉的道德行为。学前儿童就处在道德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下面我们就来论述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0-3岁儿童道德和道德感的产生和发展

3岁前是幼儿道德和道德感萌芽的时期。

1岁儿童并没有真正意义的道德感,到了两三岁,儿童才出现道德感的萌芽。例如,完成了成人简单的委托,受到表扬后体验到"尽了责任"的愉悦情感;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会引起友爱、互助、同情等情感体验。但这些体验还是非常肤浅的。

(二}幼儿期道德和道德感的发展

1.服从是幼儿道德发展的第一个特点

这一特点,在幼儿对道德规则的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中都表现出来。在道德规则的认识方面,幼儿并不理解道德规则的实质。幼儿认为,第一,一切规则的来源是成人,即由成人

制定的;第二,一切规则是不能变更的。这种认识反映了幼儿对成人单方面尊敬的心理状态。

在道德规则的实践方面,儿童表现出另一种矛盾现象,由于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意义,因而在规则的实践中,只是对成人或年长儿童的言行进行模仿。这种简单的模仿是难以持久的,结果,幼儿在言行上常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幼儿有时嘴上说应该这样做,可实际上并不去做;有时嘴上说不应该这样做,但事实上他却忍不住做了,表现出幼儿在道德认识与实际行动间的不一致。

2.道德感的发展

道德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的幼儿在集体中生活,随着各种行为规范的掌握和成人的道德评价的影响,儿童的道德感逐步发展起来。开始,他们只知道哪些是好,哪些是不好;以后,逐渐知道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例如,3岁左右的幼儿对成人的赞扬会表示满意,听到批评就会不高兴或难为情。这就说明他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再大一点,他们能进一步认识到为什么这样好,而那样不好。就这样,幼儿在初步明辨是非的基础上,产生了爱老师、爱小朋友、爱幼儿园等道德感。一般说来,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感到快乐。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例如,他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极大的不满。中班幼儿常常"告状气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情感表现。在这个年龄,分清好与坏,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

由于幼儿的思维水平限制,难以掌握抽象的道德概念。幼儿对道德标准的理解是与具体的人物相联系的。因此,幼儿期的道德感是不深刻的,大多是在模仿成人,执行成人的口头要求。

3.幼儿道德评价的发展

幼儿道德的发展更多的可以从幼儿道德评价发展方面表现出来。我国对3-5岁幼儿道德评价的研究发现:

(1)幼儿道德评价的正确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尤其对他们生活中接近的具体形象的人物行动评价的正确率比较高。

(2)幼儿评价的独立性在5岁左右显著提高。

(3)幼儿道德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性评价到比较抽象性的、带有社会意识的评价;从带有情绪性的评价到比较客观性的评价;从复述成人的评价到提出自己的评价见解;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评论到根据行为动机评论。

幼儿期的孩子是没有道德意义上的是非观念的,他们对某一行为的道德判断只是依据行为的结果而不去考虑行为的意向和动机。而且,这一阶段的儿童对事物的判断通常是全对与全错的"对立的道德观飞行为的规则往往来源于自动的反自觉行为而非理性,对事情的判断也通常是凭直觉而非推理。所以,教育者在这时候不要希望通过口头教育来使幼儿社会化,而应当通过幼儿自身行动使他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从而明白道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是说,幼儿社会化过程是需要他们在实际的、切身的经验活动中形成的。

4.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

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同情和帮助、分享、谦让等利他行为。

观察发现,1岁之前,儿童已经能够对别人微笑或发声,这种积极性反应表达了最初的友好倾向。当这些儿童看到别人处于困境,如摔倒、受伤、哭泣时,他们会加以关注,并出

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15) (2)

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15)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一。 2.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______童年早期经验____的重要性,也使后来的研究者更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3.我国学者的研究也发现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_合作___最为常见。 4.游戏与区域活动和教学活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___为学前儿童提供自主互动的机会_______ 5.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____材料的投放____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 6.安斯沃斯等人把儿童依恋分为_____安全型与不安全型_____两大类型。 7.一-----行为训练法---一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__活动性原则________、___发展性原则_______ 、整合性原则。 1.皮亚杰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 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3.从“学”的方面看,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___参与度____、情感态度、互动程度、___学习习惯_ 几个方面。 4.焦虑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即强烈的___负面情绪____和 ___恐惧成分____。 5.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儿童在同伴面前也会感到羞愧,表明一----集体舆论---------开始发挥作用。 6.-----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7.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 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 于__自然后果法__。 8.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答: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 的发展,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1)同伴关系构成了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 要背景;(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使其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同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答案培训资料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1 (第1至2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渊源来看,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内容是西方音乐作品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与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与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 1.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 2.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空间、层次、重量。 3.3-4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b1。 4.4-5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c2。 5.5-6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d2。 6.歌曲即兴的两种类型是创编歌词与自发咏唱。 7.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是即兴。 8.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歌唱、演奏。 9.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音乐音响之外的内容。 10.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连。 11.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在行动中感知;感知的内容指向音乐形式的样式。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表现性目标。 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音乐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活动目标。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的标准是连续性、顺序性与整合性。 4.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怎么评。 5.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开课单位:初等教育系 备选教材:《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李桂英许晓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二、课程性质和目标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园领域课程中的艺术教学、集体歌唱教学、集体韵律活动教学、集体打击乐器演奏教学、集体音乐欣赏教学、集体美术教学活动、领域渗透的相关理论问题、分领域切入的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等。本课程让学生掌握的技能包括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师范技能、幼儿园开展艺术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等,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本课程采用综合音乐教学的理念,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备的音乐、舞蹈、美术及各艺术领域渗透的教学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艺术教学能力,从而具备幼儿艺术教育与教学辅导能力。 三、课程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30,其中课内27,实践3。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其要求 上编:音乐 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述 1、教学目标: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任务、内容及教育方法。 2、教学重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任务、内容及教育方法。 3、教学难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4、教学时数:2课时 5、教学内容纲要: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务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

(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方法 (5)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6)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评价 6、课程资源: (1)参考书:《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者:王懿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2)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学前艺术教育》精品课程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2310751.html,/course/xqysjy/default.aspx (3)中国学前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d12310751.html,/ 7、实践教学:无 8、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建议 采用讲授法、交流法、示范法、分组教学、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第二章学前儿童唱歌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幼儿园集体歌唱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并实施教学活动。 2、教学重点:集体歌唱教学活动 3、教学难点:设计歌唱教学活动方案并实施 4、教学时数:4课时 5、教学内容纲要: (1)学前儿童唱歌水平发展的特点 (2)学前儿童歌曲的选择和设计 (3)学前儿童唱歌活动设计与指导 6、课程资源: (1)参考书:《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者:王懿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2)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学前艺术教育》精品课程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2310751.html,/course/xqysjy/default.aspx (3)中国学前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d12310751.html,/ 7、实践教学:无 8、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建议 采用讲授法、交流法、示范法、分组教学、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第三章学前儿童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幼儿园集韵律活动教学方法,初步具有组织幼儿园韵律活动的能力。 2、教学重点:集体韵律活动教学 3、教学难点:集体韵律活动教学设计 4、教学时数:4课时 5、教学内容纲要: (1)学前儿童动作水平发展特点 (2)各年龄班韵律活动的教学要求 (3)韵律活动的教育内容与组织 (4)韵律活动教学注意事项 6、课程资源: (1)参考书:《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者:王懿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2)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学前艺术教育》精品课程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2310751.html,/course/xqysjy/default.aspx (3)中国学前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d12310751.html,/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总学时: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开课学期:第六学期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先修课程:幼儿园课程后续课程:幼儿园教学法大纲执笔人:高娃、陈春兰 参加人:王永杰大纲审核人:徐俊华编写时间:2015.2 编写依据:学前教育(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版 (一)课程简介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涵盖学前儿童美术和学前儿童音乐两部分的一门应用性科目。(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应用性科目。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领域内在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提高幼儿准教师从事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1、知识方面:本课程由分领域的艺术教育和综合的艺术教育两大部分组成;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儿童艺术教育在儿童教育及幼儿园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儿童艺术教育对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了解儿童艺术教育的各种观点以及当代儿童艺术教育理论的最新发展;掌握如歌唱、韵律与舞蹈、音乐和美术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儿童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基本策略;明确儿童分领域的和综合的艺术教育价值和功能;正确认识分领域艺术教育与综合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2、能力方面: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具有理论思维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乃至研制和开发儿童艺术教育课程的能力;具备设计与组织儿童进行分领域的和综合的艺术教育的能力。 3、思想方面:培养学生对儿童艺术教育的热爱和忠诚之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艺术教育观、儿童观及儿童艺术教育教育观;并结合教学对幼儿进行人格教育。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1、强化学生对儿童艺术教育事业的热爱。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认真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3、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方面相关知识。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和美学等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这门学科又有助于对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指导整理

社会1-10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 2.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容。 3. 简述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4.简述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5. 简述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6.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7. 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8. 简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要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9. 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0.简述电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1. 简述使用陶冶法应注意的问题。12.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正常行为的标准。 13.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14. 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15. 简述不当强化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16、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7、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8幼儿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观 19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及其特点20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 2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22教师如何才能更好的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3儿童社会性教育的主题可从哪些方面进行设计24简述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 25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26简述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原则 27简述学前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主要内容:28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29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30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一致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 31、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施过程的评价中有必要进行哪方面的测评32幼儿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答: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上看,儿童的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儿童生命各方面的完整发展从结构上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看,是指终身的完整发展,儿童早期的社会性发展对其以后的人生有着基础性的影响。 2. 答: ('1)助人与分事。有关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不同程度存在分享行为,分事的技能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儿童助人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且有其他儿童在场时,儿童会由于恐惧减少而增加助人行为。 (2) 合作。合作是两个或者两个人以上共同活动、协同实现活动目标的行为。研究表明儿童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概述 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类别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 是指那些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想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包括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 教育性 文学性 浅易性 趣味性 二、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 (一)对0-3岁婴幼儿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 1、0-3岁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特点 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开展具有随机性、日常性、反复性等特点。 可以如下展开: (1)多开展“平行”的亲子阅读 (2)初步养成倾听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大声朗读、专家讲、讲述自编的作品)(3)利用各种途径让婴幼儿感受文学作品,多观看儿童美术片或动画片 (4)让婴幼儿多重复感受文学作品,多种途径帮助婴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复述)2、0-3岁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目标 0-1岁半: (1)能安静地听成人念儿歌,讲简短的故事或念最浅显的儿歌,喜欢听唱歌等好听的声音; (2)对图书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喜欢听成人讲述图书上的故事或儿歌等;(3)对动画片表示出极大的关注。

(1)喜欢听故事,欣赏儿歌,看动画片,能简单复述故事或儿歌的部分或者一句话; (2)能大方朗读儿歌,学唱儿歌; (3)能主动自觉地翻阅图书,对故事或儿歌朗诵、动画片等文学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4)能用情景表演或角色游戏来表演部分故事内容。 (二)对3-6岁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室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一个系列活动。 (1)围绕文学作品教学开展活动。 (2)整合相关内容,开展一个主题、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网络)。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发展的是学前儿童的完整语言。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整合、渗透于其他教育(四领域)活动中。 (三)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目标 1、文学作品的认知目标 (1)丰富作品相关的社会知识。 (2)知道文学作品有童话、诗歌、散文等体裁,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3)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学会标准发音,扩展词汇,了解各种语言句式的表达2、文学作品的情感态度目标 (1)对书面语言有浓厚的兴趣,喜欢文学作品,积极参加文学活动,乐意欣赏文学作品。 (2)体验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真善美,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脉络和语言美,发展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文学作品的技能目标 (1)学会倾听,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2)会说、说好普通话。 (3)感知文学作品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尝试艺术性结构语言的能力。 三、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

儿童艺术教育学科论文

儿童艺术教育学科论文 摘要: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关注艺术教育,在儿童教育领域更是如此。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教育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有利于丰富儿童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儿童的智力开发,有利于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儿童的生活状态是灵活,开朗,充满想象力和快乐的,不受限制和约束的,仅有知识与技能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没有艺术素养的儿童是不完整的儿童。儿童的生命发育需要自在轻松和照料滋养,需要天然的环境,需要整体的、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儿童;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6岁至14岁”[1]的儿童时代时开展艺术教育是世界教育共通点,通过对儿童开展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增强儿童的感知能力,培养儿童对美的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增进儿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更进一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能力都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但是,历来对儿童的教育着眼点在于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人格与情感方面,专注于儿童日常行为的规范指导,而艺术方面的教育只是附带其中。本文就儿童艺术教育的审美特征,艺术教育与儿童教育的关系,儿童艺术教育与自然的关系,艺术教育与儿童所处的环境几方面加以分析。 1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和主要环节。“是指艺术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创作规律、鉴赏规律的教育。……还包括艺术实践、艺术创作技巧、手法的专门教育和训练。……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包含着美育的内容,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愉悦性等特征。”[2]因此,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为重点,并致力于艺术教育。美国曾颁布一项《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文件明确规定艺术对教育的贡献远远超出了其内部的价值,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并强调指出艺术是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断言“在教育中,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连接世间难以描述的和情感深刻的各种事物的桥梁。用最简单的话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3]进而系统介绍了艺术教育拥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另外法国和德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和艺术传统,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视艺术教学的价值,都将普及艺术教育纳入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之中,使其成为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早在十九世纪初,达尔文就提出:“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够产生更高的意识状态的那一部分能力的———丧失。……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因为本性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4]如今,我国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指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枯燥无味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就没有完全的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全生命的教育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也极可能成为当代整个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改变之突破口。”[5] 2艺术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部分 儿童艺术教育论文

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码:2505; 适用专业及层次: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开始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这时的儿童所处的依恋发展阶段是(C)。 A.前依恋期 B.依恋关系的建立期 C.依恋关系的明确期 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 2.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必须依靠(A)。 A.材料的投放 B.活动规则的制定 C.活动中的指导 D.明确活动目标 3.“活动设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应该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同时照顾个体儿童发展的差异,促进每位儿童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发展。”这里阐述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是(C)。 A.实践性 B.整合性 C.发展性 D.活动性 4.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自律道德的形成时间是(D)。 A.3岁前 B.4-6岁 C.6-8岁 D.9岁之后 5.以下有关幼儿行为问题的论述,正确的是(B)。 A.幼儿一般能够严格遵守规则 B.幼儿违反规则一般并没有主观的动机,往往是自己不明白规则的真实含义,同时也没有学会遵守规则 C.幼儿表现出来的自私行为与成人的自私是一样的 D.对于孩子的说谎,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对其进行惩罚 6.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东西对幼儿属于(A)。 A.消费性强化物 B.操作性强化物 C.社会性强化物 D.活动性强化物 7.某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后总喜欢讲脏话,这种行为属于(C)。 A.需要特殊干预的行为问题 B.轻度的可以忽略的行为问题 C.需要指导帮助的行为问题 D.正常的行为 二、是非判断题 8.研究发现,让2-4岁幼儿对某种信号不作反应比让其作出反应更为困难。(对) 9.小朋友分点心时水泼在地上了,扫地时垃圾没扫干净并且把墙壁弄脏了,对此,教师应进行严厉地批评。(错) 10.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对) 1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建立在学前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

2019年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精心整理

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 14 分) 1.从两个月起,幼儿便开始出现对人脸的积极情绪反应,这体现了(A)。 A. 儿童情绪的社会化 B. 儿童依恋的发展 c.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 D.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2. 以下有关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观点中,错误的是(C)。 A. 共情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定的抑制作用 B. 内疚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行为达不到自己内心的理想要求,而羞愧感更多是 因为达不到外部要求 c.儿童的共情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展的 D. 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相互影响、协同发展 3. 在多方合作过程中,应当承担起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责任的是(A)。 A. 幼儿园 B. 家庭 c.社区 D. 社会 4. 比较适合在大班应用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是( B 5. 6. 7.)。

A. 行为训练法 B. 讨论法 c.行为评价法 D. 谈话法 5. 社会教育主题方案架构的基本思路是(B B.认知一体验一实践一积累一迁移 6. (D)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A. 认知 B. 探索 c.游戏 D. 交往 7. "活动设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应该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同时照顾个体儿童发展的差异,促进每位儿童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发展。"这阐述的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C)原则。 A. 实践性 B. 整合性 c.发展性 D. 活动性 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 ,每小题分,共 15分) 8.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也可以产生学习,这是班杜拉的一个重要观点。(√) 9. 社会性微笑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 10. 教师直接告诉儿童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去做什么。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则。(√)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艺术审美活动: 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有效迁移: 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

一地移向另一地。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示范法: 示范法指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5.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艺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的策略。 (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动机; (2)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3)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 (4)正确认识、使用示范和范例。 2.简述“适应性功能”发挥作用的立足点。 顺应儿童生理、心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片段能够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产生最佳的综合性影响效应。 3.简述幼儿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1.幼儿因素的调节 (1)满足幼儿对探究、创新的需要; (2)满足幼儿对秩序的需要; (3)满足幼儿对参与的需要; (4)满足幼儿对接纳的需要。 2.教师因素的调节 (1)情绪表达;(2)行动方式。 3.材料因素的调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的教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 第一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概述 活动目标 1.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内涵及特点,熟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内容要求及指导要点。 2.掌握0-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步 骤。 3.增强专业认识,提高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与表达;语言还是一种交际工具,儿童语言获得还应包括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对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综合习得。 一般以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为界,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一)前语言发展 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

1.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辨音能力的发展) 辨音水平(0—4个月)→辨调水平(4—10个月)→辨义水平(10—18个月)2.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前语词发声阶段(10—18个月) 3.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 (二)语言发展 语言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用技能。语言形式是指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儿童对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了对语言和语法的获得。 1.语言形式的获得 (1)语音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发展和语言意识的产生3个方面来考察。 A、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一般而言,这一时期儿童语音辨别主要表现在对母语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获得方面。 B、发音能力的发展。儿童正确发音一般比准确辨别音位要困难,发音能力的发展也晚于辨音能力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到4岁时,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 C、语音意识的产生。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的发音的一种能力。这种语音意识主要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能够有意识并自觉调节自己的发音。2、3岁儿童开始出现语音意识。 (2)语法的获得——主要考察儿童句子的获得与发展 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 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如:“妈妈”一词可能表示要母亲做什么事 情,也可能表达情感); B、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C、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艺术审美活动: 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有效迁移:

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一地移向另一地。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示范法: 示范法指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5.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艺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的策略。 (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动机; (2)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3)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 (4)正确认识、使用示范和范例。 2.简述“适应性功能”发挥作用的立足点。 顺应儿童生理、心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片段能够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产生最佳的综合性影响效应。 3.简述幼儿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1.幼儿因素的调节 (1)满足幼儿对探究、创新的需要; (2)满足幼儿对秩序的需要; (3)满足幼儿对参与的需要; (4)满足幼儿对接纳的需要。 2.教师因素的调节 (1)情绪表达;(2)行动方式。

201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指导

201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指导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复习要点分析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 1.“学科性质”,对相关的表述要求能够再认; 2.“研究任务”有三个方面,要求能够作完整的表述。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主要是定义,要求能够表述。4.与相关教育概念的辨析,要求对相关的表述能够再认。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对相关的表述要能够再认。 第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了解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和埃里

克森的基本观点,对与其基本观点相关的表述能再认。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的主要理论假设;强化的概念和作用;关于直接学习的基本观点;关于观察学习的基本观点。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表述进行再认。 3.认知发展理论 (1)了解皮亚杰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对相关表述能再认。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对三水平六阶段的内容要能简要表述,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对与其基本观点相关的表述能再认。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一般特点:其四个方面的要点要能完整表述。 3

2.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要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对相关的表述能再认。 3.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了解其三个方面的要点,要求能对相关的表述进行再认。 4.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内容。 (1)学前儿童情绪的社会化。情绪社会化的几个阶段;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内容:社会性微笑、母婴依恋、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这部分知识的要点要能够完整表述。 (2)儿童依恋的发展。依恋的发展过程:了解几个阶段,对相关知识点的内容能够再认。幼儿依恋的类型与特点:主要掌握安斯沃斯的分类,即安全型儿童与不安全型(焦虑型)儿童,不安全型儿童又分为回避型和拒绝型两类。应了解各种类型依恋的主要表现,能对相关表述再认。 4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空间。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 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5、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 6、里德生平著作等身,最重要的著作是《通过艺术的教育》。 7、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 形线、命名线四种水平。 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 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9、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10、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三大方面。 11、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12、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表 达这样一个流程。 13、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 交流。 14、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步骤,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5、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 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和活动效果的评价。也就是说,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 16、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的评价应注意根据三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它们是将幼儿当 前的学习与幼儿自己过去的学习相比较、将某一幼儿的美术学习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将幼儿的学习与理想中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使教师能清楚地把握到幼儿在其所处的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复习资料 (1)

学前儿童艺术(音乐)教育复习资料 1.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与节奏。 2.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 3.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与节奏型。 4.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5.要求幼儿理解的句子结构内容是重复句、喊答句。 6.要求幼儿理解的段落结构内容是主副歌结构、三段体结构、回旋体结构、引子与尾声。 7.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 8.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9.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10.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11.音乐作品的表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12.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歌唱、演奏。 13.音乐形式的关键经验有节奏、音色、力度、旋律、结构、速度、织体、风格。 14.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音乐音响之外的内容。 15.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连。 16.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在行动中感知;感知的内容指向音乐形式的样式。 17.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表现性目标。 18.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两类体系的名称是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以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 19.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音乐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活动目标。20.课程目标表述角度的转换,一方面体现着教育理论界对“教学”重心从“教”转向“学”的意志;另一方面也确实能促进这一重心在实践层面的转移。 21.课程目标表述性质就是指课程目标取向的确定。 22.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 2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选择涉及的二个问题是内容选择的标准与范围。 24.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标准是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表现性。 25.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范围有不同区域的选择与不同音乐种类的选择。 26.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讨论三个问题是组织要素、组织标准与组织形态。 27.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的标准是连续性、顺序性与整合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1.感受系统: 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2.音乐作品的再现性: 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3.创编歌词活动: 是利用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先于音乐能力的优势,通过把歌唱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编歌词的方式促进嗓音控制能力自动化的活动。 4.等级量表评价: 指用数字或等级的形式来评定幼儿。 5.意象: 是由想象力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经由感知、表象到意情统- 。 6.知觉系统: 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7.音符单一的节奏型: 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8.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 9.表现性评价: 指在真实情境中,根据幼儿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而进行的评价。 10.双圈舞: 是全体围成二个圈,以双圈为基本队形而进行的集体舞。 11.音乐作品的表现性: 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12.自发咏唱: 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1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 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14.技能: 指做身体动作、咽喉肌肉控制、打击乐器的肌肉动作等能力,它们本身与音乐可以毫无关系。 15.直列舞: 是指以两直列队形为基本队形的集体舞。 16.制作系统:

国开(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十年期末考试应用题题库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十年期末考试应用题题库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试卷号码:2505; 课程代码:01737; 适用专业及层次: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资料整理于2020年2月7日,收集了2008年7月2019年7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27.请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个与“保护环境”主题相关的社会教育活动方案,活动内容自选,活动名称自拟。 要求:教案完整(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或建议);目标全面、具体、恰当、有可操作性;准备充分,活动过程安排合理,注重幼儿身心与学习特点,基本能保证目标的实现;建议与延伸适当。 《地球妈妈变热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使幼儿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培养幼儿从小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有积极参与环保的初步意识; 2.向幼儿进行宣传教育,使幼儿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懂得“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保护好地球”的道理; 3.在制作宣传牌的过程中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幼儿动脑、动口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利用户外活动或郊游的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让小朋友知道地球就是我们的家园; 2.幼儿准备:收集有关地球变热的资料和图片;事先了解有关地球变热的知识。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请小朋友一起念儿歌《地球妈妈是我家》,引出课题。 2.展开部分: ①请小朋友一起看课件,听故事《地球妈妈变热了》; ②请小朋友说一说“地球妈妈”为什么变热了; ③看课件昕老师总结地球变热的原因:科学家分析了地球变热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自身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比如,砍伐森林树木,草原上过度放牧,就减少了能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的森林和牧草等植被。还比如,海洋上船舶航行,污染海面,尤其是油污染海面,使海水不能正常地吸收二氧化碳。更主要的是工业发展,兴建许多工厂,大量矿物燃料的燃烧,烟囱冒烟,汽车排放废气等,增加了很多二氧化碳。三者加在一起,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猛增。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就像给地球盖的屋顶,越来越厚,地球表面散发的热量无法散到宇宙中,都被二氧化碳阻挡了,这就叫“温室效应”。也就像我们到玻璃暖房一样,太阳光可以照进来,但热量散不出去,屋子里就暖和了; ④看课件让小朋友了解地球气候变热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地球变热使居住在地球上的广大居民受到热浪的袭击,天气少雨、干旱,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由于地球气候变热,南极冰山也会渐渐融化。冰山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那么许多沿海城市就会被淹没,整个地球就将面目全非; ⑤“地球妈妈”变热了,就像我们小朋友生病发烧了一样。“地球妈妈”生病了,那我们怎么办呢?请小朋友讲一讲如果你是“地球医生”你会怎么给“地球妈妈”治病呢? ⑥看课件,总结日常生活中防止地球变暖的措施:出门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环保型的汽车;少使用空调;多植树造林;每次减少一分钟淋浴时间:不使用的家用电器要把插头拔掉;停止设置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购物时携带购物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家人尽量在同一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