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孔子思想中的人文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 总第144期
攀 登(双月刊)Vol 25 G eneral .No .1442006年第1期 2006年2月出版Ascent (Bimonthly )No .1.2006 February .2006
中图分类号:B 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647(2006)01—0080—03
浅论孔子思想中的人文关怀
史玉梅
(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16)
摘要:孔子是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在他的礼、孝、仁思想中倾注了
深切的人文关怀与浓厚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孔子思想;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和探索,是对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孔子是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在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倾注了深切的人文关怀与浓厚的人文精神。本文拟就孔子思想中的人文关怀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挖掘“礼”的深层内涵,扩大“礼”的受用群体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以至政治、社会及伦理纲常失序、混乱。孔子一生的重要使命就是恢复礼仪,重建社会秩序。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孔子并没有简单主张恢复周礼,他在继承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对礼作了革新和发展。孔子认为“礼”是因人的本性与情感而发展出来的行为,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孔子认为,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本质的内涵。孔子说:“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论语・阳货》)在孔子的心目中,三年之丧这一礼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它是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方式。一个真正热爱和怀念父母的人,会自觉地遵守这一规定,否则便于心难安。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孔子称之为仁。在孔子看来,仁既是礼所生的内在根据,也是人们自觉守礼的内在动力。只有仁发于心,则行能合于礼,仁心不动,礼就失去了根据。宰我欲改三年丧制,孔子便斥之为“不仁”,原因即在于此。由此可见,所谓“礼”的本质内涵不是别的,正是
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孔子将礼的根源归结于人的内心情感与自我要求,特别是归结于“仁”,这就克服了传统礼所存在的形式化、工具化的弊端,突出了礼学的人文特色。
孔子主张礼必须适应时代的变迁而进行内容的更新。周礼的活动内容主要是祭祀上帝和神灵。“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月番,戎有爱月辰,神之大节也。”(《左传》成公十三年)子对此进行了改革。“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孔子的礼是为建立以仁为本的“大同”理想社会服务的,其活动内容着眼于“仁”的外化和社会各层次的约束。如孔子也重视祭祀活动,但其对象不再是远离现实生活的上帝、先祖,而是已去世的父母。这样,孔子把周礼的神秘性转换为世俗性,天伦关系转向人伦关系,突出了礼的人文功能和精神。同时,孔子强调了礼的平民性。孔子指出,在礼的面前,人不分贵贱尊卑,平民也可以知礼成为圣人。孔子说:“慎听之!女三人者,吾语女,礼犹有九焉,大飨四焉。苟知此矣。虽在畎亩之中事之,圣人己。”((《礼记・仲尼燕居》)礼不是贵族们显示身份的专利品,平民百姓,田野之人,只要知礼,也是圣人。孔子打破了圣人的等级界限和血缘承继关系的束缚,礼不在于豪华场面,主要在于内心的感受。另外,孔子主张简化礼仪,以适应平民的需要。总之,孔子把礼从少数贵族层普及、延伸到平民之间,削除了礼的等级性,扩大了礼的受用范围,满足了社会各阶层对礼的需要。
—
80—
〔收稿日期〕2005—11—28〔作者简介〕史玉梅(1965—),女,青海大学社科系讲师。
二、在人情关爱中体现“孝”的合理性
“孝”是用以处理父母与子女关系的道德规范。孔子在继承传统“孝”的思想基础上,对“孝”赋予了新的涵义,并且第一次把“孝”提升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孔子“孝”的人文关怀和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养和敬养。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孔子认为,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饭,供父母食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这叫做“能养”,这是最低限度的尽孝。但是,尽孝若仅体现在“能养”上,孔子认为,那便和养狗养马没两样了,因为人是不同于动物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孔子认为,尽孝应是内心自然且自觉的要求,重在内心的诚敬。与此相适应,表现在外表,对父母应和颜悦色、恭敬亲切,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要维护父母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尽力事亲;父母有过错,作为子女应委婉而耐心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父母听从,也仍然要恭敬、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内心却不怨恨。
亲情关怀。孔子认为做子女的不仅要做到能敬养父母,而且要做到关心父母、温暖父母、问候请安、陪伴在父母身旁、为父母分忧解愁,这是内心的诚敬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子女远游,无法侍奉父母。离开了父母,自然是不能够尽孝的。如果远游且游踪不定,那会让父母牵挂、放心不下的,而孝子是不肯让父母这样的。对于年事已高的父母,父母的年龄不能不时时记挂在心头。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喜的是父母添岁加寿,做子女的能够尽更多的孝心,报以更多的养育之恩;惧怕的是父母年纪越大,孝敬报答父母的时候不多了。做子女的能够时时记挂父母的年龄,也算是尽到孝心了。做子女的能够爱惜自己,不让自己的身体受到损伤,不让父母为自己忧愁、伤心,也是对父母的热爱和关怀,算是尽到了孝。
承教继志。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孔子认为,真正的孝就是继承父母的事业并发扬光大。一个人如果他对于父亲的事业能够继承并加以坚持下去,就实现了彻底的尽孝,至少实现了两代人的共同理想,这是敬养、关怀、守礼等孝道所做不到的也是无法比拟的。
泛爱众而亲仁。在孔子看来,孝的根据就是父母和子女间的血缘关系。孔子特别强调“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的情感因素。但是,孔子并没有把“孝”仅仅限定在血缘关系的范围内,他在“孝亲”基础上提出了“泛爱众”要求,孔子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爱人”不仅仅爱自己,还爱宾客、爱尊长、爱朋友、爱民众。孔子的爱人之仁既超越了狭隘的爱己之小爱,亦超越了“爱亲之谓仁”的血亲之爱,这样,“爱”由近及远,又亲而疏,走向了更广泛的社会人群,在情感层次上达到了“泛爱众”的境界。在2500多年前,能发现人、肯定人的地位并爱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巨大贡献。孔子反对贵族阶级视奴隶为工具,要求贵族阶级把被统治阶级——奴隶当人看。承认奴隶是人而不是物,这在人格上便是人与人的平等。总之,孔子,倡导的“孝”,十分强调对父母奉养的责任,强调“事亲”方面的推己及人,充分体现了“孝”的人文精神和关怀。
三、以仁为基础,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孔子对人的生存、发展有无限的关怀之情。孔子的仁学,在探讨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等问题的同时,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仁者,人也”是孔子仁学的起点,也是孔子对人的本质最早的阐发。“仁者,人也”肯定了人的主体作用,尊重了人的理性与尊严,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高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和人的价值理念,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之情。《论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不问马只问人,不仅表现了孔子对人生命存在的关切,更体现了对人与兽不同的价值观。在人和兽中,孔子凸现了人的存在价值。“仁者,人也”同时也肯定了每一个人存在的价值,揭示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意义。孔子认为,凡是人就应该具备仁德,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他实行了仁,不具有一定仁德的人也就不具备为人的资格。“人而不仁”不仅难以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为世人所不容,而且也领悟不了人生的真正乐趣。孔子根据人是否拥有仁德,将社会中的人划分为君子与小人。孔子认为,君子有着崇高的仁德人格、高度的仁德自觉和仁德修养,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区别就表现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除了行仁德以外,孔子仁学还认为,按仁德行事可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产生巨大的精神快感。因此,孔子的为人之仁还要求人要知仁、行仁、志于仁。孔子仁学的为人之仁还指出了五种能行于天下的行为方式:恭、宽、信、敏、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孔子提出的关于待人之仁的实现方式和手段。孔子主张,要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
—
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