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乔晓芳

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15期

摘要:运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下的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对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作品《小小小小的火》部分翻译进行详尽分析,认识华裔作家文化身份建立的心路历程,旨在深入了解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研究,验证翻译转换理论对小说文本英汉翻译的重要指导作用,以期为更多的英汉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层次转换范畴转换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5-0059-04

近几年来,一批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不乏一些美籍华裔作家的作品。在文化“大熔炉”这样的背景下,美籍华裔作家在创作之中面临着身份建立的困难、身份认同的不易,以及身份重构的无奈与必然。为了体现这种个人情感和最大限度保留原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或多或少都要涉及各类转换,竭力用各类转换使源语与译语达到翻译的对等。最系统的翻译转换理论莫过于卡特福德的理论,本文运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小说《小小小小的火》中的英汉翻译进行分析,以验证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指导英汉翻译实践的有效性,有助于未来翻译实践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

(一)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之文献综述

1958年,维奈和达贝尔内在其合作的《法英比较文体学》中提出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经过详细的研究和实践之后,维奈和达贝尔内又把直接翻译具化为借词、仿造词语和直译;把间接翻译细分为词性转换、等值、调节和改编(杰里米·芒迪,2014:89)。虽然已经细分为七种技巧,但是很多学者依然认为并不如卡特福德的概念详尽。他们在英语和法语的大量文本中还运用这七个程式进行比较和翻译实践,并做出了详细阐释。维奈和达贝尔内的研究成果为今后学者对翻译转换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遗憾的是,他们虽然已经细分出七种技巧,但没有明确地提出“转换”这个词。

1965年,卡特福德发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并在书中提出“形式对应”和“文本等值”。由于这两个概念有明显的不同,因此翻译转换的发生也就成了充分必要。随后,卡特福德(1965)郑重提出“翻译转换”。他认为,“翻译转换”指的是“源语进入译语过程中摈弃形式的

一种对应”(杰里米·芒迪,2014:88)。它包罗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层次转换指的是在一种语言里用语法来诠释,但是在另一种语言中用词汇显示出的(杰里米·芒迪,2014:88)。在受到专攻语言学模式的弗思和韩礼德的极大影响下,卡特福德后来又将“范畴转换”进一步具体解释为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系统转换。他认为结构转换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转换形式,并指出这个转换主要针对的是语法结构的层面,包括中英文语态的转换、中英文肯定和否定的转换及中英文重要内容的转换;为了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源文本语言的意思,翻译时会把原来的词类转换成其他词类,这就是所谓的词类转换(杰里米·芒迪,2014:89)。常见的有:将动词转换为名词和将介词转换为动词。内部系统转换主要体现在当英文里的定语从句翻译成中文时,可以将其转换为状语从句来进行翻译。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捷克学者发表了很多有关翻译转换的著作,这些著作与文学翻译理论紧密联系,因此新观点应运而生。列维主要研究源文本和目的语文本表层结构的翻译,强调译者在语言选择中应该将“逐渐的语义转换”与博弈论联系起来,而后对翻译转换进行分析。米科和安东·波波维奇(1976)集中讨论了翻译中“表达转换”和翻译转换分析的各种理论问题。在论文集中,米科(1976)提出从作用、形象性、主观性、突出与对比等方面分析翻译转换。安东·波波维奇(1976)强调“表达轉换”的分析应运用于文本的各个方面。此外,他将翻译转换分为构成转换和个体转换。构成转换受整体系统的限制,它形成于两种语言、两种诗学,以及原文和译文两者的风格差异。个体转换是译者的翻译风格和语言特征产生的(贝克,2004:230)。以上这三位捷克学者均注重对翻译转换的分析,而对翻译转换的分析正是影响且制约翻译过程规范系统的一种途径,因此三位学者提出的观点是翻译转换的重要发展,但这三位学者的研究局限于理论层面,并未详细地用于文本分析,因此不太适用于分析具体的翻译。

此外,在创建并运用翻译转换分析模式方面,阿姆斯特丹的鲁文—兹瓦特做出了巨大努力。他以维奈、达贝尔内和列维的模式为本源,建立了两种具体的模式:比较模式和描述模式。鲁文—兹瓦特模式将源文本和目的语文本分析的结果和话语层面之上的分析结合起来,并尝试提出关联的翻译规范,这意味着鲁文—兹瓦特的模式比以语言为主的分析模式更进了一步,然而因为该理论总共涵盖8个大类、37个小类,转换时还会互相交叉,这导致翻译分析过程极其复杂,因此其实用性有待提升。

1988年,约瑟夫·马隆发表《翻译艺术中的语言学科学》。在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传送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他提出的“传送模式”就是“转换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作品的翻译进行分析,但是由于新术语、符号和公式过多,而且相当复杂,导致很多读者望而却步,因此对实际翻译操作的意义不是很大(郭建中,2000:101)。

1995年,吉迪恩·图里在《描述翻译学及其他》中指出无可否认的翻译转换理论依然重要,并把翻译转换分为必要转换和不必要转换。而且都要受到规范的制约(图里,1995:57)。

2001年,彼得·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中提出翻译转换是“从源文本语言到目的语文本关乎了语法转变的翻译程序”(2001:85),并且做了进一步区分。从纽马克的分类中我们看到,有四种转换和卡式转换是不谋而合的,但总体上没有卡特福德理论系统详尽。

根茨勒(2004)在《当代翻译理论》中提到,“翻译转换”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译者有意故意的不匹配,或其本身翻译能力有限,或源语与译语在语言上差异过大”。但是,根茨勒只是给出原因,并没有给出定义,也没有对翻译转换进行归类整理分析。

我国学者黄忠廉、李楚石(1992)在合著论文《翻译活动的轴心——转换》中提到,翻译转换是复杂的转换活动,包括翻译的语言过程和翻译的心理过程两种转换活动。通过两种活动,语言转换作为承载体,使语言及其优秀文化得以传播交流。因此,翻译活动的轴心就是转换(黄忠廉、李楚石,1992:4-5)。此外,姜秋霞教授(2007)认为,在笼统的层面,翻译的转换是指信息的一种传递过程;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它是指一种符号与另一种符号的对比与对应。之后,姜秋霞教授又进一步提出“语言符号转换范式”与“非语言符号转换范式”。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翻译转换理论”为主题进行期刊检索,通过对有效文献进项及量化分析后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相关的文献发文量虽有一些波动,但是整体呈递增的趋势。翻译转换理论涉及众多领域,在不同主流期刊和学报的发文量也比较客观。这体现出国内相关研究者逐渐意识到了翻译转换理论的重要性,对翻译转换理论的研究逐渐增多。除此之外,笔者对被引次数较多的权威性文献进行整理和研读后,总结出以下研究特征:

第一,国内翻译转换理论所探讨的主题按照发文比例,大致可以分为科技、文学、政论和商务四种,少部分有关理论的论文也只是对翻译转换理论做以回顾与总结。而国外相关理论模式及分类的研究已经较系统,相关研究方向集中于理论本身的研究及创新。

第二,翻译转换理论研究中实证类文献较多,总结性论文较少。从翻译转换理论本身来看,主要涉及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个类型。其中范畴转换的引用更为频繁,这体现了范畴转换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解释性,这也为理论的文本类型选择提供了依据。虽然我国翻译转换理论集中往实践化方向发展,但是可以通过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以加深其深度。

第三,从翻译技巧来看,翻译转换理论竭力追求两种不同语言结构的转换,使目标语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文本。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文本主要集中于科技文本,而文学作品的研究有待扩充。

(二)《小小小小的火》的相关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