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艺术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
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艺术特征
专业音乐学
姓名戴玉
学号 ************
年级 2011级
导师胡刚
职称讲师
2015年4月
1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3)
一、贝多芬和他的钢琴奏鸣曲 (4)
(一)关于贝多芬 (4)
(二)关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4)
二、钢琴奏鸣曲《悲怆》的创作背景 (4)
三、钢琴奏鸣曲《悲怆》的艺术特征 (5)
(一)创新的曲式结构 (5)
(二)新颖的创作技法 (7)
(三)深刻的音乐内涵 (7)
(四)戏剧性统一的审美原则 (8)
四、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2
摘要
“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许多伟大的作品。
其中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更是被称为音乐史上的“新约圣经”。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主题突出,具有多种多样的内容形式。
这些特点与大师的思维准则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在他的世界中大自然、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的社会一直是创作力量的源泉,他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先进思想,透彻理解斗争的必然性,擅长表现内心的思索,因此作品中的表达方式比较强烈。
震惊世界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用尽一生的心血,可以说是音乐史上的奇迹。
其中,《C小调奏鸣曲》(悲怆)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的一个风暴。
本篇论文将由大师的作
曲方法、谱写乐曲的背景、曲子的形式以及如何欣赏等方面来分析《悲怆》的神奇吸引力。
关键词:《悲怆》;贝多芬;艺术特征
Abstract
"Open the romantic first" German music master Beethoven, in his short life, created many great works. Of his 32 piano sonatas, is called "new testament" of the history of music.
Beethoven's piano sonata is outstanding, the theme of the changes
in the content is rich. This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his creative thoughts, Beethoven's creation center is always the human society, life and nature, his work reflects the advanced thinking of The Times, thoroughly understand the struggle, the inevitability of inner thinking, good at performance so a strong expression of works.
Beethoven's 32 piano sonata life creation is a great epic, complete the first 8 "sonata in C minor (pathos) is Beethoven's piano sonata
in a storm.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of the form, creation techniques, music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principles of four aspects discusses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pathetique".
Key words: Beethoven; "Pathetique"; Artistic features
一、贝多芬和他的钢琴奏鸣曲
(一)关于贝多芬
贝多芬作为德国伟大的作曲家,1770年在伯恩出生,1827年在维也纳去世。
五十七年的短短人生之中,他为我们创作了许多伟大的音乐,给我们留下了无与伦比的音乐财富。
贝多芬作为连接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集古典音乐学派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是音乐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曲家。
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一个时代的大师,但贝多芬的风格却与莫扎特、海顿不同。
莫扎特与海顿的主要作品是宗教音乐或者宫廷音乐,要么充满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息要么属于华丽典雅的宫廷风尚。
海顿喜欢循规蹈矩,而莫扎特则选择创作典雅华丽的或者有个性而活泼轻快的曲子。
与之相比,贝多芬则是一位不受古典约束的音乐革新家,他既不迎合宫廷里王侯将相的口味,也不受宗教音乐的束缚。
始终遵循着自己的信条:“为了更美,没有不可打破的规则。
”因此,即使给了贝多芬充满坎坷和磨难的人生,他的音乐却始终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二)关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的创作题材宽广,气势宏大,感情深邃。
在他一生孜孜不倦的创作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创作了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艺术作品。
对于贝多芬来说,最适合表达他的感情的渠道就是奏鸣曲这种方式了。
他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它们在音乐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被称为是钢琴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被奉为“新约圣经”。
这32首钢琴奏鸣曲,不仅在创作时间上延绵了将近三十年,几乎贯穿了这位伟大作曲家的一生,而且在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所创造的艺术成就上,它也代表了贝多芬毕生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这32首钢琴奏鸣曲带有非常强烈的自传意义,它们在贝多芬的全部作品中是极具生命力的,因为贝多芬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并且通过这种形式大胆地表达他在音乐和艺术的观点,以及他对那个时代以及社会的深刻认识。
二、钢琴奏鸣曲《悲怆》的创作背景
音乐大师贝多芬,用尽毕生心血完成了32部奏鸣曲,在这当中最早的有15首,中期则完成了12首,剩下的几首是在大师创作后期的经典巨作。
因为所有的曲子都有独树一帜的思维艺术,所以都能引人入胜。
而其中的《C小调奏鸣曲》(悲怆)则是贝多芬早期在维也纳(1798一一1799年)创作的作品。
《悲怆》奏鸣曲在1789年出版,属于贝多芬早期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
此前贝多芬创作的多首奏鸣曲深受海顿和莫扎特两人的影响,但以后逐步摆脱他们的影响,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型,在浪漫主义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悲怆》正是在这个特别的转型时期创作出来的。
《悲怆》是由贝多芬本人亲自冠名,借以献给他的保护人和最亲近的朋友—卡尔·冯·李斯诺夫斯基亲王。
磅礴大气的构思、简单准确的处理方法,使它的戏剧性精神
震撼你我,是大师早期作品中最具特色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曲子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大师关于生命不公平的愤恨和无奈,同时也能看出其关于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谴责,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不懈追求理想的热烈和激昂。
在最开始的谱子上,贝多芬写下"GrandeSonata Pathetique”悲怆大奏鸣曲)。
在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仅仅只有这一首和《告别》是由贝多芬自己亲自加上标题的。
二十九岁的贝多芬,恰逢最美的青春年华,事业随之蒸蒸日上,但为何要写上这样一个如此沉重的标题呢?罗曼·罗兰用他的《贝多芬传》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后就永远不再退隐。
1796年至1800年问,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
”
1801年,在写给韦该勒的信上,贝多芬悲怆的写道:“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
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
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人家柔和地说话时,我勉强听到一些,人家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苦难忍……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
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是我唯一的出路。
”按照笔者的理解,贝多芬拥有者高尚而孤傲的心灵,他是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
“悲怆”的主题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苦难与无奈,这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悲痛。
从音乐方面来欣赏这部作品,笔者看到了大师强忍痛苦的辛酸与坚定,他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挑战命运,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情,表现出了对理想的坚定和执着追求。
三、钢琴奏鸣曲《悲怆》的艺术特征
(一)创新的曲式结构
1、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引子呈示部(1-132)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1-10)(11-27)(28-50)(51-88)(89-113)(113-132)c,降E,c c,V/c c,V/降e 降e,降A,降e 降e 降E,c,V/g
连接部分展开部(137-194)
(133-136)
g,V/e 引入部分中心部分返回部分
引子材料(137-148)(149-167)(167-194)
e,G,g g,C,V/C C,c
主部材料
再现部(195-294)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
(195-202)(203-220)(221-252)(253-277)(227-294)
c f f,DD/f 向c小调过渡 c,DDVII7/c
尾声(295-310)
第一尾声第二尾声
(295-298)(299-310)
c—————————
引子材料主部材料
慢板从庄严转向辉煌,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引子是首章音乐情感的重中之重,接下来的曲子各部分均以其展开介绍。
作为引子一共有一下几种互相冲突的关键,其一是通过低沉压抑的语调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然后是表达出自己对于积极中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渴望,通过节奏匀称的和弦伴奏和高音区柔和的八度旋律表达出来。
两种因素相互对抗,通过一次次反复剧烈的较量,在高音区上也表现出一高一低,在力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最开始三次庄严的乐句,一次又一次不断增强旋律的紧迫性。
之后,用一节简洁的音程式乐段引出一段热情洋溢的旋律,告诉我们伴随着情感的升华,它将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乐章。
但是,这段旋律很快又变回到最初的情绪,庄严紧张的气氛渐渐重现,同时一段迅速下行的半音阶预示充满活力而轻快的乐章就要开始。
在一阵阵隆隆的低音下,第一主题好像从极为紧张的状态中爆裂般的迸发出来,音与音之间极速推进,表现得汹涌起伏、不给人有喘息的余地,一股不可遏制的热情油然而生。
第二主题有两个旋律:第一个是降c小调,轻快欢乐;另一个是最开始的降E大调,它通过漠然的节奏感渐次向高潮推进,一浪接一浪毫无间隙,一次次的在自由之路上寻求和追索。
在第一主题再现之后,第二主题第一个旋律用降e小调,第二个旋律用c小调再次再现,在尾奏里,仍有慢板主题的短暂出现,最后由第一主题结束。
通过首章乐曲我们能够感受出一种步步惊心的紧张压抑氛围,以及作者关于痛苦挫折的坚持反抗;旋律有时慷慨有劲,有时却婉约细腻,如同大海上的浪花,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启迪。
2、第二乐章:三部曲式
三部曲式
引子首部中部再现部
(1-16)(16-28)(29-36)(37-50)(51-73)降A f 降A 降a,E 降A
如诗如歌的行板,降A大调,2/4拍子,三部曲式。
该曲式作为贝多芬作品里的经典之作,在缓慢的节奏中透露出些许的轻柔。
每次听这首曲子都会幻想到宁静安和的世外桃源。
第一段抒情曲子委婉含蓄,贯穿了美妙的和声以及管风琴一样的乐章。
中部主题由降a小调开始,通过内声部的三个音伴奏,把我们带到了紧张、严肃的氛围中,在曲式中一、三段有着相同的旋律,而第二段则多次出现同一个或者某个相同的音。
该乐章通过对高尚美妙情绪的描述,让人沉醉迷离,神圣而温暖,如同仅仅抒情的曲子,余音缭绕、不绝如缕。
贝多芬的音乐就像小太阳一样温暖着每个欣赏者。
这首美妙的曲子一共有两个小插部,均由压抑而紧张的小调开启慷慨激昂的情调,最终会在大调上终结,把我们带到一个安静祥和的氛围中。
这种曲调的组合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师对生命的积极心态,风雨之后一定会有彩虹,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有了希望就会感受到阳光,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一定能触摸到美妙的星空。
3、第三乐章:回旋奏鸣曲式
呈示部(1-54)
主部连接部副主题第一个结束主题第二个结束主题第三个结束主题
c(1-17)(18-24)降E (25-36) (37-43)(44-51)(51-54)
展开部(55-120)
再现主题第一部分中间部分第三部分
(62-78)(79-94)(95-107)(108-120)
再现部(121-170)
主题部连接副部连接主部(121-130)(131-134)(135-153)(154-170)(171-181)
尾声部(182-210)
C(182-210)
第三乐章c小调,4/4拍,快板的回旋奏鸣曲式。
这个乐章的主题与第一乐章的副部有些相似之处。
它通过运用大量连线,表现了乐曲乐段的结束。
第1小节——17小节是整个乐章的主部主题,表达出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从第33小节开始,突强音在左右手交替,让人感觉到贝多芬不稳定的心态,以及在命运的困苦面前的纠结与忧郁。
第62小节——78小节是主部主题的完全再现,随后转入幽静而柔和的第二个间插部主题,表现了一种宁静安详的心态。
紧接着第98小节——106小节,左右手的音阶断音伴奏,增加了动力效果,把乐曲推向了高潮,激烈的情感在每一个音符中碰撞出来。
第183小节开始通过再现第一间插部的缩短变化,渐渐地一步一步带着充满斗争力量的激动的情感,是音乐的另一个高潮,也是贝多芬与命运作斗争精神的升华。
第193小节——198小节的第二拍和第三拍上的sf表现得很果断、鲜明,表现出贝多芬决定用毫不停息的斗争精神继续坚持下去的决心。
第203——206小节转到降A大调上,好像是在静静的思考面对苦难,面对深渊的时候,人们应该怎样去斗争。
最后,乐曲结束在c小调上,以坚定有力的主和弦给了自己一个肯定有力、充满信心的答案。
(二)新颖的创作技法
首先,该乐曲在调性的独特性方面,完全可以说是音乐史上首屈一指的。
贝多芬利用大小调多次交叉使用的方式,不断的变更调性,让旋律更加优美细腻,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此后众多浪漫主义音乐家都选择了该技法,也因此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特色。
而该曲引子低沉压抑的特点,偏偏就是利用这种方法表达出来的。
比如在作品开始1-3小节的引子中,贝多芬便运用了两种调式(c、bE),音乐通过关系大小调的交替变得更具震撼力,从而将人们带入作品所表现的悲怆命运之中。
再如《悲怆》的第二乐章中的第一插部之中,,先在f小调上奏出了优美动听的旋律,然后转向了关系大调中的属调bE的大调,,将一股庄严和神圣感注入优雅的韵律中。
而贝多芬在第一插部中的创作技法并不只限于此,,在第一插部结束时他将其转入了bA大调,回归了音乐的调性,,从而在优雅、庄严的旋律中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贝多芬所要传达给的浪漫主义气息。
接下来我们分析该曲的和声创作;毋庸置疑,在这部曲子存在许多新的要素。
例如在
该乐曲的整体节奏中会断断续续的出现等音转调模式,让欣赏者获得一种独特的体验。
例如作品的第一乐章133-136小节,首先音乐在g小调开始陈述,通过减七和弦的等音转换,突然转到e小调,从而增加了悲剧的气氛和冲突的激烈度。
在第二乐章第41-42小节,贝多芬同样使用等音砖调由bA大调突然转向E大调,使平静中的音乐突然增添了一份紧张。
《悲怆》中不仅有等音转调的模式,还有一定数量的用以表现悲凉气氛的不协和音节。
通过多种表现方式,音乐更能引人入胜,并且更加具体的彰显出大师努力奋斗的顽强毅力。
再如第三乐章的主要调性为C小调,乐曲开始的C小调通过D—t进行显示,7—8小节通过K64-D7-t 的连续进行加固了调性。
接下来将新材料引入(12-16)小节,推动乐曲继续向前发展,最后在C小调的主角弦上结束。
前4小节连续通过D2—6进入f小调,然后用D—t紧跟其后从而进一步巩固调性,相同的和声结构油转调模进进入降E大调的调性,而56小节以伴音下行进入c小调,又一次替主部的调性再现作准备,主部从而再现为C小调。
第三,作品拥有独创性的节奏也是一大亮点。
作品中有着一种不断交替的节奏感,贝多芬将这种表达方式转化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例如在第一章的第十小节,好似在百米高空中坠落的半音阶瞬间表现出,和前面压抑低沉的引子比较,令人心生敬佩。
音乐的表现也柳暗花明。
在第二章,经由简单而平淡的中心感受展开音乐背景的渲染,就像一种名歌的的色彩,这是贝多芬作品的重要表现现实。
安详、静谧的中心往往是简单而朴素的,可对于内容来说,却能看出种种复杂的情绪,因此往往演奏时会很慢。
排除由内心活动引发的速度变化,理论上是一直持续某种速度不变的,特别是对于慢板节奏,比较能够因为感情因素而变得混乱,所以一旦速度改变,或许不会改变乐曲的主体结构。
下一乐章则为快板,由于表达的感情较为轻松、欢愉,因此演奏者往往需要掌握较快的速度。
20-27小节的短小乐句必须浮现出来,优美的立体式音乐的波涛,在拍岸后有退回去,逐次推进到44的过门乐句,作曲家是随心所欲地驱使各种有趣的节奏或音阶写出来的。
这些节奏的交错,又夹着45-52的短小副题,一直活跃到第一主题再次登场。
右手与左手的呼吸是很重要的。
这时要表现出节奏风的美感,相反的从45
起要做出圣咏般的抒情味道,弹奏速度还是保持一致。
不管怎样,这部作品新鲜独特的表现方法,不但让我们看到了贝多芬强大的创作能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被打破的震撼。
而这种震撼来源于大师坚持不懈,追求自由以及对浪漫主义的向往。
(三)深刻的音乐内涵
作者创作这部乐曲,其实是为了利用对一个勇敢英雄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生活中痛苦、挫折和大气的理解。
通过慷慨激昂、情绪丰富的基调,使我们在《悲怆》中看到了勇敢战胜苦难的决心,而绝对不是面对苦难空悲叹的无奈。
对乐曲的分析后,贝多芬的悲怆思想模式被大家所知。
而它的产生与创作的的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贝多芬在法国大革命取得成功后的第一年(1798年)写下了这部乐曲。
就在这时,贝多芬受到了革命进步思想的启发。
他深刻的表达了对强权政治的愤恨,并且坚信社会一定要是公平的,群众要勇敢的追求自由和自己的个性,在他的世界观中不知不觉得受到了这种高尚情操的影响,不断鼓舞了他继续生活下去的决心。
同时由于拮据的生活,事业极不稳定以及病痛的折磨都使贝多芬越来越强大。
在贝多芬的精神世界中,早已没了那种活泼好动的青春气息,取而代之的是作为成年人的压抑无奈,所以很多时候他都会进入到一种极其悲恸的环境中。
由此看来英雄的复杂心情将一直存在于乐曲中,我们可以称它为悲壮或者悲怆之美。
恰恰因此,我们从《悲怆》中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英雄,而是代表了作者自身勇敢坚强的具有哲学概念的真正英雄。
他把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当成遥远的目标去不断追求,慷慨大气的精神在乐曲中得以彰显。
这是当人们在地狱般的折磨中体现出来的永不放弃的精神。
顽强的意志、勇于拼搏的胆识,使音乐拥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这是贝多芬与现实世界斗争的真实表现,也是他人格魅力、精神境界的完美映射,这种力量是无法用公式衡量和计算的。
这也是众多科学家、作家以及其它领域名人对《悲怆》情有独钟的真正缘由。
(四)戏剧性统一的审美原则
《悲怆》作为一部艺术作品,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其作者把戏剧性的统一上升到了审美的角度。
单看该乐曲的主题,我们会发现在很多方面大同小异,比如说快板与引子的中心思想之间就恰似母与子的关系。
前几乐章中也相互存在这类似的关系。
有的人或许会说这样重复的中心思想是不是会听起来乏味,但事实上贝多芬毕竟是大师,他拥有一种化腐朽为神的力量。
他所拥有的是一种创新,一种在相互联系的主题之间找到矛盾而统一的表现形式,而这正是德国古典主义中所需要的。
因此贝多芬把戏剧性的统一当成一种美的享受,从而涵盖在《悲怆》的谱写中。
初次听这首曲子,笔者便深深体会到了步步惊心的紧张情绪,而那种压抑恰恰是贝多芬在真实世界中追求自由、与命运斗争的情感。
是他对自己生命的无穷尽的探求。
这便是德国古典主义中强调的“自由之美”,也就是在真实的痛苦世界中经由精神的洗涤,寻求某种戏剧性的一致,由此来消除矛盾,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就像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中的“崇高之美”(一种在对生活苦难进行抗拒而达到的崇高——。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贝多芬的《悲怆》不单单是钢琴奏鸣曲迈向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种进步,同时也是一种在浪漫主义色彩上塑造出戏剧性统一之美的欣赏准则。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音乐的兴起,浪漫主义色彩在19世纪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1800年,众多音乐杂志也对该作品做出了一定的评价。
无论如何,《悲怆》的诞生,不仅表明音乐史上的曾经告一段落,也预示着“新的世界”已经到来。
、
结语
审美活动对于我们人生最大的意义在于提升人的人生境界,而音乐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审美活动,而。
贝多芬的《“悲怆”钢琴奏鸣曲》通过它戏剧性的创作背景,“悲怆”而鲜明的主题,与第九交响曲结下的创作姻缘,以及所表现出的英雄主义世界观,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其极高的人文价值和艺术魅力,更有利于提升人们的艺术品位以及人生境界。
贝多芬音乐中所蕴含的“博爱、平等、自由”的人生理想、悲天悯人的道德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及充满人道主义温暖的艺术观,带我们领略超越“自我”的局限,以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贝多芬的孤独、贫困、耳聋等苦难的人生经历,并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出他要更好的活着的无限动力。
贝多芬不仅教会我们怎样正确的看待死亡,更教会我们如何看待生活,他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好的老师,他教会我们更好的珍惜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人类作出无限的奉献。
正是由于贝多芬音乐所能体会到的这种崇高的精神,使得贝多芬的音乐能够超越古今,成就永恒的经典。
参考文献
[1] 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0.
[2] 李近朱.乐圣贝多芬[M].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 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4] 夏云.从美学角度看音乐美的特征[J],剧影月报,2009,1:55.
[5] 李萍.《音乐美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J],大众文艺,2009,5:175.
[6] 马丽,李琪.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演奏分析[J],音乐天
地,2011,(07).
[7] 徐斌.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J],音乐生活,2007,(02).
[8] 方朗.贝多芬奏鸣曲演奏中的结构分析[J],黄钟,2008.09.
[9] 朱雅芬.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J],钢琴艺术,2002,(10).
[10] 曾卫星,对当下高校音乐教育的美学思考[J],贵阳学院学报,2008,4:106.
[11] 陈樱月和命运抗争,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浅析[J],音乐时空,2014,(第13期).
[12] 唯民.《贝多芬论》[J]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
[13] 李艳慧,从乐曲《悲怆》浅析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的贡献[J],剧作家,2005,(4).
[14] 王晓宏,一首不屈的战歌—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J],戏剧文
学,2004,(7):088.
[15] 熊旭,戏剧性生活缔结出的音乐—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J],
艺术研究,2007,(03).
致谢
首先要感谢胡刚老师对于我的帮助,他在写论文中一直是他在旁边帮我修正错误,帮我改正。
通常,我们都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但他每次都以最快的速度回复我的邮件,及时地将他对于我论文中关于文章结构和逻辑的各种问题及修改的意见反馈给我,让我不仅能从中学到很多写论文的技巧,同时还让我少走许多弯路,受益良多。
另外,还要感谢同寝室的各位同学,谢谢你们帮我收集资料,帮我整理,有了你们,我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论文。
在这里,我想再次郑重地感谢所有在我写作论文过程提供过帮助的每一个人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