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科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呼吸内科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呼吸内科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78例肺部患真菌感染患者中,基础疾病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及肺转移癌、支气管扩张等,其在肺部中真菌感染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2.31%、21.79%、10.26%;7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真菌培养结果显示主要菌种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构成比分别为58.97%、14.10%、8.97%;上述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15%,无效率为3.85%。

结论呼吸科患者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对呼吸内科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对已发生感染患者给予抗真菌及综合治疗措施,可提升治疗有效率。

标签:呼吸内科;院内真菌感染;基础疾病
真菌的细胞特性决定了其感染率较高,有临床研究表明,真菌感染主要是取决于机体免疫状况、致病性及机体内外部环境等,且通常情况下的真菌感染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是菌群失调而造成的[1]。

为进一步体内探讨呼吸科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情况,对我院78例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相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78例呼吸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上述患者均确诊为院内真菌感染。

男44例,女34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36.83±1
2.65)岁。

院内患真菌感染患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1.2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对我院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观察记录78例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并给予相应药物进行治疗,并统计治疗效果。

治疗方案:上述78例患者均给予制霉菌素口服治疗,50~100万单位/次,3次/d,连续治疗12d;后对部分感染情况较重的患者,采用氟康唑静脉滴注治疗,200~400mg/次,1次/d,连续治疗14d。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严格禁止使用碱性类药物,以此减少对治疗效果造成的影响,同时加强病房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及运动指导,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

1.3疗效判定依照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经由影像学检查后显示肺部阴影吸收,可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出现明显好转,且体温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阴影未完全吸收或部分吸收,视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持续高体温,影像学结果证实肺部阴影未吸收或者为增多,且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呈阳性,视为无效。

2结果
2.1 78例患者基础疾病情况78例患者基础疾病情况如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3例(42.31%),肺癌及肺转移癌17例(21.79%),支气管扩张8例(10.26%),肺结核6例(7.69%),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3例(
3.85%),支气管哮喘5例(6.41%),肺脓肿2例(2.56%),肺纤维化4例(5.13%)。

单单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前三位基础疾病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及肺转移癌、支气管扩张等,其在肺部中真菌感染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2.31%、21.79%、10.26%。

2.2 78例患者真菌感染情况本次真菌感染情况调查均将连续2次标本涂片呈阳性,且培养结果为同一真菌的标本的患者确定为真菌感染,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要菌种,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构成比分别为58.97%、14.10%、8.97%,见表1。

2.3 78例患者治疗效果上述78例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上述药物治疗,同时针对各患者实际情况选用抗菌素,治疗后显效48例(61.54),有效27例(34.62),无效3例(
3.85%),治疗有效率为96.15%(45/48)。

3讨论
真菌广泛分布于各种环境中,其在寄居于人体黏膜、皮肤,且机体菌群失调或者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会进一步侵犯人体黏膜及皮肤,严重情况下会对内脏、肌肉是甚至是骨骼等产生侵犯,主要可以分为浅表真菌及深部真菌两大类型。

有临床研究表明[2],肺部是属于真菌感染的多发部位,其在真菌所致感染中占到比例约为50%以上,特别是对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来说,真菌感染是造成其及继发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在当前临床医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抗菌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种类不断增多,再加上各种放疗、化疗手段及CT、支气管镜及胸膜下活检等医学手段的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鉴于此,加强对肺部真菌感染的预防及治疗,對改善患者生活治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及降低真菌感染继发死亡发生率等反面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呼吸科院内真菌感染患者中,基础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该人群年龄普遍较大且机体抵抗能力差,存在着较大的发生肺部继发感染的可能性,且由于受到多种合并疾病的影响,其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长期大量应用光谱类抗生素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由此增加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激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

另有临床研究表明[3],对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应在进行对症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对肺部原发疾病的治疗,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的主要真菌为白色念珠菌,故选取氟康唑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6.15%。

氟康唑为临床新型抗真菌药物,属于光谱抗菌药物的一种,且具有较高抗菌活性,经由静脉给药可使得其在机体内快速、广泛分布。

有临床研究表明其在痰中的药物浓度同血液中中药物浓度相接近[4],在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意义。

除上述所述外,同时也应加强对肺部真菌感染高危人群的及积极预防,有临床研究表明年龄、基础疾病、长期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等均为及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见影响因素[5],应加强对该方面的重视,以此减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涂春莲,方旭晨,沈励,等.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致病菌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18):1843-1844,1857.
[2]周朝阳,金小花.真菌诱发的院内感染的检验诊断及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5):37-38.
[3]刘兆玮,杜红丽,乔艳梅,等.2011年呼吸科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724-1725.
[4]吴建华,孔玉燕.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4):343-3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