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式电源开关面板注塑模设计

壁式电源开关面板注塑模设计
壁式电源开关面板注塑模设计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综合毕业实践说明书(论文)标题:壁式电源开关面板注塑模设计

系 别: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专 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 号: 0911103212

姓 名:季 程

指导教师:何玉林

2012年6 月20 日

摘 要

采用注射成型做这次毕业设计,具体叙述了注射成型工艺和模具结构,根据塑料模 具设计步骤,运用CAD绘制各部分模具零件图若干张,完成模具装配图。

关键词:CAD制图;二次分型 ;注射成型

目 录

摘 要...................................................................................................................................I 目 录..................................................................................................................................II 引言 (1)

1塑料工艺分析 (2)

2 型腔的确定和注射机的选择 (4)

2.1型腔的确定 (4)

2.2根据塑件的重量或体积,注射设备规格型号的选择 (4)

3 模具结构方案 (5)

3.1确定成形位置和分型面 (5)

3.2浇注系统形式 (5)

3.3成型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 (10)

3.4脱模机构的设计 (12)

3.5冷却与加热系统 (12)

3.6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13)

4校核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 (14)

4.1锁模力与注射压力 (14)

4.2模具厚度H与注射机闭合高度 (15)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壁式电源开关面板注塑模设计

引言

随着机械工业、电子工业、航空工业、仪器仪表工业的和日常用品工业的发展,塑 料制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成型塑件的模具的开发、设计与 制造的水平也必须越来越高,因此模具设计水平的高低、模具制造能力的强弱以及模具 质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老产品的更新换代,影响着各种产品的 质量、经济效益的增长以及整体工业水平的提高。在塑料制件的生产中,高质量的模具 设计、 先进的模具设备、 合理的加工工艺都是重要的条件, 对于注射模也同样的的重要, 一副优良的注射模可成型上百万次,注射模具有方便、易控制等特点。模具CAD/CAM 系统是计算机辅助某一种类型模具的设计、计算、绘画以及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等的有机 集成。CAD/CAM技术具有高智力、知识密集、更新速度快、综合性强、效率高和初始 投入大的特点,而标准化是实现注射模 CAD 系统的有效手段,设计数据的处理是注射 模CAD中的一个重要问题,CAD系统具有广泛适应性。

注射成型是热塑性塑料成型的一中重要方法,它具有成型周期短、能一次性成型复 杂、尺寸精确、带有金属或非金属的塑料制件。注射成型的生产率高,易实现自动生产。 到目前为止,除氟塑料以外,几乎所有的热塑料都可以用注射成型的方法成型。注射成 型工艺包括成型前的准备、注射过程、和塑件的后处理。

注射成型的原理是: 加入到料斗中的颗粒状或粉状的塑料被送至外侧安装电加热圈 的料筒中塑化。螺杆每次前进注射结束后,螺杆在料筒前端原地转动,被加热预塑的塑 料在转动的螺杆作用下通过其螺旋槽送至料筒前端的喷嘴附近, 螺杆的转动是塑料进一 步塑化,料温在剪切摩擦热的作用下进一步提高并得以均匀化。当料筒前端的熔料堆积 造成对螺杆产生一定的压力时,螺杆就在转动中后退,直至与调整好的行程开关接触, 具有模具一次注射量的塑料预塑和储料结束。接着注射液压缸开始工作,与液压缸活塞 相连接的螺杆一一定的速度和压力将熔料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 具型腔中,保压一定时间,熔融塑料冷却固化即可保持模具型腔所赋予的形状和尺寸。 开合模机构将模具打开,在推出机构的作用下,即可取出注射成型的塑料制件。

1 塑料工艺分析

材料的种类、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

塑件名称:开关面板

塑件材料:ABS

塑件产量:中批量

工作要求:质量轻,光泽度好,耐腐蚀,密封性好,公差要求5级

图 1 制件

该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密度为 1.02-1.05g/cm3,无毒、无 味、呈黄色,成型的塑件有较好的光泽。ABS 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磨、耐寒、 耐水、耐油、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能,而且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成型加工。 其缺点是耐热性不高,紫外线作用下易变硬发脆。其成型特点是:在升温时粘度增高, 所以成型压力较高;ABS 易吸水,故成型加工前应该进行干燥处理;ABS 易产生熔接 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减少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 熔料温度对收缩率影响极小在要求塑件精度高时,模具温度可控制在 50-60oC,而在强 调塑件光泽和耐热时,模具温度应控制在60-80oC。ABS在机械工业上用来制造齿轮、

外壳等。在汽车领域,用 ABS制造汽车扶手、加热器等。

1.2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该塑件为较简单产品,为开关的外壳,外观要求光泽度好,量感舒适,其精度要求

,选择5级。

不高。塑件尺寸公差(SJ1372)

2 型腔的确定和注射机的选择

2.1型腔的确定

本塑件在注射是采用一模一腔,根据塑件的形状估算体积和质量

采用相似取值法来计算:

Vs=V1-V2+V3-V4+V5

=(∏R2H-∏r2h)*Θ+90*90*8-88*88*8+(20*20*6-18*18*6)*2-13*13*2*2 =3.191cm3

取塑件的体积为3.191 cm3

塑件的重量为

Vg=Vs*R

=3.191*1.05

=3.35g

其中R为塑料的密度(R=1.05g/ cm3)

2.2根据塑件的重量或体积,注射设备规格型号的选择

注射机额定注射量G B,每次注射量不超过最大注射量的80%

即 n=(0.8G B-Gj)/G S 式中 n—型腔数

Gj—浇注系统重量(g)

G S—塑件重量(g)

G B 注射机额定注射量(g)

估算浇注系统的体积Vj的结果:

Vj=1/3*∏R2*H+1/3*∏*r2*h+∏*2*2*2

=3.371cm3

由于是一模一腔,即n=1

GB=(nGs+Gj)/0.8

=(1*3.35+3.371*1.05)/0.8

=8.612g

从计算结果,并根据塑料注射机技术规格表2-1选用

S Z-25/25型注射机

3 模具结构方案

3.1确定成形位置和分型面

由于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浇注系统设计机、塑件结构工艺性及尺 寸精度等多种因数的影响,选择分型面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 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2) 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塑件的顺利脱模

3)分型面的选择应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4)分型面的选择应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5)分型面的选择要便于模具的加工制造

6)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排气

由于塑件外观完整,并没有其他结构,考虑塑件的外观质量,按分型面选择塑件外 形最大的轮廓原则,将分型面取在塑件下端最大平面处。如

图 2 装配图

3.2浇注系统形式

浇注系统的设计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了解塑料的成型性能

2)尽量避免或减少产生熔接痕

3)有利于型腔中气体的排除

4)防止型芯的变形和嵌件的位移

5)尽量采用较短的流程充满型腔

6)流动距离比和流动面积的校核

由于是一模一腔,所以采取一级浇注系统。

主流道的设计

主流道是指浇注系统中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接触开始到分流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 动通道,是熔体最先流经模具的部分,它的形状与尺寸对塑料熔体的流动速度和充模时 间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使熔体的温度降和压力损失最小。

在卧式或立式注射机上使用的模具中,主流道垂直于分型面。为了让主流道凝料能 顺利从浇口套中拔出,主流道设计成截面为圆形,整体为圆锥型,其锥角为 2-6 ○ 。小 端直径d比注射机喷嘴直径大0.5-1mm,取值为φ5mm,由于小端的前面是球面,其深 度为1-5mm,取值为2mm。注射机喷嘴的球面在该位置与模具接触并贴合,因此要求主 流道球面半径比喷嘴球面半径大1-2mm,取 R=11mm。

所以采用把浇口套和定位圈设计成整体式的形式,用螺钉固定与定模座板上。

图 3 浇口套

浇口的设计

浇口的形式很多,但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浇口,其开设的位置对塑件的成型性能及 成型质量影响都很大,因此,合理选择浇口的开设位置是提高塑件质量的一个重要设计 环节。选择浇口位置时,需要根据塑件的结构和工艺特征和成型的质量要求,并分析塑 料原材料的工艺特性与塑料熔体在模内的流动状态、成型工艺条件,综合进行考虑: 1)尽量缩短流动距离

2)避免熔体破裂现象引起塑件的缺陷

3)浇口应开设在塑件壁厚处

4)考虑分之定向的影响

5)减少熔接痕提高熔界强度

点浇口这种浇口由于前后两端存在较大的压力差, 可较大程度地增大塑料熔体的剪 切塑料熔体的剪切速率并产生较大的剪切热, 从而导致熔体的表面粘度下降, 流动增加, 有利于型腔的充填。在设计点浇口时,为了减少与塑件接触处的浇口面积,防止该处产 生缩孔、变形等缺陷,一方面应尽量选较小锥度的主流道锥度а(а=2o-4o),另一方 面尽量减小定模板和定模座板的厚度。

成形零件的工作尺寸是指凹模和型芯直接构成塑件的尺寸。在成形尺寸计算之前, 还需注意以下三点:(1)针对塑料模的分型面处容易出现飞边的特点,在计算成形尺寸 时,必须按分型面接触面积的大小,分别减去飞边厚度0.02~0.05mm;(2)塑件成型后 为了脱模方便,沿脱模方向应设计脱模斜度,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不包括在塑件图的 尺寸公差范围内,其中外形尺寸以大端尺寸符合制件图纸的尺寸公差要求,斜度取向小 端方向上;内形则以小端尺寸符合制图纸的尺寸公差要求,斜度去向大端方向;(3)对 塑件图纸进行认真的消化,分析塑件图中未注公差的尺寸中哪些尺寸属于负公差,哪些 尺寸属于正公差,以及哪些尺寸属于正负公差,分别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

成形收缩 塑件成形后的收缩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再在计算工作尺寸时,通常按平

均收缩率计算:S =(

2 min

max S

S+

)×100% 式中 S ——塑件的平均收缩率

max

S ——塑件的最大收缩率

min S ——塑件的最小收缩率

模具成形零件的制造公差 它直接影响塑件的尺寸公差,成形零件的精度高,则塑 件的精度也高。模具设计时,成形零件的制造公差可选为塑件公差或选用 IT7~IT8 级 精度,表面粗糙度为Ra0.8~0.4um。

模具成形零件的磨损 模具使用过程中由于塑件熔体、塑件对模具的作用,成形过 程中可能产生的腐蚀气体的锈蚀以及模具维护时重新打磨抛光等,均有可能时成形零件 发生磨损。在计算成形零件工作尺寸时,磨损量 c ? 应根据塑件的产量、塑件品种、模具 材料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对中小型塑件,最大磨损量 c ? 可取塑件公差Δ的 6 1 , 对于大型塑件则取塑件公差Δ的 6 1 以下。

此外,模具安装、配合的误差,塑件的脱模斜度等都会影响塑件的尺寸精度。 成形零件的工作尺寸是根据塑件成形收缩率、成形塑件的制造公差和模具成形零件 磨损量来确定的。各公差根据《机械设计课程手册》查得。

(1)凹模和型芯的径向尺寸

凹模 z M L +?0 ) ( = z x L S s +? D - + 0

] ) 1 [( 式中: M L ——凹模、型芯的径向工作尺寸,mm;

S ——塑件的平均收缩率;

s L ——塑件的径向尺寸,mm;

Δ——塑件的尺寸公差,mm;

x——修正系数 当塑件尺寸较大、精度级别较低时,x=0.5;

当塑件尺寸较小、精度级别较高时,x=0.75。

对于塑件 凹模Φ28mm、ΦF2 mm、ΦF1.5 mm、尺寸的凹模径向尺寸:

0 2 . 0 28 - F =[(1+0.55%)×28-0.35×0.5] 09 . 0 0 + =27.9 09 . 0 0

+ 0 2 . 0 2 - F =[(1+0.55%)×2-0.32×0.5] 08 . 0 0 + = F1.9 08 . 0 0

+ 0 2 . 0 5 . 1 - F =[(1+0.55%)×1.5-0.35×0.5] 09 . 0 0 + = F1.3 08 . 0 0

+ 型芯 0 ) ( z m l ? - = 0 ] ) 1 [( z

x l S s ? - D + + 式中: m l ——凹模、型芯的径向工作尺寸,mm;

S ——塑件的平均收缩率;

s l ——塑件的径向尺寸,mm;

Δ——塑件的尺寸公差,mm;

x——修正系数 当塑件尺寸较大、精度级别较低时,x=0.5;

当塑件尺寸较小、精度级别较高时,x=0.75。

对于塑件型芯F26mm、F28mm、F2mm、F1.5mm、F27.5mm 尺寸的径向尺寸:

1 m l = 0 09 . 0 ] 35 . 0 5 . 0 26 %) 55 . 0 1 [( - ′ + ′ + =26.34 0 09

. 0 - 2 m l = 0 08 . 0 ] 32 . 0 5 . 0 28 %) 55 . 0 1 [( - ′ + ′ + =28.3 0 09

. 0 - 3 m l = 0 08 . 0 ] 32 . 0 5 . 0 2 %) 55 . 0 1 [( - ′ + ′ + =2.17 0 08

. 0 - 4 m l = 0 07 . 0 ] 29 . 0 5 . 0 5 . 1 %) 55 . 0 1 [( - ′ + ′ + =1.66 0 07

. 0 - 5 m l = 0 08 . 0 ] 32 . 0 5 . 0 5 . 27 %) 55 . 0 1 [( - ′ + ′ + =27.81 0

08 . 0 - (2)凹模深度和型芯的高度尺寸

凹模

z M H +?0 ) ( = z x H S s +? D - + 0 ] ) 1 [( 型芯 0 ) ( Z M h ? - = 0 ] ) 1 [( z

x h S s ? - D + + M H 、 M h ——凹模、型芯高度的工作尺寸,mm;

s H 、 s h ——塑件高度尺寸,mm;

x——修中系数 当塑件尺寸较大、精度级别较低时,x= 3 1 ;

当塑件尺寸较小、静度级别较高时,x= 2 1 。

对于塑件凹模 2mm 、10mm 、1mm 、6.5mm 、的深度尺寸:

1 M H = 04 . 00

] 22 . 0 5 . 0 2 %) 55 . 0 1 [( + ′ - ′ + =1.90 04 . 0 0 + 2 M H = 07 . 0 0

] 26 . 0 55 . 0 10 %) 55 . 0 1 [( + ′ - ′ + =7.6 07 . 0 0 + 3 M H = 07 . 0 0 ] 29 . 0 5 . 0 1 %) 55 . 0 1 [( + ′ - ′ + =0.86 07 . 0 0

+ 4 M H = 08 . 0 0

] 32 . 0 5 . 0 5 . 6 %) 55 . 0 1 [( + ′ - ′ + =6.41 08 . 0 0 + 对于塑件型芯 1mm 、0.5mm 、6.5mm 的高度尺寸:

1 M h = 0 06 . 0 ] 24 . 0 5 . 0 1 %) 55 . 0 1 [( - ′ + ′ + =1.21 0 06

. 0 - 2 M h = 0 07 . 0 ] 26 . 0 5 . 0 5 . 6 %) 55 . 0 1 [( - ′ + ′ + =6.68 0 07

. 0 - 3 M h = 0 07 . 0 ] 29 . 0 5 . 0 5 . 0 %) 55 . 0 1 [( - ′ + ′ + =0.65 0 07

. 0 - 按平均收缩率法计算模具工作尺寸有一定得误差, 这是因为在上述公式中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和 x 系数取值凭经验确定,为保证塑件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尤其是对于尺寸较大且收缩

率波动范围较大的塑件,需要对成形尺寸进行校核。其校核的条件是塑件成形尺寸公差应小于塑件 尺寸公差。

3.3成型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

经过初步计算,预选 A2-315′315-16-F1 模架。各板厚数值皆已有国标规定,其强 度足够。

型腔尺寸计算

(1).板厚及侧壁厚计算

对于圆弧不规则型腔,采取近似为矩形整体式来计算板厚及侧壁厚。

a.按刚度条件计算侧壁厚:

S ≥(cpH1 4 /E[d ]) 1/3

式中 c—由H

1

/1决定的系数查表6.6,取c=0.93

p—型腔内熔体的压力,据注射机取p=100MPa

H1—承受熔体压力的侧壁高度,H1=10mm

E—钢的弹性模量,P C 的值为≤0.06-0.07

则S≥(0.93′100′2 4 /2.06′10 5′0.07) 1/3

=0.5

因此可取型腔之间的壁厚为2mm,其它侧壁厚均取>7mm

b.按刚度条件计算型腔底板厚度:

h≥(c / pb 4 /E[d ]) 1/3

式中c / —由型腔边长比1/b决定的系数取值为0.0251

b—塑件短边长度为9mm,其它项同上

h≥(0.0251′100′9 4 /2.06′10 5′0.07)

=1.045mm

通过对定模型腔的侧壁厚和板厚的尺寸计算,故选取国标模架 A2-315′315-16-F1, 其导柱等标准件皆从模架中选取。

型腔尺寸

A.型腔径向尺寸

(Lm)d+

0 =[(1+S )L S-0.5′0.6] 2 . 0

+

=[(1+0.55%)*90-0.3] 2 . 0

+

= 90.185 2 . 0

+

B.型芯径向尺寸

(Lm) 0

a

- =[(1+S )L S+0.5′0.6] 0

2 . 0

-

=[(1+0.55%)*86+0.3] 0

2 . 0

- =86.773 0

2 . 0

-

(Lm′) 0

a

- =[(1+S )L S+0.5′0.28] 0

09

. 0

-

=[(1+0.55%)*20+0.5′0.28] 0

09

. 0

- =20.25 0

09

. 0

-

(Lm′′) 0

a

- =[(1+S )L S+0.5′0.22] 0

07

. 0

-

=[(1+0.55%)*13+0.5′0.22] 0

07

. 0

- =13.183 0

07

. 0

-

C.型腔深度尺寸

(H m)d+

0 =[(1+S )H S-0.5′0.22] 07 . 0

+

=[(1+0.55%)*12-0.11] 07 . 0

+

=11.956 07 . 0

+

D.型芯的深度尺寸

(h m) 0

w

- =[(1+S )h S+0.5′0.22] 0

07

. 0

-

=[(1+0.55%)*10+0.11] 0

07

. 0

- =10.165 0

07

. 0

-

(h m ′) 0

w

- =[(1+S )h S+0.5′0.2] 0

06

. 0

-

=[(1+0.55%)*6+0.1] 0

06

. 0

-

=6.133 0

06

. 0

-

(h m ′′) 0

w

- =[(1+S )h S+0.5′0.16] 0

05

. 0

- =[(1+0.55%)*2+0.08] 0

05

. 0

- =2.091 0

05

. 0

-

3.4脱模机构的设计

推出机构的要求:

1)设计推出机构是应尽量使塑件留于动模一侧

2)塑件在推出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损坏

3)不损坏塑件的外观质量

4)合模时应使推出机构城阙复位

5)推出机构应动作可靠

脱模机构采用推件板推出机构。 推件板推出机构是由一块与凸模按一定配合精度相 配合的模板和推杆所组成,随着推出机构开始工作,推杆推动推件板,推件板从塑料制 件的端面将其从型芯上推出,推出力的作用面积大而均匀,推出稳定,塑件没有推出的 痕迹。

3.5冷却与加热系统

温度是否适合、均一与稳定,对塑料熔体的充模流动、固化定型、生产效率及塑件 的形状、外观和尺寸精度都有重要的影响,模具中设置温度调节系统的目的就是要通过 控制模具的温度, 使注射成型塑件有良好的产品质量和较高的生产效率。 考虑由于ABS 塑料成型时要求模温在 60-80℃,在加上塑件精度不高,故不设置加热系统,只在型腔 板上设置两个通冷却水的冷却孔。一般水孔的直径可根据塑件的平均壁厚来确定,平均 壁厚为2mm是,水孔直径可取8-10mm。

冷却水回路设置的基本原则:

1)冷却水道应尽量多、截面尺寸应尽量大

2)冷却水道离模具型腔表面的距离

3)水道出入口的布置

4)冷却水道应沿着塑料收缩方向设置

5)冷却水道的布置应避开塑件易产生熔接痕的部位

由于塑件的平均的壁厚为2mm ,所以设计直径为10mm 的 2条冷却水道。

3.6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垫块的设计

垫块的作用是支承动模成型部分并形成推出机构运动空间的零件。 其中相关尺寸根 据模架以及推出高度而定,取垫块的高度为63 mm GB/T12556.1——1990。

支承板的设计

支承板的作用是承受成型是塑料熔体对动模模型腔的作用力, 以防止型腔底部产生 过大的挠曲变形或防止主型芯脱出型芯固定板。 支承板需要有较高的平行度和必要的硬 度和强度。

支承板的厚度计算 3

1 ]} [ 3

2 5 { 4 d EB pbL h 3 式中 h ——— 支承板的厚度(mm) ;

p ——— 承受的注射压力(MPa) ;

L ——— 支承板跨度(mm) ;

b ——— 支承板受力的宽度(mm);

E ——— 刚的弹性模量,取2.06×105Mpa ;

[δ] ——— 允许的变形量(mm) ;

mm

20 mm 0.005) 252 10 2.06 /(32 86 172 20 {5 h 3 5 4 ? ′ ′ ′ ′ ′ ′ ′ 3 由上面可知道支承板的厚度要≥20,所以支承板厚度取32mm

4 校核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

4.1锁模力与注射压力

锁模力校核公式:

F≥Pm(nAs+Aj)

式中Pm—型腔压力,由资料查得材料 ABS的 Pm为30Mpa

As—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cm 2 )

Aj—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cm 2 )

N—为型腔数

F—注射机额定锁模力,按国标SZ-25/25型注射机额定锁模力为250KN

投影面积计算

A S=90′90cm 2 =8100mm 2

Aj=3.14′7.5*7.5mm 2 =176.6mm 2

代入上式:Pm(nAs+Aj)=30*(8100+176.6)/1000=248.298KN

由于F=250KN,所以满足条件

故:

选SZ-25/25型注射机

注射机有 SZ-25/25 关技术参数如下 :

注射压力/Mpa 150

锁模力 /kN 250

最大开合模行程S /mm 160

模具最大厚度 /mm 160

模具最小厚度 /mm 130

喷嘴圆弧半径 /mm 10 喷嘴孔直径 /mm 3

4.2模具厚度H与注射机闭合高度

双分型面注射模,其开模行程按下式校核,

S≥H1+H2+a+(5~10)

式中 S—注射机行程

H1—脱模距离

H2—塑件高度+浇注系统高度

则:

H1+H2+a+(5~10)=12+12+65+10=99mm≤s=160 所以内容能够满足条件

结束语

模具行业是现今工业之母,是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对我国 闻言更是格外的重要。在现代化工业中,模具仍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本设计实际来看,几乎所有的注塑件都遵循这些原则。在做好注塑成型的准备工作 之后,接着介绍了模具设计的内容,冷流道注塑模具无外乎包括四大系统:浇注系统、 温度调节系统、顶出系统和机构系统。在浇注系统的设计中根据经验公式取流道横截面 形状,确定浇口尺寸;温度调节系统说明了设计的一般步骤,确定冷却时间,计算体积 流量等;顶出系统着重说明了推杆的布置和结构。

通过这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让我们更多的了解有关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更 进一步掌握了一些关于塑料模具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对塑料模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这 对我们在今后的生产实践工作中无疑是个很好的帮助, 也间接性的为今后的工作经验有 了一定的积累。

端盖塑料模具设计

摘要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本次设计的端盖塑料注射模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普遍,结构比较典型。本次设计采用了斜滑块侧向分型机构,一模两腔布置,采用推杆顶出机构,同时对模具设计的基本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端盖塑料注射模具分型面镶块模流分析 Ⅰ

Abstract Mold is the basic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electronics, automotive, electrical, electronics, instruments, meters, home appliances and communication products, 60%-80% of the parts have to forming rely on mold. The production formed with mold has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complexity, high consistency, high productivity and low consumption, which is other manufacturing methods can not match. The level of die produc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ment of a country's level of product manufacturing, to a large extent determines the quality, effectiveness and ability to develop new products. The injection mold design of cover, which has the general application in our daily lives and it is a typical structure.The design uses the inserts side parting, a two-cavity layout mode, the putters onto the body, while the basic process of die design are compared in detail. Key words: Cover plastic injection mold design Surface The slanting slide mold-flow Ⅱ

圆盖注塑模设计

圆盖注塑模设计 摘要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圆盖的注塑模具设计,该圆盖材料为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保护盖产品。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侧抽机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圆盖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针对塑件的具体结构,该模具是轮辐式浇口的单分型面注射模具。 关键词:注塑模、圆盖。

Yen to build injection mold design Abstract The main topic covered for a round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the materials for the acrylic dome clear - butadiene - styrene (ABS), is commonly foun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a protective cover product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lastic parts fo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final design of an injection mold. The product mix from technology issues, and specific mold structure of the casting mold system, mold forming part of the structure, side pumped body, top of the system, cooling system, the choice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related calibration parameters are detailed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and developed a simple process dies. Through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that the mold can be achieved by the plastic parts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ubject's main task is to build a round plastic injection mold design, that is, the design of an injection mold to produce plastic products in order to achieve automation to increase production. Plastic parts for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the mold is the spokes-style single-gate injection mold surface. Key words: Injection mold, round cap.

(完整版)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_________ 学院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XX年XX 月XX 日 摘要 本文主要是关于酒瓶塞子的注塑工艺的分析及模具设计。首先,对注塑工件进行了结构和工艺分析,确定了最佳成形方案;对整个塑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预测了成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利用CAD等软件,完成了酒瓶塞子注塑模设计。 关键词;酒瓶塞子,CAD,注塑模

第一章概论 (1)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 1.2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及发展方向 (1) 1.2.1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现状 (1) 1.2.2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方向 (3) 第二章塑件工艺分析 (1) 2.1塑件的工艺分析 (1) 2.1.1分型面的选择 (1) 2.2塑件的材料分析 (2) 2.3塑件的表面分析 (2) 2.4塑件的尺寸精度 (2) 2.5塑件的壁厚分析 (2) 2.6塑件的脱模角度分析 (2) 2.7塑件的圆角分析 (2) 2.8塑件的孔尺寸设计 (2) 2.9塑件的注塑工艺参数设置 (2) 第三章模具设计 (4) 3.1整体设计 (4) 3.1.1模架结构选择 (4) 3.1.2注塑机的选择 (4) 3.2系统设计 (5) 3.2.1 浇注系统设计 (5) 3.2.2排气系统设计 (20) 3.2.3模温系统设计 (20) 3.3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1) 3.3.1 导套 (22) 3.3.2 导柱 (22) 3.4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 3.4.1抽芯距S .................................. 3.4.2侧抽芯力FC ................................ 3.4.3斜导柱设计.................... 3.4.4侧滑块设计.................... 3.5成型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 3.5.1成型镶块 (23) 3.5.2成型镶件.................... 3.5.3推出机构设计............................ 25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多孔塑料罩注塑模课程设计

多孔塑料罩注塑模 课程设计

Hefei University 课程设计 C O U R S E P R O J E C T 题目: 注塑模课程设计 课程: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系别: 班级: 姓名: 成绩: 月 日

目录 一、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初选注射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浇注系统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模架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排气槽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冷却系统的设计 (14) 九、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模具的装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多孔塑料罩注塑模课程设计 一、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最新多功能文具盒上盖注塑模设计设计0082073

多功能文具盒上盖注塑模设计设计 0082073

陕西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机电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02 级学生:刘珍 毕业设计题目多功能文具盒上盖注塑模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从2003年5月12 日起到2004 年 6月 15 日 课题的意义及培养目标: 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翻阅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冲压模和注塑模的结构设计与型腔加工原理分析和电子文档的制作过程,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模具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掌握用计算机软件绘图的方法。塑料模具的设计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性训练。通过设计过程,培养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事物严谨的思考、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工作作风和提高空间思维的能力。更熟练的掌握合理设计模具的方法。 设计(论文)所需收集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所需资料: 《中国模具设计大典》《模具制造工艺》 《塑料成型模具》《塑料模具设计图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课题的主要任务(需附有技术指标分析): 1.根据塑件绘制零件图。 2. 确定模具设计方案,绘制装配结构草图。 3. 注塑模零件结构设计,成型零部件的尺寸计算。

4. 确定模具零部件的加工方法。 5. 用计算机绘制装配图、零件图,编写说明书。 设计进度安排及完成的相关任务(以教学周为单位): 学生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日期: 教研室签字:日期:

多功能文具盒上盖塑模设计 【摘要】 分析了多功能文具盒上盖的结构和工艺特点,介绍了注塑模的结构与工作过程,设计了内侧抽芯多功能文具盒上盖注塑模,包括结构设计、参数计算和主要部件设计。 【关键词】 注塑模、多功能文具盒上盖、内侧抽芯、。 【Abstract】 The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ver on the multi-function writing case,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ocess of the injection mould were introduced, t he inside pull out the core mould for the cover on the multi-function writing case was designed ,including design of the structure、parameter calculation and designing methods of main parks。 【Key word】 injection mould 、the cover on the multi-function writing case、t he inside pull out the core 。 引言 近年来,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成型模具增长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 大,塑料模具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对模具设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已有传统的平面设计转向三维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周期也越来越短。 模具设计人员一般是在接到一部分图纸、一个样品或现在还很少使用的产品的模型后,便开始进行新模具的设计。需要增加的信息包括模具使用的注塑机、要求的型腔个数;如果图纸没有标出还要知道该制品所要使用塑料的类型。在进行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南昌航空大学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肥皂盒底盖塑料模具设计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级: 姓名:简洪伟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0年4月28日

引言 本说明书为塑料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是根据塑料模具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相关工艺编写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包括:目录、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等。 编写本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 本说明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江五贵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由于本人设计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设计者:简洪伟 2010.4.28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题目: 塑料肥皂盒材料:PVC 二、明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资料: 1、了解设计的任务、内容、要求和步骤,制定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2、将UG零件图转化为CAD平面图,并标好尺寸 3、查阅、收集有关的设计参考资料 4、了解所设计零件的用途、结构、性能,在整个产品中装配关系、技术要求、生产批量 5、塑胶厂车间的设备资料 6、模具制造技能和设备条件及可采用的模具标准情况 三、工艺性分析 分析塑胶件的工艺性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在技术方面,根据产品图纸,只要分析塑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尺寸标注方法、精度要求、表面质量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模塑工艺要求;在经济方面,主要根据塑胶件的生产批量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注射生产可取得的经济效益。 1、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 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对模塑工艺要求也不同。 2、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 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与模塑工艺方法、模具结构型式及制造精度等有关。 3、生产批量 生产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模具的结构型式,一般大批量生产时,可选用一模多腔来提高生产率;小批量生产时,可采用单型腔模具等进行生产来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 4、其它方面 在对塑胶件进行工艺分析时,除了考虑上诉因素外,还应分析塑胶件的厚度、

肥皂盒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肥皂盒上盖注塑模具设计 学生姓名 李 小 院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刘 红 娟 2016 年 05 月 10 日 教学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学生学号 201294014242 编 号 JX2016JZ4242

肥皂盒上盖注塑模具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的是肥皂盒注塑模具设计,主要是上盖的设计。首先介绍了塑件的工艺分析,其中包括塑件设计要求,塑料特征,收缩率及密度等,并根据塑件的大小确定注射量的大小,最终采用一模两腔,进而确定注射机为XS-ZY-125型卧式注射机,接着通过对肥皂盒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肥皂盒注塑模。从塑件的材料和成型工艺以及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以及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机构、推出机构等)进行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塑件加工工艺。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选定的肥皂盒进行简单分析之后进行造型设计,同时设计出较好的注塑模具,以实现肥皂盒的自动化生产,提高产量。根据肥皂盒的具体结构和计算数据表明该模具应该采用点浇口的单分型面注射模具。最后通过模具设计与校正表明该模具能达到肥皂盒的表面质量要求和加工工艺要求。 关键词:塑件结构;塑件工艺;模具设计

The soap box injection mold design Abstract:This design is the soap box injection mold design. Firstly introduces the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y of plastic parts design requirements including plastic parts, plastic characteristics, shrinkage and density etc., and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plastic parts to determine the injection amount, use one module and two cavities, and then determine the injection machine for the XS - ZY - 125 type horizontal injection machine.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soap box process, the final design out a pair of soap box injection mold. From the product of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process and die structure, the specific of mould gating system, exhaust system, cooling system and mold forming part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ejection mechanism, launch mechanism and so on carries on the detailed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and simple formulation of the plastic par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rough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shows that the mould can achieve plastic parts requir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duce the qualified product. This design is the main task of the soap box to carry on the simple analysis of the selected modelling design, good injection mold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so as to realize the automation production, soap box to increase production. The soap box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the mould is point gate single parting surface injection mould, use two plate cold runner. Finally through the mold design shows that the mould can achieve the soap box surface quality and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Key words:Plastic parts structure, Plastics technology;Mold design

多孔塑料罩注塑模课程设计

Hefei University 课程设计COURSE PROJECT 题目:注塑模课程设计 课程: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系别: 班级: 姓名: 成绩: 2016年月日

目录 一、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3) 二、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初选注射机 (4) 三、浇注系统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11) 五、模架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排气槽的设计 (13) 七、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14) 八、冷却系统的设计 (14) 九、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17) 十、模具的装配 (17)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多孔塑料罩注塑模课程设计 一、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名称:塑料仪表盖, 要求:大批量生产,精度:MT5 塑件的质量要求不允许有裂纹和变形缺陷 脱模斜度1°~30′; 未注圆角R2-3, 塑件材料为LDPE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如表4所示。 表4 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2)塑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分析 每个尺寸的公差不一样,有的属于一般精度,有点属于高精度,

就按实际公差进行计算。 (3)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该塑件的厚度3mm,塑件外形尺寸不大,塑料熔体流程不太长,适合于注射成型。 (4)低密度聚乙烯的成型性特点: 1)成型性好,可用注射,挤出及吹塑等成型条件。 2)熔体黏度小,流动性好,溢边值为0.02mm;流动性对压力敏感,宜用较高压力注射。 3)质软易脱模,当塑件有浅凹(凸)时,可强行脱模。 4)可能发生熔体破裂,与有机溶剂接触可发生开裂。 5)冷却速度慢,必须充分冷却,模具设计时应有冷却系统。 6)吸湿性小,成型前可不干燥。 二、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初选注射机 1.计算塑件的体积 根据零件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软件可直接查询塑件的体积为:V =24.39 cm3 1 所以一次注射所需要的塑料总体积V=48.78cm3 2. 计算塑件质量 查相关手册,LDPE的密度为0.916~0.930g/cm3。取0.92 g/cm3 塑件与浇注系统的总质量为M=44.88g 3.选用注射机 根据塑件的形状,选择一模两件的模具结构,所以初选SZ150/630型塑料注射机,其各参数数据如下:

玩具小车上盖注塑模具设计全套图纸

编号: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玩具小车上盖注塑模具设计与工艺分析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单位

姓名:职称:

软件开研术究发技工设工研实验研理类题目型:论究究程计程 2014年5月26日 摘要 本文是针对玩具小车上盖的注塑模具设计与工艺分析。首先对玩具小车上盖进行三维设计,并且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然后根据玩具车上盖的结构分析其工艺特点,主要包括材料工艺特性、制件的工艺结构特点,然后根据工艺选择注射机,并对注射机的参数进行校核。接着进行注塑模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分型面设计、型腔数量和布局设计、浇注系统设计、模架选择、推出机构设计和冷却系统设计,其中分型面设计和浇注系统设计是重点设计内容,其设计结果需要进行模流分析验证。最后对所设计的零件进行装配并给出最终设计结果。 本文设计过程中主要使用UG NX 8.5/ MOLDWIZARD经行设计,用到的设计内容包括三维造型、模具设计、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和冷却系统设计,最终结果由装配完成。UG 关键字:注塑模具;UG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injection mold design and process analysis for the cover of toy car, first designs three-dimensional toy car shell, and then analyzes its technological features which includes material properties, structural features of parts of the process and select the injection machine. Then article design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which includes sub-surface design, the number and layout of the cavity designing, gating system design, mold selection, launches mechanism design and cooling system design, checking the process parameters of mold design. In this article, the design is mainly used UG NX 8.5 / MOLDWIZARD.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ncludes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mold design, parting surface design, gating system design and cooling system design, the final result is done by UG assembly. Keywords: Injection mold; UG 目录 引言1.............................................................................................................................................................. 1 产品的工艺分析2........................................................................................................................... 1.1外型设计 2.............................................................................................................................................. 1.2产品材料的确定 2............................................................................................................................... . 1.2.1ABS常规性能2.................................................................................................................................. . 1.2.2ABS的成型工艺3.............................................................................................................................. 1.3产品的工艺分析3............................................................................................................................... . 1.3.1产品的尺寸和表面质量3............................................................................................................... 1.3.2壁厚3..................................................................................................................................................... 1.3.3脱模斜度设计5.................................................................................................................................. 1.3.4加强筋设计5....................................................................................................................................... 1.3.5圆角设计

注塑模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1) 1. 绪论 (3) 1.1模具工业的概况 (3) 1.2 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及地区分布 (4) 1.3 塑料模具的发展趋势 (7) 1.4 注塑模具CAD发展概况及趋势 (8) 2.塑件分析 (10) 2.1 塑件的简介 (10) 2.2.注射工艺选择 (13) 2.3 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是为了选用注塑机,提高设备利用率,确定模具型腔数。经(Pro/E)计算塑件体积为: (14) 3. 注塑成型的准备 (15) 3.1 注塑成型工艺简介 (15) 3.2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16) 4.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18) 4.1 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18) 4.2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18) 5. 注塑机选用 (19) 5.1 注塑机简介 (19) 5.2 注塑机基本参数 (19) 5.3注射机的选用原则 (20) 5.4选择注塑机 (20) 5.5 注射机及各个参数的校核 (21) 6.分型面的选择 (25) 6.1 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25) 7.浇注系统设计 (26) 7.1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26) 7.2 主流道设计 (26) 7.3 分流道的设计 (28) 7.4浇口的设计 (30) 7.5浇注系统的平衡 (32) 7.6 冷料穴 (32) 7.7 拉料杆的设计 (32) 7.8 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机构 (33) 7.9排气方式 (33) 8.成型零部件设计 (34) 8.1 凹模和凸模的结构设计 (34) 8.2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35) 8.3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38) 9.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40) 9.1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40)

塑料端盖注塑模具设计_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模具设计与制 造z070220班 指导 教师 课题 类型 工程设计 题目塑料端盖注塑模具设计 主要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 1、应达到的目标: (1)完整设计一套能够生产塑件的塑料注射模具; (2)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参数选择正确,基本符合实际生产需要; (3)绘图符合国家标准、结构表达完整,尺寸标注正确; (4)设计说明书内容完整、符合规定的格式要求。 2、主要技术要求: (1)塑件材料选用市场能买到的常用塑料(如工程塑料ABS或聚氯乙烯PVC等); (2)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年产量为30万件; 课题要求、 主要任务及数量(指图纸规格、张数,说明书页数、论文字数等) (1)分析塑料件的结构特征,绘出塑件零件图,确定塑件的质量和体积; (2)根据塑件的生产要求选定注射工艺参数,制定注射工艺规程; (3)选择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注射机; (4)确定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方案,绘出装配草图,确定每个零件的形状、尺寸、 公差、材料、热处理方式和技术条件等; (5)绘制注射模具的装配图和全部零件的零件图,写出3万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书.。 进度计划 (1)1~3周,选择塑料件,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塑料模具的设计方法。(2)4~7周,根据任务书要求,对塑件进行分析,确定模具的设计方案,按步骤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工艺参数,画出模具的装配结构草图,并确定草图中各零件的结 构、尺寸、材料、公差和技术要求。 (3)8~10周,书写设计说明书,用CAD画出模具装配图和所有零件的零件图,绘出主要零件的立体模型图,交指导教师审查。 (4)11~12周,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对设计说明书和图的电子稿进行修改,修改后交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汇本

模具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注塑模设计 院(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导师 2012年7月

目录 一、塑件的工艺分析 (1) 1、塑件原材料分析 (1) 2、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分析 (1) 3、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 二、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1) 1、分型面的选择 (1) 2、型腔数量及型腔的排列 (1) 3、浇注系统的设计 (1) 4、型心和型腔结构的确定 (1) 5、顶出方式的选择 (1) 6、标准模架的选择 (1) 三、计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1) 1、有公差要求的尺寸 (1) 2、无公差要求的尺寸 (1) 四、校核注射机有关参数 (1) 1、Xs-z-30注射机的主要参数 (1) 2、注射量的校核 (1) 3、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 (1) 4、模具开模行程的校核 (1) 5、顶出部分的校核 (1) 五、附件 (1) 1、塑件的二维工程图 (1) 2、模具的型腔及型心的三维图及二维工程图 (1) 3、模具的型腔及型心的二维工程图 (1)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仪表外壳三维图: 1、塑件原材料(ABS)分析 塑料件的原材料分析,如下表一所示: 塑料 品种 结构特 点 使用 温度 化学稳 定性 性能特点成型特点 ABS 热性 塑料 线性结 构非 结晶型 小于 70摄 氏度 较好比 较稳定 机械强度较好,有一定的耐磨性, 但耐热性较差,吸水性较大 成型性能很好,成 型前原材料要干 燥 结论该塑料有良好的工艺性能,适宜注射成型,成型前原材料要干燥处理. ABS塑料相关参数:ABS:比重:1.06-1.1 熔点:130-160 收缩率:0.6% 工艺参数规格工艺参数规格 预热和干燥温度:80~85℃ 时间: 2~3h 成型时间 (s) 注射时间: 20~90 保压时间: 0~50 冷却时间: 20~120 总周期: 50~220 料筒温度:摄氏度 中段: 180~240 尾段: 170~240 螺杆转速: (r/min)30 喷口温度:摄氏度190~250 后处理 方法:红外线、烘箱 温度: 70℃ 时间: 2~4h 模具温度:摄氏度50~80 注射压力:MP60~100

放大镜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Ⅰ) P M M AT R A C T (Ⅱ) 前言 (1) 第一章绪论 (2) 1.1注塑模具发展的概况 (3) 1.2注塑模具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3) 1.3塑料模具的特点 (3) 1.4注塑模具设计的要求及程序 (4) 1.5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4) 第二章制件结构的设计工艺性 (5) 2.1制件结构设计 (5) 2.2结构工艺性分析 (7) 2.3外壳材料的选择 (7) 2.4小结 (8) 第三章注射机的型号选择 (8) 3.1注塑机成型参数计算 (8) 3.2小结 (9) 第四章模具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10) 4.1总体结构 (10) 4.2行腔数目及排布 (10)

4.3 分型面的选择和排气系统的确定及浇注系统的设计 (11) 4.3.1 分型面的设计 (11) 4.3.2排气系统的设计 (13) 4.3.3浇注系统的设计 (14) 4.4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7) 4.4.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7) 4.4.2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8) 4.4.3模具型腔侧壁厚度和底版厚度计算 (20) 4.5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 (20) 4.6脱模机构的设计 (21) 4.7冷却系统的设计 (25) 4.7.1温度调节系统设计原则 (25) 4.7.2冷却水道回路的布置 (25) 4.8 成型设备的校核............................................26 4.9小结.. (26) 结论 (28) 参考文献 (29)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广。其中包括种类丰富的塑料产品,例如:一些电器材料、厨房用具、生活用品。不但种类多而且小形状多样。注塑模具设计可以根据人们的具体要求进行产品的尺寸设计,最大程度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因此注塑模具设计成了当今社会发展必不可缺少的行业。目前世界上塑料的体积产量已经赶上和超过了钢铁,成为当前人类使用的第一大类材料。我国的塑料工业正在飞速发展,塑料制品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是塑料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料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塑料成型模具是成型塑料制品的工具。从2003年我国模具进口的海关统计资料可知,塑料模具占据了模具进口总量的57%,而

最新复印机小端盖注塑模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复印机小端盖注塑模具设计(含全套C A D 图纸)

复印机小端盖注塑模具设计 摘要 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而注射模具是其中发展较快的一种。因此,研究注射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本文主要是设计复印机小端盖的注射模具,论述了注射成型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单分型面注射模具的结构设计,详细介绍了注射模具的成型工艺及设备选择、浇注系统、抽芯机构和成型零部件的设计过程,并对模具制造工艺要求做了说明,最后通过CAD软件绘制出模具图。 通过本设计,可以对注射模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细节问题,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系统的复习了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 关键词:注射模具;注射成型工艺;模具设计;分型面

Design of injection mould machine small end cover Abstract Nowadays plastics industry is to increase one of the quickest industry category in the world, injection mould is to develop quicker among them , therefore studies the injection mould has very big meaning to knowing plastic product procedure of production and raising product quality. This paper is designed Copier small end cap injection mould , discussed the basal principle injection mould, especially One-surface injection mold design , Have introduced the molding handicraft injecting a mould detailedly、equipment Selection、 feed system、Pulling mechanism and molding part design process, As well as demanded an explanation for mol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inally draw out the mould picture by CAD software. During this design, I can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Injection mould, note the details, know Die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principle, Review of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he four-year study . Key words: injection mould; injection mould process; mould designing;divides the profi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