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081姓名:严超学号:20082400511047指导老师:罗刚一、塑件分析、塑料的选取及其工艺性分析该塑件应该是一个塑料板、称套,且承载不高,此符合低压聚乙烯(PE)的特点,并且聚乙烯还拥有硬、耐磨、耐蚀、耐热、及绝缘性好等优点,价格也比较便宜。

而且聚乙烯流动性好、对压力变化敏感,适用高压注射,料温均与,填充速度快、保压充分、易脱模。

聚乙烯的缺点就是成型收缩率范围及收缩值大,易产生缩孔,在流动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收缩差异较大,方向性明显,易变形、翘曲等。

所以,在成型时应控制模温,冷却时应保证冷却均匀、稳定、速度慢且充分冷却。

结果:塑料用聚乙烯成型方式为注塑成型附:聚乙烯(PE)的主要技术指标密度ρ(g/cm3):0.19-0.96收缩率s:1.5-3.6成型温度t/°C:140-22二.确定注射机选用注射机型号为:ft-s200/400型卧式注射机ft-s200/400型卧式注射机有关技术参数如下:最大开合模行程/mm:260模具厚度/mm:165——406喷嘴圆弧半径/mm:18喷嘴孔直径/mm: 4拉杆空间/mm:290×368锁模力/KN:2540额定注射量/cm3:200/400最大注射压力/MPa:109最大注射面积/cm2:645三、型腔数目确定我们小组采用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来确定型腔数目n,有npA ≤Fp – pA1式中Fp——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254000(N)A——单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8167.14(mm2)A1——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200(mm2)P ——塑料熔体对型腔的成型压力(MPa),其大小一般是注射压力的80%。

代值计算得n = 14.27 故取值为14综合考虑塑件的尺寸及表面的精度要求以及塑件的结构,宜采用盘型浇口。

若采用一模多腔设计、加工难度大,成本高。

所以采用一模两腔。

结果:型腔数目为二四、分型面的选择及浇注系统设计分型面选择一般原则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2.避免模具结构复杂3.分型面应便于塑件脱模4分型面应有利于侧面分型及抽芯5.分型面应保证塑件质量6.分型面的选择用力与防止溢流7.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与排气8.分型面的选择应使成型零件便于加工9.应尽量减少由于脱模斜度造成塑件大小端的差异参考着以上原则,我们的分型面选在了A面浇注系统设计原则1.了解塑料的工艺特性2.排气量好3.防止型芯和塑件变形4.减少熔体流程即塑料耗量5.修整方便,并保证塑件的外观质量6.要求热量及压力损失小参考着以上原则,我们采用如图所示浇注系统(2)浇口套选用浇口套如图所示材料T10A钢,热处理淬火后表面硬度为53HRC~57HRC五、成型零部件设计查有关资料得聚乙烯(PE)的收缩率为S = 1.5% ——3.5% ,故平均收缩率Sca = (1.5%+3.5%)/2 = 2.5% =0.025 根据塑件尺寸公差要求,模具的公差取δz = Δ/4 。

塑料模具说明书

塑料模具说明书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 09-3学号: 0930140320姓名:李建龙材料工程系2011.11目录一、产品说明 (2)二、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2)三、成型设备的选择 (4)四、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5)五、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9)六、绘制模具总装图 (13)七、总结 (14)八、参考文献 (15)前言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是《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塑料模具设计知识,进行中等复杂零件的塑料模具设计。

从塑料成型工艺编制,塑料模具设计、非标模具零件和模具总装图绘制,完成塑料模具设计的整个过程。

一、产品说明塑料壳体件如图一所示,材料:PP;壁厚:2mm;公差等级:IT9;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

设计其塑料模具。

图一二、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塑件的原材料分析:(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如表1所示。

表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料品种结构特性使用温度化学稳定性性能特点成型特点PP热塑性塑料线性结构,非结晶型。

小于-15℃较好,比较稳定。

机械性能较好,耐热性好,耐低温,不吸水,高频绝缘性能好。

成型收缩范围大,,热熔大必须设计冷却回路,成型模温80℃,不可低于50℃结论该塑料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适宜注射成型,易解聚,老化,所以需加入老化剂。

(2)塑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分析塑件上尺寸均无特殊要求,为自由尺寸,可按MT5级塑件精度查取公差值(详见附录1 GB/T14486-1993)。

塑件为塑料壳体,要求外观美观、无斑点、无熔接痕、表面粗糙度可取Ra1.6,塑件内部没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

(3)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此塑件为壳体类零件,腔体深大约30mm,壁厚2mm,总体尺寸适中,塑件成型性能较好。

此塑件只有一个型腔,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成型它的模具工作零件可用数控车机加工。

并且其体积小,需大批量生产,所以一模两件。

三、成型设备的选择(1)计算塑件的体积根据零件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软件可直接查询塑件的体积为:V1=5099.0782mm3。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的目的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一次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塑料模具设计的训练,其目的是:(1)通过模具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具体设计问题,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

(2)通过模具课程设计,学生进行了一次较为完整的塑料模具设计的实际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步骤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奠定基础。

(3)通过模具课程设计,提高学生查阅技术资料和手册的能力,熟悉并正确应用有关的技术标准。

(4)通过模具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和时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形成从业的基本素职。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的题目,一般选择中等复杂程度的塑料注射模进行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下任务:(1)绘制塑料制件图一张(A4)(用计算机绘图)(2)绘制塑料注射模装配图一张(A1)(手工绘图)(3)绘制模具零件工作图2~3张(用计算机绘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三)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步骤1.塑件成型工艺分析(1)塑件成型特性的分析根据塑件图中标明的塑料品种,分析该塑料的使用性能及成型性能;查阅该塑料的比重、比容、收缩率及流动性等特性。

(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认真阅读塑件图,审核塑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塑件壁厚及其他技术要求,必要时还需阅读该塑件所属的部件图(或组件图)和了解该塑件的使用条件、使用寿命、载荷特性及其数值等。

据此分析塑料注射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明确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时,为了降低成本,模具尽可能简单,通常采用单型腔;大批量生产时,应在保证塑件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一模多腔或高速自动化生产,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因此对模具的推出机构、合模导向机构、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脱模以及凸、凹模的结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1章序言1.1 模具的重要意义模具是工业产品生产用的重要工艺装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60%-90%的工业产品需要使用模具,模具工业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模具生产,特别是汽车、摩托车、轻工、电子、航空等行业尤为突出。

而作为制造业基础的机械行业,根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的预测,21世纪机械、制造工业的零件,其粗加工的75%和精加工的50%都将依靠模具完成,因此,模具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

1.2 塑料注射(塑)模具它主要是热塑性塑料件产品生产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成型模具,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对应的加工设备是塑料注射模具对应的加工设备是塑料注射成型机,塑料首先在注射机底加热料筒内受热熔融,然后在注射机的螺杆或柱塞推动下,经注射机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塑料冷却硬化成型,脱模得到制品。

其结构通常由成型部件、浇注系统、导向部件、推出机构、调温系统、排气系统、支撑部件等部分组成。

制造材料通常采用塑料模具钢模块,常用的材质主要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等。

注射成型加工方式通常只适用于热塑料品的制品生产,用注射成型工艺生产的塑料制品十分广泛,从生活日用品到各类复杂的机械,电器、交通工具零件等都是用注射模具成型的,它是塑料制品生产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加工方法。

1.3 塑料模具发展前景近年来,中国塑料模具发展速度相当快。

目前,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重约为30%。

随着中国汽车、家电、电子通讯、各种建材迅速发展,预计在未来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的比例仍将逐步提高,且发展速度将快于其他模具。

据介绍,在生产汽车时,各种功能性零部件都要靠模具成型,仅制造一款普通轿车约需200多件内饰件模具,而制造保险杠、仪表盘、油箱、方向盘等所需的大中型塑料模具,从模具行业生产能力看,目前满足率仅约50%。

在建筑领域,塑料建材大量替代传统材料也是大势所趋。

最新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最新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课题(把手)塑料模设计说明书班级:模具1221班学生:王国林学号: 17号指导教师:郭伟刚2013年12月11日材料: ABS二维图三维图大批生产,精度MT5。

要求:一模多腔,侧浇口结构设计目录一.塑件成型工艺分析1.1材料 ..................................................................................................1.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 二.分型面位置的分析和确定2.1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2.2分型面选择方案 ............................................................................. 三.塑件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的确定3.1数量 .................................................................................................3.2排列方式 ......................................................................................... 四.注射机的选择和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4.1所需注射量的计算 ..........................................................................4.2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所需锁模具、力的计算4.3注射机型号的选定 ..........................................................................4.4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 五.浇注系统的形式选择和截面尺寸的计算5.1主流道的设计 ...................................................................................5.2冷料穴的设计 ...................................................................................5.3分流道的设计 ...................................................................................5.4浇口设计 ............................................................................................5.5浇注系统的平衡 ................................................................................ 六.成型零件的设计及力学计算6.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6.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6.3成型零件的强度及支撑板厚度计算 ................................................ 七.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 八.导向机构的设计 ...................................................................... 九.脱模机构的设计 ...................................................................... 十.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 十一.模具总体结构 ...................................................................... 参考文献一,塑料成型工艺性分析1.1材料:ABS(丙烯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英文名: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的性能分析:ABS是一种高强度改性PS(聚苯乙烯),由丙烯酯,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组元以一定比例共聚而成。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端盖塑料模具设计系部材料工程系专业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班级模具081班学生姓名韩雪飞学号081304129指导教师于智宏2011年 3 月15 日目录绪论……………………………………………………………………………………1一、模塑工艺工艺规程的编制 (2)1.塑件工艺性分析 (2)1.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2)1.2.1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3)1.3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3)1.4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确定 (4)1.5塑件成型设备的选取 (4)二、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5)2.1分型面选择 (5)2.2.1确定型腔数目和排列方式 (6)2.2.1.1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量 (6)2.2.1.2按注射机的注塑量确定型腔数量 (6)2.2.2型腔的排列方式 (7)2.3浇注系统的设计 (8)2.4.推出机构的设计 (9)2.5凹模的设计 (10)三、端盖注塑模具的有关计算 (11)四、模具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设计 (12)五、模具闭合高度确定 (13)六、注塑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13)七、注塑模具的安装和调试 (13)八、结论 (16)九、参考文献 (17)绪论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

换型不断加快。

使模具的需要补断增加。

而对模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更为重要。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模具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个体)模具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与需求相比,显然供不应求,其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领域。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课程名称模具设计制造综合设计题目名称塑料塑料瓶盖注塑模具设计学生学部机械电气工程学部专业班级09材料1班学号12020901032学生姓名吴广传指导教师肖金老师2011 年 6 月30 日目录一、前言 (3)二、设计内容 (3)三、设计要求 (4)四、塑料的工艺分析 (5)1、塑件的使用性能 (5)2、塑件的尺寸精度 (5)3、塑件的表面质量 (5)4、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5)5、原材料的工艺性 (6)六、注射机的择选 (7)1、注塑机的初选 (7)1、计算塑件的体积 (7)2、计算塑件的质量 (7)3、选用注塑机 (8)2、注塑机的终选 (8)1、注塑量的校核 (8)2、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 (9)3、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 (9)4、模具开模行程的校核 (9)5、锁模力的校核 (9)6、注射压力的校核 (10)8、成型工艺参数 (10)七、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11)1、成型零件的尺寸计算 (11)(1)型腔尺寸 (11)2.冷却系统水管孔径的计算 (12)浇注系统的设计计算 (13)八、模具结构分析与设计 (14)1、型腔数目的确定 (14)2、型腔和型芯的结构和固定方式 (14)3、浇注系统的确定 (15)4、脱模方式的确定 (15)5、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15)6、冷却系统的结构设计 (15)7、排气方式的确定 (16)九、模具特点和工作原理 (16)十、个人总结 (16)十一、参考文献 (17)一、前言一个学期的课程即将结束,为检验这一个学期以来对于塑料模具设计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我将进行并努力认真的完成此次课程设计,我的课程设计题目为:塑料瓶盖注塑模具设计。

本次设计以塑料瓶盖注塑模具为主线,综合了塑料的工艺分析,模具结构分析,最后是模具的设计计算等一系列模具设计的所有过程;能很好的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圆桶注塑模设计姓名:系别:专业班级:模具10-1班指导教师:学年学期:2011-2012.2XXX学院《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学会查阅塑料模具设计手册,能够对中等复杂制件设计塑料模具。

二、设计课题:圆桶注塑模设计根据图纸要求,完成制件的塑料模具设计(见图纸)生产纲领:10~100万三、时间两周四、设计流程(建议)1、资料收集二天2、塑料工艺分析半天3、型腔布局、分型面、塑件尺寸计算半天4、模具草图绘制二天5、模具总装图绘制二天6、编写设计说明书二天五、需完成工作量1、模具总装图一张;零件图张(1:1,计算机绘图)2、设计说明书一份(内容包括:制件分析,型腔布局流道设计,分型面设计,锁模力校核,注射机选用,模架零件设计与选用,总结等)完成日期:2012 年04 月30 日评语:评分:指导教师:年月日名称:圆桶材料:改性塑料PS零件图目录《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 - 2 -零件图.............................................................................................................................................. - 3 -圆桶注塑模说明书 ........................................................................................................................ - 5 -一、塑料的工艺性设计 ............................................................................................................................. - 5 -(1)注塑模工艺 .............................................................................................................................................. - 5 -(2)化学和物理特性 ...................................................................................................................................... - 5 -(3)塑件的尺寸与公差 .................................................................................................................................. - 6 -二、注射成型机的选择 ............................................................................................................................. - 6 -三、型腔布局与分型面设计...................................................................................................................... - 7 -(1)型腔数目的确定 ...................................................................................................................................... - 7 -(2)型腔的布局 .............................................................................................................................................. - 7 -(3)分型面的设计 .......................................................................................................................................... - 8 -四、浇注系统设计 ..................................................................................................................................... - 9 -(1)主流道设计 .............................................................................................................................................. - 9 -(2)主流道衬套的固定 ................................................................................................................................ - 10 -(3)分流道的设计 ........................................................................................................................................ - 10 -(4)浇口的设计 ............................................................................................................................................ - 12 -五、成型零件的设计 ............................................................................................................................... - 14 -(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 - 14 -(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 16 -六、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 18 -(1)导柱的结构 ............................................................................................................................................ - 19 -(2)导套的结构 ............................................................................................................................................ - 20 -七、脱模机构的设计 ............................................................................................................................... - 21 -(1)脱模机构设计的总体原则..................................................................................................................... - 21 -(2)推杆设计 ................................................................................................................................................ - 21 -(3)推件板设计的要点 ................................................................................................................................ - 22 -(4)浇注系统凝料脱模机构......................................................................................................................... - 23 -八、绘制模具总装图和非标零件工作图................................................................................................. - 23 -九、设计总结........................................................................................................................................... - 26 -参考资料 ...................................................................................................................................... - 27 -圆桶注塑模说明书一、塑料的工艺性设计(1)注塑模工艺干燥处理:如果储存适当则不需要干燥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工程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注塑模具CAD/CAM实训说明书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1年12月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注塑模具CAD/CAM实训任务书题目:内容:(1)(2)(3)(4)(5)(6)原始资料:年月设计课题:学生姓名:班级:塑料材料:ABS 产品收缩率:0.006 生产批量:30万件/年课程设计(论文)开始与完成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摘要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而塑料模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种类。

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本设计介绍了注射成型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单分型面注射模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注塑产品提出了基本的设计原则;详细介绍了冷流道注射模具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和顶出机构(推管推出)的设计过程,并对模具强度要求做了说明。

通过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对常用塑料在成型过程中对模具的工艺要求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掌握了塑料成型模具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对独立设计模具具有了一次新的锻炼,对注射模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

通过用PRO E对塑件分模和利用AutoCAD对模具的排位与设计,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对塑料工艺的正确分析,设计了一副一模六腔的塑料模具。

详细地叙述了模具成型零件包括定模板板、型腔、动模板、型芯、支承板等设计与加工工艺过程,重要零件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计算,推出机构与浇注系统以及其它结构的设计过程。

目录前言--------------------------------------------------------------------11. 塑料制品的工艺性分析----------------------------------------22.注射机型号的初步拟定----------------------------------------53.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63.1 分型面的确定---------------------------------------------------------------------63.2 型腔的布置方案的比较与确定------------------------------------------------73.3 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的设计---------------------------------------------------83.4 成型零部件系统的设计---------------------------------------------------------113.5顶出机构的确定-------------------------------------------------------------------123.7其它系统与结构-------------------------------------------------------------------144. 模具中相关的校核----------------------------------------------154.1 注射机与模具尺寸的关系校核------------------------------------------------154.2模具强度和刚度的校核---------------------------------------------------------174.3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185. 模具的工作过程-------------------------------------------------18 7. 结束语-------------------------------------------------------------19附录一成型零件加工工艺卡片附录二成型零件零件图附录三模具总装图前言三年大学的学习生涯,经历了种种困难与考验,通过了层层的技能测试与考核。

在校期间,我积累了模具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模具常用机构及材料;对常用工程塑料、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有一定的了解。

为了更具体地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安排了此次的注塑模具的课程设计。

在完成三年大学的课程学习与生产实习,我掌握了机械制图、塑料注射模结构与设计等专业课程,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比较广泛,但模具结构较为简单,对初学模具的自己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的理解,同时也煅练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本次设计以汽车用制件设计注射模具,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同时在校办工厂拆装了一些塑料模具、学校图书管和网上查阅相关的注射模具设计的资料,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明确了注射模的一般工作原理、制造、加工工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课程设计。

在塑料模设计的过程中,将有一定的困难,但有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相信会圆满完成毕业设计。

由于学生水平有限,实践经验不足,加上时间仓促,设计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老师指正。

筒形件注塑模设计1.制品的工艺性分析剃须刀盖如图1所示为:图1零件图该塑料制品首先从它的使用性能上分析必须具备有一定的综合机械性能包括良好的机械强度、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器性能。

能满足以上性能的塑料材料有多种,但从材料的来源以及材料的成本考虑,所用的原料ABS更适合些。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微黄色或白色不透明,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丙烯腈使聚合物耐油、耐热、耐化学腐蚀;丁二烯使聚合物具有优越的柔性、韧性;苯乙烯赋予聚合物良好的刚性和加工流动性。

因此,ABS树脂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综合性能。

同时具有吸湿性强,但原料要干燥,它的塑件尺寸稳定性好,塑件尽可能偏大的脱模斜度。

ABS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它的来源广,成本低,符合塑料成型的经济性。

因此,在选用材料时,考虑采用ABS,并且作为剃须刀盖,ABS能满足它的使用性能合成型特性。

ABS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如表格1.1所示:表格1.1ABS塑料主要的性能指标:成型特点ABS在升温是粘度增高,所以成型压力较高;ABS易吸水,为避免出现云纹、斑痕等缺陷,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尽量减小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对收缩率影响极小。

要求塑件精度高时,模具温度可控制在50~60°C,要求塑件光泽和耐热时,应控制在60~80°C。

ABS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如表1.2所示:表1.2ABS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根据情况,ABS的成型工艺参数表1.2可作如下选择,在试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注射温度:料筒温度料筒温度:后段温度T1选用160℃中段温度T2选用190℃前段温度T3选用205℃注射压力:120~140MPa选用130MP a注射时间: 3~5S选用3S保压时间: 5~10S选用8S冷却时间: 5~15S选用10S总周期 : 15~30S选用22S2.注射机型号的初步确定根据工厂现有的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以及考虑产品塑料制品的结构特征,注射机初步选定为HS120A。

HS120A注射机主要技术参数如表2.1所示。

3.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3.1 分型面的确定塑料在模具型腔凝固形成塑件,为了将塑件取出来,必须将模具型腔打开,也就是必须将模具分成两部分,即定模和动模两大部分。

定模和动模相接触的面称分型面。

通常有以下原则:(1)分型面的选择有利于脱模:分型面应取在塑件尺寸的最大处。

而且应使塑件留在动模部分,由于推出机构通常设置在动模的一侧,将型芯设置在动模部分,塑件冷却收缩后包紧型芯,使塑件留在动模,这样有利脱模。

如果塑件的壁厚较大,内孔较小或者有嵌件时,为了使塑件留在动模,一般应将凹模也设在动模一侧。

拔模斜度小或塑件较高时,为了便于脱模,可将分型面选在塑件中间的部位,但此塑件外形有分型的痕迹。

(2)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保证塑件的外观质量和精度要求。

(3)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成型零件的加工制造。

(4)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提高排气效果。

(5)分型面应有利于侧向抽芯,但是此模具无须侧向抽芯,此点可以不必考虑。

综合考虑以上分型面的选择原则,结合制品的结构形式,该塑料盖的分型面的设计如图3.1所示:图3.1筒形件的分型面示意图3.2型腔的布置方案的比较与确定型腔的数目与布置:方案为平衡式,平衡式如图3.2图3.2平衡式布置方案3.3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的设计普通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组成。

在设计浇注系统之前必须确定塑件成型位置,浇注系统的设计是注塑模具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注塑成型周期和塑件质量(如外观,物理性能,尺寸精度)都有直接的影响,设计时必须按如下原则:(1)型腔布置和浇口开设部位力求对称,防止模具承受偏载而造成溢料现象。

(2)型腔和浇口的排列要尽可能地减少模具外形尺寸。

(3)系统流道应尽可能短,断面尺寸适当(太小则压力及热量损失大,太大则塑料耗费大):尽量减少弯折,表面粗糙度要低,以使热量及压力损失尽可能小。

(4)对多型腔应尽可能使塑料熔体在同一时间内进入各个型腔的深处及角落,及分流道尽可能平衡布置。

(5)满足型腔充满的前提下,浇注系统容积尽量小,以减少塑料的耗量。

(6)浇口位置要适当,尽量避免冲击嵌件和细小型芯,防止型芯变形浇口的残痕不应影响塑件的外观。

3.3.1 主流道设计主流道是塑料熔体进入模具型腔是最先经过的部位,它将注塑机喷嘴注出的塑料熔体导入分流道或型腔,其形状为圆锥形,便于熔体顺利的向前流动,开模时主流道凝料又能顺利拉出来,主流道的尺寸直接影响到塑料熔体的流动速度和充模时间,由于主流道要与高温塑料和注塑机喷嘴反复接触和碰撞,通常不直接开在定模上,而是将它单独设计成主流道套镶入定模板内。

主流道套通常又高碳工具钢制造并热处理淬硬。

采用带直流道与分流道的侧浇口,为了方便于拉出流道中的凝料,将主流道设计成锥形,锥度为3,内表面的粗糙度为Ra1.6微米,孔径为305.0毫米。

主流道的设计要点如下:(1)为便于从主流道中拉出浇注系统的凝料以及考虑塑料熔体的膨胀,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因ABS的流动性为中性,故其锥度取2度,过大会造成流速减慢,易成涡流,内壁粗糙度为R1.6u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