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本《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四参考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四

一:单选题

1. 启发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从事革命的书籍是( A )。 A. 《劝世良言》

2下列人物中,主张设置律学博士,教授法学的是(B )。 B. 沈家本

3. 太平天国对于那些缴获财物攫为私有的人处以(C )。 C. 死刑

4.(A)是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 A. 直接民权

5.中体西用是(A )法律思想的核心。 A. 张之洞

6. 清末提出“法学之盛衰,与政之治忽,实息息相通”的思想家是( A )。 A. 沈家本

7. 近代中国“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法律主张出自( D )。 D. 梁启超

8. 梁启超变法思想中所推崇的国家政体是( A )。 A. 君主立宪

9. "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是(A )。 A. 章太炎

10 .(D )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 D. 康有为

二、多选题

1.孙中山的法律观点是(BCD )。 B. 博爱 C. 自由 D. 平等

2.洪仁玕强调法制制定后,必须严格执行。要"执法严"必须做到(BCD )。

B. 国家官吏以身作则,遵守法纪

C. 奉行天法要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D. 严明赏罚,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3. 下列各项属康有为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具体方案的有(ABCD )。

A. 设议院

B. 行三权分立

C. 开国会

D. 制定宪法

4.太平天国法制建设实践中,所包含的思想成分有( ABCD )。

A. 宗教迷信

B. 向西方学习

C. 皇权主义

D. 农民平等、平均观念

5.(AC )是孙中山新民生主义的两个主要原则。 A. 节制资本 C. 耕者有其田

6. 孙中山五权宪法中的"治权"包括(CD )。 C. 立法权 D. 行政权

7.下列人物属清末礼法之争中法理派代表人物的有(BD)。 B. 沈家本 D. 杨度

8. 张之洞在对外交涉中的主张有(ABCD )。

A. 限制帝国主义的治外法权

B. 禁止教会和租界扩占土地

C. 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D. 保护华侨正当权利

9. 太平天国的刑罚具有极端残酷性,其中死刑包括以下几种(ABCD)。

A. 斩首示众

B. 五马分尸

C. 桩沙剥皮

D. 点天灯

10. 张之洞"中体西用"法律思想的具体表现是(ABCD)。

A. 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B. 坚持以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

C. 坚持宽猛相济、刚柔结合的统治方法。

D. 用变形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

三、填空题

1.为了维护封建纲常名教,曾国藩提出了"_______"的口号。以礼自治,以礼治人

2.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清王朝中央有恭亲王奕忻,在地方有____、_____、左宗棠、刘坤一、张之洞等。曾国藩李鸿章

3.章太炎认为,"损上益下"应是______的原则。立法、司法

4. 洪仁玕提出"德化于前,刑罚于后"的原则,反对不教而诛,主张"____"。教、法兼行

5. "冲决一切封建网罗"是维新派人物____提出的口号。谭嗣同

6. ____是维新志士中激进派的代表人物。谭嗣同

7. "______"是沈家本法律思想的特点。会通中外

8. 梁启超提出了"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_____学说。三权分立学说

9. "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的主张是______提出的。张之洞

10. 《资政新篇》是_____的重要著作。洪仁玕

四、简答题

1. 简述孙中山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律观。。

参考答案:孙中山将"三民主义"的"一贯之精神"概括为"自由、平等、博爱"。一方面揭露清政府的专制,另一方面积极地提出建设主张。

(1)深刻揭露和批判清朝封建专制法制。孙中山严厉抨击封建法制的黑暗、酷烈,主张一律废除。

(2)主张建设资产阶级的法治国家。孙中山谋求建设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基础的法治国家。其主张有:①民主政治靠法律来保证,法律由国会制定。②用法律形式规定和保障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颁行了"自由、平等、博爱"为宗旨的法律、法令,力图推行法治建设。这些法律和法令的核心是确认和维护人民民主权利。

(3)主张司法独立,以保证法治。孙中山谴责封建司法滥施刑讯,抑止人民诉权,指出它违反"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精神。孙中山的这些体现"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民主和法制原则,是近代中国先进的法律思想。

2. 简述梁启超实行法治,兼重人治的主张。

参考答案:简述梁启超实行法治,兼重人治的主张。

梁启超在法治与人治的关系上,坚持法治和人治不可偏废的观点。

首先,他反对只要人治的主张,认为人治的弊端重重。在中国人治是行不通的。其次,他也反对只靠法治。他认为人能制法,法不能自立;还认为徒法不能以自行,有善法。然后有善治。坚持法治和人治相统一。

3.简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

参考答案: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总称,是孙中山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三民主义分为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个阶段。

(1)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首要问题,其基本任务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朝政府,光复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旧三民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争取民族平等,实现民族解放、独立和富强。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把反帝当作了首要任务,具体含义有两层:一是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其目的是"组织自由统一的中华民国"。综上所述,民族主义的精髓是以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替代旧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2)民权主义。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其中心内容是"反对帝制,建立民国",实质是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旧民权主义基本上没有超?"天赋人权"的范畴,新三民主义赋予民权主义以新内容,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强调"主权在人民",二是主张"直接民权"

新民权主义不但突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而且批判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制度的虚伪性。为了保障直接民权,孙中山提出了"五权宪法",这是中国宪政史上的一大创造。

(3)民生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是三民主义政纲中的社会革命纲领。孙中山把民生主义归纳为解决"土地"和"资本"两大问题。在旧民生主义阶段,解决土地问题的方针为"平均地权"。在新三民主义阶段,孙中山将"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规定为新民生主义的基本原则。

五、名词解释

1. 礼法之争

参考答案:礼法之争是清末修律过程中产生的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之间的论战,两派论战的焦点在于是采用旧的纲常名教还是采用西方资产阶级法律理论作为立法宗旨的问题,论战以法理派退让妥协而告终。但论战促进?"中华法系"的瓦解。

2.《大同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