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1、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题型分:选择题(四选一)、历史诊断题、图说历史题、材料分析题、以史为鉴题五种,题型稳中有变。

2、考试质量

从这次考试中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为选择题的第12、13、14、19、24题;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题;以史为鉴题。从总的来说,本份试卷难度较大,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阶段评价。

3、试卷的主要特点:

(1)、历史责任感、时代感强

这种时代感在选择题与问答题均有突出表现。这种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的试卷风格,不论是对初中历史教学还是学生的历史学习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它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绝不是过去的简单再现和复述,而是和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常说:“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对这句话的体验在今年的历史试卷中得到最好的印证。这种强烈的时代色彩必将对中学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良性影响。

(2)、立足强调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概括性大,突出表现在选择题与材料分析题。结合问题谈感想,使学生立足本国国情,增强使命感。从这不难看出,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已提上初中历史教学的日程,这不能不引起中学历史教师的反思。

(3)、注重学科渗透,着眼培养学生融会贯通

根据考纲精神,历史考试渗透时代精神,在答题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是试卷的精彩之处。

(4)、此外,试题灵活、新颖也是这份试卷的可贵之处。整套试题中能够从书上直接翻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而问答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见解,新课改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穿。

4、关于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具体阅卷中,我们发现相当的学生初步表现出可贵的历史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对时事的关注,这种发现特别是在材料题的答案中得到印证。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首先还是基本知识问题。尽管是阶段总结性考试,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

其次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甚至混淆了时间概念,尽管答得有条有理,但不能得分,实在可惜。

最后,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和问答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不明题意,或思维模糊,当然无从答起。

5、关于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这次历史试卷所体现出的新特点、新思路、新创意,给历史教学以极大的启迪,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通过这次考试我们不难发现,它不是让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放松了要求,恰恰相反,它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它对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有力推动,尽管在具体把握上尚有欠缺之处,但这种思路和试卷内容本身已给了我们足够的暗示或指导。因此,学校教学必须跟上考试改革的步伐,不但要从师资上加强历史教学队伍,更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教学,从模式上探索历史教学。

(2)、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概念。在这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但有一个误区必须要避免:即由开卷考试可能带来的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必须明白这样一个事实:知识是能力之源。

(3)、还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文学以及政治常识初步的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内容本身的博大精深就注定了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的园地。

总之,通过这次考试,我会吸取教训,弥补不足,争取在来年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008~2009学年度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试卷分析

为了全面地了解我市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水平,研究和分析我市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现状,深化学科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在上交的25所学校1147份试卷中,随机抽取了200份试卷,对试卷进行了分析、统计,并结合试题及学生答卷反映出来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卷结构分析

(一)命题意图

此次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并结合我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注重从二个维度考查学生,(即考查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在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提

炼、归纳、整合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辨析能力和综合运Hj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

(二)基本题型

本张试卷共六大版块,四道大题,30道小题,,共100分,共有四种题型,题型的类型和分数分配如下:

试卷结构及赋分

(三)难易比例

整套试题难易比例为7:2:1,试题有一定梯度,坡度适宜。试题70%的易题的起点在充分分析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的,起点不高。

二、试卷特点分析

《历史与社会》作为人文学科,突出时代性、人文性、思想性、教育性,关注联系实际。并把考试作为一次教育的契机,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有所得,在价值判断中明辨道德是非,在观点阐述中提高思想认识。试卷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本卷主要特点如下:

(一)注重基础,考查历史线索和主干知识。

考查内容基本上是中国近代历史线索及主体知识。试题立足课本,紧扣课标,基础知识考察细致丰富,比较全面,突出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例如选择题1、2、4、6、7、8、9、10、11、13、16题等,识图题的21题光绪帝、22题鸦片战争形势图等,列举题28、29题等。

(二)呈现学科特色,注重能力考核。

试卷学科特色十分鲜明:注重考查学生从史料中、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注重文史结合。

多数题设置了情境,以多元信息为载体,考查学生提炼信息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读图分析能力、材料研读和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如第3题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较,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第7题“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第23题在考查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