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概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
单调的训练甚至比停止训练更容 易让人的脑神经出现萎缩。
问卷调查: 当被问到“提到数学时你脑海中会出
现什么词汇”时,被调查者给出了以下的种种答案。
把调查答案分为三类:
一、看到数学想到“公式”,“运算”,“定理”
等中性词汇的,
70%
二、想到“有趣”,“有用”,“使人聪明”等积极词汇 不到4%
三、想到“枯燥”,“厌烦”,“机械”这样的消极词汇 26%
我国数学教育的 现状与未来
一、我国数学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1.我国的教研系统的完善是国际一流的
中国的数学基础教育之所以取得了这样领人 瞩目的成绩,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中国有一个 强有力的教研系统。
2.“精英教育”是我国普遍实行的教育模式
“着重基础,强调熟练,要求严谨” ——国际上对我国数学学习特色的最主要的评价。 勤于习题演练,重视系统训练,注意知识的梳 理和结构的掌握,并进行较多样的“变式训 练”,通过“练题”来及时巩固和强化知识, “精讲多练”
5.考试对教育过程的影响有待改善
调查结果:
•对考试有良好感觉的学生仅占 11% •认为考试只能带来苦恼,不能促进学习占23%
其中有9%左右的学生认为考试时或考试后有恐 惧感,害怕考试结果。 •考试结果经常被当众公布并据此将学生排出名次 城市初中经常这样做的比例为75%
6.让受教育者接受更为全面、更有价值的教育
然而鲍良言却否认儿子是个“神童”,他认为只 是对儿子进行了“超前教育”,而超前教育的核心 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对于正规教育, 鲍老师有些不以为然:“3个小时就能学会的东西, 为什么非要学10个小时呢?什么叫基础?不就那几本 书吗,对一个肯学的小孩来说看看就行了,要留给 孩子选择余地,家长也要把自己的信息灌输给小 孩。”
■对话
■记者:与“神童”交流有困难
2月14日,当记者走进华中师范大学讲师鲍良言家 中时,先瞥见沙发上一个穿红衣服的小男孩正在看 电视。看见记者进来,小男孩迅速钻到书房里,关 上门。过了一会儿,躲在书房里的鲍宇阳终于忍不 住走出来,在客厅里不停地走来走去,碰上记者的 目光就咧着嘴笑,但不说话,只是偶尔提醒父亲: “别说了,别说了,你讲错了。”
在旁边还会用红色注上“想:因为8+7=15, 所以15-8=7。”
“想加算减”
24-9 老师教的方法是:
一,把24分成10和14; 二,算出14-9=5;
三,10+5=15;
四,所以24-9=15。
到了学“24-9”竖式运算时,
“竖式减法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减起,4减9不够减, 向10位借,10位的1相当于个位的10,10加4等于14, 14减9等于5,10位的2被借了1还剩1,所以24减9等 于15。”
——我国普遍的教学模式。
3.重死记硬算和模仿,轻视创新思维的训练
小强有6朵红花,小明有15朵红花,问小强 再得多少朵红花就能和小明一样多。
这个孩子的答案是:
小强再得9朵就和小明一样多。他列的算式是: 6+9=15.
标准答案:
15-6=9
在教小学一年级学生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5-8=?
鲍宇阳的一位任课老师一见记者,上来就是一 句:“你们别再采访了,这是个悲剧。”这位不愿 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说:“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除了 知识,还要懂得哲学、艺术等别的学科,可鲍宇阳 的语文、英语成绩很差,这对他将来接触社会很不 利。”
■评价 ■父亲:否认儿子是“神童”
鲍良言对儿子的评价是:“不骂人,不议论人, 不占别人便宜,和人混熟了很能交流得来,喜欢探 讨学术问题,很多人要向他请教问题。”
鲍良言拿出他从儿子出生起就记的日记,上面 写着:出生11天就能跟着爸爸伸出1个手指,不到3 个月就能喊出类似“妈妈”的声音,1岁两个月时 认得30多个成语,3岁时已认识两千多个字,4岁就 开始进图书馆,5岁多可以背诵1到50的平方表…… 鲍老师一条一条地向记者介绍着儿子从小就聪明过 人的“事迹”。
在征得鲍老师同意后,记者与鲍宇阳进行了对 话。也许是不太熟悉的缘故,鲍宇阳似乎不屑回答 记者的这些简单问题。 记:平时除了学习,你都喜欢干什么? 鲍:搞不清楚,搞得清楚我就说了嘛。 记:你有什么崇拜的科学家,或者喜欢的明星?
鲍:说不定有,只是不知道。(父亲在旁提醒说是居 里夫人,但鲍宇阳说他已经忘记了)
我们的教育更好的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 望和能力。 这将是我们今后关注的重点
案例分析 只学习不知何为朋友 “数学神童”是悲剧?
■4岁进图书馆 ■8年正规教育 ■10岁上高中 ■13岁保送北大
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大学给武汉华师一附中高 三(18)班的鲍宇阳寄来预录通知单,向这名年仅13 岁的少年发出邀请。
4.题海的泛滥,使学生对数学厌学
试验: 将一群小白鼠分成三组,第一组白鼠除
了吃就是睡,不让它们有任何其它活动;第 二组持续做单调的脚踏车运动;第三组则在 丰富刺激环境中自由选择活动。
结果: 第一组白鼠的脑神经生长速度缓慢,第
二组的脑神经不但没有生长,反而出现了萎 缩的现象,而第三组白鼠的脑神经却呈现多 向快速生长趋势。
自从鲍宇阳被保送后,他就没再去过学校,而 是在家里狂补英语。鲍老师给儿子设计的前途是: 17岁大学毕业,然后继续攻读硕士、博士,或者可 以再选一个专业学习,即使读两次大学,毕业时也 只有21岁,然后争取25岁进入国家一级实验室。
百度文库 ■老师:他并不适应环境
然而,记者在鲍宇阳就读的学校采访,听到的却 多是另一种声音。
记:你将来想不想按你爸爸的理想做个科学家? 鲍:有这种可能,说不准吧。 记:你平时和朋友一块儿出去玩吗? 鲍:什么叫朋友?从来没有这种事呀,没有时间。 记:你向往到北大读书的生活吗? 鲍:向往不向往都是有可能的吧。
对话过程中,鲍宇阳对桌子上的一把火柴充满 了兴趣,他反复研究这些火柴应该怎么摆才能赢 (父亲给他出的智力游戏题),而对记者的问话只是 在父亲的不断催促下来一两句听不太懂的回答。
鲍宇阳在去年的全国数学联赛中获湖北赛区一 等奖,之后通过北大面试而获准保送北大。鲍宇阳 经历过数次跳级,小学读了四年,初中读了一年, 之后直接进入华师一附中理科实验班读高中,总共 接受了8年正规教育。当记者走近“数学神童”鲍宇 阳时,却意外发现在“神童”光环的背后,响起的 并不全是掌声和赞歌,还有争论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