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摘要] 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缺乏积极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又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畏难、厌学的情绪。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课堂上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此,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中心,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以教师为主导,重视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 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创新
一、巧设疑问,激发兴趣,变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古人云:“学则须疑”,有疑才有问,怀疑是发现、设想、思考的动力,创新的源泉。
过去,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实际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其弊端显而易见。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所以提出疑问,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要比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去理解更为重要。
首先,要注意在每堂课的导语中设疑。
在每堂课的开始,几句具有创意的“导语”,往往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诱导他们积极思考,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
导语可以根据上节内容而设,让学生从已知的内容中发现问题,也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实际家用电器的应用中去寻找。
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就成
为“导语”的一个重要任务。
其次,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实验设疑。
可以自行设计一些简单的小实验,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会起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电动机旋转磁场的形成原理教学过程中,教材上是用公式进行的推导,内容抽象,枯燥难学,因为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三相交流电产生的旋转磁场,我把一台电机的转子抽出,在定子内圆内侧安置了一个环形导槽,里面放上一个圆形钢珠,用一台三相调压器给电动机加上较低的电压,随着钢珠的转动,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会滚动?,由于学生感受到了旋转磁场的存在,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学习兴趣自然而生。
二、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
授课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应灵活选取,且不可死搬硬套。
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实际上,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它包括导察、导思、导议、导练。
在教学过程中,现象的设置,观察的方向,问题的提出、解决的思路,讨论的主题,问题的解决等,教师都要精心设计。
教师还是参与者,应主动加入到与学生的交流之中,同时作为指导者,又要对学生的疑问起到导引作用,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
在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中要让学生大胆发言,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学生的观点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另外,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发现学生的观点和意
见,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充分调动班内每一名同学的积极性,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善于启发诱导,要诱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是拉着学生走;要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得出结论。
三、注重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现在中职学生说,都具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的特点,如果单一地学习理论,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电动机控制的电气原理图教学中,我把一个原来完整的电机控制示教板中的接线全部拆除,直接让学生根据电气原理图进行实物接线。
通过实验,学生对电气原理图是根据电气元件展开的形式来绘制的这一理论自己就会体会到。
经过这样的实验,避免了通篇的理论讲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会大大提高,同时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合适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能否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的关键。
专业课的学习,它既需要掌握牢固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学会分析现象和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预习新课,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进行课后复习,以便对所
学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与教师的细心检查、周密评测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自尊心强,要以表扬、赞同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而言之,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要使学生能顺利学好专业课,其实是教与学的一个互动的过程,既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又要求我们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才可以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