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新课改强调人文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人文性自主合作探究语文素养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新课改强调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才能使课改落到实处。

1.1转变课程观。

课程论专家华东师大张华博士提出一个概念,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

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且成为了课程的开发者和主动参与者。

1.2转变理念观。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提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质疑、敢发表看法。

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尊重,让每一个生命精彩无比。

1.3转变教学观。

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

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被动,学得无奈。

而今我们追求的是师生思想情感的交融、互动和共同发展。

1.4转变教师观。

从“讲学”走向“导学”。

长久以来,教师在课堂上过于繁锁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较少得到关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变“师必贤于弟子”的观念为“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念,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自主学习,使教师的“教”真正让位于学生的“学”。

1.5转变学生观。

从“被动”走向“主动”。

新课改提倡自主、探索、合作式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2.组织开放的学习方式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为学生展现自我、获取成功带来机遇。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先设定固定模式。

组织教学的顺序变传统的“先讲后学”为“先学后讲”。

把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有问题交给他们提,答案交给他们辩,结论交给他们定,“让学生自己去
发现种种的法则”(叶圣陶语)。

而教师只做些组织部署、诱导点拨和投石击水推波助澜的工作。

这样一来,学生是主人,是主角,阅读、思考、发表的权利属于他们,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敢于实践,久而久之,语文素质的培养也就渐臻佳境了。

3.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分析问题,参与小组或班级的讨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不再是板着面孔的说教者,而是学生的亲密朋友,学生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而是有着独到见解的主体。

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语文课堂才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总之,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只知教书的教书匠,而是一个有着正确的教育观念、懂得教学艺术、善于引导学生的领航者。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就真正达到了褪去铅华、祛除浮躁、追求本真的目的。

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为先”。

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真正热爱语文,热爱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