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语和汉语在语用中的文化差异
--09德语蒋丽英德语和汉语由于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差异,在两种语言的运用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语言,主要是它的建筑材料--词汇,与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密切的直接的联系。由于各民族在历史、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就使得各民族语言的词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比如:Schuh这个德语词,译成汉语是“鞋”。德国人根据构词法的规则可以和Hand组合成一个新词:Handschuh,但它译成汉语时只能是“手套”,而不能叫“手鞋”。这两种说法就反映了两个民族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对于德国人来说,脚和手是平等的,既然脚可以有Schuh,手也可以有Schuh,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却不然,“鞋”专门用于脚的,是脚的专有物,手不能把“鞋”作为自己的专有物,于是创造出一个新词,叫“手套”。
Haar这个词既可以称为毛,也可以称为发,视上下文而定。中国人就要分开,长在头上的Haar叫发,长在身体其它部位的Haar叫毛,动物身上的Haar通通叫毛。这也反映了民族的不同心理状态。
语言交际是个复杂的问题,就是在被运用的最广泛的商务会话里,也体现出很多文化差异。
对此,格赖斯(H.P.Grice)的合作原理(Kooperationsprinzip)在跨语言的交际中具有特殊意义。由于不同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使人们对于格赖斯的四项准则:量、质、相关和方式有不同的理解。
*量(Quantität):言语要适量,不说多余的信息。
量:何为适量,中国人和德国人的理解不一致。谈判时,中方往往要寒暄一会,当确信已经营造了和谐的谈判气氛时,才进入主题;而德国人看来,这些是多余的;对中国人来说可能适量的信息对外国人来说不一定足够,例如:德国人问:Woher kommen Sie?如果你的回答仅仅是:Aus Datong.德国人很可能感到困惑,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大同究竟在哪里,甚至不知道大同是省,还是地区或城市。回答者要从对方的知识面出发,最好说:Ich komme aus der Stadt Datong, Provinz Shanxi.
*质(Qualität):说话要有根据,要说真话。
质:质的核心是讲真话,中国人对是否讲真话,常常顾及其后果,例如对患绝症的病人,往往不说实情,而德国人认为没有必要向病人隐瞒。另外,德国人对于别人的错误,往往直
言不讳,在合资企业中,德方领导对中国员工不满意时的生硬批评往往使中国人丢面子,心理承受不了。
*相关(Relation):所说的内容要相关。
相关:中国人喜欢从小到大,从远及近,逐步阐述一切与主题有关的信息,在他们看来,这些外围信息都是相关、有必要的,而德国人并不“善解人意”。对他们认为与主题无关的那些信息表现出不耐心,没兴趣。在合作双方初次见面的情况介绍时,中方要详详细细地介绍单位的归属,行业规模、国家的政策,这些德方看来无关紧要的信息对中方来说,却是很重要的。
*方式(Modalität):要以适当的方式清楚表达自己的意图。
方式:中国人对德方的提问,习惯于先说明足够的理由,然后才回答问题。例如:德方问:您能否按时交货?中方先要假设各种情况,再--回答不同情况下可否交货;而有些时候,中国人又显得过于直接,令对方不便回答,例如:中国人在接待客人时,为了表示热情和关切,问对方有关年龄、婚姻、父母、孩子、住房等问题,这种直接发问的方式又使对方感到尴尬。
对“合作原则”中四项准则的不同理解会给跨文化交际造成沟通上的困难,作为日耳曼专业的学生要学会用所使用语言的文化去理解用德语表达的含义,并且对中德双方不同的交往习惯做适当的解释,以消除误会。例如德国人不看重午休,谈判时自己不吃午餐,也忘记顾及中方人员的感受,这时我们就要提醒德方。如果你主动向德方介绍中国的习惯,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愉快,使谈判顺利进行,德方会很感谢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仅是”语言桥梁“,而且是文化传播者。
现在我们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具体说明。
汉语“死”这个词,指生命的停止,所有生物界都可以用这个词来表达生命的停止,如:
树死了Der Baum ist eingegangen.
牛死了Die Kuh ist eingegangen.
他姥姥去年死了Seine Großmutter ist im vorigen Jahre gestorben. 但德语就不能把sterben用在所有的生物界。sterben多半用于人。但也有例外,如:Der Wald stirbt. 这样的用法并不多见。
在汉语中用“看”组成的短语或句子不见得就是德语中用sehen组成的短语和句子。试看下例:
看书ein Buch lesen
看报eine Zeitung lesen
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die Interessen des Volkes über alles setzen 有空我去看你。Ich werde mal bei Ihnen vorbeikommen, wenn ich
Zeit habe.
明天是不是开始打场,得看天气。Ob wir morgen zu dreschen beginnen, hängt vom
Wetter ab.
大夫出去看病去了。Der Arzt macht einen Hausbesuch bei einem
Patienten.
大夫看病很认真。Der Arzt behandelt seine Patienten sehr sorgfältig.
我看病去了。Ich hin zum Arzt gegangen.
这本书很有看头。Das Buch hat es wirklich in sich.
再如“打”所组成的短语或句子和德语中的schlagen几乎没有几个可以对应的:
打稻子Reis dreschen
碗打了Die Schüssel ist zerbrochen. 打嘴巴jm. eine Ohrfeige geben
打金银首饰Gold- und Silberschmuck schmieden
打浆糊Mehlkleister anrühren
这亩地打了八百斤麦子。Auf dieser Fläche von einem Mu hat man 800 Jin
Weizen eingebracht.
打短工als Tagelöhner arbeiten
打扑克Karten spielen
打手势mit den Händen gestrikulieren 打喷嚏niesen
你打哪儿来?Woher kommst 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