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批评之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构主义批评之批评
——从希利斯·米勒的《小说和重复》谈起
【原文出处】文艺理论研究
【原刊地名】沪
【原刊期号】20095
【原刊页号】74~80
【分类号】J4
【分类名】外国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1002
【英文标题】Hillis Miller’s Fiction and Repetition:A Critic ism of Deconstructionist Criticism 【标题注释】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批号:07JHQ0032)“意识批评、话语分析、行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肖锦龙
【作者简介】肖锦龙(1960-),男,甘肃定西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从事西方文论和西方文学专业,江苏南京210093
【内容提要】近年,国内学界探讨解构主义的成果虽然很多,但由于大部分停留在理论阐释的层面上,而未深入探讨它的批评实践活动和批评成果,因而对解构主义批评的阐发还不够深入透彻。鉴于此,本文转换视角,从对解构主义批评的一项代表性成果即希利斯·米勒的《小说和重复》以及其中对《德伯家的苔丝》的解读入手对解构主义批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讨。文章首先通过分析《小说和重复》中的关键词“重复”阐述了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理路方法及其洞见和盲区,接着介绍了米勒对《德伯家的苔丝》的解构主义解读,阐述了它的显著成就和严重缺陷,最后引入了一种解解构主义批评的解读,借之批评了解构主义的批评方法。
【摘要题】理论撷英
【关键词】重复/异质性/《德伯家的苔丝》/话语模式
近年,国内的解构主义研究取得了极丰硕的成果。理论界讨论解构主义的论著数不胜数,批评界尝试用解构主义方法解读中外文学作品的论作更是层出不穷。尽管如此,一旦涉及解构主义批评的原理、方法、成就和局限等根本性问题时,很多人依然语焉不详。究其原因,过去人们对它的探讨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概念阐释的层面上,很少触及到它的批评实践。鉴于此,本文想换个角度,从解构主义批评的实践活动出发对之进行阐述。希利斯·米勒的《小说和重复》是西方解构主义批评的经典之作,下面我们就以之为例具体考察一下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套路和成败得失。
一
希利斯·米勒平生出版过20多部批评论著。他的批评论著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一部论著主要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展开论述。《小说和重复》的关键词是重复(repetition)。米勒的重复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德里达的关键词延异(differance)的发挥。德里达的延异是其解构理论的根基性术语。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与以往的哲学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以更新既有的哲学思想观点和系统为目标而是以更新这些思想观点和系统的根基即思想方式为目标,其巨大贡献在于彻底瓦解了西方几千年来的思想方式即逻格斯中心主义思想方式。这种思想方式的基本理路是:(1)将事物一分为二,切为A与B两半;(2)认为二者是一方决定另一方的等级关系,如A决定B或B决定A;(3)认为每一方都是内在统一的、自成一体的、同质的。基于这种思想方式之上西方人历来都认定事物和世界基于某种中心之上,是统一的一体的。德里达借延异彻底瓦解了这种思想方式和思想观念。延异主要指的是不同的事物间的差异互补关系和
一种事物内部的矛盾异质状态。具体而言:(1)没有事物B,事物A就不能存在,二者相辅相成,是平行互补的,事物B既补充事物A又变异它,是对后者的延续和衍生,反之亦然;如没有作为事物之表现形态的“表述”,作为事物的“意识”就无法呈现出来,“表述”和“意识”间不像胡塞尔所说是“意识”决定“表述”的等级关系,而是两者平行互补的差异关系,“表述”是对“意识”的重复和延伸;同样在事物之表现形态内部,没有“文字图像”,“言说声音”无法独立存在,所以二者间不像索绪尔等所言是“言说声音”决定“文字图像”的等级关系,而是二者平行互补的差异关系,“文字图像”是对“言说声音”的重复和延衍。
(2)由于事物B在表现事物A时,既重复和保留了事物A的因素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构和变异了后者,所以其中既有事物A的因素又有自己的因素,其内部是二重的开裂的,是矛盾异质的;如由于“表述”在表现“意识”时既保留了“意识”的印迹又将后者盛装到自己的形体中,所以其中既有“意识”的因素又有自身的因素,是矛盾异质的。世界是由事物组构成的,而事物从根本上说其相互间是平行互补的,没有中心,其内部是二重的内在开裂的,没有同质性,那么整个世界自然无基点、无统一性,自然是多元的开放的差异的异质的,是无限丰富复杂的。
米勒的重复是德里达的延异在批评领域里的翻版。所谓重复,用米勒的话说,是指“一种事例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另一种事例中重新呈现出来”,或者说“另一种事例”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重现“一种事例”。从形态看,有“许多不同形式的重复”。小而言之,有文本内部“词语因素的重复”,即一种词语形式重复另一种词语形式,如《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用渲染苔丝被强暴的意象来重复描述苔丝被强暴的叙述话语的状况就是典型的例证,此类重复将作品内部各种不同的词语形式链接到一起,组构成一种“线形序列”,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赋予它们以特定的意义,我们可以将之视作是横向的重复。大而言之,有“事件或场景”的重复,即文本中的事件或场景复现文本外的事件或场景,如文本内部事件或场景活现“作者的大脑图景或他的生活”等,此类重复将文本外部的所指内容和文本内部的词语形象连接起来,使之合为一体,我们可以将之称作纵向重复①。
“任何小说都是重复和重复中的重复的编织物。”②在米勒看来,正是这两类不同形态的重复建构了小说作品:纵向的重复将外在现实和作家的大脑意识转换成书本上的各类词语形象,横向的重复将这些词语形象连接为一体。小说等文学作品是由上述两类不同形态的重复的交互运动组构成的。
从性质看,重复主要有“柏拉图式的重复”和“尼采式的重复”两种方式:前者是同质性的重复,它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复制;后者是异质性的重复,它是一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变异,在它那里“每一种事物都是独特的,它本质上不同于其它任何一种事物”③。“重复的一种形式在召唤作为它的影子式的伴侣的另一种形式。”④重复的这两类形式相反相成,永远纠结在一起。文学作品中所有的成分都基于此两类相反相成的重复的差异运动之上:它们都既是对其他成分的模仿或复制又是对其他成分的重构或变异,其中都既有被重复物的因素又有其自身的因素,都是二重的内在开裂的,因而都是矛盾异质的。
文学作品从构成因素看是由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不同的线条编织成的,从构成方式看是由同一和差异两种相反的运作方式组构成的。作品中各种线条间既相互关联又大为相异,各种线条内部都矛盾自反,由此而言其内在机制自然非异质莫属。正是在这上意义上米勒便将他的解构主义批评定位在对文学作品的奇异性、异质性的阐释发掘上:“这本书中各种文学阅读的首要动机亦是我研究文学的初衷:设计一种方式以体察文学语言的怪异性,并尝试着解释它。”⑤
文学作品的内在机制问题是人类文学领域里的核心问题,也是历代思想家文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过去由于人们为传统的逻格斯中心主义形而上学思想所囿限,一贯认为文学作品基于某个中心点之上,是一元的、有机统一的,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多元性、矛盾复杂性和异